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 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比如, 自卑自馁情绪有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这些社会心 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如不及时修复,不仅 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 社会意识范畴。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 表”“风向标”;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 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 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 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 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 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 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 来”“我们走向何方”。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 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 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 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 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不为不良情 绪所左右: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不偏激也不片面: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新时代,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求我们 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同时牢牢把握我国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科学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积 极应对“四大挑战”、克服“四种危险”。理性平和,才能拨云见日抓住本质, 才能去蔽除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新时代,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 于强国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不能改变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但也要及时修复。 B.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发展实际正相关。 C.社会成员的情绪基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D.与“强起来”的新时代匹配的社会心态需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专注奋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状况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出观点,针 对性强
湖南省株洲市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 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比如, 自卑自馁情绪有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这些社会心 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如不及时修复,不仅 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 社会意识范畴。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 表”“风向标”;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 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 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 “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 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 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 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 来”“我们走向何方”。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 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 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 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 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不为不良情 绪所左右;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不偏激也不片面;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新时代,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求我们 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同时牢牢把握我国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科学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积 极应对“四大挑战”、克服“四种危险”。理性平和,才能拨云见日抓住本质, 才能去蔽除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新时代,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 于强国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尽管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不能改变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但也要及时修复。 B.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发展实际正相关。 C.社会成员的情绪基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D.与“强起来”的新时代匹配的社会心态需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专注奋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状况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出观点,针 对性强
B.文章二三段按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阐述了社会心态和当代中国心态强起来的 重要性 C.文章四五段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意见,字里行间情理充盈,理性却不 失自信 D.文章采用并列的论证结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逻辑清晰严密,条 理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是否具有世界意识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越来越 重要 B.社会心态既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也体现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的独 特性。 C.新中国日益“强起来”的显著标志是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的社会 心态。 D.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让心态强起来是强国建设的必 做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匠和他的儿子孟宪歧 热河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叫谢老刚。因为谢木匠的手艺太高了,热河镇就 没有人再干木匠活的啦。 很多人都想拜谢木匠为师,谢木匠说:“对不起,我不收徒弟。”背后谢木匠跟 老婆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老婆说:“别人不教,可栓子不能不教吧?” 谢木匠就嘿嘿笑:“那是呀。不教他,我这手绝活儿不就真绝啦?” 栓子十八岁那年,正式跟谢木匠干活。起初,干粗活,用力气,谢木匠干巧活, 干细致活。后来,谢木匠就教栓子干巧活,干细活 做家具,要凿不少卯眼,大大小小的。谢木匠画好线,栓子凿。可在做榫子时, 栓子发现,那些凳子之类腿上的榫子比卯眼小不少,栓子有些纳闷,就问谢木匠 “爸,八仙椅的卯眼大,榫子小,安上也不结实呀?” 谢木匠便嘿嘿笑,说:“傻小子,要是都弄得结结实实的,用上三五十年咱不得 饿死呀?榫子小,加楔子,上腻子,用个三五年,散架了再找咱给修,咱的活儿 就永远做不完 栓子说:“那不是有点弄巧了吗?” 谢木匠还是嘿嘿笑:“我不巧点,咱家的日子早没法过啦 谢木匠又说:“记住,大件的东西,像躺柜啦,炕柜啦,那是人家装粮食用的, 装被褥用的,不好搬动,就给做结实点,能用一辈子。那些常用的小物件经常搬 动,也好做,用个三五年就不错了。” 栓子自言自语:“那要是让人家看出来,多不好意思呀 谢木匠说:“说你傻了不是?我做的东西,神鬼也挑不出毛病来。” 栓子发现,每回要把木板粘在一起的时候,要熬胶熬鳔,只有把胶鳔混合在一起 才粘得瓷实,而且不怕水。谁家做家具,就要准备这些料。熬胶熬鳔是个技术活, 时间短了,太稀,用上不牢靠;时间长了,熬硬了没法使。熬胶熬鳔这活儿都是 谢木匠亲自来做。胶多少,鳔多少,熬多长时间,都有底数,这底数就在谢木匠 心里装着
B.文章二三段按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阐述了社会心态和当代中国心态强起来的 重要性。 C.文章四五段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意见,字里行间情理充盈,理性却不 失自信。 D.文章采用并列的论证结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逻辑清晰严密,条 理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是否具有世界意识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越来越 重要。 B.社会心态既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也体现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的独 特性。 C.新中国日益“强起来”的显著标志是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的社会 心态。 D.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让心态强起来是强国建设的必 做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木匠和他的儿子 孟宪歧 热河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叫谢老刚。