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中学 201020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I卷(3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6分) 1.语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牛虻(mang)倾听(qing)精典防危杜渐唇枪舌剑 B.砧板(han)押解(j)收讫攻城掠地浅尝辄止 C.聒噪(gua)颤栗(chan)扣押志大才疏民生凋弊 D.籼米(xian)噱头(xue)发轫雍容大度兄弟阋墙 2.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 不群的雕塑精品 B.日前,美军在其“猎星”行动中使用了一枚“标准3型”导弹,在距离地球表面208公 里处,成功击中一颗失控卫星。此举打破了世界的宁静,俄罗斯认为,不塞不流,不止 不行,必须阻止美国将军事行动之手伸向太空! C.华尔街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冰岛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不久英国也望其项背,陷入了 严重危机 D.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 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 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如果说,是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那么必然是苦难在营造着国民之性格和公民之精 神。一些重大的灾难正是以一种更加惨烈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个国家的公民性格的养 成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2008年,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 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5.下列加点的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善哉!技盖至此乎?②骑皆伏曰:“如大王言。”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④行有不慊于心⑤
河北省冀州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I 卷(30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语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牛虻(máng) 倾听(qīng) 精典 防危杜渐 唇枪舌剑 B.砧板(zhān) 押解(jiě) 收讫 攻城掠地 浅尝辄止 C.聒噪(guā) 颤栗(chàn) 扣押 志大才疏 民生凋弊 D.籼米(xiān) 噱头(xué) 发轫 雍容大度 兄弟阋墙 2.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 不群..的雕塑精品。 B.日前,美军在其“猎星”行动中使用了一枚“标准 3 型”导弹,在距离地球表面 208 公 里处,成功击中一颗失控卫星。此举打破了世界的宁静,俄罗斯认为,不塞不流 ....,不止.. 不行..,必须阻止美国将军事行动之手伸向太空! C.华尔街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冰岛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不久英国也望其项背 ....,陷入了 严重危机。 D.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 仍能薪尽火传 ....,生生不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 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如果说,是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那么必然是苦难在营造着国民之性格和公民之精 神。一些重大的灾难正是以一种更加惨烈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个国家的公民性格的养 成。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2008 年,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 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5.下列加点的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善哉!技盖.至此乎?②骑皆伏.曰:“如大王言。”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④行有不慊.于心⑤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⑧岂若从辟世之 士哉 A.①②③⑥B。①③⑤⑦C。②④⑥⑧D。②④⑤⑧ 6.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③见方山子从两骑④忧劳可以兴国⑤长吾 女与汝女⑥驼业种树⑦端章甫,愿为小相焉⑧将成家而致汝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⑧D②③⑤⑦ 7.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②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③洎牧以谗诛④吾闻汉购我头 千金,邑万户⑤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⑥戍卒叫,函谷举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劫哉⑧盛以锦囊,负而前驱⑨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⑩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 A.①⑨②⑩③⑥⑦/④⑤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⑨③⑩②④⑥⑦⑤⑧D。①②④⑤③⑥⑦⑧⑨⑩ 8.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仪封人请见(引见)②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③一言以为不知(通“智”聪明,智慧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至于)⑤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错误)⑥见利思义,见危 授命(付出)⑦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结合)⑧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助)⑨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作楷模)⑩今王鼓乐于此(现在) A.①②③⑥⑧⑨B。①②③④⑦⑩C。④⑤⑥⑦⑧⑨D。②③④⑤⑦⑩ 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9-11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 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 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 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王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 题,便有了采诗说和诗说ˆ。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 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 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 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⑧岂若从辟.世之 士哉 A.①②③⑥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②④⑤⑧ 6.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③见方山子从.两骑④忧劳可以兴.国⑤长.吾 女与汝女⑥驼业.种树⑦端.章甫,愿为小相焉⑧将成家而致.汝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④⑧ D②③⑤⑦ 7.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②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③洎牧以谗诛④吾闻汉购我头 千金,邑万户⑤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⑥戍卒叫,函谷举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劫哉⑧盛以锦囊,负而前驱⑨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⑩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 A.①⑨/②⑩/③⑥⑦/④⑤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⑨/③⑩/②④⑥⑦/⑤⑧ D。①②/④⑤/③⑥⑦⑧/⑨⑩ 8.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仪封人请见.(引见)②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③一言以为不知.(通“智”聪明,智慧)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至于)⑤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错误)⑥见利思义,见危 授.命(付出)⑦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结合)⑧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助)⑨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作楷模)⑩今.王鼓乐于此(现在) A.①②③⑥⑧⑨ B。①②③④⑦⑩ C。④⑤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⑤⑦⑩ 二、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 9——11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 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 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 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 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 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 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 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 《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土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土 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 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 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 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 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晢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 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 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目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 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孑谢玄答: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 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忄刘兮。舒忧受兮,劳心懂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天绍兮,劳心 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 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 我们仰望;她不剌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 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部分,或者说,月夜是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 《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 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 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 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 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 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 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 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 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 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 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忄刘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 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 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 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 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
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 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囻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 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 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 它当ˆ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9.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 的一项是()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10.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 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11.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 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 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 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三、(每小题2分,共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 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 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固在军勇决,志意 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 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敝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
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 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 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 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 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 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9.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 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10.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 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11.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 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 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 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三、(每小题 2 分,共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 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 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固在军勇决,志意 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①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 王禧等并有衅故②,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敝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
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曰:晏婴湫隘, 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 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日:“公收百官之禄四分 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 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既无事役,遂阖 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 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 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郎中令。寻加宁远将军。 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 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祥之后,犹酒肉不进。时固年逾五十,而 丧过于哀 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 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 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日:“虽栾布、王修何以 尚也?君子哉若人!”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 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殓焉。 (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折:改变 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衔:贬谪官职 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明:表明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军还,言之高祖②邪曲之害公也 B ①因以讽谏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曰:“晏婴湫隘, 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 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 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 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既无事役,遂阖 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 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 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郎中令。寻加宁远将军。 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 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祥之后,犹酒肉不进。时固年逾五十,而 丧 过 于 哀 , 乡 党 亲 族 咸 叹 服 焉 。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 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 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 “ 虽栾布、王修何以 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 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殓焉。 (节选自《魏书》) 【注】 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 折:改变 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 衔:贬谪官职 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明:表明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军还,言之.高祖 ②邪曲之.害公也 B . ① 因.以讽谏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