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从选种、检疫、施腐熟有机肥料、清除灌溉渠系杂草、加强田间管理、推广化学除 草等技术环节抓起,将有利于灭草保苗,保证作物高产优质。因此,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 应该是“从生物和环境关系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 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 效的生态手段,把杂草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1.3.2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特点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杂草的综合治理不要求彻底消灭杂草,允许杂草在作物受害密度以下继续存在。这 对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更为有利 (2)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分析杂草的密度所造成的为害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一般 当杂草密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防治所需的费用时才进行防治,即不达到经济 值一般不进行防治。 (3)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尽量采用农业耕作措施,物理防治措 施,而化学除草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推行以化学除草为中心的综合防除体系。 (4)杂草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 旱、降雨、土壤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其着重点是改变环境,恶化杂草发生的条件,通过人 为干扰控制杂草的发生。 1.3.3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措施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就是人类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 和其他良妤环境因素的生态环境。农田杂草防除是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管理措施,这对农作 物的安全、经济、有效的生产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繁荣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作物田中 存在多种杂草,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杂草,它们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种 子数量、传播方式、发芽期、发育周期等,显然这些杂草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去防除 而应当根据杂草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采用先进而有效经济的 防治措施。充分发挥各种除草措施的优点,相辅相成,扬长避短,达到安全、经济、高效 地控制发杂草为害的目的。农田杂草综合防除的关键,在于把杂草消灭在萌芽期或幼苗期, 即作物生育前期,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 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不同作物通常有自己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所需的生境与作 物极相似,如扁秆薦草、稗、异型莎草等湿生型杂草,它们所需的生境与水稻相似,因而
