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花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在各种环境条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使花卉生长健壮,姿态优美,必须满 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而在自然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花卉生产中常采取一些 栽培措施进行调节,以期获得优质髙产的花卉产品。农谚常说的“三分种、七分管”,就言简意赅地阐明 了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花卉的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是指完全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不加任何保护的栽培形式。一般植物的生长周期与露地自然条 件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露地栽培具有投入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等优点,是花卉生产栽培中常用 的方式 、土壤的选择与管理 土壤由土壤矿物质、空气、水分、微生物、有机质等组成,与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温度等共同构成一个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深度、肥沃度、质地与构造等,都会影响到花卉根系的生长与分布。优良的土质应深 达数米,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沙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适当,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气和排水,持水与保肥 能力强,还具花卉生长适宜的pl,不含杂草、有害生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 土壤是花卉生活的基质之一,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适于栽培多种花卉。有些花卉适应性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而另一些则必须对土壤进行最低限度的改良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土质变化是影响花 卉生长状况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灌溉与排水 水是花卉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花卉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水 生命就会停止。各种花卉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需水量不尽相同;同一种花卉在不 同生育阶段或不同生长季节对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样。遇水分亏缺时给花卉供水的行为就是灌水 灌水虽简单易行,但应考虑的问题很多,如土壤的类型、湿度与坡度,栽培花卉的种和品种,气 候、季节、光照强度以及地面有无覆盖等。 (一)花卉的需水特点 花卉种类不同,需水量有极大的差别,这与原产地的雨量及其分布状况有关。一般宿根花卉根系强大 并能深人地下,因此需水量较其他花卉少。一、二年生花卉多数容易干旱,灌溉次数应较宿根花卉和木本 花卉为多。对于一、二年生花卉,灌水渗入土层的深度应达30~35cm,草坪应达30cm,一般灌木45cm 就能满足各类花卉对水分的需要。 同一花卉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亦不相同,种子发芽时需要较多的水分,以便渗入种皮,有利 于胚根的抽出,并供给种皮必要的水分。幼苗期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生长时期需要给予充足的水分维持旺 盛的生长,但水分供应过多易引起植株徒长,所以水分要控制适当。开花结实时,要求空气湿度要小 花卉在不同季节和气象条件下,对水分的需求也不相同。春秋季干旱时期,应有较多的灌水,晴天风 大时应比阴天无风时多浇水。 (二)土壤状况与灌水 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只有当土壤理化性质能满足观赏植物生长发育 对水、肥、通气及温度的要求时,才能获得最佳质量的花卉 土壤的性质影响灌水,壤土较易管理。优良的园土持水力强,多余的水也易排出。黏土持水性强,但 孔隙小,水分渗人慢,灌水易引起流失,还会影响花卉根部对氧气的吸收,造成土壤的板结。疏松土质的 灌溉次数应比黏重的土质多,所以对黏土应特别注意干湿相间的管理,湿以供花卉所需足够的水分,干以 利土壤空气含量的增加。沙土颗粒愈大,持水力愈差,粗略地测算,30cm厚的沙土持水仅0.6cm,沙壤 土2.0cm,细沙壤3.2cm,而粉沙壤、黏壤、黏土持水达6.3~7.6cm。因此,不同的土壤需要不同 的灌水量 土壤性质不良或是管理不当,常是引起花卉缺水的因素之一。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有利于土壤通气 与持水力
