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开环聚合 6.1概述 以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来合成聚合物,在高分子化学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 种聚合过程中, 增长链通过不断地打开环状结构,形成高聚物 nR-XxtR一x方 以环醚为例,环氧乙烷经开环聚合反应,得到一种聚醚,即聚氧化乙烯,这在工业 上己得到应用。 0 nH2CCH2千CH2CH2O方 能够进行开环聚合的单体很多,如环状烯烃,以及在环内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 内酯、内酰胺、环醚、环硅氧烷等杂环化合物。常见环状单体开环聚合命名列于表6-1 表6-1常见环状单体开环聚合的命名 单松名称 通用名称 系统名称 单体结构 聚合物结构 环氧乙烷 氧杂环丙烷 -(-OCH:CH:-)- 聚环氧乙烷 聚氧亚乙基 甲基氧杂环丙 (-OCHCH 环氧丙烷 烷 o 聚环氧丙烷 聚氧亚丙基 CH2 氧杂环丁烷 -[-(-OCH2-)-]- 婴野费 四氢呋 氧杂环戊烷 ⊙ -[(-0CH-4- 聚四氢呋响 内 -(-O-C-CH2CH3-)- B-丙内酯 2-氧杂环丁酮 6 聚丙内酯 经 -(←0-C-CH,CH,CHrr V-丁内酯 2-氧杂环成酮 CP 聚内 聚经许鞋 (.0-C-CH- 乙交酯 聚乙交能 3.6-二甲基 丙交酯 聚丙交喵” 量 -己内酰 =0 「-NHCO(CH-)s-l 聚己内酰胺 胺 器 *全称1,2-环氧丙烷 *又称聚乙醇酸 *体又称聚乳酸
开环聚合具有某些加成聚合的特征:由环状单体开环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其重复单 元与环状单体开裂时的结构相同,这与加成聚合相似:同时也具有某些缩合聚合的特征: 聚合物主链中往往含有醚键、酯键、酰胺键等,与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常具有相同的 结构,只是无小分子放出。开环聚合与缩聚反应相比,还具有聚合条件温和、能够自动 保持官能团等摩尔的特点,由此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质量,通常要比缩聚物高得多。 有些单体如乳酸,采用缩聚反应难以得到高分子质量的聚合物:而采用乳交酯的开环聚 合,就能够获得高分子质量的聚乳酸。但是,与缩聚反应相比,开环聚合可供选择的单 体较少。例如合成聚酯, 二元醇可通过缩聚制备聚猫:而开环聚合,只有相当 ,0 羟基酸的环 酯可供选 聚酰胺的情况也是如此 另外 有些环状单体合成困 难,因此由开环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品种受到限制。开环聚合就机理而言,有些属于逐 步聚合,有些属于连锁聚合。 6.1.1聚合范围及单体可聚性 如前所述,环醚、环酯、环酰胺 环硅氧烷等能够进行开环聚合。此外,环胺、环 硫化物、环烯烃、以及N-羧基-á一氨基酸酐等同样也能进行开环聚合 环状单体能否转变为聚合物,取决于聚合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情况,与环状单体和 线形聚合物的相对稳定性有关。Dainton以环烷烃作为环状单体的母体,研究了环大小 与聚合能力的关系。表6-2列出了环烷烃在假想开环聚合时的自由能变化△G°、焓变 △H、及熵变△S。聚合过程中,液态的环烷烃(1)转变为无定型的聚台 (c) nCH2kx CH2)xh 从表62可以看出,除乳元环外,其他环烧经品开环聚合在热力学上都是有利的。一款 说来,六元环是不能聚合的。其他环烷烃的聚合可行性为:三元环,四元环>八元环> 五元环,七元环。对于三元环、四元环来讲,△H°是决定△G°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五 元环 六元环和七元环来说,△H° 0 献都 随者环 数的 增加 熵变对自由能变化的贡献增大,十 元环以上的环状单体,嫡变是开环聚合的主要推动 力。