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 2011年高考实战演练(一) 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国强 审稿人:陈效义 第|卷(选择题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荷花参劾阖家一丘之貉涸辙之鲋 B.摹本莫逆膜拜摩肩接踵模棱两可 C.媒妁溯源朔风铄石流金硕大无比 D.慄悍剽窃漂泊虚无缥缈瓢泼大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既然高学历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财富和地位,可以省却几年甚至十几年兢兢业业的 奋斗,这个捷径谁不想走呢? B.有人说,随着电脑的普及,属于纸笔的年代即将成为过去,如果还欣赏自己的墨 宝,无疑是抱残守缺。这种看法我并不赞成 C.虽说鼓励会催人奋进,但我们要注意奖有所出;对于某些不虞之誉,我们要冷静 看待 D.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因统治者荒淫无道而隐居山林,但他们之中执着者却很少, 大多数人最终都无奈再入红尘,黄花晚节,真是遗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 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B.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跟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请读 点书,让阳光洒满你的胸膛 C.伊拉克以北的萨迈拉公路上,一枚预先埋好的炸弹突然爆炸,载有60名平民的汽 车被炸成一片废墟。 D.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能否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关键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科技文化 素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神采”是书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 ②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到书法 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 ③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④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⑤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筌”。 A.④⑤①②③B.④⑤②①③C.④②⑤①③D.②④①③⑤
兰州一中 2011 年高考实战演练(一)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李国强 审稿人:陈效义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荷.花 参劾. 阖.家 一丘之貉. 涸.辙之鲋 B.摹.本 莫.逆 膜.拜 摩.肩接踵 模.棱两可 C.媒妁. 溯.源 朔.风 铄.石流金 硕.大无比 D.慓.悍 剽.窃 漂.泊 虚无缥.缈 瓢.泼大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既然高学历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财富和地位,可以省却几年甚至十几年兢兢业业的 奋斗,这个捷径谁不想走呢? B.有人说,随着电脑的普及,属于纸笔的年代即将成为过去,如果还欣赏自己的墨 宝,无疑是抱残守缺 ....。这种看法我并不赞成。 C.虽说鼓励会催人奋进,但我们要注意奖有所出;对于某些不虞之誉 ....,我们要冷静 看待。 D.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因统治者荒淫无道而隐居山林,但他们之中执着者却很少, 大多数人最终都无奈再入红尘,黄花晚节 ....,真是遗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 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B.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跟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请读 一点书,让阳光洒满你的胸膛。 C.伊拉克以北的萨迈拉公路上,一枚预先埋好的炸弹突然爆炸,载有 60 名平民的汽 车被炸成一片废墟。 D.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能否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关键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科技文化 素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神采”是书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 ②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到书法 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 ③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④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⑤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筌”。 A.④⑤①②③ B.④⑤②①③ C.④②⑤①③ D.②④①③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铬污染 刘洋 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金属,现代生活每日都离不开它。与发现和使用了四千年的 铁相比,铬算是正当盛年的后起之秀。铬元素由法国科学家沃克兰于1797年发现,距今仅 有213年的历史。