2015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月份J单元文言文1 J单元文言文 【语文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期中)(201412)】 J0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 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夲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至元 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十五年 春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 垒,为之援应也。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 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 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 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 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喜极而继以泣。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 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郡 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官吏恐激变,不敢洁, 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 存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 御史台言:“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可属大 任。”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故例,圭田①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泽 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吾 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 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 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 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 (节选自《元史》) 【注】①圭田: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翦:除掉。 B.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籍:户籍。 C.官吏恐激变,不敢诘诘:责问。 D.可属大任属:委托。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 解) 【答案解析】B解析:“籍”是“登记”的意思。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审读具体语境,文言实词的考査,重在“文中的意 思”,因此语境是第一决定因素;然后审明题干要求 不正确”的一项;最 后审査选项意义,看是不是符合语境 5.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B.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2015 届高三分类汇编(语文)12 月份 J 单元 文言文 1 J 单元 文言文 【语文卷·2015 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 12 月月考(期中)(201412)】 J0 阅读下文,完成第 4-7 题。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 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至元 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十五年 春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 垒,为之援应也。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 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 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 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 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喜极而继以泣。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 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郡 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官吏恐激变,不敢洁, 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 存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 御史台言:“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可属大 任。” 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故例,圭田①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泽 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吾 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 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 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 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 (节选自《元史》) 【注】①圭田: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 翦:除掉。 B.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 籍:户籍。 C.官吏恐激变,不敢诘 诘:责问。 D.可属大任 属:委托。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理 解)。 【答案解析】B 解析:“籍”是“登记”的意思。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审读具体语境,文言实词的考查,重在“文中的意 思”,因此语境是第一决定因素;然后审明题干要求——“不正确”的一项;最 后审查选项意义,看是不是符合语境。 5.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B.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C.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D.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知识点】本题考查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及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 析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如 “补”“江南”“泽”“丞相”等谓语动词和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代词等,根 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 【思路点拨】答题方法:1.默读全文,触摸语感,把握大意。2.先易后难,联系 前后文意,攻破难点。3.抓住谓语动词,然后前后追问(注意动宾、动补和主谓 关系),进行推断。4.注意古文对称的语句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对称的特点。 5.注意对话标志“曰”“云”“言”等。6.注意虚词的用法(1)有些语气词常 置句首,如“夫”“盖”“唯”等;(2)有些语气词常置句尾, 如”“矣”“耶”“哉”等;(3)有些关联词常置句首,如“是故”“于是”“向 使”“然而”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古孙泽在军事上有谋略。元军攻打潮州时,他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潮州城 外做外应的每个营垒,这样潮州城不攻破。 B.乌古孙泽为官非常重视教化。任职兴化路时,他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诸生 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乌古孙泽为官敢于惩治贪暴。面对郡里一些品质恶劣、喜欢做不义事情的青 年人,他严厉处置,处死了其中行为特别恶劣的人 D.乌古孙泽为人节俭,为官清廉。他经常说,为官者不节俭就不能保持廉洁 一件布袍他穿了数年,家人衣着朴素无华。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 析综合) 【答案解析】A解析:“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与原文不符合 【思路点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 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 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 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 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其次要将选项放回原文,査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 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 文的意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5分) (2)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1)用钱(花钱)求得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 功授官。(2)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 供给学生来鼓励他们学习。解析:(1)“以资”,用钱(花钱);“窜名”, 列上自己的名字;“冀”,希望;“(于)卒伍”是省略和倒装”各1分,语句
C.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D.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 掾。 【知识点】本题考查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及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 析综合)。 【答案解析】C 解析: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如 “补”“江南”“泽”“丞相”等谓语动词和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代词等,根 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 【思路点拨】答题方法:1.默读全文,触摸语感,把握大意。2.先易后难,联系 前后文意,攻破难点。3.抓住谓语动词,然后前后追问(注意动宾、动补和主谓 关系),进行推断。4. 注意古文对称的语句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对称的特点。 