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省、市、自治区:毒麦在50年代仅在黑龙江省个别麦田中混生,随小麦、亚麻种子的调 运推广,也渐渐扩散。黑龙江省逊克县干岔子乡原来没有毒麦,1956年引进“甘肃96”麦 种后,随麦种带进了毒麦,1961年这种杂草混杂率达60%而成灾。 (五)化学除草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灭草,我国于1956年开始化学除草试验,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在这些年中,针对我国农田杂草为害的问题,筛选了一批高效、安全、适用的除草剂。同 时各地区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确立了防除当地主要作物田间杂草的完整化除体系,在不 同的生态环境中总结出防除农田杂草的一些理论和应用技术,化学除草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之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化学除草有以下特点:(1)灭草及时、见效快、效果好。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对作物 安全,除草效果一般在90%以上,比人工除草彻底而且及时;(2)有利于增产,只要掌握除 草剂正确使用技术,一般可以避免对作物的药害,即使有些轻微药害,也由于消灭了草害 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增产十分显著:(3)化学除草可以节省劳动力,因它本身是一项先 进技术,配合先进的施药机具,一人一天可以施药几十亩,甚至上百亩,与人工除草一亩 地需几个人相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农村发展多种经 营,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六)物理灭草 覆盖可以阻止杂草的生长,通过遮光使杂草难以生存而致死,覆盖不仅可以除草而且 可以免耕,有利于雨水下渗,对于保墒、增温、提高土壤肥力都有好处,用于除草的覆盖 物一般为秸秆或地膜 此外,采用高频电场可以杀死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对于防除以种子繁殖的杂草有很好 的效果 单纯依靠某一种除草措施很难彻底控制杂草,所以要在眀确农田杂草概念,摸淸其生 物特性,发生消长规律和农田杂草主要群落组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控制农田杂 草的发生。 如检疫和选种可以汰除随作物种子传播的杂草种子;轮作是防止伴生杂草、寄生性杂 草的有效措施:灌水洗盐是彻底消灭盐生性杂草和碱蓬的好办法:深耕对多年生杂草有显 著的防除效果:播前整地、播后耙地、苗期中耕可以有效地控制前期杂草;化学除草对某 种或某几种杂草防除效果显著,但也不是唯一的除草措施。 1.3.4杂草综合防治体系建立的主要环节 (1)减少杂草繁殖体 减少杂草种籽及其营养繁殖体是杂草防除的关键,通过制定系列栽培措施、耕作制度
11 个省、市、自治区;毒麦在 50 年代仅在黑龙江省个别麦田中混生,随小麦、亚麻种子的调 运推广,也渐渐扩散。黑龙江省逊克县干岔子乡原来没有毒麦,1956 年引进“甘肃 96”麦 种后,随麦种带进了毒麦,1961 年这种杂草混杂率达 60%而成灾。 (五)化学除草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灭草,我国于 1956 年开始化学除草试验,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 在这些年中,针对我国农田杂草为害的问题,筛选了一批高效、安全、适用的除草剂。