第五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 花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在各种环境条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使花卉生长健壮,姿态优美,必须满 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而在自然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花卉生产中常采取一些 栽培措施进行调节,以期获得优质高产的花卉产品。农谚常说的“三分种、七分管”,就言简意赅地阐明 了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花卉的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是指完全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不加任何保护的栽培形式。一般植物的生长周期与露地自然条 件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露地栽培具有投入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等优点,是花卉生产栽培中常用 的方式。 一、土壤的选择与管理 土壤由土壤矿物质、空气、水分、微生物、有机质等组成,与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温度等共同构成一个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深度、肥沃度、质地与构造等,都会影响到花卉根系的生长与分布。优良的土质应深 达数米,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沙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适当,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气和排水,持水与保肥 能力强,还具花卉生长适宜的 pH,不含杂草、有害生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 土壤是花卉生活的基质之一,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适于栽培多种花卉。有些花卉适应性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而另一些则必须对土壤进行最低限度的改良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土质变化是影响花 卉生长状况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灌溉与排水 水是花卉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花卉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水, 生命就会停止。各种花卉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需水量不尽相同;同一种花卉在不 同生育阶段或不同生长季节对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样。遇水分亏缺时给花卉供水的行为就是灌水。 灌水虽简单易行,但应考虑的问题很多,如土壤的类型、湿度与坡度,栽培花卉的种和品种,气 候、季节、光照强度以及地面有无覆盖等。 (一)花卉的需水特点 花卉种类不同,需水量有极大的差别,这与原产地的雨量及其分布状况有关。一般宿根花卉根系强大, 并能深人地下,因此需水量较其他花卉少。一、二年生花卉多数容易干旱,灌溉次数应较宿根花卉和木本 花卉为多。对于一、二年生花卉,灌水渗入土层的深度应达 30~35cm,草坪应达 30cm,一般灌木 45cm, 就能满足各类花卉对水分的需要。 同一花卉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亦不相同,种子发芽时需要较多的水分,以便渗入种皮,有利 于胚根的抽出,并供给种皮必要的水分。幼苗期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生长时期需要给予充足的水分维持旺 盛的生长,但水分供应过多易引起植株徒长,所以水分要控制适当。开花结实时,要求空气湿度要小。 花卉在不同季节和气象条件下,对水分的需求也不相同。春秋季干旱时期,应有较多的灌水,晴天风 大时应比阴天无风时多浇水。 (二)土壤状况与灌水 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只有当土壤理化性质能满足观赏植物生长发育 对水、肥、通气及温度的要求时,才能获得最佳质量的花卉。 土壤的性质影响灌水,壤土较易管理。优良的园土持水力强,多余的水也易排出。黏土持水性强,但 孔隙小,水分渗人慢,灌水易引起流失,还会影响花卉根部对氧气的吸收,造成土壤的板结。疏松土质的 灌溉次数应比黏重的土质多,所以对黏土应特别注意干湿相间的管理,湿以供花卉所需足够的水分,干以 利土壤空气含量的增加。沙土颗粒愈大,持水力愈差,粗略地测算,30cm 厚的沙土持水仅 0.6cm,沙壤 土 2.0cm,细沙壤 3.2cm,而粉沙壤、黏壤、黏土持水达 6.3~7.6cm。因此,不同的土壤需要不同 的灌水量。 土壤性质不良或是管理不当,常是引起花卉缺水的因素之一。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有利于土壤通气 与持水力
灌水量因土质而定,以根区渗透为宜。灌水次数和灌水量过多,花卉根系反而生长不良,以至引起伤 害,严重时造成根系腐烂,导致植株死亡。此外灌水不足,水不能渗入底层,常使根系分布浅,这样就会 大大降低花卉对干旱和高温的抗性。因此应充分掌握两次灌水之间土壤变干所需要的时间。 遇表土浅薄、下有黏土盘的情况,每次灌水量宜少,但次数增多;如为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召土,灌水 应一次灌足,待见干后再灌。黏土水分渗透慢,灌水时间应适当延长,最好采用间歇方式,留有渗入期, 如灌水 10min,停灌2omin,再灌 10min等,这是喷灌常用的方式,遇高温干旱时尤为适宜,并且场地应预 先整平,以防水土流失。 (三)灌溉方式 (1)漫灌( flooding)是大面积的表面灌水方式,用水量最大,适用于夏季高温地区植物生长密集的大面 积草坪。 (2)沟灌( furrowirigation)适用于宽行距栽培的花卉,采用行间开沟灌水的方式,水能完全到达根区, 但灌水后易引起土面板结,应在土面见干后进行松土 (3)畦灌( bedirrigation)将水直接灌于做好的畦内,是北方大田低畦和树木移植时的灌溉方式。 (4)浸灌( irrigationbyinfiltration)适用于容器栽培的花卉,灌水充足可达饱和的程度,较省水,且不破 坏土壤结构;在地下埋设具有渗水孔的输水管道,水从中渗岀浸润土壤。一般需要较大的投资,但有节约 用水、土壤不板结、便于耕作等优点。 (5)喷灌(〈 sprinklerirrigation)利用喷灌设备系统,使水在高压下通过喷嘴喷至空中,呈雨滴状落在周围 植物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园林树木和大面积的草坪以及品种单一的花卉适用,一般根据喷头的射程范围安 装一定数量的喷头,定时打开喷头,即可均匀灌水。这种方式易于定时控制,节水并能使花卉枝叶保持清 新状态,还可改善环境小气候,只是喷灌设备投资较高。 (6滴灌( dripirrigation)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水分缓慢不断地呈滴状浸润根系附近的土壤,能使土壤 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节约用水。主要缺点是滴头易阻塞,并且设备投资较高。 (四)灌水时期 灌溉时期分为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休眠期灌水在植株处于相对休眠状态时进行,北方地区常对 园林树木灌“冻水”防寒,一般灌水量较小。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异。夏季灌溉应在清晨和傍晩进行,此时 水温与地温相近,对根系生长活动影响小。严寒的冬季因早晨气温较低,灌溉应在中午前后进行。春秋季 以清早灌水为宜,这时风小光弱,蒸腾较低,傍晩灌水,湿叶过夜,易引起病菌侵袭 (五)灌溉用水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是河水,其次是池塘水和湖水。不含碱质的井水方可利用 般应先抽出贮于池内,待水温升高后使用,因为水温较低,对植物根系生长不利。河水富含养分,水温 亦较高,适合用于灌溉。小面积灌溉也可采用自来水,但费用较高 (六)排水 通过人为设施避免植物生长积水的方法称为排水。排水是花卉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花卉露地栽培 中常见的是铺设地下排水层,在栽培基质的耕作层以下先铺砾石、瓦块等粗粒,其上再铺排水良好的细沙 最后覆盖一定厚度的栽培基质。此法排水效果好,但工程面积大,造价高。排水措施的完善在中国南方尤 为重要,许多观赏植物由于地下水位过高而长期处于水淹和半淹状态,久而久之,使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 亡。在花卉生产实践中,应该依据每种花卉的需水量采取适宜的灌溉与排水措施,以调控花卉对水分的需 求 三、施肥 花卉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碳素取自空气,氧氢由水中获得,氮在空气中含量虽高,植物却不能利用 土壤中虽有花卉可利用的含氮物质,但大部分地区含量不足,因此必须施用氮肥来补充,此外构成植物营 养的矿质元素还有磷、钾、硫、钙、镁、铁等,由于成土母质不同,各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不一,所以对 缺少或不足的元素应及时补充。还有微量元素如硼、锰、铜、锌、钼以及氯等也是花卉生长发育必不可少 影响肥效的常是土壤中含量不足的那一种元素。如在缺氮的情况下,即使基质中磷、钾含量再高,花 卉也无法利用,因此施肥应特别注意营养元素的完全与均衡
灌水量因土质而定,以根区渗透为宜。灌水次数和灌水量过多,花卉根系反而生长不良,以至引起伤 害,严重时造成根系腐烂,导致植株死亡。此外灌水不足,水不能渗入底层,常使根系分布浅,这样就会 大大降低花卉对干旱和高温的抗性。因此应充分掌握两次灌水之间土壤变干所需要的时间。 遇表土浅薄、下有黏土盘的情况,每次灌水量宜少,但次数增多;如为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召土,灌水 应一次灌足,待见干后再灌。黏土水分渗透慢,灌水时间应适当延长,最好采用间歇方式,留有渗入期, 如灌水 l0min,停灌 20min,再灌 l0min 等,这是喷灌常用的方式,遇高温干旱时尤为适宜,并且场地应预 先整平,以防水土流失。 (三)灌溉方式 (1)漫灌(flooding) 是大面积的表面灌水方式,用水量最大,适用于夏季高温地区植物生长密集的大面 积草坪。 (2)沟灌(furrowirrigation) 适用于宽行距栽培的花卉,采用行间开沟灌水的方式,水能完全到达根区, 但灌水后易引起土面板结,应在土面见干后进行松土。 (3)畦灌(bedirrigation) 将水直接灌于做好的畦内,是北方大田低畦和树木移植时的灌溉方式。 (4)浸灌(irrigationbyinfiltration) 适用于容器栽培的花卉,灌水充足可达饱和的程度,较省水,且不破 坏土壤结构;在地下埋设具有渗水孔的输水管道,水从中渗出浸润土壤。一般需要较大的投资,但有节约 用水、土壤不板结、便于耕作等优点。 (5)喷灌(sprinklerirrigation) 利用喷灌设备系统,使水在高压下通过喷嘴喷至空中,呈雨滴状落在周围 植物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园林树木和大面积的草坪以及品种单一的花卉适用,一般根据喷头的射程范围安 装一定数量的喷头,定时打开喷头,即可均匀灌水。这种方式易于定时控制,节水并能使花卉枝叶保持清 新状态,还可改善环境小气候,只是喷灌设备投资较高。 (6)滴灌(dripirrigation) 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水分缓慢不断地呈滴状浸润根系附近的土壤,能使土壤 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节约用水。主要缺点是滴头易阻塞,并且设备投资较高。 (四)灌水时期 灌溉时期分为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休眠期灌水在植株处于相对休眠状态时进行,北方地区常对 园林树木灌“冻水”防寒,一般灌水量较小。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异。夏季灌溉应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此时 水温与地温相近,对根系生长活动影响小。严寒的冬季因早晨气温较低,灌溉应在中午前后进行。春秋季 以清早灌水为宜,这时风小光弱,蒸腾较低,傍晚灌水,湿叶过夜,易引起病菌侵袭。 (五)灌溉用水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是河水,其次是池塘水和湖水。不含碱质的井水方可利用, 一般应先抽出贮于池内,待水温升高后使用,因为水温较低,对植物根系生长不利。河水富含养分,水温 亦较高,适合用于灌溉。