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12月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悚然(sng)苦心孤诣(y) 梦魇(ye) 徘徊(huai) B.晃眼( huang)高屋建瓴(lng)筵席(yon)形骸(hon) C.诘责(je) 穷奢极欲(she)惊骇(hai) 琐屑(xue) D.玷辱(didn)音粱子弟(goo)狂吠(fei)央浼(me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去年9月,广西师大美院院长帅民风来到百姓文化大讲坛,带领现场听众领略了 番材质的美感,并且谈了许多巧用不同材质装扮生活的心得,整场讲座帅民风振振 有辞,言之有物,显示了深厚的艺术修养 B.根据互联网调查公司艾瑞公布的数字,百度的MP3搜索拥有超过84%的市场占有 率。2007年1月,百代首先跟百度由对簿公堂变为版权合作,成为全球范围内唱片 公司与搜索引擎达成的最大规模的版权合作。 C.为了让《梅兰芳》的主演黎明更深地领略京剧艺术的精髓,在形体表演上更逼真 更传神,梅派艺术的嫡传人、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先生亲自上阵,为黎明作示范, 然后一遍遍不胜其烦地纠正他的举手投足 D.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远在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特殊的“语音”,给家乡 的亲人“拜年”。这个穿越38万公里的“语音”是:“我在月球上向大家拜年了。我要 送上一首来自月球的《春节序曲》。”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随后铿然 响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该省旅游主管部门表示,要用3年时间在省内一些城市建立既安全又卫生的经济型 旅馆。这多少令广大旅游爱好者感到些许安慰 鲁迅先生在一篇介绍“青年必读书”的文章里,谈到了“看”和“做”的关系。他 号召青年们做起来,不要袖手旁观,更不要对别人挑剔 C.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一些鸟开始选择高楼大厦的顶部,或者选择高压电线杆, 甚至教堂的圆顶也成了它们哺育儿女的乐园
河北省南宫中学 2011 届高三年级 12 月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第 I 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悚.然(sǒng) 苦心孤诣.(yì) 梦魇.(yè) 徘徊.(huái) B.晃.眼(huàng) 高屋建瓴.(1íng) 筵.席(yán) 形骸.(hán) C.诘.责(jié) 穷奢.极欲(shē) 惊骇.(hài) 琐屑.(xuè) D.玷.辱(diàn) 膏.粱子弟(gāo) 狂吠.(fèi) 央浼.(mě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去年 9 月,广西师大美院院长帅民风来到百姓文化大讲坛,带领现场听众领略了一 番材质的美感,并且谈了许多巧用不同材质装扮生活的心得,整场讲座帅民风振振.. 有辞..,言之有物,显示了深厚的艺术修养。 B.根据互联网调查公司艾瑞公布的数字,百度的 MP3 搜索拥有超过 84%的市场占有 率。2007 年 1 月,百代首先跟百度由对簿公堂 ....变为版权合作,成为全球范围内唱片 公司与搜索引擎达成的最大规模的版权合作。 C.为了让《梅兰芳》的主演黎明更深地领略京剧艺术的精髓,在形体表演上更逼真、 更传神,梅派艺术的嫡传人、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先生亲自上阵,为黎明作示范, 然后一遍遍不胜其烦 ....地纠正他的举手投足。 D.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远在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特殊的“语音”,给家乡 的亲人“拜年”。这个穿越 38 万公里的“语音”是:“我在月球上向大家拜年了。我要 送上一首来自月球的《春节序曲》。”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 ....的《春节序曲》随后铿然 响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该省旅游主管部门表示,要用 3 年时间在省内一些城市建立既安全又卫生的经济型 旅馆。这多少令广大旅游爱好者感到些许安慰。 B.鲁迅先生在一篇介绍“青年必读书”的文章里,谈到了“看”和“做”的关系。他 号召青年们做起来,不要袖手旁观,更不要对别人挑剔。 C.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一些鸟开始选择高楼大厦的顶部,或者选择高压电线杆, 甚至教堂的圆顶也成了它们哺育儿女的乐园
D.鄂伦春人一直没有文字记载,口头创作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每当篝火燃起 的时候,老人就会给孩子们讲起神话故事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是一扇通往音乐之神的大门。倾听,为我贫穷的岁月留下了欢乐。那时,我 坐在被雪埋得很虚的山坡上, 那是我从未听过的一些声音,它让我 站立不安,它让我血流加快,它让我骨头发热,它让我神不守舍。我不知道,宇宙的 深处,也有自己的声音,也有用声音构架生命的信息桥。 ①可以想象,羊有多少寂寞,我就有多少寂寞 ②就在我鞭子一扬的时候,一种隐秘的声音,通过长长的鞭梢,传至我的耳朵 ③除了羊蹄踩雪的声音,万物中更多的声音,几乎都被雪冻僵了 ④我只有倾听,在羊蹄踩雪的声音以外,挣断头发地倾听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 念伍子胥或曹娥说ˆ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 的看法,即辟邪说ˆ。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 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黄涛认为,拔开古人笼罩在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 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中国人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 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汩罗江而死,吴地所祭钱塘江潮神伍孑胥是 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东汉孝女曹娥也因父亲淹死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 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水洒庭院等做法可预防疾病流传,因 春夏相交之际疫病容易流传。黄涛表示,这些都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兰汤洗浴ˆ、挂系艾蒿、菖蒲ˆ、饮药酒ˆ丶、“吃粽子 “赛龙舟等九大类。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吃粽子和赛龙舟”,影响很大的纪念屈原ˇ的民