同 时各地区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确立了防除当地主要作物田间杂草的完整化除体系,在不 同的生态环境中总结出防除农田杂草的一些理论和应用技术,化学除草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之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化学除草有以下特点:(1)灭草及时、见效快、效果好。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对作物 安全,除草效果一般在 90%以上,比人工除草彻底而且及时;(2)有利于增产,只要掌握除 草剂正确使用技术,一般可以避免对作物的药害,即使有些轻微药害,也由于消灭了草害, 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增产十分显著;(3)化学除草可以节省劳动力,因它本身是一项先 进技术,配合先进的施药机具,一人一天可以施药几十亩,甚至上百亩,与人工除草一亩 地需几个人相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农村发展多种经 营,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六)物理灭草 覆盖可以阻止杂草的生长,通过遮光使杂草难以生存而致死,覆盖不仅可以除草而且 可以免耕,有利于雨水下渗,对于保墒、增温、提高土壤肥力都有好处,用于除草的覆盖 物一般为秸秆或地膜。 此外,采用高频电场可以杀死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对于防除以种子繁殖的杂草有很好 的效果。 单纯依靠某一种除草措施很难彻底控制杂草,所以要在明确农田杂草概念,摸清其生 物特性,发生消长规律和农田杂草主要群落组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控制农田杂 草的发生。 如检疫和选种可以汰除随作物种子传播的杂草种子;轮作是防止伴生杂草、寄生性杂 草的有效措施;灌水洗盐是彻底消灭盐生性杂草和碱蓬的好办法;深耕对多年生杂草有显 著的防除效果;播前整地、播后耙地、苗期中耕可以有效地控制前期杂草;化学除草对某 一种或某几种杂草防除效果显著,但也不是唯一的除草措施。 1.3.4 杂草综合防治体系建立的主要环节 (1)减少杂草繁殖体 减少杂草种籽及其营养繁殖体是杂草防除的关键,通过制定系列栽培措施、耕作制度
和防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例如选择争光能力强、冠层形成早的种植方式,使其在早期形 成遮阴层,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大豆栽培中推广的“暗垄密”措施,这样可使杂草种 籽的萌发和开花受到遮阴而死亡。也可以利用对杂草有异株克生作用的作物品种使杂草受 到抑制。在许多果园中通过种植小麦有效地抑制了白茅的危害。采用耙茬措施,使杂草种 子留在土壤表面越冬:采用深翻措施把多年生营养繁殖体翻到土壤表面越冬,使营养体冻 死或干死等 其它方法,如施用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防止种子产生休眠以刺激其发芽和消灭其活体: 利用土壤微生物使杂草种子腐烂或通过释放生防用昆虫等方法,控制杂草种子的产生, 使其维持在经济阈值水平以下。 (2)防止杂草同作物一起出苗 可采用栽培措施种植早于或晚于杂草出苗高峰的作物,以便用除草剂或中耕措施消灭 杂草:使用对晚发芽杂草有抑制作用的作物品种,如选用生长速度快、繁茂的作物品种。 采用耕作措施将杂草种子及营养繁殖体深埋。采用播前或播后苗前进行封闭式化学除草或 采取塑料薄膜覆盖、秸秆覆盖种植。 (3)在作物生育期内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 选择生长快、竞争力强的作物品种,使作物生长高大、封行早、根系发达、生长繁茂、 易将杂草抑制:如采用窄行密植,种植高杄作物等均可以压草:适期进行中耕既可以掩埋 杂草又可以切断多年生杂草根系,从而消灭杂草:;采用苗后除草剂,针对性地进行生物防 ,人工除草等均可以有效地防除作物生育期间的杂草。 