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出“乃”字用法 (1)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 于是、就 (2)当春乃发生。 才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然 (4)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竟然 (5)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仅仅 (6)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你的 (10)赢乃夷门报关者 是
3、指出“乃”字用法 (1)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 (2)当春乃发生。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4)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5)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6)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10)嬴乃夷门报关者。 于是、就 才 竟然 竟然 仅仅 你的 是
其 (1)表揣测可能大概或许 实迷途其未远 1副词(2)表反问语气 其孰能讥之乎 (3)表舒缓语气还是 吾其还也 (4)表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表揣测 可能 大概 或许 实迷途其未远 1副词(2)表反问语气 其孰能讥之乎 (3)表舒缓语气 还是 吾其还也 (4) 表祈使语气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第三人称a他的、它的臣从其计 b他、它秦王恐其破壁 (2)第一人称我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 2、代词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这、这个、这些 则或咎其欲出者 (4)指示代词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第三人称 a他的、它的 臣从其计 b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 (2)第一人称 我 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 2、代词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指示代词 那、那个、那些 这、这个、这些 则或咎其欲出者 (4)指示代词 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放在句首表假设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 3、连词 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表选择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无实义的助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放在句首表假设 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 3、连词 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表选择 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无实义的助词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下列“其”都是代词,按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1)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独其为文犹可识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7)然视其左右,而未记之者甚少(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A(1)(6)(8)(9)/(2)(3)(4)/(5)(7)/(10) B(1)(2)(3)(4)(5)(6)(7)/(8)(9)/(10) C(1)(2)(6)/(3)(4)(5)(7)/(8)/(9)/ (10) D(1)(6)(8)(9)/(2)(3)/(4)(5)(7)(10)
下列“其”都是代词,按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独其为文犹可识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7)然视其左右,而未记之者甚少(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A(1)(6)(8)(9)/(2)(3)(4)/(5)(7)/(10) B(1)(2)(3)(4)(5)(6)(7)/(8)(9)/(10) C(1)(2)(6)/(3)(4)(5)(7) /(8)/(9)/ (10) D(1)(6)(8)(9)/(2)(3)/(4)(5)(7)(1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