6 特别是从选种、检疫、施腐熟有机肥料、清除灌溉渠系杂草、加强田间管理、推广化学除 草等技术环节抓起,将有利于灭草保苗,保证作物高产优质。因此,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 应该是“从生物和环境关系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 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 效的生态手段,把杂草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1.3.2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特点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杂草的综合治理不要求彻底消灭杂草,允许杂草在作物受害密度以下继续存在。这 对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更为有利。 (2)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分析杂草的密度所造成的为害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一般 当杂草密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防治所需的费用时才进行防治,即不达到经济阈 值一般不进行防治。 (3)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尽量采用农业耕作措施,物理防治措 施,而化学除草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推行以化学除草为中心的综合防除体系。 (4)杂草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 旱、降雨、土壤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其着重点是改变环境,恶化杂草发生的条件,通过人 为干扰控制杂草的发生。 1.3.3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措施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就是人类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 和其他良好环境因素的生态环境。农田杂草防除是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管理措施,这对农作 物的安全、经济、有效的生产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繁荣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作物田中 存在多种杂草,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杂草,它们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种 子数量、传播方式、发芽期、发育周期等,显然这些杂草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去防除, 而应当根据杂草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采用先进而有效经济的 防治措施。充分发挥各种除草措施的优点,相辅相成,扬长避短,达到安全、经济、高效 地控制发杂草为害的目的。农田杂草综合防除的关键,在于把杂草消灭在萌芽期或幼苗期, 即作物生育前期,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 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通常有自己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所需的生境与作 物极相似,如扁秆藨草、稗、异型莎草等湿生型杂草,它们所需的生境与水稻相似,因而
成为水稻伴生杂草。野燕麦生物学特性与小麦相似,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由于不同作物 与其所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生境相似,如用科学的方法即轮作倒茬,改变其生境,便可明 显减轻杂草的危害。如黑龙江友谊农场在50年代末实行的水旱轮作,采用麦一麦一麦一稻 稻一稻轮作,小麦播期早,出苗早,植株密,能抑制稗草的生长。另外,小麦成熟早、 收割早,通过翻耕在稗草种子未成熟之前把它消灭。江苏省推广稻麦轮作,麦田改种水稻 连茬种植水稻两年后,基本上控制麦田杂草的为害。 (2)精选种子杂草种子传播的途径之一是随作物种子传播,如狗尾草种子随糜子、谷 的种子传播:稗草种子随稻谷种子传播:菟丝子随着大豆、苜蓿种子传播:野燕麦、猪 殃殃、毒麦、王不留行种子随着小麦、亚麻种子传播等,这种传播往往随着种子的长途调 运,人为地将杂草种子远距离扩散。