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包含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珐琅(fa 刊载(zai) 手癣(xuan) 乌烟瘴气( zhang) B.饷银( xiang)船棹(zhao) 弓弩(nu) 大大咧咧(lie C.阏氏(zh)吐蕃(bo) 哈(ha)腰 吡蜉撼树(fu) D.涪陵(pei) 惩罚( cheng)处理(chu) 风姿绰约(chu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 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世锦赛观众席上,人山人海,间不容发,八万多观众争睹刘翔的风采 C.把书画作品装扮的惟妙惟肖,供人欣赏,这是一乐;高雅的文化形式伴随着自己,雅 趣常在,这又是一乐 D.这两个县的村庄犬牙交错,如果你想到荷曼县的李家村去,须得从芜桐县的赵庄坐船 摆渡,别的途径是没有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钙奶,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维生素A易氧化、不稳定的问题,确保维生素被 更好地吸收,发挥保护视力之充分功效。 B.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实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 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 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 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组是 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 。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 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 ①在实践上 ②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 ③在理论上 ④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 ⑤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的检验 ⑥在某种意义上 ⑦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 ⑧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 不容的
兰州一中 2012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包含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珐.琅(fà) 刊载.(zǎi) 手癣.(xuǎn) 乌烟瘴.气(zhàng) B.饷.银(xiǎng) 船棹.(zhào) 弓弩.(nú) 大大咧咧.(liē ) C.阏氏.(zhī) 吐蕃.(bō) 哈.(hǎ)腰 蚍蜉.撼树 (fú) D.涪.陵 (péi) 惩.罚(chéng) 处.理(chǔ) 风姿绰.约(ch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 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世锦赛观众席上,人山人海,间不容发 ....,八万多观众争睹刘翔的风采。 C.把书画作品装扮的惟妙惟肖 ....,供人欣赏,这是一乐;高雅的文化形式伴随着自己,雅 趣常在,这又是一乐。 D.这两个县的村庄犬牙交错 ....,如果你想到荷曼县的李家村去,须得从芜桐县的赵庄坐船 摆渡,别的途径是没有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种钙奶,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维生素 A 易氧化、不稳定的问题,确保维生素被 更好地吸收,发挥保护视力之充分功效。 B.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实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 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 就 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 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组是 ( ) 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 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 ①在实践上 ②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 ③在理论上 ④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 ⑤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的检验 ⑥在某种意义上 ⑦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 ⑧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 不容的