以上所述主要是针对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在生产实践中要全面进行杂草控制,还要 对农田以外的,一切与农田杂草有关的,整个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整体治理,才能有效地 将杂草控制在生态经济阈值以下。消灭的杂草不仅要包括农田上的,还要包括房前屋后以 及其它的杂草感染源。 综合防治体系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块、作物、不同年份都有差别,因情况 是不断变化的,综合防治的组成就要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4、农田杂草的分类 农田杂草种类很多,形态习性各异,面对如此繁杂的杂草,要对它们进行研究和防除 首先必须认识杂草,否则就无从下手。 (一)植物学分类 根据植物系统进行分类,按植物类群等级给予一定的名称,即界、门、纲、目、科、 属、种,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如果种内的某些植物个体之间又有显著的差异时,可根
12 和防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例如选择争光能力强、冠层形成早的种植方式,使其在早期形 成遮阴层,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大豆栽培中推广的“暗垄密”措施,这样可使杂草种 籽的萌发和开花受到遮阴而死亡。也可以利用对杂草有异株克生作用的作物品种使杂草受 到抑制。在许多果园中通过种植小麦有效地抑制了白茅的危害。采用耙茬措施,使杂草种 子留在土壤表面越冬;采用深翻措施把多年生营养繁殖体翻到土壤表面越冬,使营养体冻 死或干死等。 其它方法,如施用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防止种子产生休眠以刺激其发芽和消灭其活体; 利用土壤微生物使杂草种子腐烂或通过释放生防用昆虫等方法,控制杂草种子的产生,并 使其维持在经济阈值水平以下。 (2)防止杂草同作物一起出苗 可采用栽培措施种植早于或晚于杂草出苗高峰的作物,以便用除草剂或中耕措施消灭 杂草;使用对晚发芽杂草有抑制作用的作物品种,如选用生长速度快、繁茂的作物品种。 采用耕作措施将杂草种子及营养繁殖体深埋。采用播前或播后苗前进行封闭式化学除草或 采取塑料薄膜覆盖、秸秆覆盖种植。 (3)在作物生育期内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 选择生长快、竞争力强的作物品种,使作物生长高大、封行早、根系发达、生长繁茂、 易将杂草抑制;如采用窄行密植,种植高杆作物等均可以压草;适期进行中耕既可以掩埋 杂草又可以切断多年生杂草根系,从而消灭杂草;采用苗后除草剂,针对性地进行生物防 治,人工除草等均可以有效地防除作物生育期间的杂草。 以上所述主要是针对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在生产实践中要全面进行杂草控制,还要 对农田以外的,一切与农田杂草有关的,整个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整体治理,才能有效地 将杂草控制在生态经济阈值以下。消灭的杂草不仅要包括农田上的,还要包括房前屋后以 及其它的杂草感染源。 综合防治体系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块、作物、不同年份都有差别,因情况 是不断变化的,综合防治的组成就要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4、农田杂草的分类 农田杂草种类很多,形态习性各异,面对如此繁杂的杂草,要对它们进行研究和防除, 首先必须认识杂草,否则就无从下手。 (一)植物学分类 根据植物系统进行分类,按植物类群等级给予一定的名称,即界、门、纲、目、科、 属、种,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如果种内的某些植物个体之间又有显著的差异时,可根