为了减少杂草种子的传播扩散,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 行精选,清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 多,如良种繁育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 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这些肥料有牲畜过腹的圈粪肥, 有杂草、秸秆沤制的堆肥,也有饲料残渣、粮油加工的下脚料等,其中不同程度的带有 些杂草种子。据调查平均10000斤混合厩肥中含有杂草种子83,000-125,000粒,如牲畜 吃了带有野燕麦的饲草,排出的粪便中的野燕麦种子仍有发芽能力。如果这些肥料不经过 腐熟而施入田间,所带的杂草种子也带到田间萌发生长,继续造成为害。因此,堆肥或厩 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 (4)清除农田周边杂草田边、路边、沟边、渠埂杂草也是田间杂草的来源之 如农田四周的杂草如不清除,杂草种子、地下根茎等以每年1-3米的速度向田扩散,几年 内就会遍布全田。路边、沟边的杂草种子也可通过人为活动或牲畜、风力带入田间:灌溉 渠内杂草种子还可通过流水带入田间。为防止田外杂草向田内扩散蔓延,必须认真的清 田边、路边、沟渠边的杂草,特别是在杂草种子未成熟之前,采取防治措施,予以清除 防止扩散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农田杂草以其旺盛的长势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因此 科学的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 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如近年来不少地区推广的棉花高密度栽培,可以控 制棉田中后期杂草的生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推广的“暗垄密”也较好的控制大豆田杂 草的生长。 (6)水层淹稗或淹灌灭草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
7 成为水稻伴生杂草。野燕麦生物学特性与小麦相似,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由于不同作物 与其所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生境相似,如用科学的方法即轮作倒茬 ,改变其生境,便可明 显减轻杂草的危害。如黑龙江友谊农场在 50 年代末实行的水旱轮作,采用麦-麦-麦-稻 -稻-稻轮作,小麦播期早,出苗早,植株密,能抑制稗草的生长。另外,小麦成熟早、 收割早,通过翻耕在稗草种子未成熟之前把它消灭。江苏省推广稻麦轮作,麦田改种水稻, 连茬种植水稻两年后,基本上控制麦田杂草的为害。 (2)精选种子 杂草种子传播的途径之一是随作物种子传播,如狗尾草种子随糜子、谷 子的种子传播;稗草种子随稻谷种子传播;菟丝子随着大豆、苜蓿种子传播;野燕麦、猪 殃殃、毒麦、王不留行种子随着小麦、亚麻种子传播等,这种传播往往随着种子的长途调 运,人为地将杂草种子远距离扩散。为了减少杂草种子的传播扩散,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 行精选,清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 多,如良种繁育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 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这些肥料有牲畜过腹的圈粪肥, 有杂草、秸秆沤制的堆肥,也有饲料残渣、粮油加工的下脚料等,其中不同程度的带有一 些杂草种子。据调查平均 10000 斤混合厩肥中含有杂草种子 83,000-125,000 粒,如牲畜 吃了带有野燕麦的饲草,排出的粪便中的野燕麦种子仍有发芽能力。如果这些肥料不经过 腐熟而施入田间,所带的杂草种子也带到田间萌发生长,继续造成为害。因此,堆肥或厩 肥必须经过 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 中。 (4)清除农田周边杂草 田边、路边、沟边、渠埂杂草也是田间杂草的来源之一, 如农田四周的杂草如不清除,杂草种子、地下根茎等以每年 1-3 米的速度向田扩散,几年 内就会遍布全田。路边、沟边的杂草种子也可通过人为活动或牲畜、风力带入田间;灌溉 渠内杂草种子还可通过流水带入田间。为防止田外杂草向田内扩散蔓延,必须认真的清除 田边、路边、沟渠边的杂草,特别是在杂草种子未成熟之前,采取防治措施,予以清除, 防止扩散。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农田杂草以其旺盛的长势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因此, 科学的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 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如近年来不少地区推广的棉花高密度栽培,可以控 制棉田中后期杂草的生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推广的“暗垄密”也较好的控制大豆田杂 草的生长。 (6)水层淹稗或淹灌灭草 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