铬(Cr)排列在元素周期表的第24位。金属铬呈银白色,比铁稍轻,熔点 约为1857℃。 金属铬的耐腐蚀性很强,可用于制镍铬系的不锈钢,该钢种类繁多。铬既可用于制造 飞机、轮船、汽车,又可用于制作小巧的首饰、磁带、录像带等。人们爱不释手的红宝石和 绿宝石,也因为含有铬,才使其呈现绚丽的色彩。普通的金属上镀铬可以防锈,价格低廉的 金属披上一层薄薄的铬外衣后,既美观又耐久,两种不同性能的金属互补,可谓相得益彰。 铬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不到1%;人体 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天然食品中的铬以3价的形式存在,含量较低。铬在人 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常见铬的化合价有正2价、正3价和正6价。铬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金属铬没有毒 性,而化合物中的6价铬是强致癌致突变物质,可诱发肺癌和鼻咽癌等癌症,6价铬还易被 人体吸收并且在体内蓄积。3价铬和6价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铬的污染源主要 来自含铬化合物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的铬渣,除此之外,金属的电解和电镀加工、皮革鞣制、 印染等生产也会排放出大量含6价铬的废物 多年以来,铬污染对人类健康损害的事例时有报道,特别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关于6 价铬可以致癌的结论,使铬污染更是名声狼藉。早些时候,世界各地就发生过比较严重的铬 污染事件,其中包括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日本东京的铬污染事件,同期在美国新泽西州以 及我国锦州也发生过大面积的铬污染。 有毒铬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关 注。铬渣的污染治理采用的方法真可谓五花八门,有湿法化学还原法,有高炉炼铁还原法, 还有还原气氛下的高温煅烧还原法等等,但是它们都离不开一个原则,就是利用化学还原反 应将毒性巨大的6价铬还原成几乎没有毒性的稳定的3价铬化合物 近年来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借鉴循环经济的原 则,研究人员开发出“水泥的6价铬降解法”和“铬渣和废酸的综合利用法”两个专利,它们的 特点都是遵循循环经济的原理,利用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治理铬污染,是典型的“以废治 废,再循环利用”的方案 在铬污染的治理方面,生命科学也在显示着它巨大的潜力。利用微生物解毒6价铬成 为当前的热门,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取得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铬元素在 生物肌体内的代谢等生物效应也在引起生物学家的重视,于是针对需要补充铬元素的人和饲 养动物的含铬商品也已经上市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16期,有删改) 5.下列对“铬”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铬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能参与人体糖、脂的代谢,天然食品中铬以3价 形式存在 B.铬熔点高、呈银白色,被广泛用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宝石因为加入铬展现出 绚丽的色彩 C.铬的化合价有正2、3、6价三种,6价铬能致癌,3价铬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6 价铬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铬污染 刘洋 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金属,现代生活每日都离不开它。与发现和使用了四千年的 铁相比,铬算是正当盛年的后起之秀。铬元素由法国科学家沃克兰于 1797 年发现,距今仅 有 213 年的历史。铬(Cr)排列在元素周期表的第 24 位。金属铬呈银白色,比铁稍轻,熔点 约为 1857℃。 金属铬的耐腐蚀性很强,可用于制镍铬系的不锈钢,该钢种类繁多。铬既可用于制造 飞机、轮船、汽车,又可用于制作小巧的首饰、磁带、录像带等。人们爱不释手的红宝石和 绿宝石,也因为含有铬,才使其呈现绚丽的色彩。普通的金属上镀铬可以防锈,价格低廉的 金属披上一层薄薄的铬外衣后,既美观又耐久,两种不同性能的金属互补,可谓相得益彰。 铬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不到 l%;人体 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 10—25%。天然食品中的铬以 3 价的形式存在,含量较低。铬在人 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常见铬的化合价有正 2 价、正 3 价和正 6 价。铬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金属铬没有毒 性,而化合物中的 6 价铬是强致癌致突变物质,可诱发肺癌和鼻咽癌等癌症,6 价铬还易被 人体吸收并且在体内蓄积。3 价铬和 6 价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铬的污染源主要 来自含铬化合物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的铬渣,除此之外,金属的电解和电镀加工、皮革鞣制、 印染等生产也会排放出大量含 6 价铬的废物。 多年以来,铬污染对人类健康损害的事例时有报道,特别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关于 6 价铬可以致癌的结论,使铬污染更是名声狼藉。早些时候,世界各地就发生过比较严重的铬 污染事件,其中包括上世纪 70 年代发生在日本东京的铬污染事件,同期在美国新泽西州以 及我国锦州也发生过大面积的铬污染。 有毒铬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关 注。铬渣的污染治理采用的方法真可谓五花八门,有湿法化学还原法,有高炉炼铁还原法, 还有还原气氛下的高温煅烧还原法等等,但是它们都离不开一个原则,就是利用化学还原反 应将毒性巨大的 6 价铬还原成几乎没有毒性的稳定的 3 价铬化合物。 