5.注意对话标志“曰”“云”“言”等。6.注意虚词的用法(1)有些语气词常 置句首,如“夫”“盖”“唯”等;(2)有些语气词常置句尾, 如”“矣”“耶”“哉”等;(3)有些关联词常置句首,如“是故”“于是”“向 使”“然而”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乌古孙泽在军事上有谋略。元军攻打潮州时,他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潮州城 外做外应的每个营垒,这样潮州城不攻破。 B.乌古孙泽为官非常重视教化。任职兴化路时,他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诸生 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C.乌古孙泽为官敢于惩治贪暴。面对郡里一些品质恶劣、喜欢做不义事情的靑 年人,他严厉处置,处死了其中行为特别恶劣的人。 D.乌古孙泽为人节俭,为官清廉。他经常说,为官者不节俭就不能保持廉洁; 一件布袍他穿了数年,家人衣着朴素无华。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分 析综合)。 【答案解析】A 解析:“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与原文不符合。 【思路点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 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 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 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 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其次要将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 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 文的意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5 分) (2)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5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 【答案解析】(1)用钱(花钱)求得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 功授官。(2)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 供给学生来鼓励他们学习。 解析:(1)“以资”,用钱(花钱);“窜名”, 列上自己的名字;“冀”,希望;“(于)卒伍”是省略和倒装”各 1 分,语句
通畅1分。(2)“量”,估量;“委”,交给;“给”,供给;“劝业”,鼓 励(他们)学习;各1分,语句通畅1分 【思路点拨】文言文翻译试题是对学生文言能力的综合性考査。由于涉及古今沟 通的问题,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字斟句酌,又要顾及全篇 既要基础扎实,又要讲求技法,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记住三个遵照:语气、语 境、古文习惯;四个步骤:审(审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疏(梳理主干,划分 成分)、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并解释)、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 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六字口诀:对(对应直译,逐字落实,单双音对译)、换(用 现代词语替换古词,包括通假、异义)、留(保留专有名词和古今无差异的词) 删(删除无用的词,如发语词、衬音词、词缀等)、补(补出省略成分)、调(调整 特殊句式的语序)。最终达到我们翻译文言文的最高境界一一信、达、雅 参考译文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乌古孙泽泽性情刚毅,读书只求理解其主旨,不拘 泥于词句,才干过人。 元世祖准备攻取江南,选派乌古孙泽运送钱钞到淮南作为军饷,丞相阿术一见就 认为他有奇才,补任他为淮东大都督府的属官。元十四年,元帅唆都进军闽、越 见到乌古孙泽,与他交谈,很合得来,于是就辟任他为元帅府提控案牍。十五年 春正月,元军攻打潮州,宋军守将马发防守非常坚固,乌古孙泽说:“潮州人守 住城池,不被我们攻下的原因是,城外有许多防御工事作为他们的外援,只要除 掉这些外援,潮州城必被攻克。”于是分出一支兵马攻击其中一个大的堡垒,将 它攻下后,其他工事的宋军都逃走了。二十天后攻下潮州,马发战死。唆都率军 回到福建 夏季五月,皇帝下诏在福建设立行中书省,以唆都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乌古孙 泽为行省都事。后随唆都入京朝见世祖,世祖令乌古孙泽掌管兴化军,赏赐金织 衣,来嘉奖他善于出谋划策。那之后兴化军改为兴化路,任命乌古孙泽为行中书 省总管府事。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迎接等候他,说:“这个人是让我们重生的 父母啊。”百姓喜极而泣。此时,兴华郡刚刚经受战乱破坏,白骨暴露在野外, 乌古孙泽首先下令把他们掩埋,又发给流离失所的贫民衣食,那些被遗弃在路旁 的婴儿,他设立慈幼曹,登记收养他们。郡中一些邪恶少年喜欢干不义之事,用 钱求得在军队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功授官。官吏怕激发事变,不敢责 问。乌古孙泽取消他们的军籍,追回授予官职,处死了其中那些特别恶劣的人, 他们的贪暴行为才有所收敛。乌古孙泽又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学生讲解经义, 举行乡饮酒礼仪。邻郡闻知羡慕不已。兴化原来号称名士众多,名士们都仰慕乌 古孙泽 御史台上奏说:“乌古孙泽奉命任职识大体,像汲长孺一样;为主将谋划周到, 如赵充国一样。可委以重任。”于是下诏提升乌古孙泽为海北海南廉访使。按照 旧例,作为地方长官的祭田,到秋季才收租,后来却按月征收。乌古孙泽到任三 月,民缴纳给他的租米合计五百石。乌古孙泽说:“孔子教导说,侍奉君主的人, 首先是要办好事,然后才领取俸禄。我来此任职时间不久,俸禄却有四倍,内心 不安。”于是他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 发给学生以便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他常说“:做官的若不俭朴就不能保持廉洁, 不保持廉则不能修养品德。”他一件布袍穿了数年,妻子儿女衣着简朴,人们都 说他,但乌古孙泽全不在意
