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则是“政治清明”,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 就是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 之内都会以“明镜高悬”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 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一——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从自然、人心到制度,由“清明”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样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义,既 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包括寻回人心的价值与内在的安宁,以及为此必须寻求的制度上 的保障。 清明时节,哀思寂寂。面对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浓,伤感总难免。然而,如上所述, 哀伤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还有更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 想与政治内涵。清明连接生者与死者,连接生态、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以营造和谐、 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义,有必要重申“清明”所负载的三重理想 选自2009年4月5日《新京报》)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清明节的祭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 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已很普及 B.虽然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但是谈到清明,人们总会先想到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 以致于不能在这美好的季节体会到些许的快乐。 C.作者认为,清明节虽然到今天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是, 它应该带给中国人以更加丰富的意象和价值 D.清明能让人从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而扫墓能使生 者实现与死者的对话,内心变得宁净而“清明” E.“政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政治理想,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寻回人 心的价值和内在安宁都需要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13.以下各项中,不能表现“清明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的一项是()(3 A.清明时节,万物的生长,都清洁而明净 B.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
其三则是“政治清明”,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 就是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 之内都会以“明镜高悬”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 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从自然、人心到制度,由“清明”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样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义,既 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包括寻回人心的价值与内在的安宁,以及为此必须寻求的制度上 的保障。 清明时节,哀思寂寂。面对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浓,伤感总难免。然而,如上所述, 哀伤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还有更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 想与政治内涵。清明连接生者与死者,连接生态、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以营造和谐、 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义,有必要重申“清明”所负载的三重理想。 (选自 2009 年 4 月 5 日《新京报》)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 ) (5 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清明节的祭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 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已很普及。 B.虽然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但是谈到清明,人们总会先想到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 以致于不能在这美好的季节体会到些许的快乐。 C.作者认为,清明节虽然到今天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是, 它应该带给中国人以更加丰富的意象和价值。 D.清明能让人从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而扫墓能使生 者实现与死者的对话,内心变得宁净而“清明”。 E.“政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政治理想,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寻回人 心的价值和内在安宁都需要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13.以下各项中,不能表现“清明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的一项是( ) (3 分) A.清明时节,万物的生长,都清洁而明净 B.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
C.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D.清明让人们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 14.从全文看,清明节的意义和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4分) 15.作者为什么要“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做一棵苍凉的白菜 王小妮 该做一棵什么样的白菜?这是一个极端严肃的问题。 在深圳的一间商场里,我陪着两个客人逛。在他们打算离开商场的时候,我看见了那棵摆在 陈列柜里的白菜 它比一般的山东的白菜要略微细弱一点。每条叶片都精致。尖儿青脆。根是乳汁一样的白 它全身透明。躺在一只盘子里。它是玻璃的。标价888元 我非常想用手去摸一摸它,虽然我知道不应当触摸商品。我一直想伸出手去。好像我们在许 多年前就认识。我们必须打个招呼。我知道它没有体温,无论真假,白菜都是凉的。我的老 友,它永远这么沉默,这么冰凉。带着我过去生活的味道,我多想马上把它买回家,摆在我 的桌子上 客人发现我一直端详白菜,就说,做人不如白菜,要做,就做你们深圳的白菜。888元,不 沾灰尘,又不会烂,只要不失手打破,放上十年、百年,都是一棵好白菜。 这是深圳的白菜。我好像被什么陨石击中。它不是我的老友
C.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D.清明让人们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 14.从全文看,清明节的意义和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4 分) 15.作者为什么要“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做一棵苍凉的白菜 王小妮 该做一棵什么样的白菜?这是一个极端严肃的问题。 在深圳的一间商场里,我陪着两个客人逛。在他们打算离开商场的时候,我看见了那棵摆在 陈列柜里的白菜。 它比一般的山东的白菜要略微细弱一点。每条叶片都精致。尖儿青脆。根是乳汁一样的白。 它全身透明。躺在一只盘子里。它是玻璃的。标价 888 元。 我非常想用手去摸一摸它,虽然我知道不应当触摸商品。我一直想伸出手去。好像我们在许 多年前就认识。我们必须打个招呼。我知道它没有体温,无论真假,白菜都是凉的。我的老 友,它永远这么沉默,这么冰凉。带着我过去生活的味道,我多想马上把它买回家,摆在我 的桌子上。 客人发现我一直端详白菜,就说,做人不如白菜,要做,就做你们深圳的白菜。888 元,不 沾灰尘,又不会烂,只要不失手打破,放上十年、百年,都是一棵好白菜。 这是深圳的白菜。我好像被什么陨石击中。它不是我的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