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仓储与保管 第一节仓储与保管概述 一、仓储的概念 1、基本概念 仓: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 储:收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交付使用 “仓储”是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物品的行为 静态仓储:存放 动态仓储:保管、控制、提供使用 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保管、控制的 过程,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2、仓储的功能 (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 (3)劳动产品价值保存的作用(增加附加值) (4)流通过程的衔接(分类、配送、商品陈列) (5)市场信息的传感器(仓储量变化、产需关系) (6)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的重要组成) (7)提供信用保证(查验、仓单质押) (8)现代交易的场所(存储-交易,木材、石材) 3、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企业自营仓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 规模小、数量多、专用、设施简单 (2)营业仓储(提供货物仓储、提供仓储场地) 仓储合同 (3)公共仓储(公用配套设施、车站码头) (4)战略储备仓储(国防、社会,粮、油、水) 安全性、长时间 (二)按仓储对象划分
第二章 仓储与保管 第一节 仓储与保管概述 一、仓储的概念 1、基本概念 仓: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 储:收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交付使用 “仓储”是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物品的行为 静态仓储:存放 动态仓储:保管、控制、提供使用 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保管、控制的 过程,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2、仓储的功能 (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 (3)劳动产品价值保存的作用(增加附加值) (4)流通过程的衔接(分类、配送、商品陈列) (5)市场信息的传感器(仓储量变化、产需关系) (6)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的重要组成) (7)提供信用保证(查验、仓单质押) (8)现代交易的场所(存储-交易,木材、石材) 3、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企业自营仓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 规模小、数量多、专用、设施简单 (2)营业仓储(提供货物仓储、提供仓储场地) 仓储合同 (3)公共仓储(公用配套设施、车站码头) (4)战略储备仓储(国防、社会,粮、油、水) 安全性、长时间 (二)按仓储对象划分
(1)普通物品仓储: 不需要特殊保管条件 一般的生产物资、普通生活用品、普通工具、通用仓库或货场 (2)特殊物品仓储 危险品、冷藏、粮食 专用仓库 (三)按仓储功能划分 (1)储存仓储(存期长、地偏远、存量大) (2)物流中心仓储(以物流管理为目的,实现物流的时间价值,过程、数量、 方向控制,品种少批量大经济中心区) (3)配送仓储(配送中心仓储、支持销售) (4)运输转换仓储(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 (5)保税仓储(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进而复 出或暂缓纳税,海关直控,进出境口岸附近) 二、保管的含义 1、保管的定义 保管(Storage)的定义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和数量、质量管理控制的活动。 商品保管是物流的主体,它包括对商品进行合理地储存和科学地养护。商品储 存是将商品按照一定的原则存放在适宜的场所和位置:商品养护是按照一定的要求 对商品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2、概念理解 (1)产生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品种等方 面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消除这些差异,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储备。 (2)保管与仓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 两者常常被视为同一内容的概念。仓库不仅是用来进行物品保管的场所,而且 也是从事包装、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活动的物流节点设施。 三、保管的基本功能 1、调整产销时间功能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调节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偏离。 2、调蘑商品价值功能
(1)普通物品仓储: 不需要特殊保管条件 一般的生产物资、普通生活用品、普通工具、通用仓库或货场 (2)特殊物品仓储 危险品、冷藏、粮食 专用仓库 (三)按仓储功能划分 (1)储存仓储(存期长、地偏远、存量大) (2)物流中心仓储(以物流管理为目的,实现物流的时间价值,过程、数量、 方向控制,品种少批量大经济中心区) (3)配送仓储(配送中心仓储、支持销售) (4)运输转换仓储(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 (5)保税仓储(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进而复 出或暂缓纳税,海关直控,进出境口岸附近) 二、保管的含义 1、保管的定义 保管(Storage)的定义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和数量、质量管理控制的活动。 商品保管是物流的主体,它包括对商品进行合理地储存和科学地养护。商品储 存是将商品按照一定的原则存放在适宜的场所和位置;商品养护是按照一定的要求 对商品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2、概念理解 (1)产生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品种等方 面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消除这些差异,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储备。 (2)保管与仓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 两者常常被视为同一内容的概念。仓库不仅是用来进行物品保管的场所,而且 也是从事包装、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活动的物流节点设施。 三、保管的基本功能 1、调整产销时间功能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调节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偏离。 2、调整商品价值功能
