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 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 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 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 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由 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 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 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 像冯、虞、禇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 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 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 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髙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 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 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 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①,但 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 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 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 “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 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 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 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 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 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 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 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 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 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 种音乐性的美。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有 删节) 【注】大令:指晋王献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的书法和诗歌达到了顶峰,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它们相辅而行, 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 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 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 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 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由 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 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 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 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 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 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 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 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 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 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①,但 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 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 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 “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 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 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 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 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 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 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 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 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 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 种音乐性的美。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有 删节) 【注】大令:指晋王献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唐代的书法和诗歌达到了顶峰,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它们相辅而行, 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B.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仍需探究,不过,完全可以把《兰亭序》作为初唐美 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C.“草圣”张旭的草书和狂草,流走快速,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 之间,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D.盛唐把书法作为抒情传达的艺术手段,并将此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 的理论高度,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 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 象,指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C.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 同的论证目的 D.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B.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 C.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6题。 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李良旭 安德鲁大学毕业后,来到巴西西部山区当了一名美术老师。这一当,就是 整整20年。他教的那些山区小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长大后也像他一样 成了一名美术老师 安德鲁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在巴西利亚美术节上参 展,得了金奖。 天,一辆小车开进了安德鲁的学校,从车上下来几个衣冠楚楚的人。走在中间 的那个人看见安德鲁,愣了好一会儿,惊呼道:“老同学,怎么会是你呀?在这 里见到你,真让我太惊讶了!”安德鲁这才想起,这是他的大学同学乔治,俩人 还是宿舍室友,毕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安德鲁热情地拥抱着乔治,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乔治 说:“我是在巴西利亚美术馆看到那幅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后, 专程找到这里来的。”安德鲁问:“有什么事吗?”乔治兴奋地说:“我现在是 名收藏家,看了你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作品后,我准备高价收购,老同学, 你开个价吧 安德鲁这才明白,乔治是专程来收购那件美术作品的。安德鲁无奈地耸耸 肩,说:“很遗憾,我已将那幅作品送给我们学校小男生卡卡了。这是一个很有 绘画天赋的学生,也许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什么?你将那幅画送给你们学校一个小男生了,我的上帝啊,那幅画至 少值40万美元啊!”乔治用手捂住胸口,一脸痛苦状。安德鲁看了乔治吃惊的 神色,笑道:“噢,能值那么多钱?”乔治一把搂住安德鲁的肩膀,哀求道:“老
B.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仍需探究,不过,完全可以把《兰亭序》作为初唐美 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C.“草圣”张旭的草书和狂草,流走快速,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 之间,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D.盛唐把书法作为抒情传达的艺术手段,并将此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 的理论高度,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 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 象,指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C.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 同的论证目的。 D.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B.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 C.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4—6 题。 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李良旭 安德鲁大学毕业后,来到巴西西部山区当了一名美术老师。这一当,就是 整整 20 年。他教的那些山区小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长大后也像他一样 成了一名美术老师。 安德鲁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在巴西利亚美术节上参 展,得了金奖。 一天,一辆小车开进了安德鲁的学校,从车上下来几个衣冠楚楚的人。走在中间 的那个人看见安德鲁,愣了好一会儿,惊呼道:“老同学,怎么会是你呀?在这 里见到你,真让我太惊讶了!”安德鲁这才想起,这是他的大学同学乔治,俩人 还是宿舍室友,毕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安德鲁热情地拥抱着乔治,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乔治 说:“我是在巴西利亚美术馆看到那幅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后, 专程找到这里来的。”安德鲁问:“有什么事吗?”乔治兴奋地说:“我现在是 一名收藏家,看了你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作品后,我准备高价收购,老同学, 你开个价吧。” 安德鲁这才明白,乔治是专程来收购那件美术作品的。安德鲁无奈地耸耸 肩,说:“很遗憾,我已将那幅作品送给我们学校小男生卡卡了。这是一个很有 绘画天赋的学生,也许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什么?你将那幅画送给你们学校一个小男生了,我的上帝啊,那幅画至 少值 40 万美元啊!”乔治用手捂住胸口,一脸痛苦状。安德鲁看了乔治吃惊的 神色,笑道:“噢,能值那么多钱?”乔治一把搂住安德鲁的肩膀,哀求道:“老
同学,我给你60万美元,你去把那幅画要回来,怎么样?”安德鲁掰开乔治的 手,一口拒绝:“如果那幅画真的值那么多钱,放在卡卡那不正合适吗?也许他 将来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 乔治望着安德鲁,皱着眉,不解地说道:“老同学,你傻啊?60万美元啊,有 了这笔钱,你马上可以改变命运,我帮你联系下,你马上到美术馆里专门从事创 作,到时,你可就财源滚滚发大财了!”安德鲁也不解地说道:“我的命运现在 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变呢?正是我在这小山村里当老师,才创作了那幅《山 村小学的阳光》,如果我离开了这里,坐在美术馆里,能创作出那样的作品吗?” 乔治有些气恼地埋怨道:“咱们大学那些同学就你混得差,20年啦,你还在小 山沟里,如果不是看了那幅画,我在这里意外碰到你,恐怕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到 这里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见,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安德鲁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迢迢渺渺。只听见他喃喃地说道:“那是 你的故事不是我的。我在这里,享受到人生别样的快乐和幸福,正是在这里,我 的绘画,才注满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乔治再也听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拂 袖而去。 天,乔治在巴西利亚《巴西利亚邮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20年前,亿 万富翁之子安德鲁,谢绝了父亲让他到自己公司任副总裁的邀请,孑然一人来到 巴西利亚边远山村当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20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里当美术 老师,他创作了一幅幅美术作品送给了那些山区的孩子。他送给孩子们的,不仅 仅是普通的一幅画,还是一个个希望的种子。他在那边远的山村里,找到了自己 的人生定位和坐标,他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不知不觉,乔治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他哽咽道:“我终于懂了安德鲁说过的一 句话,‘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演讲与口才》2015年17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简单交代了安德鲁大学毕业后的概况,表明安德鲁在美术方面的造 诣,这为后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乔治特意专程来收购安德鲁获奖的那幅美术作品,并提出改变老同学的工作 环境,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 C.小说后文乔治看到报道的插叙,方便了读者理解安德鲁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 特点,也使小说的叙事出现波澜,增强了故事性。 D.本文叙事清晰,故事情节简单,却包涵深刻的晢理,如环境与艺术创作的关 系,人生定位与人生意义的关系等 5.小说中的安德鲁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这句话,既是理解安德鲁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 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12人 迈耶.伯杰(美国) 28岁的霍华德·昂鲁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发生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 比利时和德国的装甲兵炮战。今晨,他用自己的战争纪念品,一把鲁格尔手枪, 杀死了12人,打伤了4人
