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 想时代以前的状态;在多元文化一思想处境中,神学应走向 种综合性的建构,承担整合裂散的思想一知识状况的任务。这 两项思想原则并非意味着基督神学将放弃自己的独特身份, 基督神学与人文一社会科学的融构以及整合多元的思想一知 识状况,当以基督信仰的历史性经验为思想资源,因为,上帝 的启示是一个历史的行动过程。 作为 G erhard von Rad的学生,潘能伯格注重“启示即历 史”的旧约神学思想,在哲学上,潘氏从黑格尔 Hegel)的历史 主义理性哲学的综合建构中找到与自己思想的亲合性。以救 恩史的历史经验为资源,以泛历史主义的理性哲学的综合建 构为框架,潘氏力图为融构传统的保守主义神学思想与现代 的自由主义思想,为融构罗马天主教思想之理性主义传统与 新教思想之信仰主义传统,为融构基督神学的论说与人文- 社会科学的论说,建立一个综合的、分析性的基础。借此学术 方略,潘能伯格的基督神学思想就不仅欲超越宗派一教派立 场,而且欲超越神学的自在的封闭样式,使基督思想和信仰的 普世性的、理性的理解成为可能。 在融构基督神学与现代人文一社会科学方面,潘能伯格 撰述了两部篇幅颇大著作:《科学理论与神学》 (W is- sen- schaftstheorie und Theologie,1973)和《从神学看人类学》 Anthropologie in theologischer Perspektive,1983),从神学 角度相当深入细致地讨论了现当代人文一社会科学中的一些 基本问题,堪称基督神学的人文一社会科学典范。在某种意义 上说,人类学带有现代人文一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的特质, 涉及语文学、生物学、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
想 时 代 以 前 的 状 态 ; 在 多 元 文 化 — 思 想 处 境 中 , 神 学 应 走 向 一 种 综 合 性 的 建 构 , 承 担 整 合 裂 散 的 思 想 — 知 识 状 况 的 任 务 。 这 两 项 思 想 原 则 并 非 意 味 着 基 督 神 学 将 放 弃 自 己 的 独 特 身 份 , 基 督 神 学 与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的 融 构 以 及 整 合 多 元 的 思 想 — 知 识 状 况 , 当 以 基 督 信 仰 的 历 史 性 经 验 为 思 想 资 源 , 因 为 , 上 帝 的 启 示 是 一 个 历 史 的 行 动 过 程 。 作 为 G e r h a r d v o n R a d 的 学 生 , 潘 能 伯 格 注 重 “ 启 示 即 历 史 ” 的 旧 约 神 学 思 想 , 在 哲 学 上 , 潘 氏 从 黑 格 尔 ( H e g e l ) 的 历 史 主 义 理 性 哲 学 的 综 合 建 构 中 找 到 与 自 己 思 想 的 亲 合 性 。 以 救 恩 史 的 历 史 经 验 为 资 源 , 以 泛 历 史 主 义 的 理 性 哲 学 的 综 合 建 构 为 框 架 , 潘 氏 力 图 为 融 构 传 统 的 保 守 主 义 神 学 思 想 与 现 代 的 自 由 主 义 思 想 , 为 融 构 罗 马 天 主 教 思 想 之 理 性 主 义 传 统 与 新 教 思 想 之 信 仰 主 义 传 统 , 为 融 构 基 督 神 学 的 论 说 与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的 论 说 , 建 立 一 个 综 合 的 、 分 析 性 的 基 础 。 借 此 学 术 方 略 , 潘 能 伯 格 的 基 督 神 学 思 想 就 不 仅 欲 超 越 宗 派 — 教 派 立 场 , 而 且 欲 超 越 神 学 的 自 在 的 封 闭 样 式 , 使 基 督 思 想 和 信 仰 的 普 世 性 的 、 理 性 的 理 解 成 为 可 能 。 在 融 构 基 督 神 学 与 现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方 面 , 潘 能 伯 格 撰 述 了 两 部 篇 幅 颇 大 著 作 : 《 科 学 理 论 与 神 学 》 ( W i s - s e n A s c h a f t s t h e o r i e u n d T h e o l o g i e , 1 9 7 3 ) 和 《 从 神 学 看 人 类 学 》 ( A n t h r o p o l o g i e i n t h e o l o g i s c h e r P e r s p e k t i v e , 1 9 8 3 ) , 从 神 学 角 度 相 当 深 入 细 致 地 讨 论 了 现 当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中 的 一 些 基 本 问 题 , 堪 称 基 督 神 学 的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典 范 。