小面积灌溉也可采用自来水,但费用较高。 (六)排水 通过人为设施避免植物生长积水的方法称为排水。排水是花卉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花卉露地栽培 中常见的是铺设地下排水层,在栽培基质的耕作层以下先铺砾石、瓦块等粗粒,其上再铺排水良好的细沙, 最后覆盖一定厚度的栽培基质。此法排水效果好,但工程面积大,造价高。排水措施的完善在中国南方尤 为重要,许多观赏植物由于地下水位过高而长期处于水淹和半淹状态,久而久之,使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 亡。在花卉生产实践中,应该依据每种花卉的需水量采取适宜的灌溉与排水措施,以调控花卉对水分的需 求。 三、施 肥 花卉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碳素取自空气,氧氢由水中获得,氮在空气中含量虽高,植物却不能利用。 土壤中虽有花卉可利用的含氮物质,但大部分地区含量不足,因此必须施用氮肥来补充,此外构成植物营 养的矿质元素还有磷、钾、硫、钙、镁、铁等,由于成土母质不同,各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不一,所以对 缺少或不足的元素应及时补充。还有微量元素如硼、锰、铜、锌、钼以及氯等也是花卉生长发育必不可少 的。 影响肥效的常是土壤中含量不足的那一种元素。如在缺氮的情况下,即使基质中磷、钾含量再高,花 卉也无法利用,因此施肥应特别注意营养元素的完全与均衡
)花卉的养分含量 分析植物体养分的含量,有利于了解植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利用及分配情况,并以此作为施肥标准 的参考。以大花天竺葵(户e/ drzoynium, domesticum)为例,其不同部位的养分分配比例为:茎和叶71% 根23%、花6%,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含量(占干重百分数)及分配情况如表6-2所示。 与大花天竺葵类似,在菊花、香石竹、月季、紫罗兰等切花及仙客来、大岩桐、四季樱草等盆花中, 必需大量元素的吸收及分配表现的规律为:氮的含量在叶片中最多,而且对氮、钾吸收较多,对磷的吸收 相对较少。但不同种类花卉的养分含量相差悬殊(表6-3)。 (三)花卉需肥特点 不同类别花卉对肥料的需求不同 年生花卉对氮、钾要求较高,施肥以基肥为主,生长期可以 视生长情况适量施肥,但是一、二年生草花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一年生花卉在幼苗阶段尚未大量生长,因 而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少。而二年生草花,在春季就能很快地进行大量生长,所以在生长初期除需供应充足 的氮肥外,还应该配施磷、钾肥,在开花前停止施肥。一些春播花卉由于花期较长,所以在开花后期仍可 以追肥。宿根花卉对于养分的要求以及施肥技术基本上与一、二年生草花类似,维持营养体的功能使宿根 能顺利度过冬季不良环境,保证次年萌发时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所以花后应及时补充肥料,常以速效肥为 主,配以一定比例的长效肥。球根花卉对磷、钾肥比较敏感,施肥上应该考虑如何使地下球根膨大,一般 基肥比例可以减少,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在子球膨大时应及时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四)肥料的类型 有机肥来自动植物遗体或排泄物,如堆肥、厩肥、饼肥、鱼粉、骨粉、屠宰场废弃物以及制糖残渣等。 有机肥一般由于肥效慢,多作基肥使用,但以腐熟为宜,有效成分作用的时间长,其无效成分也有改良土 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如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加速土与肥的融合,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等。堆 肥还用于覆盖地面。基肥的施用量应视土质、土壤肥力状况和植物种类而定,一般厩肥、堆肥应多施,饼 肥、骨粉、粪干宜少施。所施基肥应充分腐熟,否则易烧坏根系。有的无机月巴如过磷酸钙、氯化钾等与 枯枝落叶和粪肥、土杂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有机肥施用量因肥源不同,种类间差异大,施用时应因地因 花卉种类制宜。 商品无机肥有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钠等,钾肥 如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这些是基本肥料或肥料三要素。此外有复合肥料,其中氮、磷、钾含 量的百分比可能不同,但顺序不变,如肥料袋上标明5-10-10的肥料,即含氮(N)5%,五氧化二磷 (P2O5)10%,氧化钾K2O)0%;有的是说明三种要素之间的比例,如2:1:1,意为氮、五氧化二磷、氧 化钾的比例。无机肥肥效高,常为有机肥的10倍以上。 呈粉状、颗粒状或小球状的无机肥,施用时可撒于地面,随即灌水或耕埋人土壤。对液肥可加水稀释 施用,还可于滴灌或灌水时同时施用,也可叶面喷施,肥效更快,当根部吸肥发生障碍时喷施效果尤佳。 无论无机肥或有机肥,均不得含有毒物质 (五)施肥的时期 植物对肥料需求有两个关键的时期,即养分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掌握不同花卉种类的营养特性,充 分利用这两个关键时期,供给花卉适宜的营养,对花卉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植物养分的分配首先是满足 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器官,一般生长最快以及器官形成时,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因此对于木本花卉,春季 应多施氮肥,夏末少施氮肥,否则促使秋梢生长,冬前不能成熟老化,易遭冻害。秋季当花卉顶端停止生 长后,施完全肥,对冬季或早春根部继续生长的多年生花卉有促进作用。冬季不休眠的花卉,在低温、短 日照下吸收能力也差,应减少或停止施肥。 追肥施用的时期和次数受花卉生育阶段、气候和土质的影响。苗期、生长期以及花前花后应施追肥 高温多雨时节或沙质土,追肥宜少量多次。 对于速效性、易淋失或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宜稍提前施用:而迟效性肥料 如有机肥,可提前施 施肥后应随即进行灌水。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还应先行灌水再施肥,以利吸收并防止伤根。 (六)施肥量 因花卉种类、品种、土质以及肥料种类不同,很难确定统一的施肥量标准。一般植株矮小、生长旺盛