同学,我给你 60 万美元,你去把那幅画要回来,怎么样?”安德鲁掰开乔治的 手,一口拒绝:“如果那幅画真的值那么多钱,放在卡卡那不正合适吗?也许他 将来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 乔治望着安德鲁,皱着眉,不解地说道:“老同学,你傻啊?60 万美元啊,有 了这笔钱,你马上可以改变命运,我帮你联系下,你马上到美术馆里专门从事创 作,到时,你可就财源滚滚发大财了!”安德鲁也不解地说道:“我的命运现在 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变呢?正是我在这小山村里当老师,才创作了那幅《山 村小学的阳光》,如果我离开了这里,坐在美术馆里,能创作出那样的作品吗?” 乔治有些气恼地埋怨道:“咱们大学那些同学就你混得差,20 年啦,你还在小 山沟里,如果不是看了那幅画,我在这里意外碰到你,恐怕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到 这里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见,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安德鲁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迢迢渺渺。只听见他喃喃地说道:“那是 你的故事不是我的。我在这里,享受到人生别样的快乐和幸福,正是在这里,我 的绘画,才注满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乔治再也听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拂 袖而去。 一天,乔治在巴西利亚《巴西利亚邮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20 年前,亿 万富翁之子安德鲁,谢绝了父亲让他到自己公司任副总裁的邀请,孑然一人来到 巴西利亚边远山村当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20 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里当美术 老师,他创作了一幅幅美术作品送给了那些山区的孩子。他送给孩子们的,不仅 仅是普通的一幅画,还是一个个希望的种子。他在那边远的山村里,找到了自己 的人生定位和坐标,他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不知不觉,乔治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他哽咽道:“我终于懂了安德鲁说过的一 句话,‘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演讲与口才》2015 年 17 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简单交代了安德鲁大学毕业后的概况,表明安德鲁在美术方面的造 诣,这为后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乔治特意专程来收购安德鲁获奖的那幅美术作品,并提出改变老同学的工作 环境,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 C.小说后文乔治看到报道的插叙,方便了读者理解安德鲁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 特点,也使小说的叙事出现波澜,增强了故事性。 D.本文叙事清晰,故事情节简单,却包涵深刻的哲理,如环境与艺术创作的关 系,人生定位与人生意义的关系等。 5.小说中的安德鲁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这句话,既是理解安德鲁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 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 12 人 迈耶.伯杰(美国) 28 岁的霍华德•昂鲁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发生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 比利时和德国的装甲兵炮战。今晨,他用自己的战争纪念品,一把鲁格尔手枪, 杀死了 12 人,打伤了 4 人
令人费解的是昂鲁经常读《圣经》、练枪法。他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但据专家 们今晩的分析说,他无疑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偷偷酝酿害人计划已两年有余了 〖片段一〗 霍华德·昂鲁在“3200街区”从一家店走向另一家店,神态极其镇静,手里的鲁 格尔不断向外喷射。 昂鲁首先走进了约翰皮拉契克的修鞋店。修鞋匠27岁。当昂鲁离他不到一码地 时,他抬起头来,口张得大大的。鞋匠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 枪倒了下去。昂鲁走出店门,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 “我先对着他的胸口开枪,然后瞄准脑袋。”事后,他对检察官说,服役期间, 昂鲁的枪法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平。昂鲁后来告诉检察官,他脑袋里有一个名单, 列着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杂货店老板科恩和其他邻居如理发师、鞋匠、 裁缝都在他的名单上。他要有条不紊地、挨一挨二地将他们消灭掉。但奇怪的是 他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才去收拾 〖片段二〗 昂鲁走进了河流路3214号,一家小裁缝店。裁缝的老婆,28岁的扎戈林独自 人在那。这对夫妇结婚才一个月。当昂鲁手持鲁格尔进门时,她尖声叫了起来。 接着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 在河流路3210号,克拉克·胡佛开了一家理发店。店正中摆着一匹白色旋转式木 马,只有一个6岁的白人小孩坐在上边。他正在剃头,他母亲坐在一张靠墙的 椅子上瞧着。 昂鲁朝孩子走去,把鲁格尔对准了他的胸口。枪声响了,小孩的头歪倒了,头发 刚剃了一半,沾满了鲜血。昂鲁一句话没说,当着那惊惶失措的母亲的面,他把 另一粒子弹射入了胡佛的身体。退伍军人没想杀死史密斯夫人,对她的叫喊仿佛 充耳不闻。他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大踏步出了店门 昂鲁回到街中心,对着河流路3208号开了一枪。两岁的托米·汉密尔顿头部中弹 倒了下去。 此时,小小一条街,到处可以听见女人和孩子们惊恐尖厉的叫声。七八个小孩从 昂鲁身边逃过,嘴里尖声叫喊着“疯子”和一些含含混混的话。但昂鲁对之似乎 置若罔闻。 〖片段三〗 《卡姆登信使晩报》的本市新闻编辑副主任巴克斯顿在电话本上找到了昂鲁的名 字,拨了个电话。这时刚过上午10点,恰好昂鲁回到房间里。使巴克斯顿先生 惊讶的是,昂鲁接了他的电话。他用平静、清晰的声音答应后,巴克斯顿先生问 “是霍华德吗?” “是的,你要的霍华德姓什么?” 昂鲁 退伍军人问巴克斯顿先生想干嘛。 这位新闻编辑问道:“是否能告诉我,他们在那里对你做了些什么?” 昂鲁沉吟片刻,说:“他们没对我做什么一一不过,我倒对他们干了不少事。” 他的声音仍很平稳,没有一丝歇斯底里的痕迹。巴克斯顿先生问他杀了多少人 退伍军人答道:“我不知道,好像有12个吧