据差异大小,再分为亚科、变种、变型等,例如,稗草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 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稗属,稗草又有变种稻稗。 (二)根据生物学习性分类 (1)一年生杂草指在一年内完成生活史的,一般在春、夏季发芽出苗,到夏、秋季开 花、结果之后死亡。这类杂草都用种子繁殖,幼苗不能越冬。它们是农田杂草的主要类群。 如稗草、狗尾草、苍耳、龙葵等。 在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一年生杂草由于萌发时期不同,又可分为: 早春性杂草在气温和地温较低条件下,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5-10℃即 可发芽出土。如小叶藜、扁蓄、问荆、蒿、苋等。 晚春杂草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气温在10-15℃开始发芽,是农田中最主要 的杂草,如稗、马唐、鸭跖草、狗尾草、苍耳等。 (2)越年生或二年生杂草此类杂草需要两个年度才能完成其生育期,一般在夏、秋季 发芽,以幼苗或根芽越冬,次年夏、秋季开花,结实后死亡。依靠种子繁殖,如飞廉、益 母草、黄花蒿、荠菜等。 (3)多年生杂草可连续生存三年以上,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通常第一年只生长 不结实,第二年起结实。北方的种类冬季地上部分枯死,依靠地下营养器官越冬,次年又 长出新的植株,所以,多年生杂草不仅依靠种子繁殖外,还能利用地下营养器官进行营养 繁殖:营养繁殖甚至是更为主要的繁殖方式。依靠营养繁殖特性的不同,多年生杂草又分 为以下几个类型: ①根茎杂草:地下茎上有节,节上的叶退化,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节生一个或数个 芽,从而形成新枝。凡是有节的根茎的断段,就可以长成新的植株并进行繁殖,如问荆、 芦苇、狗牙根、两栖蓼等 ②根芽杂草:此类杂草有大量分枝和入土较深的根系,根上着生大量芽,由芽生出 的萌芽枝,而在直根中则积累大量营养物质供根芽出土所需。任何根的断段均易产生不 定芽,如苣荬菜、苦苣菜、田蓟、田旋花等。 ③直根杂草:此类杂草既有主根,又有很多小侧根,主根入土很深,其下段很小或 完全不分枝,在根颈处生出大量的芽,这些芽一露出地面便形成强大的株丛,而由一小段 根也可成为新株,这类杂草多以种子繁殖为主,如车前、羊蹄、蒲公英等。 ④球茎杂草:在土壤中形成球茎,并靠球茎进行繁殖,如香附子,其种子繁殖能力很 小,主要靠地下茎繁殖,地下茎膨大,呈圆球状,长1-3厘米,球茎长出吸收根和地下茎 地下茎延伸一定长度后,顶端又膨大并发育成新的球茎,在新的球茎上又长出新株,因而 繁殖速度快
13 据差异大小,再分为亚科、变种、变型等,例如,稗草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 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稗属,稗草又有变种稻稗。 (二)根据生物学习性分类 (1)一年生杂草 指在一年内完成生活史的,一般在春、夏季发芽出苗,到夏、秋季开 花、结果之后死亡。这类杂草都用种子繁殖,幼苗不能越冬。它们是农田杂草的主要类群。 如稗草、狗尾草、苍耳、龙葵等。 在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一年生杂草由于萌发时期不同,又可分为: 早春性杂草 在气温和地温较低条件下,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气温 5-10℃即 可发芽出土。如小叶藜、扁蓄、问荆、蒿、苋等。 晚春杂草 一般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气温在 10-15℃开始发芽,是农田中最主要 的杂草,如稗、马唐、鸭跖草、狗尾草、苍耳等。 (2)越年生或二年生杂草 此类杂草需要两个年度才能完成其生育期,一般在夏、秋季 发芽,以幼苗或根芽越冬,次年夏、秋季开花,结实后死亡。依靠种子繁殖,如飞廉、益 母草、黄花蒿、荠菜等。 (3)多年生杂草 可连续生存三年以上,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通常第一年只生长 不结实,第二年起结实。