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稗草本身无叶耳和叶舌,在幼苗1-3时期,因其 种子小,贮存养分少,幼苗耐水淹的能力特别弱,在水层里6-7天就失去生命力。一般在 稗草初出苗后1-3叶期,采用10-15厘米深水层淹稗,即可消灭70%-80%的稗草。 对于深根性杂草,可在杂草多的地方围起30-40厘米的堤埂,灌入一定深度的水并保持 定时间,待地中的杂草发出腐烂气味时,停止灌水,让太阳暴晒3-5天,再灌一次水,反 复3-4次,杂草可被淹死并变成肥料 ⑦)休闲灭草在地多人少,草多肥少的地方休闲灭草是特别有效的措施。凡是休闲 的地块,当年不耕翻,暴露在地上的杂草草籽被鸟食,牲口吃能够消灭一部分,第二年多 次耕翻促使大量杂草种子发芽出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种植绿肥或牧草,将绿肥进行耕翻 或牧草收获后耕翻,这样不但消灭了大量杂草还改良了土壤物理性状,还提高了土壤肥力。 (二)机械防除 采用各种农业机械,包括手工工具和机力工具,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方法消灭田间不 同时期的杂草。特别是机械防除农田杂草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幅员辽阔,各 地的农业生境,包括光、热、水、土等生态因素差异较大:作物种类和耕作制度亦不相同, 如东北和西北的旱田耕作制度以垄作为主,伏耕和秋耕是主要措施,而南方一年两熟、 年三熟或两年三熟的地区各有自己的耕作体系。虽然耕作制度不同,但消灭杂草的目的是 一致的。其方法如下 (1)深翻深翻是防除多年生杂草如问荆、苣荬菜、田旋花、芦苇、小叶樟等杂草的有 效措施之一。土壤经多次耕翻后,多年生杂草的数量逐渐减少或长势衰退,从而受到控制。 深翻对防除一年生杂草效果更快更妤。同时通过深翻晒坻、促进微生物活性,固定空气中 的氮素,增加土壤营养。据硏究不同耕作方法对化学除草的影响中,深翻后施用除草剂效 果最好。按深翻的季节可分为春翻、伏翻和秋翻 賽翻ε是指从土壤解冻到春播前一段时间内的耕翻地作业,它能有效地消灭越冬杂草 和早春出苗的杂草,同时将前一年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通过深翻翻埋于土壤深层,使其 当年不能萌发出苗。但在杂草种子数量较多的土壤中,经春季耕翻,将原来深埋在土壤深 层中的杂草种子翻于地表,又造成当年杂草大量发芽出苗。因此,为了既能消灭播前杂草, 又不将土壤深层杂草种子翻到土表,春翻深度应适当浅一些。新疆昭苏地区农民有个春耕 习惯,即在早春深耕耙地,在春播油菜地待野燕麦大量岀苗后再进行浅耕灭草,然后播种 称这种方法为“春耕诱法灭草”。此外,在保证适期播种的前提下,也可适当推迟春耕时间。 伏翻:伏翻是指在夏季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元麦、蚕豆、亚麻、春玉米、早稻 收获后的茬地,6—8月份一段时间的耕翻地作业,开垦荒地也应安排在高温多雨季节耕翻。 6一8月份气温较高,雨水较多,北方地区杂草均可萌发出苗,南方地区的杂草正在生
8 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稗草本身无叶耳和叶舌,在幼苗 1-3 时期,因其 种子小,贮存养分少,幼苗耐水淹的能力特别弱,在水层里 6-7 天就失去生命力。一般在 稗草初出苗后 1-3 叶期,采用 10-15 厘米深水层淹稗,即可消灭 70%-80%的稗草。 对于深根性杂草,可在杂草多的地方围起 30-40 厘米的堤埂,灌入一定深度的水并保持 一定时间,待地中的杂草发出腐烂气味时,停止灌水,让太阳暴晒 3-5 天,再灌一次水,反 复 3-4 次,杂草可被淹死并变成肥料。 (7)休闲灭草 在地多人少,草多肥少的地方休闲灭草是特别有效的措施。凡是休闲 的地块,当年不耕翻,暴露在地上的杂草草籽被鸟食,牲口吃能够消灭一部分,第二年多 次耕翻促使大量杂草种子发芽出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种植绿肥或牧草,将绿肥进行耕翻 或牧草收获后耕翻,这样不但消灭了大量杂草还改良了土壤物理性状,还提高了土壤肥力。 (二)机械防除 采用各种农业机械,包括手工工具和机力工具,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方法消灭田间不 同时期的杂草。