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配送与流通加工 第一节配送与流通加工概述 一、配送与流通加工的概念 配送(Distribution)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 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物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 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使 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对配送概念的理解 (一)从物流、商流的角度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 1.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 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2.从商流来讲,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而配送则是商物合一的产物,配送本身 就是一种商业形式。 (二)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 配送表现为: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这个概念的 内涵,概括了几点: 1.配送实质是送货: 这里面强调现代送货,表述了和我国旧式送货的区别,其区别以“现代”两字 概括,即现代生产力、劳动手段支撑的,依靠科技进步的,实现“配”和“送”有 机结合的一种方式。 2.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认识,因而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通常我们称之为配送 制度。 3.配送是资源接近顾客的“最终配置”: 4.配送活动的范围主要流通领域,有其局限性
第五章 配送与流通加工 第一节 配送与流通加工概述 一、配送与流通加工的概念 配送(Distribution)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 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物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 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使 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对配送概念的理解 (一)从物流、商流的角度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 1.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 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2.从商流来讲,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而配送则是商物合一的产物,配送本身 就是一种商业形式。 (二)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 配送表现为: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这个概念的 内涵,概括了几点: 1.配送实质是送货; 这里面强调现代送货,表述了和我国旧式送货的区别,其区别以“现代”两字 概括,即现代生产力、劳动手段支撑的,依靠科技进步的,实现“配”和“送”有 机结合的一种方式。 2.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认识,因而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通常我们称之为配送 制度。 3.配送是资源接近顾客的“最终配置”; 4.配送活动的范围主要流通领域,有其局限性
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用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因而有 其局限性。尽管配送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与物流活动方式,有其战略性价值,但 是它并不能解决流通领域的所有问题。 (三)从实施形态角度 配送按用户定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它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 方式送交用户。这个概念的内容概括了几点: 1.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 配送是从物流结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2.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 配送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在于,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 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 3.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 在观念上必须明确“用户第一”、“质量第一”,配送企业的地位是服务地位 而不是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从本企业利益出发而应从用户利益出发,在满足用户利 益基础上取得本企业的利益。 二、配送的意义 国内外实践证明,货物配送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促进商品流通的社会化、现代 化与合理化,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流通方式。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货物配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2.货物配送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货物配送是实现流通现代化、合理化的重要措施。 三、推行货物配送的必要条件 L.应有稳定的资源 2.应有足够的资金 3.应有齐备的配送手段 4.应有高效的信息系统 5.应有一支素质高的职工队伍
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用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因而有 其局限性。尽管配送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与物流活动方式,有其战略性价值,但 是它并不能解决流通领域的所有问题。 (三)从实施形态角度 配送按用户定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它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 方式送交用户。这个概念的内容概括了几点: 1.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 配送是从物流结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2.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 配送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在于,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 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 3.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 在观念上必须明确“用户第一”、“质量第一”,配送企业的地位是服务地位 而不是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从本企业利益出发而应从用户利益出发,在满足用户利 益基础上取得本企业的利益。 二、配送的意义 国内外实践证明,货物配送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促进商品流通的社会化、现代 化与合理化,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流通方式。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货物配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2.货物配送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货物配送是实现流通现代化、合理化的重要措施。 三、推行货物配送的必要条件 1.应有稳定的资源 2.应有足够的资金 3.应有齐备的配送手段 4.应有高效的信息系统 5.应有一支素质高的职工队伍