北方的种类冬季地上部分枯死,依靠地下营养器官越冬,次年又 长出新的植株,所以,多年生杂草不仅依靠种子繁殖外,还能利用地下营养器官进行营养 繁殖;营养繁殖甚至是更为主要的繁殖方式。依靠营养繁殖特性的不同,多年生杂草又分 为以下几个类型: ① 根茎杂草:地下茎上有节,节上的叶退化,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节生一个或数个 芽,从而形成新枝。凡是有节的根茎的断段,就可以长成新的植株并进行繁殖,如问荆、 芦苇、狗牙根、两栖蓼等。 ② 根芽杂草:此类杂草有大量分枝和入土较深的根系,根上着生大量芽,由芽生出 新的萌芽枝,而在直根中则积累大量营养物质供根芽出土所需。任何根的断段均易产生不 定芽,如苣荬菜、苦苣菜、田蓟、田旋花等。 ③ 直根杂草:此类杂草既有主根,又有很多小侧根,主根入土很深,其下段很小或 完全不分枝,在根颈处生出大量的芽,这些芽一露出地面便形成强大的株丛,而由一小段 根也可成为新株,这类杂草多以种子繁殖为主,如车前、羊蹄、蒲公英等。 ④球茎杂草:在土壤中形成球茎,并靠球茎进行繁殖,如香附子,其种子繁殖能力很 小,主要靠地下茎繁殖,地下茎膨大,呈圆球状,长 1-3 厘米,球茎长出吸收根和地下茎, 地下茎延伸一定长度后,顶端又膨大并发育成新的球茎,在新的球茎上又长出新株,因而 繁殖速度快
⑤鱗茎杂草:在土壤中形成鳞茎,到生育的第三年鳞茎便成为主要繁殖器官,如野蒜。 (4)寄生杂草不能进行或不能独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杂草,必须寄生在别的 植物上,靠特殊的吸收器官吸取寄主的养分而生活。根据寄生的特点又可分为全寄生杂草 和半寄生杂草。全寄生杂草地上分部分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寄生于寄主植物的 根、茎、叶上,吸收寄主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如菟丝子、向日葵列当。半寄生杂草如檀香 科植物百蕊草,它兼营寄生和自生两种生活方式,植物具有根和吸器,当没有寄主存在时 能独立生活,所以叫半寄生杂草 (三)根据生态学特性分类 根据农田环境中水分含量的不同,可分为(1)旱田杂草:(2)水田杂草。 从生态学观点看,旱田杂草绝大多数都是中生类型的杂草;水田杂草则可再分为 (1)湿生型杂草喜生长于水分饱和的土壤,也能生长在旱田,如长期淹水,对幼苗生 长不利,甚至死亡。如稗、灯心草等,是稻田的主要杂草,危害严重 (2)沼生型杂草根及植物体的下部浸泡在水层下,植物体的上部挺出水面,缺乏水层 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如鸭舌草、荆三稜、香蒲等,也是稻田的主要杂草,危害严重。 (3)沉水型杂草植物体全部沉没在水中,根生于水底土中或仅有不定根生长于水中, 如金鱼藻、菹草、小茨藻等,是低洼积水田中常见的危害较重的杂草。沉水型杂草中有的 是绿色的低等植物,如轮藻、水绵等,特称为藻类型杂草。 4)浮水型杂草植物体或叶漂浮于水面或部分沉没于水中,根不入土或入土,如浮萍、 眼子菜等。此类杂草布满水面时,除吸收养分外,还会降低水温和地温,影响作物生长和 减产 (四)根据杂草防除需要分类 杂草对不同的除草剂表现出敏感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除草剂选择性的生理基础, 也是在除草时选择不同除草剂防除不同杂草的依据,这种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打破了植物学的分类方法,是从生产的实践情况予以分类的。 (1)禾本科杂草这类杂草多数以种子繁殖,胚有一个子叶、叶形狭窄,茎杆圆筒形, 有节,节间中空,平行脉,叶子竖立无叶柄,生长点不外露,须根系,如稗草、狗尾草等。 (2)双子叶或阔叶杂草此类杂草有2片子叶,生长点裸露,叶形较宽。叶子着生角度 大,网状脉,有叶柄,直根系。如苍耳、藜、苋等。双子叶杂草又可分为大粒和小粒两种 大粒双子叶杂草种子超过2m,发芽深度可达5cm,小粒双子叶杂草种子直径小于2mm,一般 在0-2cm土层发芽 3)莎草科杂草此类杂草也是单子叶,但茎为三棱形,个别圆柱形,无节,通常实 心,叶片狭长而尖锐,竖立生长,平行叶脉,叶鞘闭合成管状。如异型莎草、牛毛草等
