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才渐渐完成.但讲到“荜路蓝缕”之功,不能不推顾亭林为第一.顾 亭 林说:“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有舍经学以言 理 学者,而邪说以起.又说:”今日只当著书,不当讲学.他这两段话, 对 于晚明学风,表出堂堂正正革命态度,影响于此后二百年思想界者 极 大.所以论清学开山之祖,舍顾亭林没有第二人 P60. 24.要之清初大师,如夏峰、梨洲、二曲辈,纯为明学余波.如船山、 舜水辈虽有反明学的倾向,而未有所建设,或所建设未能影响社会 亭林一面指斥单纯主观的王学不足为学问,一面指点出客观方面 许多学问途径来.于是学界空气一变,二三百年间跟着他所带的路 走去.亭林在清代学术史所以有特殊地位者在此. P65. 25.亭林所标“行己有耻,博学有文”两语,一是做人的方法,一 是做学问的方法 P65. 26.亭林以为人格不立,便讲一切学问都成废话.怎样才能保持 人格?他以为,最忌的是圆滑,最要的是方严 P65
年 才渐渐完成.但讲到“荜路蓝缕”之功,不能不推顾亭林为第一.顾 亭 林说:“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有舍经学以言 理 学者,而邪说以起.又说:”今日只当著书,不当讲学.他这两段话, 对 于晚明学风,表出堂堂正正革命态度,影响于此后二百年思想界者 极 大.所以论清学开山之祖,舍顾亭林没有第二人. P60. 24.要之清初大师,如夏峰、梨洲、二曲辈,纯为明学余波.如船山、 舜水辈虽有反明学的倾向,而未有所建设,或所建设未能影响社会. 亭林一面指斥单纯主观的王学不足为学问,一面指点出客观方面 许多学问途径来.于是学界空气一变,二三百年间跟着他所带的路 走去.亭林在清代学术史所以有特殊地位者在此. P65. 25.亭林所标“行己有耻,博学有文”两语,一是做人的方法,一 是做学问的方法. P65. 26.亭林以为人格不立,便讲一切学问都成废话.怎样才能保持 人格?他以为,最忌的是圆滑,最要的是方严. P65
27.亭林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最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 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 出路来 P59. 28.亭林的著述,若论专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论方面之多, 气象规模之大,则乾嘉诸老,恐无人能出其右.要而论之,清代许 多学术,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绪. P72. 29.《四库总目提要》叙述这部书(《日知录》)的内容:“前七 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卷皆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十五 卷论礼制,十六、十七卷论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论艺文,二十二 至二十四卷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 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 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轮地理,三十二卷杂考证.”大抵亭林所 有学问心得,都在这书中见其梗概.每门类所说的话,都给后人 开分科研究的途径. P72-73. 30.(《天下郡国利病书》与《肇域志》)这两部书愿力宏伟,规 模博大.后来治掌故学、地理学者,多感受他的精神 《音学五书》三十八卷.这书以五部组织而成:一.《古音表》 三卷,二.《易音》三卷,三.《诗本音》十卷,四.《唐韵正》二
