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雅中学、佛山一中、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 语文 命题学校:汕头金山中学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翅膀妃嫔/濒临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B.晋升/浸透气概/慷慨秩序井然/卷帙浩繁 C.氓隶/盟誓提防/河堤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D.殷红/胭红绮丽/畸形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出类拔萃,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 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 乳肥臀》,运用不同凡响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 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 奖实至名归 A.出类拔萃B.任性C.尤其D.实至名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航在中沙之战出现失误后,“中卫经验不足”的论调短暂地出现了。不过那场比赛从未 在正赛上出任过双中卫之一的任航也仅仅是犯了一个错误。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而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整合经济要素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C.“马云在达沃斯的演讲很像是土豪宣言”,这话是对于中国电子商务有拓荒意义、对于世 界电子商务亦有突出贡献的马云先生的冒犯 D.中国反法西斯胜利日阅兵是中国首次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举行的,按照世界各国进 行胜利日阅兵的惯例,中国很可能会组成抗战老兵方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犹如一首诗。 ①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问题 ②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循着季节去生活 ③既为诗,则必有韵律,我们应当能够体验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 ④除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度过着 ⑤像欣赏音乐那样地欣赏人生的主旨,欣赏它急缓的旋律 A.④③⑤②①B.③⑤②④①C.④③①⑤②D.③⑤①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初事汴将杨彦洪为骑士。好拳勇,未弱冠,长七尺,超然有乘时 自奋之意。唐中和三年,太祖镇 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 思安善飞槊,所向披靡,每从太祖征伐,常驰马出敌阵之后,测¤厚薄而还。或敌人有恃猛 自炫者,多命取之,必鹰扬飙卷,擒馘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太祖甚惜之, 命副王虔裕为踏白将 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馀人追贼,杀戮掩夺, 众莫敢当。寻领军袭蔡寇于郑,都将李唐宾马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口还 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迫濠州
广东省广雅中学、佛山一中、金山中学 2015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 语文 命题学校:汕头金山中学 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翅膀 妃嫔/濒临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B.晋升/浸透 气概/慷慨 秩序井然/卷帙浩繁 C.氓隶/盟誓 提防/河堤 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D.殷红/胭红 绮丽/畸形 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出类拔萃,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 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 乳肥臀》,运用不同凡响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 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 奖实至名归。 A.出类拔萃 B.任性 C.尤其 D.实至名归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航在中沙之战出现失误后,“中卫经验不足”的论调短暂地出现了。不过那场比赛从未 在正赛上出任过双中卫之一的任航也仅仅是犯了一个错误。 B.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而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整合经济要素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C.“马云在达沃斯的演讲很像是土豪宣言”,这话是对于中国电子商务有拓荒意义、对于世 界电子商务亦有突出贡献的马云先生的冒犯。 D.中国反法西斯胜利日阅兵是中国首次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举行的,按照世界各国进 行胜利日阅兵的惯例,中国很可能会组成抗战老兵方阵。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犹如一首诗。 。 ①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问题 ②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循着季节去生活 ③既为诗,则必有韵律,我们应当能够体验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 ④除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度过着 ⑤像欣赏音乐那样地欣赏人生的主旨,欣赏它急缓的旋律 A.④③⑤②① B.③⑤②④① C.④③①⑤② D.③⑤①②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初事汴将杨彦洪为骑士。好拳勇,未弱冠,长七尺,超然有乘时 自奋之意。唐中和三年,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 思安善飞槊,所向披靡,每从太祖征伐,常驰马出敌阵之后,测□厚薄而还。或敌人有恃猛 自炫者,多命取之,必鹰扬飙卷,擒馘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太祖甚惜之, 命副王虔裕为踏白将。 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馀人追贼,杀戮掩夺, 众莫敢当。寻领军袭蔡寇于郑,都将李唐宾马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还。 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迫濠州
皆有奇绩。累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奏官至检校左仆射,寻拜亳州刺史。练兵御寇,边境肃然 思安为性勇悍,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于桑乾河,掳获甚众,燕人大惧。及2 不克,师人多逸。太祖怒甚,诏疏其罪,尽夺其官爵,委本郡以民户系焉。逾岁起之,复令 领兵,亦无巨绩可纪。太祖尝因命将授钺,谓左右曰“李思安当敌果敢,无出其右者,然每 遇藩方择材,吾将用之,则败闻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则知飞将数奇,前史岂虚言哉!”乾 化元年秋,又口为相州刺史。思安自谓当拥旄仗钺,及是殊不快意,但日循晏安,无意为政。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玘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选自《旧五代史·卷十九列传第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李唐宾马踬而坠踬:绊倒 B.又拒孙儒,迫濠州迫:逼迫 C.则知飞将数奇奇:命运不好 D.但日循晏安晏:安乐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测口厚薄而还 ②唐宾复其骑口还 ③又口为相州刺史 A.①其②乃③所B.①之②而③以 C.①以②乃③因D.①其②而③以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 死于相州 B.及太祖北征八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闖赐 死于相州 C.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闖赐 死于相州 D.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侕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 死于相州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思安英勇善战,梁太祖很看重他,命令他做王虔裕的副手担任踏白将 B.李思安渡过长淮,经过天长、高邮二座城邑,又抗拒孙儒,无不立下奇功。 C.梁太祖曾经感叹道:李思安临敌果断勇敢,没有人能超过他,但每当我挑选人才,准备 任用他的时候,总会传来他失败的消息。 D.在相州任刺史时,李思安自认为应当统领士兵,而不应屈居于此,所以心中很不愉快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3分) ②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4分) (2)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思安“勇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春景 苏轼