四、配送的类型 (一)按实施配送的结点不同分 L.商店配送。规模不大,适合对消费者 2.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大,配送功能强,配送主要形式。 3.仓库配送。利用原有设施,容易上马,投资小。适合中等规模配送 4.生产企业配送。适用于多品种生产、产品就地消费的企业。 (二)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 1、单品种、大批量配送。成本低、一般生产企业。 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符合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发达国家推崇的配送方式。 作业要求高,设备复杂、计划难度大。生产消费都可。 (三)按配送时间与数量不同分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路线配送。 5、即时配送。 (四)按经营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1.销售配送。配送主体是销售企业。 2.供应配送。可提高企业物资或商品供应水平和能力。 3.销售一一供应一体化配送。在进行本企业产品销售的同时,还承担基本固定 用户的有计划的商品采购供应职能。 4.代存代供配送。即用户企业将自己的货物委托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或委托代 订。货物所有权仍属用户企业,配送企业在服务中获取收益,但不是商业利润。 (五)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加工配送;2.集疏配送: (六)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综合配送:2.共同配送;
四、 配送的类型 (一)按实施配送的结点不同分 1.商店配送。规模不大,适合对消费者。 2.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大,配送功能强,配送主要形式。 3.仓库配送。利用原有设施,容易上马,投资小。适合中等规模配送。 4.生产企业配送。适用于多品种生产、产品就地消费的企业。 (二)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 1、单品种、大批量配送。成本低、一般生产企业。 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符合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发达国家推崇的配送方式。 作业要求高,设备复杂、计划难度大。生产消费都可。 (三)按配送时间与数量不同分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路线配送。 5、即时配送。 (四)按经营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1.销售配送。配送主体是销售企业。 2.供应配送。可提高企业物资或商品供应水平和能力。 3.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在进行本企业产品销售的同时,还承担基本固定 用户的有计划的商品采购供应职能。 4.代存代供配送。即用户企业将自己的货物委托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或委托代 订。货物所有权仍属用户企业,配送企业在服务中获取收益,但不是商业利润。 (五)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加工配送; 2.集疏配送; (六)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综合配送; 2.共同配送;
(七)按配送集约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单一服务对象配送;2.共同配送: 五、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与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差 别主要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大。 流通加工 生产加工 加工对 人品 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 加工程度简单,是对生产加工的辅 复杂 助与补充 价值观念完善使用价值,提高价值 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 组织者 流通企业 生产企业 目的方便流通,促进销售 为了消费和生产 六、流通加工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流通加工,增加附加价值,生产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在供应量不 变的情况下,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这是物流企业走发展内涵道路的一种好办法。 1、提高商品保存机能。如肉制品等食品。 2、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如玻璃、卷板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集中与规模优势。 4、方便用户,促进销售,适应多样化客户需求。 5、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 6、改变功能,提高物流的附加值。 七、流通加工方式与场所 1、方式:主要有研磨、切断、分割、涂装、组装、加热、冷却、冷冻、捡选、 再包装、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等。 2、场所:加工中心:输送中心、销售网点、仓库、其它向客户交货处等
(七)按配送集约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单一服务对象配送; 2.共同配送; 五、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与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差 别主要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大。 六、流通加工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流通加工,增加附加价值,生产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在供应量不 变的情况下,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这是物流企业走发展内涵道路的一种好办法。 1、提高商品保存机能。如肉制品等食品。 2、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如玻璃、卷板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集中与规模优势。 4、方便用户,促进销售,适应多样化客户需求。 5、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 6、改变功能,提高物流的附加值。 七、流通加工方式与场所 1、方式:主要有研磨、切断、分割、涂装、组装、加热、冷却、冷冻、捡选、 再包装、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等。 2、场所:加工中心;输送中心、销售网点、仓库、其它向客户交货处等
第二节配送与流通加工作业流程 一、配送功能要素 (1)备货 (5)配送运输 (②)储存 (6)送达服务 (3)分拣及配货 (7)配送加工 (4④)配装 二、配送的一般流程 配送的一般流程比较规范,但并不是所有的配送者按下述流程进行。不同产品 的配送可能有独特之处,如燃料油配送就不存在配货、分放、配装工序,水泥及木 材配送又多出了一些流通加工的过程,而流通加工又可能在不同环节出现。一般配 送流程可如下图所示: 配送一般流程图 订货或代理协议→货物运达→验收→退货 理货→废弃物处理 ↑ 分拣/拣选一订单处理一暂存一配送加工 储备 配货一发货区暂存一配装一运送一送达服务 三、配送作业方法 主要包括: 1.配货作业方法 2.车辆配装方法 3.送货路线确定方法 1、配货作业方法 (1)分货配货方式(播种方式)
第二节 配送与流通加工作业流程 一、配送功能要素 (1)备货 (5)配送运输 (2)储存 (6)送达服务 (3)分拣及配货 (7)配送加工 (4)配装 二、配送的一般流程 配送的一般流程比较规范,但并不是所有的配送者按下述流程进行。不同产品 的配送可能有独特之处,如燃料油配送就不存在配货、分放、配装工序,水泥及木 材配送又多出了一些流通加工的过程,而流通加工又可能在不同环节出现。一般配 送流程可如下图所示: 配送一般流程图 订货或代理协议→货物运达→验收→退货 ↓ 理货→废弃物处理 ↓ ↑ 分拣/拣选←订单处理←暂存→配送加工 ↓ 储备 配货→发货区暂存→配装→ 运送→ 送达服务 三、配送作业方法 主要包括: 1.配货作业方法 2.车辆配装方法 3.送货路线确定方法 1、配货作业方法 (1)分货配货方式(播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