14 ⑤鳞茎杂草:在土壤中形成鳞茎,到生育的第三年鳞茎便成为主要繁殖器官,如野蒜。 (4)寄生杂草 不能进行或不能独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杂草,必须寄生在别的 植物上,靠特殊的吸收器官吸取寄主的养分而生活。根据寄生的特点又可分为全寄生杂草 和半寄生杂草。全寄生杂草地上分部分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寄生于寄主植物的 根、茎、叶上,吸收寄主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如菟丝子、向日葵列当。半寄生杂草如檀香 科植物百蕊草,它兼营寄生和自生两种生活方式,植物具有根和吸器,当没有寄主存在时 能独立生活,所以叫半寄生杂草。 (三)根据生态学特性分类 根据农田环境中水分含量的不同,可分为(1)旱田杂草;(2)水田杂草 。 从生态学观点看,旱田杂草绝大多数都是中生类型的杂草;水田杂草则可再分为: (1)湿生型杂草 喜生长于水分饱和的土壤,也能生长在旱田,如长期淹水,对幼苗生 长不利,甚至死亡。如稗、灯心草等,是稻田的主要杂草,危害严重。 (2)沼生型杂草 根及植物体的下部浸泡在水层下,植物体的上部挺出水面,缺乏水层 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如鸭舌草、荆三稜、香蒲等,也是稻田的主要杂草,危害严重。 (3)沉水型杂草 植物体全部沉没在水中,根生于水底土中或仅有不定根生长于水中, 如金鱼藻、菹草、小茨藻等,是低洼积水田中常见的危害较重的杂草。沉水型杂草中有的 是绿色的低等植物,如轮藻、水绵等,特称为藻类型杂草。 (4)浮水型杂草 植物体或叶漂浮于水面或部分沉没于水中,根不入土或入土,如浮萍、 眼子菜等。此类杂草布满水面时,除吸收养分外,还会降低水温和地温,影响作物生长和 减产。 (四)根据杂草防除需要分类 杂草对不同的除草剂表现出敏感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除草剂选择性的生理基础, 也是在除草时选择不同除草剂防除不同杂草的依据,这种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打破了植物学的分类方法,是从生产的实践情况予以分类的。 (1)禾本科杂草 这类杂草多数以种子繁殖,胚有一个子叶、叶形狭窄,茎杆圆筒形, 有节,节间中空,平行脉,叶子竖立无叶柄,生长点不外露,须根系,如稗草、狗尾草等。 (2)双子叶或阔叶杂草 此类杂草有 2 片子叶,生长点裸露,叶形较宽。叶子着生角度 大,网状脉,有叶柄,直根系。如苍耳、藜、苋等。双子叶杂草又可分为大粒和小粒两种, 大粒双子叶杂草种子超过 2mm,发芽深度可达 5cm,小粒双子叶杂草种子直径小于 2mm,一般 在 0-2cm 土层发芽。 (3)莎草科杂草 此类杂草也是单子叶,但茎为三棱形,个别圆柱形,无节,通常实 心,叶片狭长而尖锐,竖立生长,平行叶脉,叶鞘闭合成管状。如异型莎草、牛毛草等
1.5、农田杂草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 1.5.1农田杂草的发生季相 个地区,由于一年内气候的变化,农田杂草亦相应发生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叫杂草发 生季相。 (1)春季发生型 黑龙江东部春季发生型杂草,第一批在四月上中旬。地温(地下5cm深,下同)在0.5 6℃时,土壤解冻10cm左右,这时多年生和越年生杂草萌芽出土,如荠菜、蒲公英、皱叶 酸模、问荆、大蓟、蒿属等。西部地区(九三、北安等地)一般延至四月下旬至五月初。 这类早春型杂草有野燕麦和多年生的荠菜、蒲公英、蒿属等。上述这类杂草通常称为早春 性杂草 春季发生型的第二批,东部地区在四月末至五月上旬,地温在5~10℃时,一年生杂草 如野燕麦、藜、荞麦蔓、节蓼、本氏蓼、猪毛菜,酸模叶蓼、篇蓄和多年生的苣荬菜等大 量出土。