A.⑤③②⑥⑧①④⑦ B.③②⑥⑧①④⑦⑤ C.①④⑦③②⑥⑧⑤ D.⑤①④⑦③②⑥⑧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是突岀其表面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在流感病毒所有发生突变的 分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突变最快。这令免疫系统跟不上步伐 诀不是所有的病毒抗原——哪怕是所有RA病壽的抗原一一都突变得那么快。麻疹病毒 是一种FA病毒,其他部分在变,只有抗原岿然不动(最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统识别为麻 疹病毒抗原的那部分所承担的功能是病毒自身不可或缺的,如果它的结构变了,麻疹病毒就 无法存活)。因此,人只要患过一次麻疹,一般就可对其终身免疫。 然而,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却能在保持功能的前提下千变万化。它们的突变使其能避开 免疫系统而未令病毒遭到破坏。事实上,它们突变得太快了,即使在一次流行中,血凝素和 神经氨酸都经常在变。有时突变所导致的变化很小,使得免疫系统仍然能够识别它们并与 之结合,从而轻易避免同种病毒的二次感染。但有时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的 形状,于是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与旧结构完美结合的抗体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結构了, 这种经常发生的现象被称为“抗原漂移”。 当抗原漂移出现时,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 态抗原的抗体。显然,变化越大,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就越低。为了理解“抗原漂移”的概 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橄榄球运动员,身着白短裤、绿衬衣、镶有绿色V字的白色头盔。免 疫系统能识别这种运动服并攻击它。如果运动服稍作改变——如在白短裤上加一条绿色条纹 而其他不变,免疫系统还是能够亳不费力地识别出该病毒。但若运动服由绿衬衣白短裤变成 了白衬衣绿短裤,免疫系统就没那么容易识别了 抗原漂移引发流行病。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就出现了19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 行病一—平均每两年就有一种以上。每一种仅在美国就造成了10000至40000的“过量死亡” 高于该疾病通常所导致的死亡数量。结果在美国,流感比任何其他传染病一一包括艾滋 病(AIDS)—一导致了更多人死亡。公共卫生专家监控了抗原漂移,并每年调整流感疫苗以 期与之同步。但他们却从未能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流感病毒是作为一个突变群存在的, 即使他们预测到了突变的方向,总会有一部分病毒因与众不同而躲过了疫苗和免疫系统。但 是,因为医学领域其他新的发现,现在不管抗原漂移多严重,造成的流感有多致命,它也并 不会再造成流感大爆发,不会造成如1889-1890年、1918-1919年、1957年和1968年时 那样席卷世界的大流感。 5.关于“抗原漂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抗原漂移发生的原因是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形状, B.抗原漂移是病毒入侵人体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C.抗原漂移出现时,如果人的免疫系统拥有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病毒就难以在 人体获得立足点 抗原漂移引发的流行病,一次就会造成至少10000人的死亡。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麻疹病毒的抗原之所以在其他部分都在突变的时候岿然不动,是因为它的结构一旦发 生了变化,整个病毒就不能存活。 B.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程度与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是成反比的,变化越小,免疫系 统的应答效力就越高 C.人体免疫系统有时难以识别流感病毒,主要是因为病毒中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 了形状上的很大变化
A.⑤③②⑥⑧①④⑦ B.③②⑥⑧①④⑦⑤ C.①④⑦③②⑥⑧⑤ D.⑤①④⑦③②⑥⑧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当抗原漂移出现时,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 态抗原的抗体。显然,变化越大,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就越低。为了理解“抗原漂移”的概 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橄榄球运动员,身着白短裤、绿衬衣、镶有绿色 V 字的白色头盔。免 疫系统能识别这种运动服并攻击它。如果运动服稍作改变——如在白短裤上加一条绿色条纹 而其他不变,免疫系统还是能够毫不费力地识别出该病毒。但若运动服由绿衬衣白短裤变成 了白衬衣绿短裤,免疫系统就没那么容易识别了。 抗原漂移引发流行病。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 33 年间就出现了 19 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 行病——平均每两年就有一种以上。