通畅 1 分。(2)“量”,估量;“委”,交给;“给”,供给;“劝业”,鼓 励(他们)学习;各 1 分,语句通畅 1 分。 【思路点拨】文言文翻译试题是对学生文言能力的综合性考查。由于涉及古今沟 通的问题,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字斟句酌,又要顾及全篇; 既要基础扎实,又要讲求技法,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记住三个遵照:语气、语 境、古文习惯;四个步骤:审(审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疏(梳理主干,划分 成分)、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并解释)、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 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六字口诀:对(对应直译,逐字落实,单双音对译)、换(用 现代词语替换古词,包括通假、异义)、留(保留专有名词和古今无差异的词)、 删(删除无用的词,如发语词、衬音词、词缀等)、补(补出省略成分)、调(调整 特殊句式的语序)。最终达到我们翻译文言文的最高境界——信、达、雅。 参考译文: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乌古孙泽泽性情刚毅,读书只求理解其主旨,不拘 泥于词句,才干过人。 元世祖准备攻取江南,选派乌古孙泽运送钱钞到淮南作为军饷,丞相阿术一见就 认为他有奇才,补任他为淮东大都督府的属官。元十四年,元帅唆都进军闽、越, 见到乌古孙泽,与他交谈,很合得来,于是就辟任他为元帅府提控案牍。十五年 春正月,元军攻打潮州,宋军守将马发防守非常坚固,乌古孙泽说:“潮州人守 住城池,不被我们攻下的原因是,城外有许多防御工事作为他们的外援,只要除 掉这些外援,潮州城必被攻克。”于是分出一支兵马攻击其中一个大的堡垒,将 它攻下后,其他工事的宋军都逃走了。二十天后攻下潮州,马发战死。唆都率军 回到福建。 夏季五月,皇帝下诏在福建设立行中书省,以唆都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乌古孙 泽为行省都事。后随唆都入京朝见世祖,世祖令乌古孙泽掌管兴化军,赏赐金织 衣,来嘉奖他善于出谋划策。那之后兴化军改为兴化路,任命乌古孙泽为行中书 省总管府事。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迎接等候他,说:“这个人是让我们重生的 父母啊。”百姓喜极而泣。此时,兴华郡刚刚经受战乱破坏,白骨暴露在野外, 乌古孙泽首先下令把他们掩埋,又发给流离失所的贫民衣食,那些被遗弃在路旁 的婴儿,他设立慈幼曹,登记收养他们。郡中一些邪恶少年喜欢干不义之事,用 钱求得在军队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功授官。官吏怕激发事变,不敢责 问。乌古孙泽取消他们的军籍,追回授予官职,处死了其中那些特别恶劣的人, 他们的贪暴行为才有所收敛。乌古孙泽又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学生讲解经义, 举行乡饮酒礼仪。邻郡闻知羡慕不已。兴化原来号称名士众多,名士们都仰慕乌 古孙泽。 御史台上奏说:“乌古孙泽奉命任职识大体,像汲长孺一样;为主将谋划周到, 如赵充国一样。可委以重任。”于是下诏提升乌古孙泽为海北海南廉访使。按照 旧例,作为地方长官的祭田,到秋季才收租,后来却按月征收。乌古孙泽到任三 月,民缴纳给他的租米合计五百石。乌古孙泽说:“孔子教导说,侍奉君主的人, 首先是要办好事,然后才领取俸禄。我来此任职时间不久,俸禄却有四倍,内心 不安。”于是他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 发给学生以便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他常说“:做官的若不俭朴就不能保持廉洁, 不保持廉则不能修养品德。”他一件布袍穿了数年,妻子儿女衣着简朴,人们都 说他,但乌古孙泽全不在意
至大元年,改任福建廉访使。乌古孙泽对闽地曾有恩德,闽地百姓安居乐业。有 个五色灵芝生长在廉访司的“澄清堂”,官员百姓认为是乌古孙泽在此执政带 来的。因母亲已年过八十,鸟古孙泽就请求回长沙奉养。一年后母亲去世,乌古 孙泽悲伤过度而死。乌古孙泽做官从承直郎做到中大夫。死后,谥号为“正宪 【语文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word版】J0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记盗 杨衡选 南城萧明彝先生,家世为显官,厚其赀,庾于田。时当秋获,挈其爱妾,刈于乡 之别墅。有少年三人,自屋而下,启其户,连进十数辈,曰:“萧先生睡耶? 就榻促之起,为先生着衣裳,进冠履,若执僮仆役,甚谨,曰:“先生有如君, 男女之际,不可使窥外事,请键其室。”迎先生至外厅,设坐,面南向,熱烛其 下,曰:“某读先生今古文,可一一为先生诵之,最佳者无如某篇。某篇之中, 有某转某句,非巧思不能道。尝于某显曹处私伺先生宴,连饮十五犀觥,诸公不 及也。江南藩司碑记,唯先生文为绝笔。” 左右有恐吓先生者,其盜魁力止之,曰:“此萧先生,不可以常态惊也。”索酒 肴相啖食。先生为之陈庖厨,饮酣,曰:“某等闻先生名久矣!不惜千金路费至 此,可出其囊橐,以偿吾愿。”先生曰:“昨有四百金稻谷价,惜来迟耳,今早 已送之城中。此所留者,仅羹酒之需,不过二十七金,人参八两,玉带一围而已, 愿持赠诸豪士。”左右疑有埋藏者,盗魁曰:“此先生真实语也,不须疑。”启 其箧。如数。夜将半,先生倦,且恐。盗魁曰:“先生倦乎?吾为先生起舞。” 解长服,甲铠绣鲜,金光灿耀夺人目。拔双剑,起舞厅中,往来近先生鼻端,迹 其状,如项庄鸿门意在沛公时也,良久乃止。先生待益恭,盗益重先生。自启户 论文,始终敬礼先生,卒不敢犯如此 先生房委曲,四顾夜黑,持灯周书幌曰:“此窗棂宜向某处上下,此楼宜对某方, 所惜鸠工时少经营耳。”登楼,窥先生藏书,见《名臣奏议》《忠臣谱》二集, 曰:“吾愿得此。”笔筒中旧置网巾二副,纳之袖中。字画多时贤为者,曰:“鸟 用此玷辱书斋?”择其不佳者毁裂之。有美人一幅,乃名笔,曰:“此不可多觏 者。”罗君某写有小楷扇一柄,藏笔床侧,曰:“吾与此公有旧好,宜珍之。 亦携之去。将出门,邀先生送。先生强留曰:“若辈皆少年豪侠,待至明日归取 四百金相遗何如?”盗魁曰:“世从无其事,余何能待?”请姓名,不答,曰:“后 会有期。惜先生老,若少壮,当与之同往。”先生出走里许,见木舟二,泊溪口, 尽登,摇橹而去。语作吴下音。 嗟乎!盗而如是,可以常盜目之哉?吾恐盗虚声者,灭礼义,弃《诗》、《书》 反不若是之深于文也!谓之曰“名士之盗”。 8、(原创)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其赀,庾于田庾:谷仓 B.先生为之陈庖厨庖厨:肴馔 C.可出其囊橐,以偿吾愿偿:实现 迹其状迹:察看,推究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 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解析:庾:活用为动词,囤积
