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低等植物的基本特征 2、藻类的基本特征 3、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基本特征及代 表植物。 讲授要点: 第二节低等植物 重点10 (一)低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主要从植物体结构、生殖器官结构、有性生殖方式 及合子直接发育成植物体等方面介绍低等植物的共同 特征 1、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般为单细胞植物体,如衣藻:多细胞群体,如水绵:或 多细胞植物体,如海带。 2、生殖“器官”一般为单细胞构成 3、有性生殖时有同型配子、异型配子或精卵型配 但在较原始的类群中至今尚未发现有性生殖过程 4、配子形成合子或受精卵,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 体或先产生孢子,再萌发为新的植物体,不经过胚的阶 (二)植物的黛殖方式: 难点15 营养繁殖一一指植物体的一部分由母体分离出去 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如单细胞植物的细胞分裂、多细胞 植物体的植物体短裂、种子植物利用根、茎、叶扦插、 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等 无性繁殖一一指植物体产生孢子,孢子发育成新的 植物体。 有性生殖—一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称配子,配子须 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孢子一一无性繁殖的繁殖细胞,由孢子体产生或由 合子直接产生,不须两两结合,可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 孢子体一一产生孢子的植物体 配子一一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由配子体产生,须 两两结合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配子体—产生配子的植物体 (三)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在说明具备低等植物的 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自养型、光合色素、生活环境等 方面讲授 2.藻类植物的分门依据:主要说明依据所含光合 15
教学内容: 1、 低等植物的基本特征; 2、 藻类的基本特征; 3、 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基本特征及代 表植物。 讲授要点: 第二节 低等植物 (一)低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主要从植物体结构、生殖器官结构、有性生殖方式 及合子直接发育成植物体等方面介绍低等植物的共同 特征。 1、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一 般为单细胞植物体,如衣藻;多细胞群体,如水绵;或 多细胞植物体,如海带。 2、生殖“器官”一般为单细胞构成。 3、有性生殖时有同型配子、异型配子或精卵型配 子,但在较原始的类群中至今尚未发现有性生殖过程。 4、配子形成合子或受精卵,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 体或先产生孢子,再萌发为新的植物体,不经过胚的阶 段。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指植物体的一部分由母体分离出去 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如单细胞植物的细胞分裂、多细胞 植物体的植物体短裂、种子植物利用根、茎、叶扦插、 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等。 无性繁殖——指植物体产生孢子,孢子发育成新的 植物体。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称配子,配子须 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孢子——无性繁殖的繁殖细胞,由孢子体产生或由 合子直接产生,不须两两结合,可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 体。 孢子体——产生孢子的植物体。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由配子体产生,须 两两结合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配子体——产生配子的植物体 (三)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在说明具备低等植物的 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自养型、光合色素、生活环境等 方面讲授。 2.藻类植物的分门依据:主要说明依据所含光合 重点 难点 10 15 10 15
色素、贮存的营养物资及细胞壁组成成分不同分为蓝藻 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红藻 门和褐蓝藻门 3.藻类植物简介: 主要介绍下列各门的植物特征和代表植物 (1)蓝藻门:蓝藻 (2)绿藻门:水绵 (3)红藻门:石花菜 4)褐藻门:海带 20 4.解释:拟核( nucleoid)、精子( (sperm)、颈卵器 ( archegonium)、精子器( antheridium)、精子囊 ( spermatanglum)、配子( gamete)、配子体( gametophyte)、 配子体世代( gametophyte generation)、生活史(life history)、世代交替(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同配生 殖( (isogamy)、自养生物 autotroph)、雄配子( male gamete 异配生殖( anisogamy)、异形胞( heterocyst)、世代交替 ( heteromorphic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营养繁殖 ( vegetative propagation)无性生殖 (asexual reproduction)重点10 5.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pictrue) 复习与作业 1.低等植物主要有哪些特征? 2.藻类植物分门主要依据哪些方面的特点? 3.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孢子、孢子体、配子、配子体、同形配子、 异形胞、配子 4.藻类植物有那些共同点?
色素、贮存的营养物资及细胞壁组成成分不同分为蓝藻 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红藻 门和褐蓝藻门。 3.藻类植物简介: 主要介绍下列各门的植物特征和代表植物: (1)蓝藻门:蓝藻 (2)绿藻门:水绵 (3)红藻门:石花菜 (4)褐藻门:海带 4.解释:拟核(nucleoid)、精子(sperm)、颈卵器 (archegonium) 、精子器 (antheridium) 、精子囊 (spermatangium)、配子(gamete)、 配子体(gametophyte)、 配子体 世代(gametophyte generation) 、 生活史(life history)、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同配生 殖(isogamy)、自养生物(autotroph)、雄配子(male gamete)、 异配生殖(anisogamy)、异形胞(heterocyst)、世代交替 (heteromorphic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营养繁殖 (vegetative propagation)、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5.藻类植物的生活史(pictrue) 重点 20 20 10 复 习 与 作 业 1.低等植物主要有哪些特征? 2.藻类植物分门主要依据哪些方面的特点? 3.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孢子、孢子体、配子、 配子体、同形配子、 异形胞、配子。 4.藻类植物有那些共同点?