每一种仅在美国就造成了 10000 至 40000 的“过量死亡” ——高于该疾病通常所导致的死亡数量。结果在美国,流感比任何其他传染病——包括艾滋 病(AIDS)——导致了更多人死亡。公共卫生专家监控了抗原漂移,并每年调整流感疫苗以 期与之同步。但他们却从未能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流感病毒是作为一个突变群存在的, 即使他们预测到了突变的方向,总会有一部分病毒因与众不同而躲过了疫苗和免疫系统。但 是,因为医学领域其他新的发现,现在不管抗原漂移多严重,造成的流感有多致命,它也并 不会再造成流感大爆发,不会造成如 1889—1890 年、1918—1919 年、1957 年和 1968 年时 那样席卷世界的大流感。 5.关于“抗原漂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原漂移发生的原因是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形状。 B.抗原漂移是病毒入侵人体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C.抗原漂移出现时,如果人的免疫系统拥有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病毒就难以在 人体获得立足点。 D.抗原漂移引发的流行病,一次就会造成至少 10000 人的死亡。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麻疹病毒的抗原之所以在其他部分都在突变的时候岿然不动,是因为它的结构一旦发 生了变化,整个病毒就不能存活。 B.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程度与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是成反比的,变化越小,免疫系 统的应答效力就越高。 C.人体免疫系统有时难以识别流感病毒,主要是因为病毒中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 了形状上的很大变化
D.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共出现了19种不同的流行病,从导致死亡的人数来 看,流感是最致命的传染病。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患过一次流感的人,即使注射了疫苗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但是患过一次麻疹的人,却 可以终身免疫。 B.如果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突变,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无法识别它 们,从而无法破坏病毒 C.公共卫生专家已监控了抗原漂移,所以他们很快就会预测流感病毒突变的方向并将疫 苗调整得恰到好处 D.如果出现了过去那种席卷世界的流感大爆发,那就可以确定在抗原漂移之外还存在其 他的原因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居父丧,哀毁逾礼。入太 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 钦宗嗣位,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 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 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 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则不然,有同时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 上下,只在吏手。赏既不明,谁肯自劝?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若功状 已明而赏不行,或功同而赏有轻重先后者,并置之法。”上从之。朝臣受伪命者众,肃请分 三等定罪。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肃具言之,上以为然 耿南仲得祠禄归,其子延禧为郡守,肃劾:“南仲父子同恶,沮渡河之战,遏勤王之兵, 今日割三镇,明日截两河。及陛下欲进援京城,又为南仲父子所沮。误国如此,乞正典刑。” 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不战而逃。肃言: “讷出师两河,望风先遁,今语人曰:‘留守之说有四,战、守、降、走而已。战无卒,守 无粮,不降则走。’且汉得人杰,乃守关中,奔军之将,岂宜与此。”讷遂罢。时官吏多托 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肃在谏垣,遇事感激, 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 会李纲罢,肃奏曰:“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尝顾 臣曰:‘李纲真以身徇国者。’今日罢之,而责词甚严,此臣所以有疑也。且两河百姓无所 适从,纲措置不一月间,民兵稍集,今纲既去,两河之民将如何哉?伪楚之臣纷纷在朝,李 纲先乞逐逆臣邦昌,然后叛党稍能正罪,今纲既去,叛臣将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 两河无兵,外夷骄矣,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执政怒,送肃吏部,罢归居家。 绍兴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邓肃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赏既不明,谁肯自劝 劝:勉励 B.肃言之不恤 恤:救济 C.会李纲罢 会:恰逢 D.叛臣在朝,政事乖矣 乖:违背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邓肃“论议抗直”的一组是