(一)花卉的养分含量 分析植物体养分的含量,有利于了解植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利用及分配情况,并以此作为施肥标准 的参考。以大花天竺葵(户 e/drzoynium,ndomesticum)为例,其不同部位的养分分配比例为:茎和叶 71%、 根 23%、花 6%,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含量(占干重百分数)及分配情况如表 6—2 所示。 与大花天竺葵类似,在菊花、香石竹、月季、紫罗兰等切花及仙客来、大岩桐、四季樱草等盆花中, 必需大量元素的吸收及分配表现的规律为:氮的含量在叶片中最多,而且对氮、钾吸收较多,对磷的吸收 相对较少。但不同种类花卉的养分含量相差悬殊(表 6—3)。 (三)花卉需肥特点 不同类别花卉对肥料的需求不同,一、二年生花卉对氮、钾要求较高,施肥以基肥为主,生长期可以 视生长情况适量施肥,但是一、二年生草花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一年生花卉在幼苗阶段尚未大量生长,因 而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少。而二年生草花,在春季就能很快地进行大量生长,所以在生长初期除需供应充足 的氮肥外,还应该配施磷、钾肥,在开花前停止施肥。一些春播花卉由于花期较长,所以在开花后期仍可 以追肥。宿根花卉对于养分的要求以及施肥技术基本上与一、二年生草花类似,维持营养体的功能使宿根 能顺利度过冬季不良环境,保证次年萌发时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所以花后应及时补充肥料,常以速效肥为 主,配以一定比例的长效肥。球根花卉对磷、钾肥比较敏感,施肥上应该考虑如何使地下球根膨大,一般 基肥比例可以减少,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在子球膨大时应及时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四)肥料的类型 有机肥来自动植物遗体或排泄物,如堆肥、厩肥、饼肥、鱼粉、骨粉、屠宰场废弃物以及制糖残渣等。 有机肥一般由于肥效慢,多作基肥使用,但以腐熟为宜,有效成分作用的时间长,其无效成分也有改良土 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如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加速土与肥的融合,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等。堆 肥还用于覆盖地面。基肥的施用量应视土质、土壤肥力状况和植物种类而定,一般厩肥、堆肥应多施,饼 肥、骨粉、粪干宜少施。所施基肥应充分腐熟,否则易烧坏根系。有的无机月巴如过磷酸钙、氯化钾等与 枯枝落叶和粪肥、土杂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有机肥施用量因肥源不同,种类间差异大,施用时应因地因 花卉种类制宜。 商品无机肥有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钠等,钾肥 如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这些是基本肥料或肥料三要素。此外有复合肥料,其中氮、磷、钾含 量的百分比可能不同,但顺序不变,如肥料袋上标明 5—10—10 的肥料,即含氮(N)5%,五氧化二磷 (P2O5)10%,氧化钾(K2O)10%;有的是说明三种要素之间的比例,如 2:1:1,意为氮、五氧化二磷、氧 化钾的比例。无机肥肥效高,常为有机肥的 10 倍以上。 呈粉状、颗粒状或小球状的无机肥,施用时可撒于地面,随即灌水或耕埋人土壤。对液肥可加水稀释 施用,还可于滴灌或灌水时同时施用,也可叶面喷施,肥效更快,当根部吸肥发生障碍时喷施效果尤佳。 无论无机肥或有机肥,均不得含有毒物质。 (五)施肥的时期 植物对肥料需求有两个关键的时期,即养分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掌握不同花卉种类的营养特性,充 分利用这两个关键时期,供给花卉适宜的营养,对花卉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植物养分的分配首先是满足 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器官,一般生长最快以及器官形成时,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因此对于木本花卉,春季 应多施氮肥,夏末少施氮肥,否则促使秋梢生长,冬前不能成熟老化,易遭冻害。秋季当花卉顶端停止生 长后,施完全肥,对冬季或早春根部继续生长的多年生花卉有促进作用。冬季不休眠的花卉,在低温、短 日照下吸收能力也差,应减少或停止施肥。 追肥施用的时期和次数受花卉生育阶段、气候和土质的影响。苗期、生长期以及花前花后应施追肥, 高温多雨时节或沙质土,追肥宜少量多次。 对于速效性、易淋失或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宜稍提前施用;而迟效性肥料 如有机肥,可提前施。 施肥后应随即进行灌水。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还应先行灌水再施肥,以利吸收并防止伤根。 (六)施肥量 因花卉种类、品种、土质以及肥料种类不同,很难确定统一的施肥量标准。一般植株矮小、生长旺盛