皆有奇绩。累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奏官至检校左仆射,寻拜亳州刺史。练兵御寇,边境肃然。 思安为性勇悍,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于桑乾河,掳获甚众,燕人大惧。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 不克,师人多逸。太祖怒甚,诏疏其罪,尽夺其官爵,委本郡以民户系焉。逾岁起之,复令 领兵,亦无巨绩可纪。太祖尝因命将授钺,谓左右曰“李思安当敌果敢,无出其右者,然每 遇藩方择材,吾将用之,则败闻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则知飞将数奇,前史岂虚言哉!”乾 化元年秋,又□为相州刺史。思安自谓当拥旄仗钺,及是殊不快意,但日循晏安,无意为政。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选自《旧五代史·卷十九列传第九》)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唐宾马踬而坠 踬:绊倒 B. 又拒孙儒,迫濠州 迫:逼迫 C. 则知飞将数奇 奇:命运不好 D. 但日循晏安 晏:安乐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 测□厚薄而还 ② 唐宾复其骑□还 ③ 又□为相州刺史 A. ①其 ②乃 ③所 B. ①之 ②而 ③以 C. ①以 ②乃 ③因 D. ①其 ②而 ③以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 死于相州 B.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 死于相州 C.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 死于相州 D.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 死于相州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思安英勇善战,梁太祖很看重他,命令他做王虔裕的副手担任踏白将。 B. 李思安渡过长淮,经过天长、高邮二座城邑,又抗拒孙儒,无不立下奇功。 C. 梁太祖曾经感叹道:李思安临敌果断勇敢,没有人能超过他,但每当我挑选人才,准备 任用他的时候,总会传来他失败的消息。 D. 在相州任刺史时,李思安自认为应当统领士兵,而不应屈居于此,所以心中很不愉快。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 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3 分) ② 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4 分) (2)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思安“勇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1)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3分) (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1l.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礼之用,。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十则) (2)故列叙时人,,,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地崩山摧壮士死,。,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_?往事知多少。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儒学与科学 马来平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 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 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 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 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 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 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 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 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向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 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 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 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 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 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 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 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务于德。王夫之强调 见闻之知,认为“人于所未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性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 把学问置于德性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 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 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 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 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 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 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 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1)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3 分) (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 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礼之用, 。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十则) (2)故列叙时人,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地崩山摧壮士死,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儒学与科学 马来平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 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 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 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 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 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 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 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 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向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 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 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 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 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 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 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 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务于德。