D.一项研究发现, 美国在 33 年间共出现了 19 种不同的流行病,从导致死亡的人数来 看,流感是最致命的传染病。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患过一次流感的人,即使注射了疫苗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但是患过一次麻疹的人,却 可以终身免疫。 B.如果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突变,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无法识别它 们,从而无法破坏病毒。 C.公共卫生专家已监控了抗原漂移,所以他们很快就会预测流感病毒突变的方向并将疫 苗调整得恰到好处。 D.如果出现了过去那种席卷世界的流感大爆发,那就可以确定在抗原漂移之外还存在其 他的原因。 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居父丧,哀毁逾礼。入太 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 钦宗嗣位,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 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 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 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则不然,有同时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 上下,只在吏手。赏既不明,谁肯自劝.?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若功状 已明而赏不行,或功同而赏有轻重先后者,并置之法。”上从之。朝臣受伪命者众,肃请分 三等定罪。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肃具言之,上以为然。 耿南仲得祠禄归,其子延禧为郡守,肃劾:“南仲父子同恶,沮渡河之战,遏勤王之兵, 今日割三镇,明日截两河。及陛下欲进援京城,又为南仲父子所沮。误国如此,乞正典刑。” 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不战而逃。肃言: “讷出师两河,望风先遁,今语人曰:‘留守之说有四,战、守、降、走而已。战无卒,守 无粮,不降则走。’且汉得人杰,乃守关中,奔军之将,岂宜与此。”讷遂罢。时官吏多托 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肃在谏垣,遇事感激, 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 会.李纲罢,肃奏曰:“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尝顾 臣曰:‘李纲真以身徇国者。’今日罢之,而责词甚严,此臣所以有疑也。且两河百姓无所 适从,纲措置不一月间,民兵稍集,今纲既去,两河之民将如何哉?伪楚之臣纷纷在朝,李 纲先乞逐逆臣邦昌,然后叛党稍能正罪,今纲既去,叛臣将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 两河无兵,外夷骄矣,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执政怒,送肃吏部,罢归居家。 绍兴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邓肃传》) 8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赏既不明,谁肯自劝. 劝:勉励 B.肃言之不恤. 恤:救济 C.会.李纲罢 会:恰逢 D.叛臣在朝,政事乖.矣 乖:违背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邓肃“论议抗直”的一组是 ( )
①肃义不屈,奔赴南京②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③误国如此,乞正 典刑④奔军之将,岂宜与此⑤李纲真以身徇国者⑥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 A.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邓肃是南剑沙县人,他很孝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悲伤过度以致损毁了身体。张 邦昌建立伪政权后,他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任左正言 B.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十天才放回。在此期间朝廷赏赐金国丝 帛一千万,邓肃在其军营偷看到分给将士的不过八万,他由此认定金国不足畏 C.邓肃认为金国赏罚分明,不弄虚作假,所以军士肯于用命。于是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管 理功赏的机构来规范赏罚制度,得到皇上许可 D.