因为谢木匠的手艺太高了,热河镇就 没有人再干木匠活的啦。 很多人都想拜谢木匠为师,谢木匠说:“对不起,我不收徒弟。”背后谢木匠跟 老婆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老婆说:“别人不教,可栓子不能不教吧?” 谢木匠就嘿嘿笑:“那是呀。不教他,我这手绝活儿不就真绝啦?” 栓子十八岁那年,正式跟谢木匠干活。起初,干粗活,用力气,谢木匠干巧活, 干细致活。后来,谢木匠就教栓子干巧活,干细活。 做家具,要凿不少卯眼,大大小小的。谢木匠画好线,栓子凿。可在做榫子时, 栓子发现,那些凳子之类腿上的榫子比卯眼小不少,栓子有些纳闷,就问谢木匠: “爸,八仙椅的卯眼大,榫子小,安上也不结实呀?” 谢木匠便嘿嘿笑,说:“傻小子,要是都弄得结结实实的,用上三五十年咱不得 饿死呀?榫子小,加楔子,上腻子,用个三五年,散架了再找咱给修,咱的活儿 就永远做不完。” 栓子说:“那不是有点弄巧了吗?” 谢木匠还是嘿嘿笑:“我不巧点,咱家的日子早没法过啦。” 谢木匠又说:“记住,大件的东西,像躺柜啦,炕柜啦,那是人家装粮食用的, 装被褥用的,不好搬动,就给做结实点,能用一辈子。那些常用的小物件经常搬 动,也好做,用个三五年就不错了。” 栓子自言自语:“那要是让人家看出来,多不好意思呀?” 谢木匠说:“说你傻了不是?我做的东西,神鬼也挑不出毛病来。” 栓子发现,每回要把木板粘在一起的时候,要熬胶熬鳔,只有把胶鳔混合在一起, 才粘得瓷实,而且不怕水。谁家做家具,就要准备这些料。熬胶熬鳔是个技术活, 时间短了,太稀,用上不牢靠;时间长了,熬硬了没法使。熬胶熬鳔这活儿都是 谢木匠亲自来做。胶多少,鳔多少,熬多长时间,都有底数,这底数就在谢木匠 心里装着
大队支书找谢木匠说:“你给我爹做口棺材。” 谢木匠摇头:“那是粗活,我从来没干过 支书说:“你把它当细活做不就行了吗?娟子高中毕业二年了,应该推荐她上大 学了吧?” 谢木匠沉默良久,说:“好吧。” 谢木匠跟栓子给支书家做了棺材,描龙画风,看不见榫卯,看不见疤痕,简直是 一件华丽的工艺品。支书脸上很有面子,谢木匠因此声名大振。 有很多人都来找谢木匠做棺材,谢木匠一口回绝。很硬 支书果然不食言,推荐娟子上了大学 娟子出嫁,家里要陪送一对梨木箱子,谢木匠说:“得给你姐做结实点,用一辈 子不行,得能用两辈子!” 栓子仔细观察谢木匠怎么凿卯眼,怎么做榫子,怎么熬胶熬鳔,用了多少,熬了 多长时间,一一记在心里。 送姐姐那天,谢木匠长叹了一口气:“这对箱子,我是用心血做的,能用两辈子 都不止!” 谢木匠终于老了 谢木匠躺在炕上,跟栓子说:“做家具,最要紧的是胶和鳔。你记住了,三分之 二的胶,三分之一的鳔,是最好的。但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了,你就没饭碗了。” 栓子答:“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三分胶一分鳔,三个时辰不能少。对吧?” 谢木匠惊讶地问:“你咋知道的?” 栓子答:“你梦话里说出来的。” 其实,这是栓子暗中观察得出来的。 栓子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木匠生涯。 栓子没有按谢木匠的嘱咐去做。 栓子干活一是一,二是二,做出的家具坚固耐用。 有人说:“栓子,你比你爸实诚。” 栓子问:“你这话是啥意思?” 那人答:“凡是热河镇让你爸打家具的人都知道,你爸爸留着后手呢。大件的家 具还行,就是那些椅椅凳凳的,用个三五年,就都坏了,还得重新做 ①栓子红了脸… ②后来,栓子赶上了好时代,时髦的家具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当上了栓子家具公 司的经理,他的手艺不仅享誉热河镇,还在县城小有名气。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蓄势,交代谢木匠手艺太高以致热河镇没有人再干木匠活了,悬念 十足,令读者充满期待;从全文来看,这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B.“熬胶熬鳔是个技术活……都是谢木匠亲自来做……底数就在谢木匠心里装 着”这句话表明谢木匠教栓子学徒留有一手,怕没了饭碗。 C.小说结尾前写“有人”和栓子的对话,是对谢木匠自作聪明一—“神鬼也挑 不出毛病来”的讽刺,表明了作者做人要实诚的态度。 D.整篇小说以对话为主,情节相对简单,中间穿插的“做棺材”“做梨木箱子” 两个故事使谢木匠的形象更加典型,同时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5.小说运用了多组对比来刻画谢木匠这一形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5分 6.最后标有①②的两处,哪一处作为小说的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6分)
大队支书找谢木匠说:“你给我爹做口棺材。” 谢木匠摇头:“那是粗活,我从来没干过。” 支书说:“你把它当细活做不就行了吗?娟子高中毕业二年了,应该推荐她上大 学了吧?” 谢木匠沉默良久,说:“好吧。” 谢木匠跟栓子给支书家做了棺材,描龙画风,看不见榫卯,看不见疤痕,简直是 一件华丽的工艺品。支书脸上很有面子,谢木匠因此声名大振。 有很多人都来找谢木匠做棺材,谢木匠一口回绝。很硬。 支书果然不食言,推荐娟子上了大学。 娟子出嫁,家里要陪送一对梨木箱子,谢木匠说:“得给你姐做结实点,用一辈 子不行,得能用两辈子!” 栓子仔细观察谢木匠怎么凿卯眼,怎么做榫子,怎么熬胶熬鳔,用了多少,熬了 多长时间,一一记在心里。 送姐姐那天,谢木匠长叹了一口气:“这对箱子,我是用心血做的,能用两辈子 都不止!” 谢木匠终于老了。 谢木匠躺在炕上,跟栓子说:“做家具,最要紧的是胶和鳔。你记住了,三分之 二的胶,三分之一的鳔,是最好的。但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了,你就没饭碗了。” 栓子答:“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三分胶一分鳔,三个时辰不能少。对吧?” 谢木匠惊讶地问:“你咋知道的?” 栓子答:“你梦话里说出来的。” 其实,这是栓子暗中观察得出来的。 栓子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木匠生涯。 栓子没有按谢木匠的嘱咐去做。 栓子干活一是一,二是二,做出的家具坚固耐用。 有人说:“栓子,你比你爸实诚。” 栓子问:“你这话是啥意思?” 那人答:“凡是热河镇让你爸打家具的人都知道,你爸爸留着后手呢。大件的家 具还行,就是那些椅椅凳凳的,用个三五年,就都坏了,还得重新做。” ①栓子红了脸…… ②后来,栓子赶上了好时代,时髦的家具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当上了栓子家具公 司的经理,他的手艺不仅享誉热河镇,还在县城小有名气。