的花卉可少施;植株高大、枝叶繁茂、花朵丰硕的花卉宜多施。有些喜肥植物,如梓树、梧桐、牡丹、香 石竹、一品红、菊花等需肥较多;有些是耐贫瘠的植物,如刺槐、悬铃木、山杏、臭椿、风梨、山茶、杜 鹃花等。缓效有机肥可以适当多施,速效有机肥应适度使用。要确定准确的施肥量,需经田间试验,结合 土壤营养分析和植物体营养分析,根据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来测算。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施肥量 根据 Aldrich,G丸的报道,施用氮、磷、钾5-10-5的完全肥,球根类0.05-0.15kg/m2,花境 0.15~0.25kg/m2,落叶灌木0.15-0.3kg/m2,常绿灌木0.15~0.3kg/m2。我国通常每千克土 施氮0.2g、五氧化二磷0.15g、氧化钾0.1g,折合化肥硫酸铵(NH)2 SOle或尿素0.4g、磷酸二氢 钙(CaH2PO]lg、硫酸钾K2SO]0.2g或氯化钾KCl]0.18g,即可供一年生作物开花结实。由于淋失等 原因,实际用量一般远远超过这些数量。通常与植物需要量较大的磷、钾、钙一样,土壤中氮含量有限, 大多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需通过施肥来大量补充。其他大量元素是否需要补充,视植物要求及其存在于 土壤中的数量和有效性决定,并受土壤性质和水质的影响。通常微量元素除沙质碱土和水培时外,一般在 土壤中已有充足供应,不需要另外补充 (七)施肥方法 施肥有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方式。土壤施肥的深度和广度,应依根系分布的特点,将肥料施在根 系分布范围内或稍远处。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花卉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诱导根系扩大生长分布范围,形 成更为强大的根系,增加吸收面积,有利提高花卉的抗逆性。由于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不同,不 同肥料施肥深度也不相冋。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可浅施:磷、钾肥移动性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区内 或与其他有机质混合施用效果更好。氮肥多用作追肥,磷、钾肥与有机肥多用作基肥。施肥的方法有: (1)全圃施肥即将肥料均匀撒布地面,深翻于土中,这种方法多与园圃整地同时进行, (②)环状施肥沿植株周围开环状沟,将肥料施人后随即掩埋。 (3)施肥与灌溉结合进行尤其与喷灌或滴灌相结合,由于施肥及时,肥分分布均匀,既节省劳力又不 破坏土壤结构,因此在花卉栽培中是一种高效低耗的灌溉方法 (4)根外追肥或称叶面施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发挥效果快,并且节约肥料,可与土壤施肥相互补 充。实践证明施用复合肥效果尤佳。 四、露地花卉的防寒与降温 (一)防寒越冬 防寒越冬是对耐寒能力较差的观赏植物实行的一项保护措施,以免除过度低温危害,保证其成活和生 长发育。防寒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覆盖在霜冻到来前,在畦面上覆盖干草、落叶、马粪、草席、蒲席、薄膜等,直到翌春晩霜过后 去除。常用于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可露地越冬的球根花卉和木本植物幼苗的防寒越冬。 (②)灌水冬灌能减少或防止冻害,春灌有保温、増温效果。由于水的热容量大,灌水后提高了土壤I 导热能力,使深层土壤的热量容易传导到土表面,从而提髙近地表空气温度。灌溉可提高地面温度2~2, 5℃。常在严寒来临前1~2d进行冬灌 (3)培土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的宿根花卉和进入休眠的花灌木,培土压埋或开沟覆土压埋植物的根颈部 或地上部分进行防寒,待春季到来后,萌芽前再将培土扒开,植株可继续生长 (4浅耕浅耕可降低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冷却作用,同时,因土壤疏松,有利于太阳辐射热的导入, 对保温和增温有一定效果 (5)包扎一些大型观赏树木茎干常用草或塑料薄膜包扎防寒,如芭蕉、香樟等。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设立风障、利用冷床、熏烟、喷施药剂、减少氮肥施用、增増施磷钾肥料等増加抗 寒力的方法,都是有效的防寒措施 (二)降温越夏 夏季温度过高会对花木产生危害,可通过人工降温保护花木安全越夏。人工降温措施包括叶面及畦间 喷水、搭设遮阳网或草帘覆盖等 (三)覆盖 将一些对花卉生育有益的材料覆盖在圃地上(株间),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水分蒸发、地表板结、杂草
的花卉可少施;植株高大、枝叶繁茂、花朵丰硕的花卉宜多施。有些喜肥植物,如梓树、梧桐、牡丹、香 石竹、一品红、菊花等需肥较多;有些是耐贫瘠的植物,如刺槐、悬铃木、山杏、臭椿、风梨、山茶、杜 鹃花等。缓效有机肥可以适当多施,速效有机肥应适度使用。要确定准确的施肥量,需经田间试验,结合 土壤营养分析和植物体营养分析,根据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来测算。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施肥量= 根据 Aldrich,G 丸的报道,施用氮、磷、钾 5—10—5 的完全肥,球根类 0.05—0.15kg/m2,花境 0.15~0.25kg/m2,落叶灌木 0.15—0.3kg/m2,常绿灌木 0.15~0.3kg/m2。我国通常每千克土 施氮 0.2g、五氧化二磷 0.15g、氧化钾 0.1g,折合化肥硫酸铵[(NH4)2SO4]1g 或尿素 0.4g、磷酸二氢 钙[Ca(H2P O4)2]1g、硫酸钾[K2SO4]0.2g 或氯化钾[KCl]0.18g,即可供一年生作物开花结实。由于淋失等 原因,实际用量一般远远超过这些数量。通常与植物需要量较大的磷、钾、钙一样,土壤中氮含量有限, 大多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需通过施肥来大量补充。其他大量元素是否需要补充,视植物要求及其存在于 土壤中的数量和有效性决定,并受土壤性质和水质的影响。通常微量元素除沙质碱土和水培时外,一般在 土壤中已有充足供应,不需要另外补充。 (七)施肥方法 施肥有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方式。土壤施肥的深度和广度,应依根系分布的特点,将肥料施在根 系分布范围内或稍远处。