特别是机械防除农田杂草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幅员辽阔,各 地的农业生境,包括光、热、水、土等生态因素差异较大;作物种类和耕作制度亦不相同, 如东北和西北的旱田耕作制度以垄作为主,伏耕和秋耕是主要措施,而南方一年两熟、一 年三熟或两年三熟的地区各有自己的耕作体系。虽然耕作制度不同,但消灭杂草的目的是 一致的。其方法如下: (1)深翻 深翻是防除多年生杂草如问荆、苣荬菜、田旋花、芦苇、小叶樟等杂草的有 效措施之一。土壤经多次耕翻后,多年生杂草的数量逐渐减少或长势衰退,从而受到控制。 深翻对防除一年生杂草效果更快更好。同时通过深翻晒坻、促进微生物活性,固定空气中 的氮素,增加土壤营养。据研究不同耕作方法对化学除草的影响中,深翻后施用除草剂效 果最好。按深翻的季节可分为春翻、伏翻和秋翻. 春翻:是指从土壤解冻到春播前一段时间内的耕翻地作业,它能有效地消灭越冬杂草 和早春出苗的杂草,同时将前一年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通过深翻翻埋于土壤深层,使其 当年不能萌发出苗。但在杂草种子数量较多的土壤中,经春季耕翻,将原来深埋在土壤深 层中的杂草种子翻于地表,又造成当年杂草大量发芽出苗。因此,为了既能消灭播前杂草, 又不将土壤深层杂草种子翻到土表,春翻深度应适当浅一些。新疆昭苏地区农民有个春耕 习惯,即在早春深耕耙地,在春播油菜地待野燕麦大量出苗后再进行浅耕灭草,然后播种, 称这种方法为“春耕诱法灭草”。此外,在保证适期播种的前提下,也可适当推迟春耕时间。 伏翻:伏翻是指在夏季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元麦、蚕豆、亚麻、春玉米、早稻 收获后的茬地,6-8 月份一段时间的耕翻地作业,开垦荒地也应安排在高温多雨季节耕翻。 6-8 月份气温较高,雨水较多,北方地区杂草均可萌发出苗,南方地区的杂草正在生
长季节,这时进行伏耕,不论是新垦荒地,还是休闲地,都可将杂草翻埋于土中,不仅增 加土壤养分,而且灭草效果好,特别是对多年生以根茎繁殖的芦苇、小叶樟、三棱草、香 蒲、田旋花等,通过深耕能将其根茎切断翻岀地表,经风吹日晒,使其失去发芽能力而死 ,受伤的根茎埋入土壤深层,经灌水后闷死腐烂。黑龙江地区麦茬的伏翻,通常采用机 械平翻或大犁垄翻,称为“搅麦茬”。垄翻于麦收后翻两遍,相隔时间为十天左右;西北地 区于麦收后,采用大犁垄翻,在麦收后冬播前耕翻2-3次,其灭草效果很好。南方地区多 进行浅翻、耙地,这样既有利于灭草保苗,又有利于抢季节播种。 秋翻:秋翻是指9-10月份秋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高粱等收获后的茬地进行的 耕翻作业。秋翻主要可以有消灭春、夏季出苗的残草、越冬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可在前茬 收割后立即进行,不仅可把一年生杂草消灭在种子未成熟之前,同时也可消灭越年生杂草 和多年生杂草,若秋翻过晚,一年生杂草种子成熟,反而会增加田间杂草数量 北方不少地区有深浅轮番耕作的习惯,即在农作物收获后先深翻20cm,经1-2周后 再进行8-10cm深高质量耙茬,能收到灭草增产的效果。不少地区在收后先用圆片耙切地 即进行浅翻灭茬,然后进行20cm左右深耕,可将地表的杂草及残枝落叶一并翻入土壤深层。 (2)耙茬近十多年来,不少地区推广少耕法。从生产实践出发,在近期内耙茬可使杂 草种子留在地表浅土层中,增加杂草种子出苗的机会,但在杂草大部分出土后,通过耕作 或化学除草集中防除,则收效更大。进行少耕必须与耕作和化学除草密切配合,否则会造 成严重的草害。从长远看,浅翻既可减少土壤中杂草种子的感染程度,又可使土壤深层的 杂草种子不能出土,同时减少土壤流失,起到保持水土和灭草的双重效果,但除草效果不 如深翻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播前耙地或播后苗前耙地,苗期中耕是疏松土壤、提 高地温、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消灭杂草的重要方法之一。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不少单位在春季解冻后麦田进行浅耙,或在玉米播前及播后苗前浅耙,灭草效果 般达31.7%一696%。在水稻种植区插秧前先进水后整地和在苗前进行耢地褥草,既消灭了 杂草,草腐烂后又可肥田。北方地区的中耕作物如玉米、甜菜、棉花、向日葵等,在苗期 进行人工或机械中耕,一则灭草,二则松土保摘。中耕灭草的适期是草龄越小越好,中耕 次数一般2一3次为宜,将一年生杂草消灭在结实之前,使散落在田间的杂草种子逐年减少 对多年生杂草切断其地下根茎,削弱其积蓄养分的能力,使其长势逐年衰竭而死亡。 (三)生物除草 生物防除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 的污染,又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 利用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都可以防除农田杂草,并积累了不少可贵的资料