令人费解的是昂鲁经常读《圣经》、练枪法。他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但据专家 们今晩的分析说,他无疑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偷偷酝酿害人计划已两年有余了。 〖片段一〗 霍华德•昂鲁在“3200 街区”从一家店走向另一家店,神态极其镇静,手里的鲁 格尔不断向外喷射。 昂鲁首先走进了约翰•皮拉契克的修鞋店。修鞋匠 27 岁。当昂鲁离他不到一码地 时,他抬起头来,口张得大大的。鞋匠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 一枪倒了下去。昂鲁走出店门,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 “我先对着他的胸口开枪,然后瞄准脑袋。”事后, 他对检察官说,服役期间, 昂鲁的枪法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平。昂鲁后来告诉检察官,他脑袋里有一个名单, 列着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杂货店老板科恩和其他邻居如理发师、鞋匠、 裁缝都在他的名单上。他要有条不紊地、挨一挨二地将他们消灭掉。但奇怪的是, 他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才去收拾。 〖片段二〗 昂鲁走进了河流路 32l4 号,一家小裁缝店。裁缝的老婆,28 岁的扎戈林独自一 人在那。这对夫妇结婚才一个月。当昂鲁手持鲁格尔进门时,她尖声叫了起来。 接着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 在河流路 3210 号,克拉克•胡佛开了一家理发店。店正中摆着一匹白色旋转式木 马,只有一个 6 岁的白人小孩坐在上边。他正在剃头,他母亲坐在一张靠墙的 椅子上瞧着。 昂鲁朝孩子走去,把鲁格尔对准了他的胸口。枪声响了,小孩的头歪倒了,头发 刚剃了一半,沾满了鲜血。昂鲁一句话没说,当着那惊惶失措的母亲的面,他把 另一粒子弹射入了胡佛的身体。退伍军人没想杀死史密斯夫人,对她的叫喊仿佛 充耳不闻。他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大踏步出了店门。 昂鲁回到街中心,对着河流路 3208 号开了一枪。两岁的托米•汉密尔顿头部中弾, 倒了下去。 此时,小小一条街,到处可以听见女人和孩子们惊恐尖厉的叫声。七八个小孩从 昂鲁身边逃过,嘴里尖声叫喊着“疯子”和一些含含混混的话。但昂鲁对之似乎 置若罔闻。 〖片段三〗 《卡姆登信使晩报》的本市新闻编辑副主任巴克斯顿在电话本上找到了昂鲁的名 字,拨了个电话。这时刚过上午 10 点,恰好昂鲁回到房间里。使巴克斯顿先生 惊讶的是,昂鲁接了他的电话。他用平静、清晰的声音答应后,巴克斯顿先生问: “是霍华德吗?” “是的,你要的霍华德姓什么?” “昂鲁。” 退伍军人问巴克斯顿先生想干嘛。 这位新闻编辑问道:“是否能告诉我,他们在那里对你做了些什么?” 昂鲁沉吟片刻,说:“他们没对我做什么——不过,我倒对他们干了不少事。” 他的声音仍很平稳,没有一丝歇斯底里的痕迹。巴克斯顿先生问他杀了多少人。 退伍军人答道:“我不知道,好像有 l2 个吧
“你干嘛要杀人?” “不知道。”回答很干脆。 电话“砰”的一声挂断了。 警察的子弹劈劈啪啪地打在他周围的墙壁上。射击停止的间歇,瘦削的杀人者走 了出来,举着双手 个警察火气十足地教训道:“你神经不正常?”昂鲁眼睛直勾勾地冷冷盯着这 警察说:“我没神经病,我脑袋很好使 吼叫着、拥挤着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谈论着枪击事件和霍华德· 昂鲁的为人。 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 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 段落间点点画画。 那一天河流路和邻近的街区谈论的话题就这一个。震动是巨大的。人们不断地说 “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 (本文有删节) 〖相关链接〗 (1)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 等战争的退伍军人很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14年,有7400名老兵自杀。此外 老兵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约14万人因犯罪入狱。 (2)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二十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 尔奖”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昂鲁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和专家们分析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并不矛 盾 B.昂鲁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并 不意味着他精神恍惚。 C.昂鲁对检察官说他要报复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事实上他却滥杀无辜, 可见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D.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并且在《圣经》 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 B.以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来结束全文,意味深长,令人反 思 C.文章重视细节描述,也有较高的精确性,反映了伯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D.伯杰以客观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幸的真实故事及其原委,让我们对这 个不幸有更深刻的思考。 E.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和观点,这样会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当事人的内心。 9.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本文概述获奖的原因。(4分)
“你干嘛要杀人?” “不知道。”回答很干脆。 电话“砰”的一声挂断了。 警察的子弹劈劈啪啪地打在他周围的墙壁上。射击停止的间歇,痩削的杀人者走 了出来,举着双手。 一个警察火气十足地教训道:“你神经不正常?”昂鲁眼睛直勾勾地冷冷盯着这 警察说:“我没神经病,我脑袋很好使。” 吼叫着、拥挤着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谈论着枪击事件和霍华德• 昂鲁的为人。 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 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 段落间点点画画。 那一天河流路和邻近的街区谈论的话题就这一个。震动是巨大的。人们不断地说: “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 (本文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⑴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 等战争的退伍军人很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14 年,有 7400 名老兵自杀。此外, 老兵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约 14 万人因犯罪入狱。 ⑵ 普利策新闻奖,1917 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二十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 尔奖”。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昂鲁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和专家们分析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并不矛 盾。 B.昂鲁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并 不意味着他精神恍惚。 C.昂鲁对检察官说他要报复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事实上他却滥杀无辜, 可见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D.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并且在《圣经》 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 B.以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来结束全文,意味深长,令人反 思。 C.文章重视细节描述,也有较高的精确性,反映了伯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感。 D.伯杰以客观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幸的真实故事及其原委,让我们对这 个不幸有更深刻的思考。 E.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和观点,这样会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当事人的内心。 9.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本文概述获奖的原因。(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