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地方政府在治理乡镇企业环境亏染中的行为偏差及反思,生态经济,200年第5 期,独著。 宁南旱作地区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思路硏究,生态经济,2005年第7期,3/4 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现状及对策,生产力硏究,2007年第17期,独著。 美日企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8期,1/2 对我国国有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兼谈《国有控毀股上市公司实施股 权激励试行办法》,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8期,独著。 我国国有企业政企关系定位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1期,2/2。 对企业契约论的质疑,经济论坛,2004年第17期,独著。 西部髙等师范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思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2期,独著。 企治理理论的演变与査治理主体的变迁—个理论综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2/2。 ④获奖 陕西县域经济硏究”获得陕西髙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硏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编号 030417。7/12 2001年11月在宝鸡文理学院青年教职哑技能竞赛中荣获文科组三等奖。 o4年12月在宝鸡文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荣获文科组等奖。 2006~2007年获得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年度优秀教师。 2007年获得本科教学评佶先进个人 改活动 2009年,主持申报《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获批。 2008~200年,参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口通过校内验收。 3.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组织行为学课程负责人及参加人员学历水平高,有高级职称两名教师,中级教师职称三 名。教学队伍责任感强,成员间团队协作精神好,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的 教学工作经历,经验佥较丰富,能够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把握学科前沿。 (1)教学整体队伍素质高。课程负责人为硕土生导师,参加人员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6— 论西部地方政府在治理乡镇企业环境污染中的行为偏差及反思,生态经济,2007年第5 期,独著。 宁南旱作地区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思路研究,生态经济,2005年第7 期,3/4。 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现状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7期,独著。 美日企业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8 期,1/2。 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兼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 权激励试行办法》,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8期,独著。 我国国有企业政企关系定位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1期,2/2。 对企业契约论的质疑,经济论坛,2004年第17期,独著。 西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2 期,独著。 企业治理理论的演变与企业治理主体的变迁——一个理论综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2/2。 ④获奖 “陕西县域经济研究”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编号 030417。7/12。 2001年11月在宝鸡文理学院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文科组三等奖。 2004年12月在宝鸡文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荣获文科组一等奖。 2006~2007年获得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年度优秀教师。 2007年获得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 ⑤教改活动 2009年,主持申报《陕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获批。 2008~2009年,参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已通过校内验收。 3.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组织行为学课程负责人及参加人员学历水平高,有高级职称两名教师,中级教师职称三 名。教学队伍责任感强,成员间团队协作精神好,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的 教学工作经历,经验较丰富,能够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把握学科前沿。 (1)教学整体队伍素质高。课程负责人为硕士生导师,参加人员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教学队伍中60%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2)知识结构科学。三位主讲教师均具有丰富的组织行为学教学经验,其他两名教师分 别侧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测评泙等课程教学,对组织冇为学的教学到重要 的支撑作用,已经具备了逐步接替组织行为学教学工作的能力。 (3)教学队伍的主要成员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苏烈英、苏扬老师的教龄都在20年以 上。张晓超、陈楠教也有10多高校教学经验佥。各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各具特色,以满腔 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投入到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学生的泛好评。教学中能够针对组 织行为学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达到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扎实,案例漖教学生动活泼,能够提高 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 负责人能够就前沿性的研究及热点问题进行把握和引导。 (4)不足:目前还没有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教梯。张晓超老和陈楠老师没有涉 足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计划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形成较好的课程教师队伍。 、教学内容 L.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它涉及到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很多学 科。所以,这门课能够帮助茡生综合地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课程的知识,分析和硏究组织中 的个人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培养领导意识,掌握有效领导的方法,提高分析和应对 组织内部各种冲突的技能。其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章导论 教学内容 1.组织行为核心概念 2.人类行为般规律 3.组织行为研究 4.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组织行为核心概念 教学难点:组织行为研究 第二章人格与能力 教学内容