D.鄂伦春人一直没有文字记载,口头创作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每当篝火燃起 的时候,老人就会给孩子们讲起神话故事。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倾听,是一扇通往音乐之神的大门。倾听,为我贫穷的岁月留下了欢乐。那时,我 坐在被雪埋得很虚的山坡上, 那是我从未听过的一些声音,它让我 站立不安, 它让我血流加快,它让我骨头发热,它让我神不守舍。我不知道,宇宙的 深处,也有自己的声音,也有用声音构架生命的信息桥。 ①可以想象,羊有多少寂寞,我就有多少寂寞 ②就在我鞭子一扬的时候,一种隐秘的声音,通过长长的鞭梢,传至我的耳朵 ③除了羊蹄踩雪的声音,万物中更多的声音,几乎都被雪冻僵了 ④我只有倾听,在羊蹄踩雪的声音以外,挣断头发地倾听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 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 的看法,即“辟邪说”。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 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在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 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中国人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 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罗江而死,吴地所祭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是 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东汉孝女曹娥也因父亲淹死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 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水洒庭院等做法可预防疾病流传,因 春夏相交之际疫病容易流传。黄涛表示,这些都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饮药酒”、“吃粽子”、 “赛龙舟”等九大类。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吃粽子”和“赛龙舟”,影响很大的“纪念屈原”的民
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黄涛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 ,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 午节称为卫生节。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 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书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 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 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选自《光明日报))2007年11月8日,有删节)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端午节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原因 的一项是 A.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变化有关。 B.端午节习俗中的防疾除疫、卫生保健等内容与关爱生命有关。 C.端午节的各项活动,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D.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i 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端午节的起源看法不统一,民俗学界认为其起源于古代人类的辟邪活动。 B.东汉时,人们举行端午节活动,主要是为了防止疾病、瘟疫、兵役、鬼怪等。 C.因春夏相交之际疫病容易流传,人们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水洒庭院等做法来预 防疫病 D.端午节的习俗共有“吃粽子”、“赛龙舟”、“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等九大类。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纪念屈原说”产生于其他几种学说之前,所以说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为了纪 念屈原。 B.古代,端午节习俗上笼罩着辟邪尚巫的迷雾,这是因为当时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较 少 C.端午习俗中“吃粽子和“赛龙舟”影响最大,这与人们钦佩屈原的爱国精神有关。 D.端午节的民俗活动生生不息,这是因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富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 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士信怒, 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击贼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剌倒
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黄涛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 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 午节称为‘卫生节’。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 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节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 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 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选自《光明日报))2007 年 11 月 8 日,有删节)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端午节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原因 的一项是 ( ) A.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变化有关。 B.端午节习俗中的防疾除疫、卫生保健等内容与关爱生命有关。 C.端午节的各项活动,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D.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端午节的起源看法不统一,民俗学界认为其起源于古代人类的辟邪活动。 B.东汉时,人们举行端午节活动,主要是为了防止疾病、瘟疫、兵役、鬼怪等。 C.因春夏相交之际疫病容易流传,人们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水洒庭院等做法来预 防疫病。 D.端午节的习俗共有“吃粽子”、“赛龙舟”、“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等九大类。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端午节“纪念屈原说”产生于其他几种学说之前,所以说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为了纪 念屈原。 B.古代,端午节习俗上笼罩着辟邪尚巫的迷雾,这是因为当时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较 少。 C.端午习俗中“吃粽子和“赛龙舟”影响最大,这与人们钦佩屈原的爱国精神有关。 D.端午节的民俗活动生生不息,这是因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富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 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 士信怒, 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击贼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