至大元年,改任福建廉访使。乌古孙泽对闽地曾有恩德,闽地百姓安居乐业。有 一个五色灵芝生长在廉访司的“澄清堂”,官员百姓认为是乌古孙泽在此执政带 来的。因母亲已年过八十,乌古孙泽就请求回长沙奉养。一年后母亲去世,乌古 孙泽悲伤过度而死。乌古孙泽做官从承直郎做到中大夫。死后,谥号为“正宪”。 【语文卷·2015 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word 版】J0 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 记 盗 杨衡选 南城萧明彝先生,家世为显官,厚其赀,庾于田。时当秋获,挈其爱妾,刈于乡 之别墅。有少年三人,自屋而下,启其户,连进十数辈,曰:“萧先生睡耶?” 就榻促之起,为先生着衣裳,进冠履,若执僮仆役,甚谨,曰:“先生有如君, 男女之际,不可使窥外事,请键其室。”迎先生至外厅,设坐,面南向,爇烛其 下,曰:“某读先生今古文,可一一为先生诵之,最佳者无如某篇。某篇之中, 有某转某句,非巧思不能道。尝于某显曹处私伺先生宴,连饮十五犀觥,诸公不 及也。江南藩司碑记,唯先生文为绝笔。” 左右有恐吓先生者,其盗魁力止之,曰:“此萧先生,不可以常态惊也。”索酒 肴相啖食。先生为之陈庖厨,饮酣,曰:“某等闻先生名久矣!不惜千金路费至 此,可出其囊橐,以偿吾愿。”先生曰:“昨有四百金稻谷价,惜来迟耳,今早 已送之城中。此所留者,仅羹酒之需,不过二十七金,人参八两,玉带一围而已, 愿持赠诸豪士。”左右疑有埋藏者,盗魁曰:“此先生真实语也,不须疑。”启 其箧。如数。夜将半,先生倦,且恐。盗魁曰:“先生倦乎?吾为先生起舞。” 解长服,甲铠绣鲜,金光灿耀夺人目。拔双剑,起舞厅中,往来近先生鼻端,迹 其状,如项庄鸿门意在沛公时也,良久乃止。先生待益恭,盗益重先生。自启户 论文,始终敬礼先生,卒不敢犯如此。 先生房委曲,四顾夜黑,持灯周书幌曰:“此窗棂宜向某处上下,此楼宜对某方, 所惜鸠工时少经营耳。”登楼,窥先生藏书,见《名臣奏议》《忠臣谱》二集, 曰:“吾愿得此。”笔筒中旧置网巾二副,纳之袖中。字画多时贤为者,曰:“乌 用此玷辱书斋?”择其不佳者毁裂之。有美人一幅,乃名笔,曰:“此不可多觏 者。”罗君某写有小楷扇一柄,藏笔床侧,曰:“吾与此公有旧好,宜珍之。” 亦携之去。将出门,邀先生送。先生强留曰:“若辈皆少年豪侠,待至明日归取 四百金相遗何如?”盗魁曰:“世从无其事,余何能待?”请姓名,不答,曰:“后 会有期。惜先生老,若少壮,当与之同往。”先生出走里许,见木舟二,泊溪口, 尽登,摇橹而去。语作吴下音。 嗟乎!盗而如是,可以常盗目之哉?吾恐盗虚声者,灭礼义,弃《诗》、《书》, 反不若是之深于文也!谓之曰“名士之盗”。 8、(原创)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厚其赀,庾于田庾:谷仓 B. 先生为之陈庖厨庖厨:肴馔 C. 可出其囊橐,以偿吾愿偿:实现 D. 迹其状迹:察看,推究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 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庾:活用为动词,囤积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 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 转化为能力。(2)组词解词法。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 上都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便成了现代 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 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合成词,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3)成语解词法。现 代汉语的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传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 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 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4)对文解词法。也叫 互文解词法。古人行文,往往采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 用同义、反义或相关联的词语。根据这一点,有些词语依据上下文就能断定其含 义。(5)活用解词法。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灵活运用,就叫作词类 活用。根据词类活用这一特殊用法,在碰到有活用现象的词语时,必须解释它活 用后的意义。(6)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 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 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 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 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9、(原创)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盗魁是“名士之盗”的一组是 ①某读先生今古文,可一一为先生诵之②索酒肴相啖食 ③自启户论文,始终敬礼先生④择其不佳者毁裂之 ⑤拔双剑,起舞厅中⑥笔筒中旧置网巾二副,纳之袖中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 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②是“他们向萧先生要酒饭吃”④与题干无关 用排除法,选择B。 