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人 类 学 带 有 现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的 综 合 性 学 科 的 特 质 , 涉 及 语 文 学 、 生 物 学 、 史 学 、 社 会 学 、 法 学 、 伦 理 学 、 政 治 学 等 学 2 人 是 什 么
中译本前言 科要素,以人类学作为基督神学的对话者,实际可达到使神学 参与同现代人文一社会科学的全面对话之效,以显明现代人 文一社会科学的限度和科学思想在学术域中的合理性。潘能 伯格的这一学术方向表明:基督神学家应当而且能够参与当 代人文一社会科学的专业化的问题讨论,而非肤浅地评议或 简单化的批评(这只会让人文一社会科学界的学者蔑视神学 家的职分)。 本书可视为《从神学看人类学》一书的简本,其理性知识 化的论说样式和丰富的人类学知识素养,值得汉语神学界引 为自鉴。本书的尝试印证了韦伯的论断:基督神学的现代型学 术转化,并非必然以牺牲信仰为代价 刘小枫 1994年10月8日于香港
科 要 素 , 以 人 类 学 作 为 基 督 神 学 的 对 话 者 , 实 际 可 达 到 使 神 学 参 与 同 现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的 全 面 对 话 之 效 , 以 显 明 现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的 限 度 和 科 学 思 想 在 学 术 域 中 的 合 理 性 。 潘 能 伯 格 的 这 一 学 术 方 向 表 明 : 基 督 神 学 家 应 当 而 且 能 够 参 与 当 代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的 专 业 化 的 问 题 讨 论 , 而 非 肤 浅 地 评 议 或 简 单 化 的 批 评 ( 这 只 会 让 人 文 — 社 会 科 学 界 的 学 者 蔑 视 神 学 家 的 职 分 ) 。 本 书 可 视 为 《 从 神 学 看 人 类 学 》 一 书 的 简 本 , 其 理 性 知 识 化 的 论 说 样 式 和 丰 富 的 人 类 学 知 识 素 养 , 值 得 汉 语 神 学 界 引 为 自 鉴 。 本 书 的 尝 试 印 证 了 韦 伯 的 论 断 : 基 督 神 学 的 现 代 型 学 术 转 化 , 并 非 必 然 以 牺 牲 信 仰 为 代 价 。 刘 小 枫 1 9 9 4 年 1 0 月 8 日 于 香 港 中 译 本 前 言 3
前言 本书共十一讲,是由我于1959年至1960年在乌珀塔尔 1961年在乌珀塔尔和美因茨所作的神学人类学演讲整理而 成的,就其方法和结果来说,涉及到从神学审理当代各种人类 学。这些演讲中的一些题目曾被整理和改编为北德意志广播 电台NDR)的一个系列广播,在1961年至1962年之间的冬 天里已经播放过了,在这里,我没有对这些演讲作任何的改 变。书后所附注释,也是必须要做的极其简短的注释,说明了 正文中或者批判性地,或者赞同性地提到的一些作品。另外, 还对那些引人入门的文献作了一些提示
前 言 本 书 共 十 一 讲 , 是 由 我 于 1 9 5 9 年 至 1 9 6 0 年 在 乌 珀 塔 尔 、 1 9 6 1 年 在 乌 珀 塔 尔 和 美 因 茨 所 作 的 神 学 人 类 学 演 讲 整 理 而 成 的 , 就 其 方 法 和 结 果 来 说 , 涉 及 到 从 神 学 审 理 当 代 各 种 人 类 学 。 这 些 演 讲 中 的 一 些 题 目 曾 被 整 理 和 改 编 为 北 德 意 志 广 播 电 台 ( N D R ) 的 一 个 系 列 广 播 , 在 1 9 6 1 年 至 1 9 6 2 年 之 间 的 冬 天 里 已 经 播 放 过 了 , 在 这 里 , 我 没 有 对 这 些 演 讲 作 任 何 的 改 变 。 书 后 所 附 注 释 , 也 是 必 须 要 做 的 极 其 简 短 的 注 释 , 说 明 了 正 文 中 或 者 批 判 性 地 , 或 者 赞 同 性 地 提 到 的 一 些 作 品 。 另 外 , 还 对 那 些 引 人 入 门 的 文 献 作 了 一 些 提 示