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蓄势,交代谢木匠手艺太高以致热河镇没有人再干木匠活了,悬念 十足,令读者充满期待;从全文来看,这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B.“熬胶熬鳔是个技术活……都是谢木匠亲自来做……底数就在谢木匠心里装 着”这句话表明谢木匠教栓子学徒留有一手,怕没了饭碗。 C.小说结尾前写“有人”和栓子的对话,是对谢木匠自作聪明——“神鬼也挑 不出毛病来”的讽刺,表明了作者做人要实诚的态度。 D.整篇小说以对话为主,情节相对简单,中间穿插的“做棺材”“做梨木箱子” 两个故事使谢木匠的形象更加典型,同时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5.小说运用了多组对比来刻画谢木匠这一形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5 分) 6.最后标有①②的两处,哪一处作为小说的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社会经济中的城市群体化 现象越来越显著,城市群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传统的省域经济,正在向城市 群经济转变。城市群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潜力的核心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是由区域内各城市、各要素的融合程度决定的。融合是指在 髙水平上的城市协调关系和要素合理配置,是通过集聚和扩散实现的。世界三大 著名的大湾区城市群,起步于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港口、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 施优先发展;同时,产业、资本和市场集聚 通过对长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海西、山东半岛七个城市群 的人口、土地、经济概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五年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群 为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吸引力比较高,尤其是“211”、“985”名校聚集的上海 杭州、南京等城市名列前茅;人口涌入最少的则是海西城市群,即使核心城市福 州和厦门,城市竞争力也稍弱。从土地占比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来看,粤港澳的 地均产出最高,是第二名长三角城市群地均产值的二倍之多:地均产出最低的城 市群为成渝城市群,仅占粤港澳城市群的1/7。 材料二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为62.72%,城镇体系趋于完善中,基础设施较为完 善,基本判别其现在处于趋于成熟阶段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为68.4T%,城镇密度区域较稳定,同时基础设施水平 也是所有城市群中最完善的,属于内涵式增长阶段,基本判别其处于成熟发展阶 而粤港澳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髙达84.41%,区域内部相对较为平衡,城市空间组 织扩散高于集聚作用,城镇密度也处于相对合理的稳定状态,基本判断其处于成 熟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由于城镇化率 比较低,还处于集聚作用为主、扩散作用为辅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处于快速发育 阶段。 表1: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 指标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成熟发展阶段 城镇化30%左右 30%—50% 50%—70% 70%以上 城镇体不完善、城镇密较为完善、城镇密完善,城镇密度完善,城镇密度区 系 度低 度较高 继续提高 域稳定 空间结松散、基础设施较紧密、基础设施紧密、基础设施最紧密、基础设施 构 不完善 较完善 完善 相当完善 空间作集聚作用占绝对集聚为主,扩散为集聚与扩散相对扩散作用略占优势 用 优势 平衡 城市分分工系统还未形分工体系开始形分工体系相对合分工体系完善 工 成 成 增长路「外延式增长外延式为主、内涵内涵式为主、外内涵式增长 式为辅 延式为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社会经济中的城市群体化 现象越来越显著,城市群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传统的省域经济,正在向城市 群经济转变。城市群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潜力的核心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是由区域内各城市、各要素的融合程度决定的。融合是指在 高水平上的城市协调关系和要素合理配置,是通过集聚和扩散实现的。世界三大 著名的大湾区城市群,起步于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港口、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 施优先发展;同时,产业、资本和市场集聚。 通过对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海西、山东半岛七个城市群 的人口、土地、经济概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五年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群 为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吸引力比较高,尤其是“211”、“985”名校聚集的上海、 杭州、南京等城市名列前茅;人口涌入最少的则是海西城市群,即使核心城市福 州和厦门,城市竞争力也稍弱。从土地占比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来看,粤港澳的 地均产出最高,是第二名长三角城市群地均产值的二倍之多;地均产出最低的城 市群为成渝城市群,仅占粤港澳城市群的 1/7。 