李纲任宰相时,邓肃认为他技艺疏浅,机变不足,建议免去其职务,因此惹恼皇帝, 被罢免官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共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 (2)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王安石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①,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②,扶衰坐野航 延缘③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①绿净:指水。②新的:菊花始开。③延缘:徘徊流连,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分析本诗颔联第一句“窥”字的精妙之处。(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作用。(4分) 13.默写名言名句。(共5分,每空1分) (1)嗟乎!一人之心 ,人亦念其 家。(杜牧《阿房宫赋》) (2)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3)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一株野百合开了 李汉荣
①肃义不屈,奔赴南京 ②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 ③误国如此,乞正 典刑 ④奔军之将,岂宜与此 ⑤李纲真以身徇国者 ⑥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3 . 下 列 对 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分 析 和 概 括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邓肃是南剑沙县人,他很孝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悲伤过度以致损毁了身体。张 邦昌建立伪政权后,他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任左正言。 B.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十天才放回。在此期间朝廷赏赐金国丝 帛一千万,邓肃在其军营偷看到分给将士的不过八万,他由此认定金国不足畏。 C.邓肃认为金国赏罚分明,不弄虚作假,所以军士肯于用命。于是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管 理功赏的机构来规范赏罚制度,得到皇上许可。 D.李纲任宰相时,邓肃认为他技艺疏浅,机变不足,建议免去其职务,因此惹恼皇帝, 被罢免官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共 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 ⑵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岁晚 王安石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①,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②,扶衰坐野航。 延缘③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①绿净:指水。②新的:菊花始开。③延缘:徘徊流连。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分析本诗颔联第一句“窥”字的精妙之处。(4 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作用。(4 分) 13.默写名言名句。(共 5 分,每空 1 分) (1)嗟乎!一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 家。(杜牧《阿房宫赋》) (2)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一株野百合开了 李汉荣
①那天我在南山簖荡,在一个长满艾蒿的坡地,我被一股浓郁的草木香气迷住了,我停 下来,让脑子里什么念头也没有,只让鼻子和肺专心工作。我闭着眼睛深呼吸了一会儿, 像做了一个梦似的睁开眼,竟看见一束雪白的光灼灼地、然而又很温柔地在面前人着,是 株野百合开了。刚才我来到这艾蒿地的时候,只看见它还是含着苞的,我被草木苦香所陶醉 而忘情地闭目呼吸一一就趁我走神的时候,它悄悄地完全地绽开了自己。这之前,我知道站 在我面前、害羞地躲在艾草身旁的这株美好植物,是会开花的,如一个女孩儿出嫁是迟阜 的事情。但是我没有想到它这么快、这么奇妙地开了一—趁我闭目呼吸的时候,它开放了自 ②你可想象我该是怎样地惊喜以至于狂喜,是那种透明的狂喜。心灵被纯粹的美、圣洁的事 物打动,连心灵里那些皱褶的部位,藏着细小阴影的部位,都被这突然降临的神一样的光芒 完全照亮了。我们这些成人,即便是善良的人,也早已被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们过于复杂地 重塑,心,已经成为一团交叠的欲望或一种混浊的冲动的代称:而透明的心,更是我们日渐 远离,终于不知为何物如上古神话一样陌生的东西了。我们似乎懂事了,懂得了钱、官职、 名声、市场、名牌服装等等的无比重要,除此之外,那些与心灵有关的事物,比如美德、彩 虹、上帝、屋顶上方专注地凝视着我们的那颗星星、旷野上一位散步的老人投给我们的那一 瞥善意的眼神,等等,都是不重要的,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存入银行产生利息,或投进官场 赚取暴利。我们是真正地成熟了,成熟的最可靠的标志是我们荒废了感动,却学会了盘算 而且成了一把快速演算的算盘。我听见一个市侩曾经认真地教导一群孩子:像我这样,每 根头发都想着“发”,每一个表情都知道向权力微笑,你们就快成熟了。