第三版前言 为了更清楚地突出与社会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关系,为了 更确切地规定神学观点与人“对世界的开放性”的行为人类学 解释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我的考察方式的方法论前提变得更 易于理解,这次新版扩展了一些注释部分 潘能伯格 1967年10月于美因茨
第 三 版 前 言 为 了 更 清 楚 地 突 出 与 社 会 学 和 精 神 分 析 学 的 关 系 , 为 了 更 确 切 地 规 定 神 学 观 点 与 人 “ 对 世 界 的 开 放 性 ” 的 行 为 人 类 学 解 释 之 间 的 关 系 , 为 了 使 我 的 考 察 方 式 的 方 法 论 前 提 变 得 更 易 于 理 解 , 这 次 新 版 扩 展 了 一 些 注 释 部 分 。 潘 能 伯 格 1 9 6 7 年 1 0 月 于 美 因 茨
第一章对世界开放和对上帝开放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学时代。一门关于人的广泛的科学 是当代思想追求的主要目标。一大批科学研究部门为此联合 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正是这门科学特殊的艰巨性,使它经常 意外地触及到其他一些研究。生物学家和神学家在关于人的 问题上都达到了相近的认识,部分地也找到了某种共同的语 言。由于形成了一种对人的广泛的新见解,专业化的方法显然 有助于克服它们自身的四分五裂 今天,研究人的各门科学必须以最恰当的方式,普遍有意 识地夺取形而上学在以前许多个世纪中所占有的位置。在这 里,体现出人们的意识自近代所经历的深刻转变:人不愿意再 适应世界和自然的秩序,而是想统治世界。与此相反,形而上 学自从在古希腊哲学中发端以来,就确定了人在宇宙中、在 切存在物的整体的秩序中的地位。通过把人理解为小宇宙,这 种立场找到了它的典型表述:人被视为小型世界:因为他分有 了宇宙的一切层次,既分有了物体的存在,也分有了灵魂的存 在和精神的存在。在这种观点后来,这里蕴含着人在一切存在 物中的特殊性。在此,人完全是从世界出发而被理解的,所以
第 一 章 对 世 界 开 放 和 对 上 帝 开 放 我 们 生 活 在 一 个 人 类 学 时 代 。 一 门 关 于 人 的 广 泛 的 科 学 是 当 代 思 想 追 求 的 主 要 目 标 。 一 大 批 科 学 研 究 部 门 为 此 联 合 起 来 。 在 这 个 问 题 上 , 正 是 这 门 科 学 特 殊 的 艰 巨 性 , 使 它 经 常 意 外 地 触 及 到 其 他 一 些 研 究 。 生 物 学 家 和 神 学 家 在 关 于 人 的 问 题 上 都 达 到 了 相 近 的 认 识 , 部 分 地 也 找 到 了 某 种 共 同 的 语 言 。 由 于 形 成 了 一 种 对 人 的 广 泛 的 新 见 解 , 专 业 化 的 方 法 显 然 有 助 于 克 服 它 们 自 身 的 四 分 五 裂 。 今 天 , 研 究 人 的 各 门 科 学 必 须 以 最 恰 当 的 方 式 , 普 遍 有 意 识 地 夺 取 形 而 上 学 在 以 前 许 多 个 世 纪 中 所 占 有 的 位 置 。 在 这 里 , 体 现 出 人 们 的 意 识 自 近 代 所 经 历 的 深 刻 转 变 : 人 不 愿 意 再 适 应 世 界 和 自 然 的 秩 序 , 而 是 想 统 治 世 界 。 与 此 相 反 , 形 而 上 学 自 从 在 古 希 腊 哲 学 中 发 端 以 来 , 就 确 定 了 人 在 宇 宙 中 、 在 一 切 存 在 物 的 整 体 的 秩 序 中 的 地 位 。 通 过 把 人 理 解 为 小 宇 宙 , 这 种 立 场 找 到 了 它 的 典 型 表 述 : 人 被 视 为 小 型 世 界 ; 因 为 他 分 有 了 宇 宙 的 一 切 层 次 , 既 分 有 了 物 体 的 存 在 , 也 分 有 了 灵 魂 的 存 在 和 精 神 的 存 在 。 在 这 种 观 点 后 来 , 这 里 蕴 含 着 人 在 一 切 存 在 物 中 的 特 殊 性 。 在 此 , 人 完 全 是 从 世 界 出 发 而 被 理 解 的 , 所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