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花卉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诱导根系扩大生长分布范围,形 成更为强大的根系,增加吸收面积,有利提高花卉的抗逆性。由于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不同,不 同肥料施肥深度也不相同。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可浅施;磷、钾肥移动性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区内, 或与其他有机质混合施用效果更好。氮肥多用作追肥,磷、钾肥与有机肥多用作基肥。施肥的方法有: (1)全圃施肥 即将肥料均匀撒布地面,深翻于土中,这种方法多与园圃整地同时进行。 (2)环状施肥 沿植株周围开环状沟,将肥料施人后随即掩埋。 (3)施肥与灌溉结合进行 尤其与喷灌或滴灌相结合,由于施肥及时,肥分分布均匀,既节省劳力又不 破坏土壤结构,因此在花卉栽培中是一种高效低耗的灌溉方法。 (4)根外追肥 或称叶面施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发挥效果快,并且节约肥料,可与土壤施肥相互补 充。实践证明施用复合肥效果尤佳。 四、露地花卉的防寒与降温 (一)防寒越冬 防寒越冬是对耐寒能力较差的观赏植物实行的一项保护措施,以免除过度低温危害,保证其成活和生 长发育。防寒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覆盖 在霜冻到来前,在畦面上覆盖干草、落叶、马粪、草席、蒲席、薄膜等,直到翌春晚霜过后 去除。常用于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可露地越冬的球根花卉和木本植物幼苗的防寒越冬。 (2)灌水 冬灌能减少或防止冻害,春灌有保温、增温效果。由于水的热容量大,灌水后提高了土壤的 导热能力,使深层土壤的热量容易传导到土表面,从而提高近地表空气温度。灌溉可提高地面温度 2~2, 5℃。常在严寒来临前 1~2d 进行冬灌。 (3)培土 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的宿根花卉和进入休眠的花灌木,培土压埋或开沟覆土压埋植物的根颈部 或地上部分进行防寒,待春季到来后,萌芽前再将培土扒开,植株可继续生长。 (4)浅耕 浅耕可降低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冷却作用,同时,因土壤疏松,有利于太阳辐射热的导入, 对保温和增温有一定效果。 (5)包扎 一些大型观赏树木茎干常用草或塑料薄膜包扎防寒,如芭蕉、香樟等。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设立风障、利用冷床、熏烟、喷施药剂、减少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料等增加抗 寒力的方法,都是有效的防寒措施。 (二)降温越夏 夏季温度过高会对花木产生危害,可通过人工降温保护花木安全越夏。人工降温措施包括叶面及畦间 喷水、搭设遮阳网或草帘覆盖等。 (三)覆盖 将一些对花卉生育有益的材料覆盖在圃地上(株间),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水分蒸发、地表板结、杂草
滋生的效果以及调节土温的作用。覆盖物应是容易获得、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料,应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常用天然有机覆盖物如堆肥、秸秆、腐叶、松毛、锯末、泥炭藓皮、甘蔗渣、花生壳等。覆盖厚度一般为 3~10cm,不宜太厚,以防止杂草生长。 有机覆盖物夏季使地面凉爽,研究证明能降低地表温度达17℃:秋冬两季对土壤又有保温作用,给根 部创造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从而延长根部的生长期:同样早舂气温变幅大,稳定的土温可减缓植物过早生 长,避免晚霜的危害 天然有机覆盖物分解后能增加土壤养分,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尤其在覆盖前施氮肥效果尤佳。覆盖 还可改善土壤的耕性和质地,松针、栎树叶、泥炭藓腐烂后土壤呈酸性反应,枫树和榆树叶子腐烂后呈碱 性反应。地面进行覆盖后,应镇压使其稳定,不易被风力或鸟类所扰动 目前还有用黑色聚乙烯薄膜、铝箔片等作覆盖物的。以聚乙烯薄膜为覆盖物时,应预先于其上打些孔 洞,以利雨水渗入 五、杂草防除 杂草防除是除去田间杂草,不使其与花卉争夺水分、养分和阳光,杂草往往还是病虫害的寄主。因此 定要彻底清除,以保证花卉的健壮生长 除草工作应在杂草发生的早期及早进行,在杂草结实之前必须清除干净,不仅要清除栽植地上的杂草, 还应把四周的杂草除净,对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应把根系全部挖出,深埋或烧掉。小面积以人工除草为主 大面积可采用机械除草或化学除草。近年多施用化学除草剂,若使用得当,可省工、省时,但要注意安全, 根据作物的种类正确选用适合的除草剂,并根据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用药浓度及用药量。 除草剂的类型大致分四类: (1)灭生性对所有植物不加区别,全部杀死。如五氯酚钠、百草枯。 (2)选择性对杂草做有选择地杀死,对作物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2,4-D丁酯 (3)内吸性这种除草剂可通过草的茎、叶或通过根部吸收到植物体内,起到破坏内部结构、破坏生理 平衡的作用,从而使植物死亡。由茎、叶吸收的,如草甘膦:通过根部吸收的,如西玛津。 (4)触杀性除草剂只杀死直接接触的植物部分,对未接触的部分无效。如除草醚。 常见的化学除草剂有:除草醚、草枯醚、五氯酚钠、扑草浄、灭草隆、敌草隆、绿麦隆、2,4-D、 草甘膦、百草枯、茅草枯、西玛津、盖草能等 2,4_D可防除双子叶植物杂草,多用0.5%-1.0%的稀释液田间喷洒,每667m2用量0.05~0.2kg。 草甘膦能有效防除一、二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阔叶杂草以及多年生恶性杂草。蜀桧、龙柏、大叶 黄杨、紫薇、紫荆、女贞、海桐、金钟花、迎春、南天竹、金橘、木槿、麦冬、鸢尾等花木对草甘膦抗性 较强,桃、梅、红叶李、水杉、酢浆草、无花果、槐、金丝桃等花卉苗木对草甘膦反应极敏感,不宜使用。 草甘膦对植物没有选择性,具强内吸性,因此,不能将药剂喷到花木叶面上。