近年来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借鉴循环经济的原 则,研究人员开发出“水泥的 6 价铬降解法”和“铬渣和废酸的综合利用法”两个专利,它们的 特点都是遵循循环经济的原理,利用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治理铬污染,是典型的“以废治 废,再循环利用”的方案。 在铬污染的治理方面,生命科学也在显示着它巨大的潜力。利用微生物解毒 6 价铬成 为当前的热门,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取得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铬元素在 生物肌体内的代谢等生物效应也在引起生物学家的重视,于是针对需要补充铬元素的人和饲 养动物的含铬商品也已经上市。 (选自《百科知识》2010 年 16 期,有删改) 5.下列对“铬”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铬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能参与人体糖、脂的代谢,天然食品中铬以 3 价 形式存在。 B.铬熔点高、呈银白色,被广泛用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宝石因为加入铬展现出 绚丽的色彩。 C.铬的化合价有正 2、3、6 价三种,6 价铬能致癌,3 价铬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 6 价铬
D.铬用途非常广泛,但是大规模使用的年限才有213年,是作用于人类的金属中的后 起之秀 6.下列不属于铬污染治理方法的一项是() A.湿法化学还原法,有高炉炼铁还原法 B.还原气氛下的高温煅烧还原法 C.水泥的6价铬降解法”和“铬渣和废酸的综合利用法 D.利用微生物解毒6价铬,针对需要补充铬元素的人和饲养动物的含铬商品的上市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普通金属镀铬的重要原因是铬具有强大的抗腐蚀性,被镀了铬的金属十分美观 耐用,深受消费者欢迎。 B.铬污染不是金属铬本身,而是铬的化合物,如电镀加工、印染等工业方面,会造 成含有6价铬的废料。 C.长期以来铬污染没有引起应有关注,直到上世纪7年代的几起铬污染,国际癌症研 究机构才得出了6价铬可以致癌的结论 D.对铬污染的防治要抓两手:一是人们要坚持不懈地治理有毒铬污染,一方面要加 紧研究铬的生物效应。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 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 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 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 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 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 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 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 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 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龊循默,普 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 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 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排:一个接一个 B.一日,大雪向夜 向:将近 C.太祖侧微,普从之游 微:地位低 D.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识:辨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表示赵普的正直有谋略的一项是() ①因与普计下太原 ②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将安逃乎? ③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④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D. 铬用途非常广泛,但是大规模使用的年限才有 213 年,是作用于人类的金属中的后 起之秀。 6.下列不属于铬污染治理方法的一项是 ( ) A. 湿法化学还原法,有高炉炼铁还原法 B. 还原气氛下的高温煅烧还原法 C. 水泥的 6 价铬降解法”和“铬渣和废酸的综合利用法 D. 利用微生物解毒 6 价铬,针对需要补充铬元素的人和饲养动物的含铬商品的上市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普通金属镀铬的重要原因是铬具有强大的抗腐蚀性,被镀了铬的金属十分美观、 耐用,深受消费者欢迎。 B.铬污染不是金属铬本身,而是铬的化合物,如电镀加工、印染等工业方面,会造 成含有 6 价铬的废料。 C.长期以来铬污染没有引起应有关注,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的几起铬污染,国际癌症研 究机构才得出了 6 价铬可以致癌的结论。 D.对铬污染的防治要抓两手:一是人们要坚持不懈地治理有毒铬污染,一方面要加 紧研究铬的生物效应。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 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 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 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 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 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 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 “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 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 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 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 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 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排:一个接一个 B.