27.亭林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最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 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 出路来. P59. 28.亭林的著述,若论专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论方面之多, 气象规模之大,则乾嘉诸老,恐无人能出其右.要而论之,清代许 多学术,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绪. P72. 29.《四库总目提要》叙述这部书(《日知录》)的内容:“前七 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卷皆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十五 卷论礼制,十六、十七卷论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论艺文,二十二 至二十四卷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 二十六卷论史法,二 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 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 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轮地理,三十二卷杂考证.”大抵亭林所 有学问心得,都在这书中见其梗概.每门类所说的话,都给后人 开分科研究的途径. P72-73. 30.(《天下郡国利病书》与《肇域志》)这两部书愿力宏伟,规 模博大.后来治掌故学、地理学者,多感受他的精神. 《音学五书》三十八卷.这书以五部组织而成:一.《古音表》 三卷,二.《易音》三卷,三.《诗本音》十卷,四.《唐韵正》二
十卷,五。《音论》三卷.他自己对于这部书很满意,说道:某自五 十以后,于音学深有所得,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 清儒多嗜音韵学,而且研究成绩极优良,大半由亭林提倡出来 《金石文字记》六卷.亭林笃嗜金石,所至搜辑碑版,写其文 字,以成此书.他对于金石文例,也常常论及.清代金石学大昌, 亦亭林为嚆矢. P73. 31.要之,亭林在清学界之特别位置,一曰开学风,排斥理气性命 之玄谈,专从客观方面研察事务条理.二曰开治学方法,如勤搜 资料,综合研究,如参验耳目闻见以求实证,如力戒雷同剿说,如 虚心改订不护前失之类皆是.三曰开学术门类,如参证经训史 迹,如讲求音韵,如说述地理,如研精金石之类皆是.独有生平最 注意的经世致用之学,后来因政治环境所压迫,竟没有传人.他 的精神,一直到晚清才渐渐复活.至于他的感化力所以能历久常 新者,不徒在其学术之渊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 P74. 32.(阁)百诗仅有这点点成绩,为什么三百年来公认他是第一流学 者呢?他的价值,全在一部《古文尚书疏证》.《尚书》在汉代,本有 今古文之争.伏生所传二十八篇,叫做“今文尚书”.别有十六篇, 说 是孔安国所传,叫做“古文尚书”.然而孔安国这十六篇,魏晋之间, 久已没有人看见.到东晋,忽然有梅赜其人者,拿出一部《古文尚书》 来,篇数却是比今文增多二十五篇,而且由孔安国做的全传-即全
十卷,五。《音论》三卷.他自己对于这部书很满意,说道:某自五 十以后,于音学深有所得,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 清儒多嗜音韵学,而且研究成绩极优良,大半由亭林提倡出来. 《金石文字记》六卷.亭林笃嗜金石,所至搜辑碑版,写其文 字,以成此书.他对于金石文例,也常常论及.清代金石学大昌, 亦亭林为嚆矢. P73. 31.要之,亭林在清学界之特别位置,一曰开学风,排斥理气性命 之玄谈,专从客观方面研察事务条理.二曰开治学方法,如勤搜 资料,综合研究,如参验耳目闻见以求实证,如力戒雷同剿说,如 虚心改订不护前失之类皆是.三曰开学术门类,如参证经训史 迹,如讲求音韵,如说述地理,如研精金石之类皆是.独有生平最 注意的经世致用之学,后来因政治环境所压迫,竟没有传人.他 的精神,一直到晚清才渐渐复活.至于他的感化力所以能历久常 新者,不徒在其学术之渊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 P74. 32.(阎)百诗仅有这点点成绩,为什么三百年来公认他是第一流学 者呢?他的价值,全在一部《古文尚书疏证》.《尚书》在汉代,本有 今古文之争.伏生所传二十八篇,叫做“今文尚书”.别有十六篇, 说 是孔安国所传,叫做“古文尚书”.然而孔安国这十六篇,魏晋之间, 久已没有人看见.到东晋,忽然有梅赜其人者,拿出一部《古文尚书》 来,篇数却是比今文增多二十五篇,而且由孔安国做的全传--即全