材料二: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为 62.72%,城镇体系趋于完善中,基础设施较为完 善,基本判别其现在处于趋于成熟阶段;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为 68.47%,城镇密度区域较稳定,同时基础设施水平 也是所有城市群中最完善的,属于内涵式增长阶段,基本判别其处于成熟发展阶 段; 而粤港澳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达 84.41%,区域内部相对较为平衡,城市空间组 织扩散高于集聚作用,城镇密度也处于相对合理的稳定状态,基本判断其处于成 熟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由于城镇化率 比较低,还处于集聚作用为主、扩散作用为辅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处于快速发育 阶段。 表 1: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 指标 雏形发育阶段 快速发育阶段 趋于成熟阶段 成熟发展阶段 城镇化 率 30%左右 30%—50% 50%—70% 70%以上 城镇体 系 不完善、城镇密 度低 较为完善、城镇密 度较高 完善,城镇密度 继续提高 完善,城镇密度区 域稳定 空间结 构 松散、基础设施 不完善 较紧密、基础设施 较完善 紧密、基础设施 完善 最紧密、基础设施 相当完善 空间作 用 集聚作用占绝对 优势 集聚为主,扩散为 辅 集聚与扩散相对 平衡 扩散作用略占优势 城市分 工 分工系统还未形 成 分工体系开始形 成 分工体系相对合 理 分工体系完善 增长路 径 外延式增长 外延式为主、内涵 式为辅 内涵式为主、外 延式为辅 内涵式增长
材料三: 表2:七大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 城市群名称城市首位经济首位度核心城市集中度城市群空间结构 度 长三角城市群2.28 1.73 56.6% 多中心结构,相对较均 衡 粤港澳城市群1.19 57.2%双中心,相对均衡 京津冀城市群141.39642%中心,不均衡 长江中游城市1.43 中心,不均衡 海西城市群1941.6224.4%双中心,不均衡 「成渝城市群206 60 双中心,不均衡 山东半岛城市1.28 1.52 26.5% 双中心,不均衡 群 注:城市首位度: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经济首位度越高,说明该城市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地位越高。 材料四: ①增长极开发模式②点轴式开发模式 ③点轴群开发模 式 ④网络开发模式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城镇化率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都是趋于成熟阶段,但实际 发展阶 段不同。 B.同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粤港澳城市群在所有指标上优于长三角城市群,因此 发展前 景更好。 C.长江中游、成渝、海西、山东半岛四大城市群还处在外延式发展阶段,分工 体系远 未完善。 D.城市群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但判别它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定都要考虑 全部六 个指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城市群经济发展的质量取决于区域内各城市、各要素的融合程度,融合则通 过集聚和扩散实现。 B.城市群人口净流入越多,说明其城市协调关系和要素合理配置水平越髙,区 域经济 发展质量越高 C.从土地占比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上来看,地均产出前三位为粤港澳、长三角 京津 冀,成渝最低
材料三: 表 2:七大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 城市群名称 城市首位 度 经济首位度 核心城市集中度 城市群空间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 2.28 1.73 56.6% 多中心结构,相对较均 衡 粤港澳城市群 1.19 1.03 57.2% 双中心,相对均衡 京津冀城市群 1.4 1.39 64.2% 三中心,不均衡 长江中游城市 群 1.43 1.28 40.4% 三中心,不均衡 海西城市群 1.94 1.62 24.4% 双中心,不均衡 成渝城市群 2.06 1.46 60.4% 双中心,不均衡 山东半岛城市 群 1.28 1.52 26.5% 双中心,不均衡 注:城市首位度: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经济首位度越高,说明该城市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地位越高。 材料四: ①增长极开发模式 ②点轴式开发模式 ③点轴群开发模 式 ④网络开发模式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城镇化率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都是趋于成熟阶段,但实际 发展阶 段不同。 B.同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粤港澳城市群在所有指标上优于长三角城市群,因此 发展前 景更好。 C.长江中游、成渝、海西、山东半岛四大城市群还处在外延式发展阶段,分工 体系远 未完善。 D.城市群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但判别它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定都要考虑 全部六 个指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城市群经济发展的质量取决于区域内各城市、各要素的融合程度,融合则通 过集聚和扩散实现。 B.城市群人口净流入越多,说明其城市协调关系和要素合理配置水平越高,区 域经济 发展质量越高。 C.从土地占比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上来看,地均产出前三位为粤港澳、长三角、 京津 冀,成渝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