对于环烷烃来讲,取代基的存在将降低聚合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在线形聚合物中, 取代基的相互作用要比在环状单体中的大,△H变大(向正值方向变化),△S°变小, 使得聚合倾向变小。 表6-2 环烷烃开环聚合的热力学参数(25℃) △He △S 4G (CH2x (KImol) (Jmo.℃-) (KJ-mol) -113.0 -69.1 -92.5 -1050 -55.3 -90.0 -212 A)7 -9.2 67 +2.9 -10.5 +5.9 -21.8 -15.9 16.3 8 -34.8 -3.3 -34.3 管除了六元环外,不综经的开环合在执力学上是右利的.相施起不易 目前发现主 要 环丙烷的衍生物能够 行开环聚合, 且仅能得到低聚物 这表明热力学 可行性并不能保证聚合反应就一定能够发生,实际聚合要考虑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在环 2
烷烃的结构中,不存在容易被引发物种进攻的键,因此开环聚合难于进行。内酰胺、内 酯、环醚及其他的环状单体与环烷烃显著不同,杂原子的存在提供了可被引发物种亲核 或亲电进攻的部位,从而可进行引发及增长反应。这些单体能够聚合,因为无论从热力 学还是从动力学上讲, 都有利于聚合的发生。总的说来 三元、 四元和七到 可聚性高,而五、六元环的可聚性低。实际上开环聚合一殷仅限于九元环以下的环状单 体,更大的环状单体一般是不容易得到的。 6.1.2聚合机理和动力学 开环聚合从表血上看,也存在着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在增长阶段 单体只与增长链反应。这一点与连锁聚合相似。但开环聚合也具有逐步聚合的特征 在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平均分子质最随聚合的进行而增长。区分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 的主要标志是聚合物的平均分子质量随聚合时间的变化情况。逐步聚合中,平均分子质 量随聚合反应的进行增长缓慢:而连锁聚合的整个过程中都有高聚物生成,聚合体系中 只存在高聚物、单体及少量的增长链,单体只能与增长链反应。大多数的开环聚合为逐 步聚合,也有些是完全的连锁聚合 开环聚合大多为离子型聚合,如增长链存在着离子 对,反应速度受溶剂的影响等。许多开环聚合还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 环状单体在离子或分子型引发剂的作用下,单体首先开环形成引发物种M*,M*可 为离子或分子,主要由引发剂的种类决定。M*进一步进攻单体,形成增长链: 引发 M+1多M 增长 M-M+M→MM 其中I为引发剂,可为负离子型引发剂如Na、RO、HO:正离子型引发剂如H:分子 型引发剂如BF、H0等 对于 个开环聚合反应来讲,如果没有终止反应,其聚合按活性聚合进行。链增长 速率表示为 Rp=Kp[M"]M] (6-1) 其中[*]为增长链离子的浓度,增长链离子可以是氧錙离子或硫鎓离子等。如果聚合过 程中存在着聚合一解聚平衡,聚合反应表示为: Mi+M Koe 此时的聚合速率由聚合一解聚速率表示: Rp=-d[M]/dt Kp [M"][M]-KDP[M"] (6-2) 假定单体的平衡浓度为[],平衡时聚合速率为零。则: Kp[M]c=KoP (6-3) Hirota和ukuda曾研究了平衡聚合过程中聚合度与反应参数的关系,其中引发反 应可以表示为: I+M= I-M" I为引发物种。假定引发反应和链增长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增长链的链长无关,那么平衡