部 的注.到初唐,陆德明据以作《经典释文》,孔颖达据以作《正义》. 自此以后,治《尚书》者,都用梅赜本,一千余年,著为功令.中间虽 有 吴、朱熹、吴澄、梅诸人稍稍怀疑,但都未敢提倡言攻击.百诗著这 部《古文尚书疏证》,才尽发其复,引种种证据证明那二十五篇和孔 传都是东晋人赝作, P79. 33.请问,区区二十篇书的真伪,虽辨明有何关系,值得如此张皇推 许 吗?答道,是大必然,这二十几篇书和别的书不同.二千余年来公认 为 神圣不可侵犯之宝典,上自皇帝经筵进讲,下至蒙馆课读,没有一天 不背诵他.忽焉真赃实证,发现出全部是造假,你想思想界该受如何 的震动呢? P79. 34.新学问发生之第一步,是要将信仰的对象一变为研究的对象. 既 成为研究的对象,则因问题引起问题,自然有无限的生发.中国人向 来对于几部经书,完全在盲目信仰的状态之下.自《古文尚书疏证》 出来,才知道这几件“传家宝”里头,也有些靠不住,非研究一研究 不
部 的注.到初唐,陆德明据以作《经典释文》,孔颖达据以作《正义》. 自此以后,治《尚书》者,都用梅赜本,一千余年,著为功令.中间虽 有 吴、朱熹、吴澄、梅诸人稍稍怀疑,但都未敢提倡言攻击.百诗著这 部《古文尚书疏证》,才尽发其复,引种种证据证明那二十五篇和孔 传都是东晋人赝作. P79. 33.请问,区区二十篇书的真伪,虽辨明有何关系,值得如此张皇推 许 吗?答道,是大必然,这二十几篇书和别的书不同.二千余年来公认 为 神圣不可侵犯之宝典,上自皇帝经筵进讲,下至蒙馆课读,没有一天 不背诵他.忽焉真赃实证,发现出全部是造假,你想思想界该受如何 的震动呢? P79. 34. 新学问发生之第一步,是要将信仰的对象一变为研究的对象. 既 成为研究的对象,则因问题引起问题,自然有无限的生发.中国人向 来对于几部经书,完全在盲目信仰的状态之下.自《古文尚书疏证》 出来,才知道这几件“传家宝”里头,也有些靠不住,非研究一研究 不
可.研究之路一开,便相引于无穷.自此以后,今文和古文的相对研 究,六经和诸子的相对研究,乃至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相对研究, 经 典和“野人之语”的相对研究,都一层一层的开拓出来了.所以,阎 百 诗的《古文尚书疏证》,不能不认为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 P80 35.清代经学,至惠定宇、戴东原而大成,前此只能算启蒙时代. P83. 36.颜李与科学家,正自有别.科学家之实验实习,其目的专在知识 之追求.颜李虽然亦认此为增进知识之以法门,其目的实在人格全 部 之 磨 练 P141. 37.做中国学术史,最令我们惭愧的是,科学史料异常贫乏。西洋 法其中有记述价值的,只有算术和历法方面。这类学问,在清代极 发达,而间接影响于各门学术之治学方法也很多. 历算学在中国发达甚古,然美美受外来的影响而得进步。第一 次为唐代之婆罗门法,第二次为元代之回回法,第三次则明清之交 耶酥会士所传之西洋法。西洋法传来之初期,学者如徐文定、李凉 庵辈,以绝对信仰的态度迎之,研习其法而唤起一种自觉心.求中国 历算学之独立者,则自王寅旭梅定九始. P158
可.研究之路一开,便相引于无穷.自此以后,今文和古文的相对研 究,六经和诸子的相对研究,乃至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相对研究, 经 典和“野人之语”的相对研究,都一层一层的开拓出来了.所以,阎 百 诗的《古文尚书疏证》,不能不认为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 P80. 35.清代经学,至惠定宇、戴东原而大成,前此只能算启蒙时代. P83. 36.颜李与科学家,正自有别.科学家之实验实习,其目的专在知识 之追求.颜李虽然亦认此为增进知识之以法门,其目的实在人格全 部 之 磨 练 . P141. 37.做中国学术史,最令我们惭愧的是,科学史料异常贫乏。西洋 法其中有记述价值的,只有算术和历法方面。这类学问,在清代极 发达,而间接影响于各门学术之治学方法也很多. 历算学在中国发达甚古,然美美受外来的影响而得进步。第一 次为唐代之婆罗门法,第二次为元代之回回法,第三次则明清之交 耶酥会士所传之西洋法。西洋法传来之初期,学者如徐文定、李凉 庵辈,以绝对信仰的态度迎之,研习其法而唤起一种自觉心.求中国 历算学之独立者,则自王寅旭梅定九始. P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