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运动损伤统计制度 为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运动损伤统计制度。及 时进行运动损伤登记,以便分析创伤发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 的预防带施。 (五)建立义务保健员制度 义务保健员要学习常见运动损伤的知识和医学、卫生学等基 本知识。负贵一一般急救保护,宣传教育,对伤病及时进行登记, 协助医生管理伤病员的治疗和作简单的检查。 (六)加强对运动伤病的管理 运动员的创伤有轻有重,有的伤不影响训练,有的伤则影响 圳练,而且损伤后,有一定的修复期。一般急性肌腱韧带损伤恢 复大约需要3~4周时间,脱位的恢复期需要6周左右,骨折的愈 合和功能恢复需要8~12周乃至更长的时间。过早或过晚恢复训 练,都是不利的。 运动员和其他体育爱好者受伤后,应及时诊治,并按损伤的 性质和程度分类管理。轻伤可以继续训练,或减少伤部的负担。 中等伤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休息几天后,可改变训练内容。重伤 应完全休息,进行治疗,直到完全愈合,方可参加训练。凡重伤 (如骨折、脱位、肌隆断裂),未经医生许可,不淮练习。对经 常受伤的运动员,医生应和教练员取得联系,共同研究,找出受 伤原因和颈防的措施。 五、建立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三结合的训练制度 在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工作中,必须开展医生、教练员和 运动员三结合的作方法,经常组织有关体育理论和运动创伤基 本知识的学习讨论。使大家都能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和防治 措施,以利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协作,研究制定训练内容 17
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措施,加强对伤病员的管理,这对于提高运动 水平,诚少运动损伤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六、其他 加强对运动场地、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的安全检查工作,加 强保护和自我保护。尤其在竞技体操等项目巾,保护显得非常重 要。竞技体操是一项比较复杂,空间动作较多的运动项目,容易 出现失误,莽倒受伤。尤其是初学者,或新学习高难度动作时, 更需要有人保护,不可过早脱保。同时练习者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的方法。 18
第二章诊断 运动创伤的诊断,是运用问、望、闻、切四诊,结合比量、 化验、X线、病理等方法进行检查,然后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对 损伤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进行检查时,必须有整体和局部和 结合的观点,在全面检查的同时,要注意运动创伤的特点,对局 部作详细的检查,得出正确的诊断。这不仅能对运动损伤的治疗 和预防提供依据,而且对伤后训练的合理安排也是十分重要 的。 第一节问诊 除诊断学的一般问诊内容外,运动创伤要着重询问下列内 容: 一、问一般清况 问运动员从事何种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的年限和水平,受伤 时间,致伤的动作,以及损伤的部位等。还应注意问伤前局部有 无疼痛和疲劳等现象。 二、问受伤的原因 包括训练或比赛组织得是否恰当,运动场地是否符合训练要 求。对方动作是否粗野等。运动员动作技术熟练程度,有无动作 失误,致伤外力的性质、大小、着力部位、受伤时的体位和过程, 都要任细询问。从而可以分析受伤机转,判惭损伤的性质和程 度
三、问伤后的功能情况 一般软组织损伤后,多有一定的功能,而骨折或关步脱位后, ,则肢体功能立即受限或完全丧失。如肩关节脱位后不能抬举上臂: 下肢骨折多不能站立.和行走。 四、问伤后金身情况 受伤后有无休克、昏迷、呕吐等征象,以判断有无内脏损伤 和颅脑损伤等。如系开放性损伤,应问明受伤的环境、伤口的污 染情祝、出血量多少、以及对局部和全身处理的经过。 五、问疼痛 要询问疼痛与受伤的部位、性质、程度的火系,与运动项日、 运动量的关系。骨折、脱位或韧带急性损伤,立即出现刷烈疼痛: 馒性劳损奖痛较轻,逐渐加重,并与运动项日和运动量有关,休 息时疼痛诚轻,运动时疼痛加重。腰推间盘突出症沿人腿后侧, 向足跟或外侧是放射性兴痛;创伤性骨关节炎或关节内游离休, 关节处皇现刺痛,不动不痛,活动则痛,甚至出现关节交锁。陈 旧性损伤,因受风寒湿侵袭,在天气变化时酸张明显。 六、问病程 询问受伤后训练安排情况,是否经过治疗,其治疗方法、过 程与效果如何?以便了解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以供进一步检查 和治疗作为借鉴。 第二节望诊 一、望神色 神色乃人体生命现象的表现。因此,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观察 病人神色的变化,认为“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得 20
神者昌,失神者死”,“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所以,通 过察看伤病员的神色变化,可以判断损伤的轻重和安危。如神色 无明显变化,精力充沛,面色红润为正气未伤,伤势较轻;如表 情痛苦,神色茭萌、色泽暗酶或唇紫,面色苍白。是损伤较重的 表现。神志昏迷,汁非如珠,四肢厥冷,藏孔散大,呼吸微弱, 多属危急证饮。 二、超姿态 注意现察患者站、华、卧的姿势,步态,肢体长短,形态是 否正常,动作是否协调自如。骨关甘损伤。常有各种岸常姿势和 畸形出现。如环、枢椎脱位和胸锁乳突肌损伤,呈偏颈姿势,髋 关节后脱位,伤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姿势:跖骨骨折后,用足 跟行走,呈“击步”步态。 三、望局部 (一)望局部有无肿胀和皮色改变 应观察局部肿胀的范围和程度。皮肤有无瘀斑,伤肢远端行 无紫绀征象,在望诊时应特别注意。若损伤局部肿胀严重,有瘀 斑,往往是骨折的象征。关节部位局限性肿张,并有浪动感,而 无皮下瘀斑者,多为关节积液。 (二)望患部有无肌肉菱缩或搭李 青少年股骨头骨骺损伤,股部肌肉和臀祁肌肉萎缩。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股内侧肌有明显娄缩。腰背筋膜炎,有腰背部肌肉 痉挛。 (三)望有无畸形 规察躯干及上下肢两侧是否对称、伤部有无成角、弯曲、旋 转、短缩或变长。各关节有无过伸、过灿、内收、外展、内翻、 外翻等畸形。畸形往往标志着骨折、脱位或其他损伤。某些特殊畸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