一日,大雪向.夜 向:将近 C.太祖侧微.,普从之游 微:地位低 D.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 识:辨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表示赵普的正直有谋略的一项是( ) ①因与普计下太原 ②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将安逃乎? ③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④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⑤太祖素恶其人…普坚以为请 ⑥且刑赏天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在陈桥驿和太宗(晋王)及诸将一起拥戴宋太祖做了皇帝,因辅佐有功被任 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等官职。 B.赵普为臣十分谨慎,退朝后在家时,也不敢穿便服,害怕皇上一旦到自己家来而 失礼,而宋太祖对他们夫妇也很亲近随便 C.在是否先攻打太原一事上,显示了赵普的思虑深远,但从多次谈论太祖做皇帝前 二人交往的一些不足之事来看,又显得不够豁达 D.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说爱嫉妒别人,但能以天下为己任。这从他关门读《论 语》、抗颜迁官等事中就可以看出 第卷(非选题题,120分) 四、(23分) 11请将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5分) 译文 (2)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济上作 明]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诗中前两句,诗人通过那些意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目前怎样的生存现状?(4 分) 答 (2)诗中尾句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意境相通,请分析 其异同点。(4分) 13.补写出下面诗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 (5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以尔车来,以我 贿迁。(《诗经氓》)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⑤太祖素恶其人……普坚以为请 ⑥且刑赏天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在陈桥驿和太宗(晋王)及诸将一起拥戴宋太祖做了皇帝,因辅佐有功被任 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等官职。 B.赵普为臣十分谨慎,退朝后在家时,也不敢穿便服,害怕皇上一旦到自己家来而 失礼,而宋太祖对他们夫妇也很亲近随便。 C.在是否先攻打太原一事上,显示了赵普的思虑深远,但从多次谈论太祖做皇帝前 二人交往的一些不足之事来看,又显得不够豁达。 D.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说爱嫉妒别人,但能以天下为己任。这从他关门读《论 语》、抗颜迁官等事中就可以看出。 第Ⅱ卷 (非选题题,120 分) 四、(23 分) 11.请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济上作 [明]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诗中前两句,诗人通过那些意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目前怎样的生存现状?(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尾句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意境相通,请分析 其异同点。(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面诗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 (5 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尔车来,以我 贿迁。(《诗经·氓》)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_______。过春风十里,________ 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米开朗基罗的天空 赵丽宏 梵蒂冈是全世界最小的国家,然而这里却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拥有世界上最了 不起的博物馆 圣彼得大教堂花了一百多年才完成它雄伟的工程,米开朗基罗设计的金色穹顶成为罗 马城中一颗耀眼的恒星。大教堂一年到头敞着大门,人人都可以免费走进去。天主教徒们进 去拜谒耶稣圣母,聆听天国福音,让灵魂接受洗礼:艺术爱好者们进去参观文艺复兴时期的 伟大艺术;漫无目标的旅游者进来看热闹,看欧洲人如何在五百年前建造起如此宏伟的建筑 不过,不管你心怀着何种目的来到这里,灵魂都会受到震撼。你会被教堂中神圣安宁的气氛 震撼,会被那些静静地凝视着你的雕塑和壁画震撼 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圣母的哀伤》,就陈列在离大门口不远的一侧。美丽的圣 母抱着死去的耶稣,满脸悲伤,那种庄严和逼真,那种优雅和凝重,让每一个观者为之凝神 屏息,不敢发出声音,唯恐惊扰了沉浸在悲伤中的圣母玛利亚。这尊雕塑,是人类艺术史上 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时,只有25岁。