在杂草生长旺盛时施用,比 幼苗期施用效果更佳 盖草能可有效去除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每667m2宜用盖草能25~35m1,加水 30kg喷雾,在杂草三至五叶期使用较佳,如在杂草旺盛期施用,需增加剂量 部分草坪杂草和观赏植物的杂草防除剂见表6-6和表6-7。 第二节花卉的容器栽培 将栽植于各类容器中的花卉统称盆栽花卉,简称盆花或盆栽。盆栽便于控制花卉生长的各种条件,利 于促成栽培,还便于搬移,既可陈设于室内,又可布置于庭院。盆栽易于抑制花卉的营召养生长,促进植 物的发育,在适当水肥管理条件下常矮化,且繁密,叶茂花多。 我国盆栽花卉历史悠久,在河姆渡出土的距今7000年前的陶块上的盆栽图案是最早的关于盆栽的史 料。盆花的栽培历史是与盆景艺术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应该说盆栽是先于盆景出现的,盆景艺术的雏形 就是盆栽花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盆栽花卉的现象。经过几千年的栽培技艺的演变,盆栽已经是 花卉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栽培形式之一,而盆花在花卉生产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近些年,我国盆 花发展极其迅猛,2001年销售量达8.1亿盆,销售额52.5亿元,出口额近1.95亿美元。每年的年宵
滋生的效果以及调节土温的作用。覆盖物应是容易获得、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料,应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常用天然有机覆盖物如堆肥、秸秆、腐叶、松毛、锯末、泥炭藓皮、甘蔗渣、花生壳等。覆盖厚度一般为 3~l0cm,不宜太厚,以防止杂草生长。 有机覆盖物夏季使地面凉爽,研究证明能降低地表温度达 17℃;秋冬两季对土壤又有保温作用,给根 部创造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从而延长根部的生长期;同样早春气温变幅大,稳定的土温可减缓植物过早生 长,避免晚霜的危害。 天然有机覆盖物分解后能增加土壤养分,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尤其在覆盖前施氮肥效果尤佳。覆盖 还可改善土壤的耕性和质地,松针、栎树叶、泥炭藓腐烂后土壤呈酸性反应,枫树和榆树叶子腐烂后呈碱 性反应。地面进行覆盖后,应镇压使其稳定,不易被风力或鸟类所扰动。 目前还有用黑色聚乙烯薄膜、铝箔片等作覆盖物的。以聚乙烯薄膜为覆盖物时,应预先于其上打些孔 洞,以利雨水渗入。 五、杂草防除 杂草防除是除去田间杂草,不使其与花卉争夺水分、养分和阳光,杂草往往还是病虫害的寄主。因此 一定要彻底清除,以保证花卉的健壮生长。 除草工作应在杂草发生的早期及早进行,在杂草结实之前必须清除干净,不仅要清除栽植地上的杂草, 还应把四周的杂草除净,对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应把根系全部挖出,深埋或烧掉。小面积以人工除草为主, 大面积可采用机械除草或化学除草。近年多施用化学除草剂,若使用得当,可省工、省时,但要注意安全, 根据作物的种类正确选用适合的除草剂,并根据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用药浓度及用药量。 除草剂的类型大致分四类: (1)灭生性 对所有植物不加区别,全部杀死。如五氯酚钠、百草枯。 (2)选择性 对杂草做有选择地杀死,对作物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 2,4—D 丁酯。 (3)内吸性 这种除草剂可通过草的茎、叶或通过根部吸收到植物体内,起到破坏内部结构、破坏生理 平衡的作用,从而使植物死亡。由茎、叶吸收的,如草甘膦;通过根部吸收的,如西玛津。 (4)触杀性 除草剂只杀死直接接触的植物部分,对未接触的部分无效。如除草醚。 常见的化学除草剂有;除草醚、草枯醚、五氯酚钠、扑草净、灭草隆、敌草隆、绿麦隆、2,4—D、 草甘膦、百草枯、茅草枯、西玛津、盖草能等。 2,4—D 可防除双子叶植物杂草,多用 0.5%一 1.0%的稀释液田间喷洒,每 667m2 用量 0.05~0.2kg。 草甘膦能有效防除一、二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阔叶杂草以及多年生恶性杂草。蜀桧、龙柏、大叶 黄杨、紫薇、紫荆、女贞、海桐、金钟花、迎春、南天竹、金橘、木槿、麦冬、鸢尾等花木对草甘膦抗性 较强,桃、梅、红叶李、水杉、酢浆草、无花果、槐、金丝桃等花卉苗木对草甘膦反应极敏感,不宜使用。 草甘膦对植物没有选择性,具强内吸性,因此,不能将药剂喷到花木叶面上。在杂草生长旺盛时施用,比 幼苗期施用效果更佳。 盖草能可有效去除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每 667m2 宜用盖草能 25~35m1,加水 30kg 喷雾,在杂草三至五叶期使用较佳,如在杂草旺盛期施用,需增加剂量。 部分草坪杂草和观赏植物的杂草防除剂见表 6—6 和表 6—7。 第二节 花卉的容器栽培 将栽植于各类容器中的花卉统称盆栽花卉,简称盆花或盆栽。盆栽便于控制花卉生长的各种条件,利 于促成栽培,还便于搬移,既可陈设于室内,又可布置于庭院。盆栽易于抑制花卉的营召养生长,促进植 物的发育,在适当水肥管理条件下常矮化,且繁密,叶茂花多。 我国盆栽花卉历史悠久,在河姆渡出土的距今 7 000 年前的陶块上的盆栽图案是最早的关于盆栽的史 料。盆花的栽培历史是与盆景艺术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应该说盆栽是先于盆景出现的,盆景艺术的雏形 就是盆栽花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盆栽花卉的现象。经过几千年的栽培技艺的演变,盆栽已经是 花卉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栽培形式之一,而盆花在花卉生产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近些年,我国盆 花发展极其迅猛,2001 年销售量达 8.1 亿盆,销售额 52.5 亿元,出口额近 1.95 亿美元。每年的年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