(1)调整商品价格:如不保管储存,产多少销多少,及时消耗,价格必然暴跌, 非生产季节价格必爆涨。 (2)维护商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缓库存商品的变化,以保存商品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 四、保管的任务 1、规划与配备仓储设施 2、制定商品储存规划 3、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 4、进行科学地保养与维护 5、掌握库存商品信息 6、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仓库及其业务 一、现代仓库的含义及功能 1、仓库:是指用来为防止物品的丢失和损伤,实施保管活动的建筑物及场地。 是从事商品包装、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物流节点。 2、现代仓库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功能: ◆保管储存物品: ◆移动物品:如收货验货、搬运放置、发货、装卸运输等。 ◆信息传递:如物资的使用、库存情况。 二、仓库业务管理 1、就其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来看:主要包括;接货、验收、入库、保管、保 养、出库、发运(配送)等作业环节。 2、就其信息传递过程来看:包括各种物资单据、凭证、台账、报表、资料等 处理过程,并形成信息流。因此、仓库的基本作业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货物 入库阶段、货物保管阶段和货物出库阶段。 一)入库阶段 1、货物接运:①到车站、码头提货:②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③托运单位送 货到库的接货
(1)调整商品价格:如不保管储存,产多少销多少,及时消耗,价格必然暴跌, 非生产季节价格必爆涨。 (2)维护商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缓库存商品的变化,以保存商品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 四、保管的任务 1、规划与配备仓储设施 2、制定商品储存规划 3、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 4、进行科学地保养与维护 5、掌握库存商品信息 6、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 仓库及其业务 一、现代仓库的含义及功能 1、仓库:是指用来为防止物品的丢失和损伤,实施保管活动的建筑物及场地。 是从事商品包装、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物流节点。 2、现代仓库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功能: ◆ 保管储存物品; ◆ 移动物品:如收货验货、搬运放置、发货、装卸运输等。 ◆ 信息传递:如物资的使用、库存情况。 二、仓库业务管理 1、就其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来看:主要包括;接货、验收、入库、保管、保 养、出库、发运(配送)等作业环节。 2、就其信息传递过程来看:包括各种物资单据、凭证、台账、报表、资料等 处理过程,并形成信息流。因此、仓库的基本作业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货物 入库阶段、货物保管阶段和货物出库阶段。 一)入库阶段 1、货物接运:①到车站、码头提货;②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 ;③托运单位送 货到库的接货
2、货物验收:程序一般为:验收准备、核对凭证、检查数量和质量、填写验收 报告、处理验收中的问题。 3、货物入库:物作入库业的主要内容是:登账、立卡及建立货物档案。 二)货物在库保管阶段 ◆回转对应保管原则 ◆同一性原则 ◆形状特性原则 ◆位置标识原则 ◆关联性原则 三)货物存放方式 ◆地面平放式: ◆托盘平放式 ◆直接堆放式 ◆托盘堆码式: ◆货架存放式。 四)保管货物的护养 1、储存保管商品的损耗 (1)有形损耗:按其损耗的原因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异常损耗。措施是加强 仓储作业管理。二是自然损耗。措施是加强货物的保管护养。 (2)无形损耗:储存商品的无形损耗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必须给以足够的 重视。措施是加强库存控制。 2、自然损耗的管理一一货物的护养 (1)原则:预防为主。 (2)内容:防锈、防尘、防潮、防腐、防震、防水、防霉、防爆、防变质、防 漏电等。 (3)办法:主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持适当的保管环境温度和湿度。原因如下: 3、货物的主要护养技术简介 (1)仓库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仪器测量,通风降温 (2)密封与吸湿 五)盘点 (一)盘点的主要内容
2、货物验收:程序一般为:验收准备、核对凭证、检查数量和质量、填写验收 报告、处理验收中的问题。 3、货物入库:物作入库业的主要内容是:登账、立卡及建立货物档案。 二)货物在库保管阶段 ◆ 回转对应保管原则 ◆ 同一性原则 ◆ 形状特性原则 ◆ 位置标识原则 ◆ 关联性原则 三)货物存放方式 ◆ 地面平放式; ◆ 托盘平放式; ◆ 直接堆放式; ◆ 托盘堆码式; ◆ 货架存放式。 四)保管货物的护养 1、储存保管商品的损耗 (1)有形损耗 :按其损耗的原因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异常损耗。措施是加强 仓储作业管理。二是自然损耗。措施是加强货物的保管护养。 (2)无形损耗:储存商品的无形损耗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必须给以足够的 重视。措施是加强库存控制。 2、自然损耗的管理——货物的护养 (1)原则:预防为主。 (2)内容:防锈、防尘、防潮、防腐、防震、防水、防霉、防爆、防变质、防 漏电等。 (3)办法:主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持适当的保管环境温度和湿度。原因如下: 3、货物的主要护养技术简介 (1)仓库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仪器测量,通风降温 (2)密封与吸湿 五)盘点 (一)盘点的主要内容
1、查数量 2、查质量 3、查保管条件 4、查安全 (二)盘点方法 (1)账面盘点法(2)现货盘点法 (三)出库阶段 货物出库是仓库业务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根据运输调度的指示,经过货物 出库前准备、凭证核对、备货、复核、点交、清理到发运为止的整个作业过程。出 库方式有以下几种: ◆自提方式 ◆送货方式 ◆中转发运 第三节库存控制 一、库存与储备、储存的概念区别 1、库存的概念 库存指的是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 其一,物资所停滞的位置,不是在生产线上,不是在车间里,也不是在非仓库 中的任何位置: 其二,物资的停滞状态可能由任何原因引起,而不一定是某种特殊的停滞。 这些原因大体有:①能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②被动的各种形态的超储:③完 全的积压。 2、储备 物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物资的行动。目的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地、 有效地进行: 所以,物资储备是一种能动的储存形式,或者说,是有目的的、能动地生产领 域和流通领域中物资的暂时停滞,尤其是指在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那
1、查数量 2、查质量 3、查保管条件 4、查安全 (二)盘点方法 (1)账面盘点法(2)现货盘点法 (三)出库阶段 货物出库是仓库业务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根据运输调度的指示,经过货物 出库前准备、凭证核对、备货、复核、点交、清理到发运为止的整个作业过程。出 库方式有以下几种: ◆自提方式 ◆送货方式 ◆中转发运 第三节 库存控制 一、库存与储备、储存的概念区别 1、库存的概念 库存指的是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 其一,物资所停滞的位置,不是在生产线上,不是在车间里,也不是在非仓库 中的任何位置; 其二,物资的停滞状态可能由任何原因引起,而不一定是某种特殊的停滞。 这些原因大体有:①能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②被动的各种形态的超储;③完 全的积压。 2、储备 物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物资的行动。目的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地、 有效地进行。 所以,物资储备是一种能动的储存形式,或者说,是有目的的、能动地生产领 域和流通领域中物资的暂时停滞,尤其是指在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