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2016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 、古代诗文阅读(共47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 《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 至城邑。谕眚属县讽富人自实奡总十冇万石视常平价稍増以予民民得丛便受粟丕 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 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 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 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 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 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 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 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 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 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 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 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 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 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 “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 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注]①常平:官仓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军民不能自养者 养:疗养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 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 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 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甘肃省兰州 2016 届高三 9 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 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 47 分) (一)文言文阅读(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 《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 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 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 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 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 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 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 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 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 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 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 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 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 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 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 “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 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 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 时工作文词 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注]①常平:官仓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军民不能自养者 养:疗养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 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 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 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 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 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 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叫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 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 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 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 灾民;江南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4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4分 (2)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3分) (3)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3分) (4)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7.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 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 出田里/而食有馀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 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 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 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叫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 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 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 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 灾民;江南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4 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4 分) (2)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3 分) (3)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3 分) (4)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7.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5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 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 是: , 。 (2)《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3)《论语》中孔子说: 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4)庄子《逍遥游》中用“ 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 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 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 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 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 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一一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 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 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 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 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 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 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 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 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 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 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 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 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 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 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 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 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 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 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 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 做人也不行
(3)《论语》中孔子说:“ , 。”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 (4)庄子《逍遥游》中用“ , ”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 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 分) 爱书之人范用 2010 年 9 月 14 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 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 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 70 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 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 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 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 志。 1979 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 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 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 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 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 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 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 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 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 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 1990 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 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 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 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 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 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 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 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 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 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 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 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 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 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 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 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 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 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髙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 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 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 种传统。 吴丛丛《书痴范用》 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 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 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 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 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做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 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 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 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 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 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 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 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们 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 版事业 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 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 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该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 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 思想是一致的 D.文章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 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表现了范用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 之广 E.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 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 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 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 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 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 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 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 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 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 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 种传统。 ——吴丛丛《书痴范用》 范用 1985 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 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 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 ——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 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做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 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 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 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 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 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 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 ——张惠卿 《〈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们 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 版事业。 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 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 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该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 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 思想是一致的。 D.文章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 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表现了范用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 之广。 E.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 三联工作 70 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分)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 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 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在2015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 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 泪盈眶。 D.央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犹如空谷足音,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把侵略 者赶出中国国土的战例,让人们对那段中国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有了更多地了 解。 11.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 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 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 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 境的努力。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央纪委1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 定的事件4238起,处理5340人 B.歼一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 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C.“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作,但不少艺术在获奖之 后往往被束之高阁,难以真正走进大众。 D.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也 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材标准,使门阀士族内在的思辨风神和 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总之,,,。 ①不是外在的、表面的、一般的、世俗的 ②它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 ③对人的评议正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 ④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能力便成了重点所在 ⑤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依赖、所鼓吹的对象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3)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 分)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3 月 1 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 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 保存着 1860 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 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在 2015 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 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 泪盈眶。 D.央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犹如空谷足音,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把侵略 者赶出中国国土的战例,让人们对那段中国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有了更多地了 解。 11.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 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 !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 5 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 赛还是要在 5 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 5 分钟内,对手有 3 次很好的机会,如 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 90 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 境的努力 。 A.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B.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毁于一旦 C.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D.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中央纪委 1 月 5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 年 12 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 定的事件 4238 起,处理 5340 人。 B.歼—31 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 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C.“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作,但不少艺术在获奖之 后往往被束之高阁,难以真正走进大众。 D.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也 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材标准,使门阀士族内在的思辨风神和 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总之,,,。 ①不是外在的、表面的、一般的、世俗的 ②它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 ③对人的评议正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 ④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能力便成了重点所在 ⑤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依赖、所鼓吹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