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 惟上”:将政策文件中提到的问题做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理论硏究眼髙手低,过分偏重理论思辨硏究,脱离教育实际问题,难以为教 育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应用硏究则表现为经验的堆积,缺乏理论指导,水平 较低 盲目照搬,将国外的资料带回国内,稍加改动,贴上中国标签,表面上看是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际上严重抑制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怎样才为好的研究问题?(研究选题的评价) 1.价值性(研究意义) 一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可以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考虑。从宏 观和微观来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教 学实际的需要来选题。 2.科学性 选题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事实依据或以科学原理为依据。 如牛顿50岁后研究上帝的存在,因为不具有科学性而没有任何成就;有人研究 永动机,因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无任何结果。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要具体化,界限清楚,避免选择大而全的、宏观性的硏究问题。 6
第二章 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 6 “惟上”:将政策文件中提到的问题做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理论研究眼高手低,过分偏重理论思辨研究,脱离教育实际问题,难以为教 育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应用研究则表现为经验的堆积,缺乏理论指导,水平 较低 盲目照搬,将国外的资料带回国内,稍加改动,贴上中国标签,表面上看是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际上严重抑制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怎样才为好的研究问题?(研究选题的评价) 1.价值性(研究意义) 一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可以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考虑。从宏 观和微观来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教 学实际的需要来选题。 2.科学性 选题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事实依据或以科学原理为依据。 如牛顿 50 岁后研究上帝的存在,因为不具有科学性而没有任何成就;有人研究 永动机,因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无任何结果。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要具体化,界限清楚,避免选择大而全的、宏观性的研究问题
第二章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 简单、明了。 4.创新性 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有创新和独到之处。要做到这 点,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阅 文献,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硏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批判性分析,在此基 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硏究的着眼点。 新意从以下可以体现:材料新、方法新、新观点、新问题 可行性 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题,以保证能按质按量 地完成课题。客观条件包括与客体相关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 理论准备等方面的条件以及科学上的可能性,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 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研究时机也很重要,什 么时候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第二节表述问题 找到了可以研究的问题,还要会恰当的表述。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对问题的 陈述可以粗略一些,然后通过查阅文献系统地限制
第二章 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 7 简单、明了。 4.创新性 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有创新和独到之处。要做到这 一点,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阅 文献,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批判性分析,在此基 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 新意从以下可以体现:材料新、方法新、新观点、新问题。 5.可行性 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题,以保证能按质按量 地完成课题。客观条件包括与客体相关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 理论准备等方面的条件,以及科学上的可能性,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 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研究时机也很重要,什 么时候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第二节 表述问题 找到了可以研究的问题,还要会恰当的表述。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对问题的 陈述可以粗略一些,然后通过查阅文献系统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