时链长为n的增长链活性种的浓度为: [MIn=K:[c[M]c(Kp[M]c)-1 (6-4) 所有聚合物的总浓度为: [N=∑IM]片=K,[e[M](1-KpMe) (6-5) 聚合物中所有的单体链节数[w]为: [w]=En[M]=Ki [I]c[M]c(1-Kp[M]c) (6-6) 因此,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即可表示为[W们/[们 Xn=1/1-Kp[M]c) (6-7) 6.2环醚的聚合 环醚是一种Lwis碱,通常的环醚只能进行正离子型开环聚合,而三元环的环氧化 物是例外。因为三元环具有很大的环张力,反应性高,因此可进行正离子、负离子及配 位阴离子聚合。 实际上,简单的环醚(环中只有一个醚键)如三、四、五元环醚,复杂的环醚如 些环缩醛类,都能够通过适当的引发方式进行开环聚合。环醚的反应性符合6.1节中介 绍的规律,小于五元或大 元的环醚比较容易聚合,五元环醚的聚合较困难。取代的 五元环醚和缩醛通常是惰性的,如3-甲基四氢呋喃和4-乙基1,3-二氧六环只能得到低 聚体。取代基能够提高环状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聚合反应性。己发现的六元环醚,如 四氢吡喃(I)和1,4-二氧六环(Ⅱ)是完全惰性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开环聚合。 (1) (I) 6.2.1环氧化物的开环聚合 6.2.1.1正离子聚合 Lewis酸,如BPF,、SCl、SbCl、及质子酸如CF,SO,H等,能够引发环氧化吻如 环氧乙烷(E0)、环氧丙烷(PO)等的开环聚合。以BF-HO为例,环氧乙烷的聚合过 程如下: 引发: BF3+H2O H'[BF3OH]" O+HBF3OH→H-6→HoCH2ch2 增长: [BF3OH] [BF3OH] 6+o个→occ0 IBEOHI [BFOHT 聚合的活性种为氧翁离子。研究发现,聚合物的分子质量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首 4
先增加,之后达到某一极限值后,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及产量都不再增加,此时消耗的单 体转化为等量的二氧六环。二氧六环是增长链中形成的三烷基氧正离子,与聚合物链中 的氧原子发生交换反应而产生的: CH2CH2OH OCH2CH2 CH2CH2 OCH2CH2 CH2CH2 -CH2CH2OH +Q OCH2CH2-O-CH2CH2 OCH2CH2 CH2CH2 二氧六环的量往往与引发体系中的水含量有关。 6.2.1.2负离子聚合 (1)聚合机理环氧化物,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可通过氢氧化物、醇盐、 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其它碱引发,进行负离子开环聚合。以MA引发环氧乙 烷的开环聚合表示如下: 引发反应: H2C CH2 Me"A>A-CH2CH2OMe* 链增长: >A-CH2CH2OCH2CH2OMe* 或用通式表示为: A(CHCHOTOCH.CH,OMe H A-(CH2CH2OOCH2CH2OMe* 环氧化物的负离子开环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的特点,如不加入终止剂,则不发生终止 反应。不对称的环氧化物如环氧丙烷,在进行负离了 环聚合时有两种可能的增长方式, CH-CH2-OK' CHs-CH CH2OK' 21 CH2-CH-OK" 这是由活性种进攻环氧基的不同部位所致。虽然初看起来因反应部位的不同,最终生成 的聚合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得到的聚合物除了端基不同外, 聚合物的结构是一样的。负离子活性中心总是优先进攻空间位阻较小的C-1位。 (2)交换反应许多环氧化物的开环聚合,如醇盐或氢氧化物等引发的聚合,是 在醇(常采用醇盐相应的醇) 下进行的。醇的 引发剂 形成均相 体系:同时能明显地提高聚合反应的速率。这可能是由于醇增加了自由离子的浓度,同 时将紧密离子对变为松散离子对。 在醇存在下,增长链与醇之间可发生交换反应: R-(CH2CH2OONa*+ROH R-(CH2CH2OOH RONa* 新生成的高分子醇也会与增长链发生类似的交换反应: R-(CH2CH2OOH R-(CH2CH20mONa*= RCH2CH2O方ONa+RCH2CH2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