王夫之强调 见闻之知,认为“人于所未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性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 把学问置于德性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 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 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 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 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 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 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 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
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 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 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 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 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 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 吸收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硏究提供有效的伦理 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 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18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B.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 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 C.儒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因此,儒学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 须道问学。 D.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比如孟子和王夫之,都强调知 为仁和义服务。 E.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 理以及政治之真。因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 13.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是追求儒学所 提倡的富国安民 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 公的理想。 C.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 不作伪 D.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 关系,以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14.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儒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4分) 15.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公元123年,有人从图谶和灾异等迷信观念出发,非难当 时通用的较科学的东汉《四分历》,提出应改用合于图谶的《甲寅元历》。当时担任尚书的张 衡(东汉科学家,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对此提出了批驳,驳倒了对方, 为阻止历法倒退做出了贡献。这一史实体现了儒学与科学的哪些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分 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 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 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 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 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 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 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 吸收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 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 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选自《人民日报》2014 年 7 月 18 日)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B.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 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 C.儒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因此,儒学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 须道问学。 D.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比如孟子和王夫之,都强调知 为仁和义服务。 E.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 理以及政治之真。因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 13. 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是追求儒学所 提倡的富国安民。 B.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 公的理想。 C.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 不作伪。 D.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 关系,以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14. 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儒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4 分) 15. 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公元 123 年,有人从图谶和灾异等迷信观念出发,非难当 时通用的较科学的东汉《四分历》,提出应改用合于图谶的《甲寅元历》。当时担任尚书的张 衡(东汉科学家,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对此提出了批驳,驳倒了对方, 为阻止历法倒退做出了贡献。这一史实体现了儒学与科学的哪些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分 析。(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 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永远的金项链 邵火焰 母亲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们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邻居,听母亲说,那天可热闹了 两抬花轿是同一时间进村的,接着在鞭炮欢快喜庆的炸响声和唢呐悠扬婉转的曲调声中,两 抬花轿同时停在了各家的大门前,母亲和李姨走下了花轿,她们似乎有某种默契,都没有蒙 红盖头,她们想的是都新社会了不时兴那套了。