9 长季节,这时进行伏耕,不论是新垦荒地,还是休闲地,都可将杂草翻埋于土中,不仅增 加土壤养分,而且灭草效果好,特别是对多年生以根茎繁殖的芦苇、小叶樟、三棱草、香 蒲、田旋花等,通过深耕能将其根茎切断翻出地表,经风吹日晒,使其失去发芽能力而死 亡,受伤的根茎埋入土壤深层,经灌水后闷死腐烂。黑龙江地区麦茬的伏翻,通常采用机 械平翻或大犁垄翻,称为“搅麦茬”。垄翻于麦收后翻两遍,相隔时间为十天左右;西北地 区于麦收后,采用大犁垄翻,在麦收后冬播前耕翻 2-3 次,其灭草效果很好。南方地区多 进行浅翻、耙地,这样既有利于灭草保苗,又有利于抢季节播种。 秋翻:秋翻是指 9-10 月份秋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高粱等收获后的茬地进行的 耕翻作业。秋翻主要可以有消灭春、夏季出苗的残草、越冬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可在前茬 收割后立即进行,不仅可把一年生杂草消灭在种子未成熟之前,同时也可消灭越年生杂草 和多年生杂草,若秋翻过晚,一年生杂草种子成熟,反而会增加田间杂草数量。 北方不少地区有深浅轮番耕作的习惯,即在农作物收获后先深翻 20cm,经 1-2 周后 再进行 8-10cm 深高质量耙茬,能收到灭草增产的效果。不少地区在收后先用圆片耙切地 即进行浅翻灭茬,然后进行 20cm 左右深耕,可将地表的杂草及残枝落叶一并翻入土壤深层。 (2)耙茬 近十多年来,不少地区推广少耕法。从生产实践出发,在近期内耙茬可使杂 草种子留在地表浅土层中,增加杂草种子出苗的机会,但在杂草大部分出土后,通过耕作 或化学除草集中防除,则收效更大。进行少耕必须与耕作和化学除草密切配合,否则会造 成严重的草害。从长远看,浅翻既可减少土壤中杂草种子的感染程度,又可使土壤深层的 杂草种子不能出土,同时减少土壤流失,起到保持水土和灭草的双重效果,但除草效果不 如深翻。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播前耙地或播后苗前耙地,苗期中耕是疏松土壤、提 高地温、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消灭杂草的重要方法之一。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不少单位在春季解冻后麦田进行浅耙,或在玉米播前及播后苗前浅耙,灭草效果一 般达 31.7%-69.6%。在水稻种植区插秧前先进水后整地和在苗前进行耢地褥草,既消灭了 杂草,草腐烂后又可肥田。北方地区的中耕作物如玉米、甜菜、棉花、向日葵等,在苗期 进行人工或机械中耕,一则灭草,二则松土保摘。中耕灭草的适期是草龄越小越好,中耕 次数一般 2-3 次为宜,将一年生杂草消灭在结实之前,使散落在田间的杂草种子逐年减少。 对多年生杂草切断其地下根茎,削弱其积蓄养分的能力,使其长势逐年衰竭而死亡。 (三)生物除草 生物防除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 的污染,又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 利用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都可以防除农田杂草,并积累了不少可贵的资料
有些项目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1)以菌灭草鲁保一号是从感病的菟丝子植株上分离培养出来的真菌分生孢子,其在 适宜的温度下吸水萌发,长出侵染丝,穿透菟丝子表皮组织进入内部与分泌毒汁,使菟丝 子感病而死。当大豆菟丝子缠绕大豆时以每毫升菌液含孢子2000万—3000万个,在晴天早 晚或阴天、小雨天喷雾,可有有效地防治菟丝子。镰刀菌是新疆哈密动植物检疫站从自然 罹病的埃及列当上分离获得的一种寄生真菌,将其制成生防菌Fs,采用割茎涂液的方法防 治埃及列当,收到95%以上的效果 (2)以虫灭草湖北五三农垦科研所在当地发现取食香附子的尖翅小卷蛾,初孵幼虫沿 香附子叶背行至心叶,吐丝并蛀入嫩心,使心叶失绿萎蔫枯死,继而蛀入鳞茎,咬断输导 组织,致使整株死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农场硏究当地蛀害扁秆蕙草的尖翅小卷蛾, 喜食扁秆蕙草的幼嫩心叶和花苞,然后钻入茎内蛀食,也可蛀入球茎内,自然侵蛀率很高 黑龙江建三江农场发现专食鸭趾草的盾负泥虫和专食蓼科杂草的褐小萤叶甲;吉林四平农 垦科硏所硏究取食眼子菜叶片的斑水螟;江苏农学院植保系对嗜食黄花蒿的尖翅筒喙象进 行了观察。目前国内外有关昆虫灭草的例子很多,为生物灭草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3)利用动物灭草我国南方稻田有放鸭灭草的习惯,水稻移栽一星期后,赶鸭群入田, 可吃掉部分草芽。80年代以来,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开展养鱼除草,效果显 著。