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2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从7500亿元猛增到3.88 万亿元。 货物贸易升至世界首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进出 口总额396万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 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由“十一五”末的10.4%上升到 13.8%。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占比分别比“十一五 末提高了51、1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比十一五” 末提高了7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服 务贸易年均增长14.5%,2015年服务贸易总额7130亿美元, 全球排名从“十一五未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服务外包产 业迅猛发展,2015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6464 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49%,已成为全球第二大 服务外包接包国。 利用外资总体保持稳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十二五” 期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6330.5亿美元,2015年 利用外资13558亿美元,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服务业(含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638%,比十一 五未末提高了13.5个百分点,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 二五ˆ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含金融类)年均增长13.1%
2 2015 年的 21.8 万亿元,网络零售额从 7500 亿元猛增到 3.88 万亿元。 货物贸易升至世界首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 年进出 口总额 3.96 万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 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由“十一五”末的 10.4%上升到 13.8%。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占比分别比“十一五” 末提高了 5.1、12 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比“十一五” 末提高了 7.8 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服 务贸易年均增长 14.5%,2015 年服务贸易总额 7130 亿美元, 全球排名从“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服务外包产 业迅猛发展,2015 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 646.4 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 34.9%,已成为全球第二大 服务外包接包国。 利用外资总体保持稳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十二五” 期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 6330.5 亿美元,2015 年 利用外资 1355.8 亿美元,连续 24 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服务业(含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 63.8%,比“十一 五”末提高了 13.5 个百分点,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 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含金融类)年均增长 13.1%
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达127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 双向投资接近平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 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8%;全年共派出各类劳务人 员53万人,比2010年增加119万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 合作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核电等一批重大境外项目取得积 极进展,在境外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达75个 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果,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和主 导权增强。“十二五咐时期,我国推动达成世贸组织“巴厘一 揽子协议和内罗毕部长级会议决定,建成中国一瑞土、中国 一冰岛、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签署了中国 一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启动了中日韩、中国与斯里 兰卡、马尔代夫、格鲁吉亚自贸区及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 第二阶段谈判、中国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支持二十国 集团(G20)进一步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主要平台, 引导G20在经贸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APEC)北京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推动 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倡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对外援助规模稳步扩大,综合效 应不断提升
3 2015 年对外直接投资达 1275.6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 双向投资接近平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1540.7 亿美 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 10.8%;全年共派出各类劳务人 员 53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11.9 万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 合作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核电等一批重大境外项目取得积 极进展,在境外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达 75 个。 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果,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和主 导权增强。“十二五”时期,我国推动达成世贸组织 “巴厘一 揽子”协议和内罗毕部长级会议决定,建成中国—瑞士、中国 —冰岛、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签署了中国 —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启动了中日韩、中国与斯里 兰卡、马尔代夫、格鲁吉亚自贸区及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 第二阶段谈判、中国—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支持二十国 集团(G20)进一步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主要平台, 引导 G20 在经贸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APEC)北京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推动 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倡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对外援助规模稳步扩大,综合效 应不断提升
专栏1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预期值(累计)|2015年/年均增速 类别指标名称单位205年年均增速 〔累计 国内社会消费品零万亿元300 14% 13.9% 贸易批发零售住宿万亿元7 l1% 7.8 货物贸易亿美元4800 39586.4 5.9% 对外服务贸易亿美元600 11% 7130 14.5% 贸易|→般贸易出囗 1.6) 12.3 国际服务外包亿美元850 646.4 实际吸收外商亿美元(6000 2%0 (6331) 3.4% 吸收 农林牧渔、服% 30 5) 43.5 10.6) 外资 中西部比重 5) 16.2 1.2) 12756 对外直接投资亿美元(5000 13% 5210) 13.1% 对外 对外承包工程亿美元(550 1540.7 6% 10.8% 投资 6536) 对外输出劳务万人(250 合作 258 制造业对外投% 3.2) 11.2 注:1、服务业吸收外资不含房地产业 2、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 可比价格计算; 3、[〕内数值为五年累计数
4 专栏 1 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2015 年 预期值 年均增速 〔累计〕 2015 年 年均增速 〔累计〕 国内 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万亿元 30.0 14% 30.1 13.9% 批发零售住宿 餐饮业增加值 万亿元 7 11% 7.8 12.3% 对外 贸易 货物贸易 亿美元 48000 10% 39586.4 5.9% 服务贸易 亿美元 6000 11% 7130 14.5% 一般贸易出口 中高新技术产 品比重 % 12 〔1.6〕 12.3 〔1.9〕 国际服务外包 执行金额 亿美元 850 42% 646.4 34.9% 吸收 外资 实际吸收外商 直接投资 亿美元 〔6000〕 2% 〔6331〕 3.4% 农林牧渔、服 务业比重 % 30 〔5〕 43.5 〔10.6〕 中西部比重 % 20 〔5〕 16.2 〔1.2〕 对外 投资 合作 对外直接投资 (含金融类) 亿美元 〔5000〕 13% 1275.6 〔5210〕 13.1% 对外承包工程 完成营业额 亿美元 〔5500〕 6% 1540.7 〔6536〕 10.8% 对外输出劳务 人员 万人 〔250〕 -- 53 〔258〕 -- 制造业对外投 资比重 % 10 〔3.2〕 11.2 〔4.4〕 注:1、服务业吸收外资不含房地产业; 2、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绝对数按 2010 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 可比价格计算; 3、〔〕内数值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 所趋,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世界多极 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深 刻演变,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市场融合程度加深, 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不断 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断增强,各国机遇共享、风险共担、 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更加紧密。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 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 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态势将维持较 长一段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跨国投资波动较大, 投资流向发生变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一些跨国公司 从离岸外包转向近岸外包甚至在岸生产,部分中高端制造业 向发达国家回流,替代部分跨境贸易和投资。国际金融市场 持续动荡,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 动。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速演变并深刻调整,世贸组织多哈 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发达经济体积
5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 所趋,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世界多极 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深 刻演变,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市场融合程度加深, 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不断 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断增强,各国机遇共享、风险共担、 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更加紧密。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 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 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态势将维持较 长一段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跨国投资波动较大, 投资流向发生变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一些跨国公司 从离岸外包转向近岸外包甚至在岸生产,部分中高端制造业 向发达国家回流,替代部分跨境贸易和投资。国际金融市场 持续动荡,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 动。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速演变并深刻调整,世贸组织多哈 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发达经济体积
极主导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围绕市场、人才、资源 的争夺更趋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关系复 杂变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 影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 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 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 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 发展和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带一路ˆ建设全面推进,促 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全方位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空 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高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将持续加快,服务消费比重不断提升,消 费分层化、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市场空间广 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对流通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流通 升级面临新要求。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供给充裕,产 业体系完备,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 新优势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 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 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 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比以往
6 极主导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围绕市场、人才、资源 的争夺更趋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关系复 杂变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 影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 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 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 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 发展和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促 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全方位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空 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高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将持续加快,服务消费比重不断提升,消 费分层化、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市场空间广 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对流通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流通 升级面临新要求。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供给充裕,产 业体系完备,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 新优势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 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 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 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比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