课目|低等植物一菌类 课次|3 1.掌握菌类的基本特 目的|2掌握菌类的分纲及各纲的特点 3.掌握蘑菇的生活史。 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 重点时间 教学组织 难点分配 教学内容: 1、菌类植物的共同特点 2、分别介绍三个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讲授要点: (四)菌类植物 简要说明菌类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各门之间的差 别,根据这些差别说明菌类之间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而是根据教学需要放在一起来叙述的。然后分别讲授各 门的特征。然后分别介绍三个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 1.细菌门:主要讲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 关系; 2.粘菌门:主要讲述粘菌门的结构特点及不同世代 的变化情况 3.真菌门:主要讲述真菌的结构特点、分纲情况及 代表植物。 解释:菌丝、丝状体、子实体、、初生菌丝与次生 菌丝、异养生物、腐生、共生、寄生等概念。 重点讲授:真菌植物的生活史( pictrue)
课 目 低等植物——菌类 课次 3 目 的 要 求 1.掌握菌类的基本特征; 2.掌握菌类的分纲及各纲的特点; 3.掌握蘑菇的生活史。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用具 教 学 组 织 重点 难点 时间 分配 教学内容: 1、菌类植物的共同特点; 2、分别介绍三个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讲授要点: (四)菌类植物 简要说明菌类植物的共同特点, 及其各门之间的差 别, 根据这些差别说明菌类之间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而是根据教学需要放在一起来叙述的。然后分别讲授各 门的特征。然后分别介绍三个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 物。 1.细菌门:主要讲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 关系; 2.粘菌门:主要讲述粘菌门的结构特点及不同世代 的变化情况; 3.真菌门:主要讲述真菌的结构特点、分纲情况及 代表植物。 解释:菌丝、丝状体、子实体、、初生菌丝与次生 菌丝、异养生物、腐生、共生、寄生等概念。 重点讲授:真菌植物的生活史(pictrue)
复习与作业 菌类植物有那些共同点? 2、举例说明什么是菌丝、子实体? 3、简述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的主要特征 课目低等植物一地衣、高等植物一苔藓、蕨「课次|4 1.了解地衣的结构和种类 目的2.掌握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3.明确世代交替的概念及有关名词术语的含义。(世代 要求交替、单倍体、二倍体有性世代、无性世代、胚) 4.了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世代交替即生活史方面的 主要区别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 重点时间 教学组织 难点分配
复 习 与 作 业 1、菌类植物有那些共同点? 2、举例说明什么是菌丝、子实体? 3、简述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的主要特征、 课 目 低等植物—地衣、高等植物—苔藓、蕨 课次 4 目 的 要 求 1. 了解地衣的结构和种类; 2. 掌握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3. 明确世代交替的概念及有关名词术语的含义。(世代 交替、单倍体、 二倍体有性世代、无性世代、胚)。 4.了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世代交替即生活史方面的 主要区别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用具 教 学 组 织 重点 难点 时间 分配
教学内容: 1、地衣的一般特征和结构: 2、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 3、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 讲授要点 (五)地衣植物 1.主要讲授地衣植物的结构特点(藻、菌共生体) 及代表植物,松萝、石花等; 第三节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主要从下述4个方面讲授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1、植物体结构复杂,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仅在苔藓植物门无真根)。 2、除苔藓植物外,植物体内分化出由韧皮部和木 质部组成的维管束,因此,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称为维 管植物。 3、有性繁殖器官由多细胞组成,在种子植物类群 中形成了种子和果实 4、在生活周期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5、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卵结合后形成胚。胚再进 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高等植物又称为有胚植物。 、苔藓植物 概述:主要讲述苔藓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各生 活周期植物体的结构和特性 (1)配子体:主要讲述植物体结构,组织、器官 分化情况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发展情况等。 (2)孢子体:主要讲述植物体结构,组织、器官 分化情况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发展情况等 (3)生活环境:背阴、潮湿。 代表植物 (1)地钱:简要介绍隶属关系、植物体特征及用 (2)葫芦藓:简要介绍植物体特征及用途。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pictrue) 解释:朔苞( involucre)、基足(foot)、雄器苞 ( perigonium)、雄生殖托( antheridophore)、苔藓植物雌 雄生殖器的结构。 三、蕨类植物 概述:主要讲述蕨类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各生活
教学内容: 1、地衣的一般特征和结构; 2、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 3、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 讲授要点: (五) 地衣植物 1.主要讲授地衣植物的结构特点(藻、菌共生体) 及代表植物,松萝、石花等; 第三节 高等植物: 一、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主要从下述 4 个方面讲授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1、植物体结构复杂,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仅在苔藓植物门无真根)。 2、除苔藓植物外,植物体内分化出由韧皮部和木 质部组成的维管束,因此,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称为维 管植物。 3、有性繁殖器官由多细胞组成,在种子植物类群 中形成了种子和果实。 4、在生活周期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5、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卵结合后形成胚。胚再进一 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高等植物又称为有胚植物。 二、苔藓植物 概述:主要讲述苔藓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各生 活周期植物体的结构和特性。 (1)配子体: 主要讲述植物体结构,组织、器官 分化情况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发展情况等。 (2)孢子体:主要讲述植物体结构,组织、器官 分化情况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发展情况等。 (3)生活环境:背阴、潮湿。 代表植物: (1)地钱:简要介绍隶属关系、植物体特征及用 途。 (2)葫芦藓:简要介绍植物体特征及用途。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pictrue) 解释:朔苞(involuere)、基足(foot)、雄器苞 (perigonium)、雄生殖托(antheridophore)、苔藓植物雌、 雄生殖器的结构。 三、蕨类植物 概述:主要讲述蕨类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