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须陀因而奋击 贼众大溃。土信逐北,每杀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杀贼之多少也。须陀 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炀帝遣使慰喻之,又令 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 及须陀为李密所杀,土信随裴仁基率众归于密,罟为总管。使统所部,随密击王世 充。败,土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矢,乃陷于世充军。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与同寝食。后 世充破李密,得密将邴元真等,尽拜为将军,不复专重之。士信耻与为伍,率所部干余人奔 于谷州。高祖以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使图世充。及大军至洛阳,士信以兵围世充干金堡。中 有大骂之者,士信怒,夜遣百余人将婴儿数十至于堡下,诈言从东都来投罗总管”。因令婴 儿啼染,既而佯惊日:"“此干金堡,吾辈错矣”忽然而去。堡中谓是东都逃人,遽岀兵追之。 士信伏兵于路,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杀无遗类。世充平,擢授绛州总管,封剡国公。 寻从太宗击刘黑闼于河北,有洺水人以城来降,遣士信入城据守。贼悉众攻之甚急,遇 雨雪,大军不得救,经数日,城陷,为贼所擒。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 遇害,年二十。太宗闻而伤惜,购得其尸,葬之,谥日勇。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 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又云:“我死后,当葬此墓侧。”及卒,果就 仁基左而托葬焉。 (选自《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劓其鼻而怀之 怀:怀揣 B.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 礼:以礼相待。 C.士信耻与为伍 耻:羞耻 D.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活:让.活 9.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明罗士信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须陀壮而从之 ②贼众愕然,无敢逼者 ③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 ④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 ⑤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 ⑥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须陀因而奋击, 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杀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杀贼之多少也。须陀 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炀帝遣使慰喻之,又令 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 及须陀为李密所杀,士信随裴仁基率众归于密,署为总管。使统所部,随密击王世 充。败,士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矢,乃陷于世充军。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与同寝食。后 世充破李密,得密将邴元真等,尽拜为将军,不复专重之。士信耻与为伍,率所部千余人奔 于谷州。高祖以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使图世充。及大军至洛阳,士信以兵围世充千金堡。中 有大骂之者,士信怒,夜遣百余人将婴儿数十至于堡下,诈言“从东都来投罗总管”。因令婴 儿啼染,既而佯惊日:“此千金堡,吾辈错矣!”忽然而去。堡中谓是东都逃人,遽出兵追之。 士信伏兵于路,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杀无遗类。世充平,擢授绛州总管,封剡国公。 寻从太宗击刘黑闼于河北,有洺水人以城来降,遣士信入城据守。贼悉众攻之甚急,遇 雨雪,大军不得救,经数日,城陷,为贼所擒。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 遇害,年二十。太宗闻而伤惜,购得其尸,葬之,谥日勇。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 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又云:“我死后,当葬此墓侧。”及卒,果就 仁基左而托葬焉。 (选自《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辄劓其鼻而怀.之 怀:怀揣 B.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 礼:以礼相待。 C.士信耻.与为伍 耻:羞耻 D.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活:让……活 9.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明罗士信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 ) ①须陀壮而从之 ②贼众愕然,无敢逼者 ③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 ④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 ⑤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 ⑥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堕朝大业年间,长白山强盗王簿等人进攻齐郡,齐郡通守张须陀带领士兵讨伐打击 十四岁的罗士信在这次战役中一马当先,表现英勇。 B.张须陀非常欣赏罗士信,把乘坐的战马送给他,把他安排在身边。隋炀帝也派使者 抚慰他们,又命人把二人作战的情形画出来呈报内史府 C.千金堡一役,罗士信巧设计谋,让其自开堡门,冲进堡中,杀得堡中鸡犬不留。王 世充叛乱被平定后,罗士信被提升为绛州总管,封为剡国公 D.罗士信在据守洺水城时,遭到刘黑闼大军的强攻,而天公又不作美,雨雪交加,致 使唐朝大军不能前来救援,罗士信英勇战死,为国捐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5分) (2)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5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②题(8分)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冋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的。(4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堕朝大业年间,长白山强盗王簿等人进攻齐郡,齐郡通守张须陀带领士兵讨伐打击。 十四岁的罗士信在这次战役中一马当先,表现英勇。 B.张须陀非常欣赏罗士信,把乘坐的战马送给他,把他安排在身边。隋炀帝也派使者 抚慰他们,又命人把二人作战的情形画出来呈报内史府。 C.千金堡一役,罗士信巧设计谋,让其自开堡门,冲进堡中,杀得堡中鸡犬不留。王 世充叛乱被平定后,罗士信被提升为绛州总管,封为剡国公。 D.罗士信在据守洺水城时,遭到刘黑闼大军的强攻,而天公又不作美,雨雪交加,致 使唐朝大军不能前来救援,罗士信英勇战死,为国捐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5 分) (2)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5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8 分)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 分) (2)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的。(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