啊,都成熟了,都 懂事了,你指望浩浩荡荡的市侩的洪流,造出一个怎样的海 ③多么可叹,我们慷慨地将心灵弃置于黑暗中,并生怕它跑出来干扰我们去赴魔鬼的筵席, 所以我们在埋于暗处的心上再压上砖石覆上灰土让它长出毒菌,这样我们就心安理得地吃 肉、喝酒、猜拳作乐了。在市侩安排的晩筵上,必须是没有灵魂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快感。 ④多么可叹,谁还怀疑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没有道理?我们已经进化到不需要灵魂也能快 乐生活的境界。我们只崇拜利益的灯盏,而抛弃了心灵的信仰之光:在池塘里我们争夺每 条鱼每一只虾,甚至想刨挖出池塘最深处、据说在地壳附近深埋的盘古老先生的化石,然后 盗卖给和你一样贪婪的人。池塘就是我们全部的乌托邦,在池塘之外,我们失去了壮丽 的精神的天河。 ⑤没有了星星,天空可以无限地黑下去,没有了灵魂呢?人会是个什么样子? ⑥我想的似乎远了一点。总之,荒废了心,荒废了感动,我们失去了透明的情怀,我们不 再或很少能够领略那种纯粹的、有着神圣感的幸福,那种为心灵显现的事物,我们看不见也 看不懂了。 ⑦我就这么站在这株野百合面前,感动着,忏悔着。我感到我不配面对这么洁臼、纯真 的礼物。我的内心里有着很多的不洁和阴影。我真想把人类中的相当一部分都领到这株野百 合面前,在清澈目光的注视里,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灵魂。 ⑧真的,我感到惭愧,我感到不配。我什么也没有做,而它,野百合,却送给我奇迹般的 礼物。我真正感到植物的伟大了,植物站在任何能够存活的地方,哪怕潮湿、光线不足,只 要能与土地和天空发生联系,植物都会把绿色、把鲜美的花、把芬芳的果实拿出来,以这种 美好的方式证明自己有一颗美好的灵魂。而我们,占有了多少阳光、雨水和历史的土壤啊, 我们能拿出多少绿叶、花朵和思想的氧气呢?即使我们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心里也常常充 满黑暗:即使我们的根须扎进本来还算肥沃的土里,我们也难得抽出青翠的枝条。贫瘠的灵 魂使我们既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岁月的期待。我们站在植物面前,太像一个阴影 ⑨在我的惭愧之外,百合花却一直微笑着。 1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②你可想象我该是怎样地惊喜以至于狂喜,是那种透明的狂喜。心灵被纯粹的美、圣洁的事 物打动,连心灵里那些皱褶的部位,藏着细小阴影的部位,都被这突然降临的神一样的光芒 完全照亮了。我们这些成人,即便是善良的人,也早已被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们过于复杂地 重塑,心,已经成为一团交叠的欲望或一种混浊的冲动的代称;而透明的心,更是我们日渐 远离,终于不知为何物如上古神话一样陌生的东西了。我们似乎懂事了,懂得了钱、官职、 名声、市场、名牌服装等等的无比重要,除此之外,那些与心灵有关的事物,比如美德、彩 虹、上帝、屋顶上方专注地凝视着我们的那颗星星、旷野上一位散步的老人投给我们的那一 瞥善意的眼神,等等,都是不重要的,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存入银行产生利息,或投进官场 赚取暴利。我们是真正地成熟了,成熟的最可靠的标志是我们荒废了感动,却学会了盘算, 而且成了一把快速演算的算盘。我听见一个市侩曾经认真地教导一群孩子:像我这样,每一 根头发都想着“发”,每一个表情都知道向权力微笑,你们就快成熟了。啊,都成熟了,都 懂事了,你指望浩浩荡荡的市侩的洪流,造出一个怎样的海? ③多么可叹,我们慷慨地将心灵弃置于黑暗中,并生怕它跑出来干扰我们去赴魔鬼的筵席, 所以我们在埋于暗处的心上再压上砖石覆上灰土让它长出毒菌,这样我们就心安理得地吃 肉、喝酒、猜拳作乐了。在市侩安排的晚筵上,必须是没有灵魂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快感。 ④多么可叹,谁还怀疑达尔文 的进化理论没有道理?我们已经进化到不需要灵魂也能快 乐生活的境界。我们只崇拜利益的灯盏,而抛弃了心灵的信仰之光;在池塘里我们争夺每一 条鱼每一只虾,甚至想刨挖出池塘最深处、据说在地壳附近深埋的盘古老先生的化石,然后 盗卖给和你一样 贪婪的人。池塘就是我们全部的乌托邦 ,在池塘之外,我们失去了壮丽 的精神的天河。 ⑤没有了星星,天空可以无限地黑下去,没有了灵魂呢?人会是个什么样子? ⑥我想的似乎远了一点。总之,荒废了心,荒废了感动,我们失去了透明的情怀,我们不 再或很少能够领略那种纯粹的、有着神圣感的幸福,那种为心灵显现的事物,我们看不见也 看不懂了。 ⑦我就这么站在这株野百合面前,感动着,忏悔着。我感到我不配 面对这么洁白、纯真 的礼物。我的内心里有着很多的不洁和阴影。我真想把人类中的相当一部分都领到这株野百 合面前,在清澈目光的注视里,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灵魂。 ⑧真的,我感到惭愧,我感到不配。我什么也没有做,而它,野百合,却送给我奇迹般的 礼物。我真正感到植物的伟大了,植物站在任何能够存活的地方,哪怕潮湿、光线不足,只 要能与土地和天空发生联系,植物都会把绿色、把鲜美的花、把芬芳的果实拿出来,以这种 美好的方式证明自己有一颗美好的灵魂。而我们,占有了多少阳光、雨水和历史的土壤啊, 我们能拿出多少绿叶、花朵和思想的氧气呢?即使我们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心里也常常充 满黑暗;即使我们的根须扎进本来还算肥沃的土里,我们也难得抽出青翠的枝条。贫瘠的灵 魂使我们既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岁月的期待。我们站在植物面前,太像一个阴影。 ⑨在我的惭愧之外,百合花却一直微笑着。 1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