鱼类中以草鱼食草量最大,稻田每平方米中放养5厘米的草鱼2尾,可有效的抑制稻 田多种杂草。稻田混养草鱼、鲤鱼、鲢鱼,对稻田中的15科22种杂草都有抑制作用。在 棉田中待棉株生长较高时,可放鹅、鸭进田食禾本科杂草,烟草田放鹅、鸭可取食冋日葵 列当。 (4)植物治草 利用植物治草主要包括下面2方面:①利用作物群体遮阴和竞争优势来控制杂草,如 美国将豆料小冠花种植在公路斜坡或与沟渠旁,有效的阻止了其它杂草的生长;②利用他 感物质治草。他感物质指植物释放出的对其它生物具有抑制或促进生长的物资。其中,对 于对于其它植物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又称异株克生物资。如向日葵能抑制马齿苋、高粱能 抑制大须芒草 (四)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止国内外危险性杂草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农产品检疫防止国外危险性 杂草进入我国,同时也要防止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危险性杂草的传播。因此,加 强危险性杂草的检疫工作是防除杂草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危险性杂草传播蔓延的例子很多,野燕麦在60年代初期仅限于青海、甘肃、 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随着各省大量调种而未加严格检疫,致使野燕麦传播到全国十多
10 有些项目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1)以菌灭草 鲁保一号是从感病的菟丝子植株上分离培养出来的真菌分生孢子,其在 适宜的温度下吸水萌发,长出侵染丝,穿透菟丝子表皮组织进入内部与分泌毒汁,使菟丝 子感病而死。当大豆菟丝子缠绕大豆时以每毫升菌液含孢子 2000 万—3000 万个,在晴天早 晚或阴天、小雨天喷雾,可有有效地防治菟丝子。镰刀菌是新疆哈密动植物检疫站从自然 罹病的埃及列当上分离获得的一种寄生真菌,将其制成生防菌 F798,采用割茎涂液的方法防 治埃及列当,收到 95%以上的效果。 (2)以虫灭草 湖北五三农垦科研所在当地发现取食香附子的尖翅小卷蛾,初孵幼虫沿 香附子叶背行至心叶,吐丝并蛀入嫩心,使心叶失绿萎蔫枯死,继而蛀入鳞茎,咬断输导 组织,致使整株死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农场研究当地蛀害扁秆藨草的尖翅小卷蛾, 喜食扁秆藨草的幼嫩心叶和花苞,然后钻入茎内蛀食,也可蛀入球茎内,自然侵蛀率很高。 黑龙江建三江农场发现专食鸭趾草的盾负泥虫和专食蓼科杂草的褐小萤叶甲;吉林四平农 垦科研所研究取食眼子菜叶片的斑水螟;江苏农学院植保系对嗜食黄花蒿的尖翅筒喙象进 行了观察。目前国内外有关昆虫灭草的例子很多,为生物灭草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3)利用动物灭草 我国南方稻田有放鸭灭草的习惯,水稻移栽一星期后,赶鸭群入田, 可吃掉部分草芽。80 年代以来,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开展养鱼除草,效果显 著。鱼类中以草鱼食草量最大,稻田每平方米中放养 5 厘米的草鱼 2 尾,可有效的抑制稻 田多种杂草。稻田混养草鱼、鲤鱼、鲢鱼,对稻田中的 15 科 22 种杂草都有抑制作用。在 棉田中待棉株生长较高时,可放鹅、鸭进田食禾本科杂草,烟草田放鹅、鸭可取食向日葵 列当。 (4)植物治草 利用植物治草主要包括下面 2 方面:①利用作物群体遮阴和竞争优势来控制杂草,如 美国将豆料小冠花种植在公路斜坡或与沟渠旁,有效的阻止了其它杂草的生长;②利用他 感物质治草。他感物质指植物释放出的对其它生物具有抑制或促进生长的物资。其中,对 于对于其它植物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又称异株克生物资。如向日葵能抑制马齿苋、高粱能 抑制大须芒草。 (四)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止国内外危险性杂草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农产品检疫防止国外危险性 杂草进入我国,同时也要防止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危险性杂草的传播。因此,加 强危险性杂草的检疫工作是防除杂草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危险性杂草传播蔓延的例子很多,野燕麦在 60 年代初期仅限于青海、甘肃、 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随着各省大量调种而未加严格检疫,致使野燕麦传播到全国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