当时,人们面对这座雕像, 惊讶得失去了言语,没有人相信它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之手。米开朗基罗一怒之下, 半夜里悄悄溜进教堂,在圣母胸前的绶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据说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刻 下自己名字的雕塑。这位旷世奇才,当然有资格在他的作品中刻下名字,即便是刻在圣母的 身上。教堂大厅中间有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个铜质亭子,四根布满螺旋形花纹的高大铜柱,托 起一个雕刻着无数人物和花饰的巨大穹顶,这是教皇的讲坛,更是艺术家的陈列坛 我曾两次走进圣彼得大教堂。第一次离开时正是黄昏时分,教堂的金色圆顶在夕 照中闪烁着金红色的光芒,钟楼上铜钟齐鸣,钟声传遍了整个罗马城。第二次去圣彼得大教 堂,是圣诞节后的第二天,走出教堂大门时,天已经落黑,罗马正在下雨,雨雾弥漫中,教 堂前的大广场上一片彩色的雨伞,如无数沾露的蘑菇,在灯光和水光中晃动。依然是钟声回 荡,钟声仿佛化成了细密的雨丝,从天上落下来,融化在万家灯火中. 对热爱艺术的人们来说,圣彼得大教堂右侧的西斯廷教堂也许更有吸引力。这是 世界上最迷人的博物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无数经典名作,都被收藏在这个博物馆里。站 在西斯廷教堂大厅中央,抬头看天花板上的壁画,那是场面浩瀚的《创世纪》。天堂人间 凡人天使,空中的树,地上的云,梦想中的神殿,传说中的巨人,在巍峨的穹隆间蹁跹起舞 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幽闭数年,一个人站在空中挥笔冥思,把天堂搬到了人间,把凡人和天使 融合为一体。上帝创造人的传说,在这里被简化成一只手指的轻轻点拨。上帝的手指,和凡 人的手指,在云天间接触的瞬间,便诞生了伟大的奇迹。画家的奇思妙想和神来之笔,使所 有的文字失色。 我站在西斯廷教堂大厅的中间,抬头仰望那铺天盖地的《创世纪》,感觉人的渺小, 也感觉人的伟大。在天堂和神灵前,人是何等微不足道,然而这天堂和神灵,都是人类的想 象和创造。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怀着虔敬的心,对天空伸出你的手指,会有来自天空的手指, 轻轻地触碰,点开你的心灵之窗 环顾四周,无数人和我一样抬头仰望,沉思,在米开朗基罗描绘的天空之下。 (《广州日报》) 14.根据文意,具体说说人们来到文中的教堂,灵魂为什么都会受到震撼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惊讶得失去了语言 答
米开朗基罗的天空 赵丽宏 梵蒂冈是全世界最小的国家,然而这里却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拥有世界上最了 不起的博物馆。 圣彼得大教堂花了一百多年才完成它雄伟的工程,米开朗基罗设计的金色穹顶成为罗 马城中一颗耀眼的恒星。大教堂一年到头敞着大门,人人都可以免费走进去。天主教徒们进 去拜谒耶稣圣母,聆听天国福音,让灵魂接受洗礼;艺术爱好者们进去参观文艺复兴时期的 伟大艺术;漫无目标的旅游者进来看热闹,看欧洲人如何在五百年前建造起如此宏伟的建筑。 不过,不管你心怀着何种目的来到这里,灵魂都会受到震撼。你会被教堂中神圣安宁的气氛 震撼,会被那些静静地凝视着你的雕塑和壁画震撼。 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圣母的哀伤》,就陈列在离大门口不远的一侧。美丽的圣 母抱着死去的耶稣,满脸悲伤,那种庄严和逼真,那种优雅和凝重,让每一个观者为之凝神 屏息,不敢发出声音,唯恐惊扰了沉浸在悲伤中的圣母玛利亚。这尊雕塑,是人类艺术史上 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时,只有 25 岁。当时,人们面对这座雕像, 惊讶得失去了言语,没有人相信它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之手。米开朗基罗一怒之下, 半夜里悄悄溜进教堂,在圣母胸前的绶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据说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刻 下自己名字的雕塑。这位旷世奇才,当然有资格在他的作品中刻下名字,即便是刻在圣母的 身上。教堂大厅中间有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个铜质亭子,四根布满螺旋形花纹的高大铜柱,托 起一个雕刻着无数人物和花饰的巨大穹顶,这是教皇的讲坛,更是艺术家的陈列坛。 我曾两次走进圣彼得大教堂。第一次离开时正是黄昏时分,教堂的金色圆顶在夕 照中闪烁着金红色的光芒,钟楼上铜钟齐鸣,钟声传遍了整个罗马城。第二次去圣彼得大教 堂,是圣诞节后的第二天,走出教堂大门时,天已经落黑,罗马正在下雨,雨雾弥漫中,教 堂前的大广场上一片彩色的雨伞,如无数沾露的蘑菇,在灯光和水光中晃动。依然是钟声回 荡,钟声仿佛化成了细密的雨丝,从天上落下来,融化在万家灯火中…… 对热爱艺术的人们来说,圣彼得大教堂右侧的西斯廷教堂也许更有吸引力。这是 世界上最迷人的博物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无数经典名作,都被收藏在这个博物馆里。站 在西斯廷教堂大厅中央,抬头看天花板上的壁画,那是场面浩瀚的《创世纪》。天堂人间, 凡人天使,空中的树,地上的云,梦想中的神殿,传说中的巨人,在巍峨的穹隆间蹁跹起舞…… 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幽闭数年,一个人站在空中挥笔冥思,把天堂搬到了人间,把凡人和天使 融合为一体。上帝创造人的传说,在这里被简化成一只手指的轻轻点拨。上帝的手指,和凡 人的手指,在云天间接触的瞬间,便诞生了伟大的奇迹。画家的奇思妙想和神来之笔,使所 有的文字失色。 我站在西斯廷教堂大厅的中间,抬头仰望那铺天盖地的《创世纪》,感觉人的渺小, 也感觉人的伟大。在天堂和神灵前,人是何等微不足道,然而这天堂和神灵,都是人类的想 象和创造。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怀着虔敬的心,对天空伸出你的手指,会有来自天空的手指, 轻轻地触碰,点开你的心灵之窗…… 环顾四周,无数人和我一样抬头仰望,沉思,在米开朗基罗描绘的天空之下。 (《广州日报》) 14.根据文意,具体说说人们来到文中的教堂,灵魂为什么都会受到震撼。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1)惊讶得失去了语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