—7— 教学队伍中60%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2)知识结构科学。三位主讲教师均具有丰富的组织行为学教学经验,其他两名教师分 别侧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测评等课程教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起到重要 的支撑作用,已经具备了逐步接替组织行为学教学工作的能力。 (3)教学队伍的主要成员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苏烈英、苏扬老师的教龄都在20年以 上。张晓超、陈楠教师也有10多年高校教学经验。各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各具特色,以满腔 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投入到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教学中能够针对组 织行为学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达到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扎实,案例教学生动活泼,能够提高 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 负责人能够就前沿性的研究及热点问题进行把握和引导。 (4)不足:目前还没有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张晓超老师和陈楠老师还没有涉 足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计划逐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形成较好的课程教师队伍。 二、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它涉及到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很多学 科。所以,这门课能够帮助学生综合地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课程的知识,分析和研究组织中 的个人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培养领导意识,掌握有效领导的方法,提高分析和应对 组织内部各种冲突的技能。其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章 导论 教学内容: 1. 组织行为核心概念 2.人类行为一般规律 3. 组织行为研究 4.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组织行为核心概念 教学难点:组织行为研究 第二章 人格与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格 2.能力 3.仓造力 教学重点:人格 教学难点:创造力 第三章工作动机 教学内容: 1.多维动机模型 2.工作动机管理 教学重点:工作动机管理 教学难点:多维动机模型 第四章工作压力 教学内容: 1.压力模型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工作压力管理 教学重点:工作压力管理 教学难点:压力模型 (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研究的是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组织中人的行 为特点和行为規律。 第五章群体与基础 教学内容: 1.群体动力 2.群体绩效与群体决策 3.工作团队管理 教学重点:群体绩效与群体决策 教学难点:工作团队管理 第六章人际沟通
—8— 1.人格 2.能力 3.创造力 教学重点:人格 教学难点:创造力 第三章 工作动机 教学内容: 1.多维动机模型 2.工作动机管理 教学重点:工作动机管理 教学难点:多维动机模型 第四章 工作压力 教学内容: 1.压力模型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工作压力管理 教学重点:工作压力管理 教学难点:压力模型 (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研究的是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组织中人的行 为特点和行为规律。) 第五章 群体与团队基础 教学内容: 1.群体动力 2.群体绩效与群体决策 3.工作团队管理 教学重点:群体绩效与群体决策 教学难点:工作团队管理 第六章 人际沟通
教学内容 1.沟通原理 2.人际知觉 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人际知觉和人际关系 第七章有效领导 教学内容 1.经典领导理论 最新领导模型 教学重点:最新领导模型 教学难点:最新领导模型 (第五章至第七章侧重分析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对团队合作,组织内部屮突,领导行为等进 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第八章组织学习 教学内容 1.组织学习的概念 2.促进组织学习 3.学习型组织 教学重点:学习型组织 教学难点:促进组织学习 第九章组织理论与设计 教学内容 1.组织战略 2.组织结构 3.组织技术 4组织不境竟 5.组织有效性
—9— 教学内容: 1.沟通原理 2.人际知觉 3.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人际知觉和人际关系 第七章 有效领导 教学内容: 1.经典领导理论 2.最新领导模型 教学重点:最新领导模型 教学难点:最新领导模型 (第五章至第七章侧重分析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对团队合作,组织内部冲突,领导行为等进 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第八章 组织学习 教学内容: 1.组织学习的概念 2.促进组织学习 3.学习型组织 教学重点:学习型组织 教学难点:促进组织学习 第九章 组织理论与设计 教学内容: 1.组织战略 2.组织结构 3.组织技术 4.组织环境 5.组织有效性
教学重点: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组织有效性 第十章组织变革 教学内容: 1.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2.组织变革的模型 3.管理变革 教学重点: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教学难点:组织变革的模型 第十章组织文化 教学内容 1.组织文化概念 2.组织文化理论 3.组织文化管理 教学重点:组织文化理论 教学难点:组织文化管理 (第八章至第十章侧重分析组织行为,在对个体行为和群伓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 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进行研究。 2.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①通过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个体行为分析,郾队行为分 析以及组织行为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②帮助学生掌握培养领导意识,掌握有效领导的方法和技能。 ③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组织内部各种类型的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能; ④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和领导组织变革的基本方法和能。 (2)教学组织 组织行为学强调的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实我线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10一
—10— 教学重点: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组织有效性 第十章 组织变革 教学内容: 1.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2.组织变革的模型 3.管理变革 教学重点: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教学难点:组织变革的模型 第十一章 组织文化 教学内容: 1.组织文化概念 2.组织文化理论 3.组织文化管理 教学重点:组织文化理论 教学难点:组织文化管理 (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侧重分析组织行为,在对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 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进行研究。) 2.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①通过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个体行为分析,团队行为分 析以及组织行为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②帮助学生掌握培养领导意识,掌握有效领导的方法和技能。 ③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组织内部各种类型的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④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和领导组织变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学组织 组织行为学强调的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