【思路点拨】这类题设题方式有:1.错位信息。这是高考设错常用的形式,常 常是非此人的行为当作了此人的行为,非此时间的事情当作此时间的事情等。 2.错解词语。有些信息选项是直接对文中某些存在重点词语的句子的间接翻译, 表述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故意弄错。3.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二者不存在因果 关系强加了这种关系或将这种关系倒置。4.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透露这种信 息而无端地增加了这种信息。5.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 10、(原创)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虽然盗贼进入了萧先生的卧室,但因为萧先生的妾在场,盗贼以男女有别 不能让她看到外面发生的事情为由,请求关锁卧室,而让萧先生到外间的厅堂去 B.盗贼在此之前,已经对萧先生有过了解,并曾经到过某个官员家里偷偷观察萧 先生,看见他一连喝了十五杯酒,其他人的酒量都比不上他。 C.从这些盗贼在萧先生家里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出,他们跟一般的盗贼不一样,对 萧先生都非常客气和尊重,如果不是萧先生年纪大了,还想带他一起走。 D.家中突然闯入盜贼,萧先生刚开始感到有些害怕,但看到盗贼对他的尊敬和 他们不一般的见识,萧先生开始恭敬地对待他们,认为他们是少年豪侠,甚至要 送他们钱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 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 转化为能力。(2)组词解词法。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 上都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便成了现代 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 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合成词,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3)成语解词法。现 代汉语的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传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 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 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4)对文解词法。也叫 互文解词法。古人行文,往往采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 用同义、反义或相关联的词语。根据这一点,有些词语依据上下文就能断定其含 义。(5)活用解词法。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灵活运用,就叫作词类 活用。根据词类活用这一特殊用法,在碰到有活用现象的词语时,必须解释它活 用后的意义。(6)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 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 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 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 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9、(原创)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盗魁是“名士之盗”的一组是 ①某读先生今古文,可一一为先生诵之②索酒肴相啖食 ③自启户论文,始终敬礼先生④择其不佳者毁裂之 ⑤拔双剑,起舞厅中⑥笔筒中旧置网巾二副,纳之袖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C 级(表达运 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②是“他们向萧先生要酒饭吃”④与题干无关。 用排除法,选择 B。 【思路点拨】这类题设题方式有:1.错位信息。这是高考设错常用的形式,常 常是非此人的行为当作了此人的行为,非此时间的事情当作此时间的事情等。 2.错解词语。有些信息选项是直接对文中某些存在重点词语的句子的间接翻译, 表述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故意弄错。3.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二者不存在因果 关系强加了这种关系或将这种关系倒置。4.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透露这种信 息而无端地增加了这种信息。5.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 10、(原创)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虽然盗贼进入了萧先生的卧室,但因为萧先生的妾在场,盗贼以男女有别, 不能让她看到外面发生的事情为由,请求关锁卧室,而让萧先生到外间的厅堂去。 B.盗贼在此之前,已经对萧先生有过了解,并曾经到过某个官员家里偷偷观察萧 先生,看见他一连喝了十五杯酒,其他人的酒量都比不上他。 C.从这些盗贼在萧先生家里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出,他们跟一般的盗贼不一样,对 萧先生都非常客气和尊重,如果不是萧先生年纪大了,还想带他一起走。 D. 家中突然闯入盗贼,萧先生刚开始感到有些害怕,但看到盗贼对他的尊敬和 他们不一般的见识,萧先生开始恭敬地对待他们,认为他们是少年豪侠,甚至要 送他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