西部地区此类杂草大致晚10~15天,但来势很猛,杂草基数大,出土集中 (2)夏季发生型 第三批杂草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此期地温稳定在10~16℃时,多数晚春 性杂草如稗、狗尾草、金狗尾草、大豆菟丝子、鸭跖草、水棘针、马齿苋、苋菜、苍耳、 野黍、龙葵和多年生的刺菜、大蓟、芦苇等大量出土。这批杂草形成农田的第三批杂草 第二、三批杂草密度大,来势猛,形成了田间第一个杂草高峰。这批杂草因与作物争肥、 争水激烈,因此危害严重,也是制定早期灭草战略的重点 第四批杂草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地温稳定在16~20℃,喜温杂草香薷、苋菜、马 唐、铁苋菜、狼把草、猪毛菜、水棘针等纷纷出土。同时,由于土层翻动,伏雨来临,可 从土壤深层出土的野燕麦、苍耳、鸭跖草等亦破土而出与作物或其它杂草竟相生长,因而 形成农田的第二个杂草高峰。此期杂草种类多,数量大,长的快。一场雨过后,大草猛长, 小草丛生。这个高峰期来的早晚取决于伏雨和墒情。凡3~4日内降雨30mm,雨后3~4天, 杂草生长、发育更快。因此,这批杂草便成为农田杂草防除的第二道关卡。除必要的农业 防除外,主要靠人工铲、趟,或者有选择地施用化学除草剂战胜第二个杂草髙峰 (3)秋季发生型 7月下旬至8月末,此间春、夏季发生型杂草已经开花、结实,传宗接代。而一些秋季 发生型杂草如早熟禾等,以及在田间管理结束后,土壤浅层的一些杂草种子陆续萌发出土, 但这些杂草绝大部分危害较轻。除非田间管理结束过早,形成后期早荒时才对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影响较大
15 1.5、农田杂草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 1.5.1 农田杂草的发生季相 一个地区,由于一年内气候的变化,农田杂草亦相应发生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叫杂草发 生季相。 (1)春季发生型 黑龙江东部春季发生型杂草,第一批在四月上中旬。地温(地下 5cm 深,下同)在 0.5~ 6℃时,土壤解冻 10cm 左右,这时多年生和越年生杂草萌芽出土,如荠菜、蒲公英、皱叶 酸模、问荆、大蓟、蒿属等。西部地区(九三、北安等地)一般延至四月下旬至五月初。 这类早春型杂草有野燕麦和多年生的荠菜、蒲公英、蒿属等。上述这类杂草通常称为早春 性杂草。 春季发生型的第二批,东部地区在四月末至五月上旬,地温在 5~10℃时,一年生杂草 如野燕麦、藜、荞麦蔓、节蓼、本氏蓼、猪毛菜,酸模叶蓼、萹蓄和多年生的苣荬菜等大 量出土。西部地区此类杂草大致晚 10~15 天,但来势很猛,杂草基数大,出土集中。 (2)夏季发生型 第三批杂草一般在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中旬。此期地温稳定在 10~16℃时,多数晚春 性杂草如稗、狗尾草、金狗尾草、大豆菟丝子、鸭跖草、水棘针、马齿苋、苋菜、苍耳、 野黍、龙葵和多年生的刺菜、大蓟、芦苇等大量出土。这批杂草形成农田的第三批杂草。 第二、三批杂草密度大,来势猛,形成了田间第一个杂草高峰。这批杂草因与作物争肥、 争水激烈,因此危害严重,也是制定早期灭草战略的重点。 第四批杂草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地温稳定在 16~20℃,喜温杂草香薷、苋菜、马 唐、铁苋菜、狼把草、猪毛菜、水棘针等纷纷出土。同时,由于土层翻动,伏雨来临,可 从土壤深层出土的野燕麦、苍耳、鸭跖草等亦破土而出与作物或其它杂草竟相生长,因而 形成农田的第二个杂草高峰。此期杂草种类多,数量大,长的快。一场雨过后,大草猛长, 小草丛生。这个高峰期来的早晚取决于伏雨和墒情。凡 3~4 日内降雨 30mm,雨后 3~4 天, 杂草生长、发育更快。因此,这批杂草便成为农田杂草防除的第二道关卡。除必要的农业 防除外,主要靠人工铲、趟,或者有选择地施用化学除草剂战胜第二个杂草高峰。 (3)秋季发生型 7 月下旬至 8 月末,此间春、夏季发生型杂草已经开花、结实,传宗接代。而一些秋季 发生型杂草如早熟禾等,以及在田间管理结束后,土壤浅层的一些杂草种子陆续萌发出土, 但这些杂草绝大部分危害较轻。除非田间管理结束过早,形成后期早荒时才对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