母亲和李姨对望了一眼,然后都羞涩地低头 笑了。后来母亲和李姨就有了很多共同的语言,她俩成了最好的朋友 母亲和李姨有空就在一起说话,她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是项链 母亲和李姨都说,做一场女人,如果没戴过金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亲和李姨的 男人周叔都觉得女人的这个想法并不过分,可惜没有办法满足她们的愿望,因为那年月想要 条金项链无异于白日做梦。但母亲和李姨一直在做着这个梦。有一年春节,母亲和李姨终 于戴上了一条项链,当然不是金的,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们一起上街时,在地摊上 买的。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时间,母亲和李 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亲的项链断了,那些珠子滚到草丛中,只找回了几粒,母亲 怄得哭了。父亲说,一个假项链有什么好哭的?母亲说,可它也花了我两元钱啊。看到母亲 的项链丢了,李姨也没再戴 母亲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后,母亲和李姨说项链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时间,还 是爱提起。有一次母亲和李姨为生产队买蔬菜种子去了一趟城里,当看到城里女人那脖子上 金光闪闪的项链时,她俩的眼睛都直了。回来后,母亲和李姨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今生 定要戴上一条金项链 后来农村分田到户了,母亲和李姨勤扒苦做,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到镇上的玉石厂打短工 每天家里镇上两头赶,但毫无怨言。几年后母亲和李姨积攒了一些钱,准备去买项链,可是 这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拆除土砖坯房,新盖红砖瓦房,父亲和周叔也都想盖新房,母 亲和李姨当然知道谁轻谁重,她们把钱都拿了出来。在母亲把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说 孩儿他娘,等过几年日子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条金项链。母亲听了孩子似的笑了。 可是,父亲的这个诺言一直没办法兑现,倒不是父亲忘记了当初的话,而是随着我的长大 读书,上大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况比我家好不了多少,小娟读到高一时生了 一场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病好后没再读书,到武汉打工去了,去年出嫁了。 母亲和李姨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偶尔才会提起她们心中的那个“梦”。 今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领到第一份工资后,第一个行动就是给母亲买了一条黄金项 链。那天晚上回家,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母亲戴着项链在镜子前 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那天晚上母亲睡觉时就那样戴着它。第二天,我叫母亲戴上去李 姨家,给李姨看看漂不漂亮。我满以为母亲会极开心极兴奤地戴给李姨看看,可是母亲叹了 一口气后却摘下了项链,并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说她有了项链的事。我疑惑不解,问母 亲为什么。母亲说,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条项链,现在我有了,李姨没有,这样会伤 她的心 没想到没读什么书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就这样母亲把项链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半年 天有不测风云。我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在 母亲的病床前,我泪流满面。我说,娘,我把那项链拿出来,你每天戴着吧,母亲摇摇头。 李姨天天来看母亲,她们谁都没有说项链的话题。十天后,母亲在痛苦的呻吟声中,离开了 这个世界 母亲入殓的那天,李姨来了。李姨手里拿着一条金项链说,老姐妹啊,把这项链戴去吧。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永远的金项链 邵火焰 母亲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们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邻居,听母亲说,那天可热闹了, 两抬花轿是同一时间进村的,接着在鞭炮欢快喜庆的炸响声和唢呐悠扬婉转的曲调声中,两 抬花轿同时停在了各家的大门前,母亲和李姨走下了花轿,她们似乎有某种默契,都没有蒙 红盖头,她们想的是都新社会了不时兴那套了。母亲和李姨对望了一眼,然后都羞涩地低头 笑了。后来母亲和李姨就有了很多共同的语言,她俩成了最好的朋友。 母亲和李姨有空就在一起说话,她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是项链。 母亲和李姨都说,做一场女人,如果没戴过金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亲和李姨的 男人周叔都觉得女人的这个想法并不过分,可惜没有办法满足她们的愿望,因为那年月想要 一条金项链无异于白日做梦。但母亲和李姨一直在做着这个梦。有一年春节,母亲和李姨终 于戴上了一条项链,当然不是金的,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们一起上街时,在地摊上 买的。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时间,母亲和李 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亲的项链断了,那些珠子滚到草丛中,只找回了几粒,母亲 怄得哭了。父亲说,一个假项链有什么好哭的?母亲说,可它也花了我两元钱啊。看到母亲 的项链丢了,李姨也没再戴。 母亲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后,母亲和李姨说项链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时间,还 是爱提起。有一次母亲和李姨为生产队买蔬菜种子去了一趟城里,当看到城里女人那脖子上 金光闪闪的项链时,她俩的眼睛都直了。回来后,母亲和李姨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今生一 定要戴上一条金项链。 后来农村分田到户了,母亲和李姨勤扒苦做,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到镇上的玉石厂打短工, 每天家里镇上两头赶,但毫无怨言。几年后母亲和李姨积攒了一些钱,准备去买项链,可是, 这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拆除土砖坯房,新盖红砖瓦房,父亲和周叔也都想盖新房,母 亲和李姨当然知道谁轻谁重,她们把钱都拿了出来。在母亲把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说, 孩儿他娘,等过几年日子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条金项链。母亲听了孩子似的笑了。 可是,父亲的这个诺言一直没办法兑现,倒不是父亲忘记了当初的话,而是随着我的长大, 读书,上大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况比我家好不了多少,小娟读到高一时生了 一场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病好后没再读书,到武汉打工去了,去年出嫁了。 母亲和李姨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偶尔才会提起她们心中的那个“梦”。 今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领到第一份工资后,第一个行动就是给母亲买了一条黄金项 链。那天晚上回家,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母亲戴着项链在镜子前 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那天晚上母亲睡觉时就那样戴着它。第二天,我叫母亲戴上去李 姨家,给李姨看看漂不漂亮。我满以为母亲会极开心极兴奋地戴给李姨看看,可是母亲叹了 一口气后却摘下了项链,并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说她有了项链的事。我疑惑不解,问母 亲为什么。母亲说,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条项链,现在我有了,李姨没有,这样会伤 她的心。 没想到没读什么书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就这样母亲把项链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半年。 天有不测风云。我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在 母亲的病床前,我泪流满面。我说,娘,我把那项链拿出来,你每天戴着吧,母亲摇摇头。 李姨天天来看母亲,她们谁都没有说项链的话题。十天后,母亲在痛苦的呻吟声中,离开了 这个世界。 母亲入殓的那天,李姨来了。李姨手里拿着一条金项链说,老姐妹啊,把这项链戴去吧。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