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线的位置和形状与聚合物的分 子量有关: ·聚合物Dex的分子量越高,相分 离所需的浓度越低。 2 ·两种聚合物分子量相差越大,双 缅聚锯含量/%(质址分数) 图7-3PEG-Dx体系的双节线和临界点(0)[6 节线的形状越不对称。 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周定(PEC6000)而Dex的相对分子质量如下: 1—D5(M.=2800,M,=3400) 2-D,(Mn=23000,M,=30000) 3-D24(M.=40500) 4-D7(Mn=88000,M,=179000) 5D4g(Mn=180000,M.=460000)6-D,(Mn=630000,M,=2200000) M。一依颗粒数的平均分子量M,一依重量的平均分子量 16
双节线的位置和形状与聚合物的分 子量有关: • 聚合物Dex的分子量越高,相分 离所需的浓度越低。 • 两种聚合物分子量相差越大,双 节线的形状越不对称。 16
双水相萃取学习提纲 1.双水相由哪些成分组成? 一、概念和原理 2.双水相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3.双水相萃取有哪些优点? 4.双水相体系相图 二、双水相的分配理论 1.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2.表面电荷的影响 三、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 1.聚合物 2.无机盐 3.pH值 四、应用 4.温度 5.微生物 17
17 双水相萃取学习提纲 一、概念和原理 二、双水相的分配理论 四、应用 1. 双水相由哪些成分组成? 2. 双水相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3. 双水相萃取有哪些优点? 4. 双水相体系相图 三、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 1. 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2. 表面电荷的影响 1. 聚合物 2. 无机盐 3. pH值 4. 温度 5. 微生物
二、双水相的分配理论 和溶剂萃取法一样,物质在两水相中的分配用分配系数 K表示。 K= B CrCg分别代表上相(Top)、下相(Below)中溶质的浓度 K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的浓度无关。 18
二 、双水相的分配理论 和溶剂萃取法一样,物质在两水相中的分配用分配系数 K 表示。 K 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的浓度无关。 CT、CB 分别代表上相(Top)、下相(Below)中溶质的浓度 K = C C T B 18
1、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s 相1 相2 “相平衡时化学位相等” 图74溶质分子在两相间的分配 S一溶质Ys一溶质与相1间的表面张力Y2一溶质与相 2间的表面张力Y12一相1与相2间的表面张力 公式推导过程请 InK =-E/kT 学习教材上吗 InK =-A(Ysr-Ys2)/kT △E:为S从下相移到上相所作的功/能 M元 k:波尔兹曼常数,JK InK= kT T:温度,K A:溶质分子S的表面积 Y:表面张力 M:分子量 1:溶液系统特性常数 19
1、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lnK = -△E/kT “相平衡时化学位相等” A : 溶质分子S的表面积 γ:表面张力 M : 分子量 λ : 溶液系统特性常数 lnK = -A(γS1- γS2)/kT 公式推导过程请 学习教材P130-131 ΔE:为S 从下相移到上相所作的功/能 k:波尔兹曼常数, J/K T: 温度,K lnK = kT M 19
2、表面电荷的影响 如粒子(产物或杂质)带有电荷,当在两相中分配不相等时,就会于相间产 生电位,称为道南电位(Donnan potential)。 RT U2-U1= n (Z++Z)F 山2相和1相电位 R 气体常数 Z 盐的离子价 当K2+≠K2时,U2-U1≠0 K,K4盐离子不带电时的分配系数 K* 带电时在组分中的分配系数 Ki ⅰ组分不带电时分配系数 In K;In K +ZF(U2U) 法拉第常数 RT 组分离子价 由此可见,两相系统中如有盐存在,会对大分子在两相中的分配产生较大的 影响,这称为盐效应。 20
如粒子(产物或杂质)带有电荷,当在两相中分配不相等时,就会于相间产 生电位,称为道南电位(Donnan potential)。 Z Z A B K K Z Z F RT U U ln ( ) 2 1 _ 当KA Z+ ≠ KB Z-时,U2 - U1 ≠ 0 RT Z F U U K K i i i ( ) ln ln * 2 1 由此可见,两相系统中如有盐存在,会对大分子在两相中的分配产生较大的 影响,这称为盐效应。 U2 U1 2相和1相电位 R 气体常数 Z 盐的离子价 KB KA 盐离子不带电时的分配系数 K* 带电时在组分中的分配系数 K i i 组分不带电时分配系数 F 法拉第常数 Zi 组分离子价 2、表面电荷的影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