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背景与整个历史科学(尤其是人文史学)的发展状况相比,在自然科学发展的研究领域虽已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著述问世,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然而,对于如何来研究、编撰和表述科学史的研究尚显滞后。对于个别的编史学问题,部分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虽已做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论述,但仍较为零散因此,结合科学发展研究自身待点,并借鉴人文史学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编史学中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做出系统的阐述确是历史科学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是20世纪史学思想革命的逻辑沿伸
一、社会文化背景 与整个历史科学(尤其是人文史学)的发展状况相 比,在自然科学发展的研究领域虽已有相当数量的 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著述问世,并产生 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然而,对于如何来研究、编撰 和表述科学史的研究尚显滞后。对于个别的编史学 问题,部分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 虽已做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论述,但仍较为零散。 因此,结合科学发展研究自身待点,并借鉴人文史 学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编史学中的一些重大的理论 问题做出系统的阐述确是历史科学发展的一种内在 要求,是20世纪史学思想革命的逻辑沿伸
社会文化背景一回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发展研究诸学科社会建制的日益完善是科学编史学发展的社会组织基础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J.D.Bernal)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建制“是由人民团体通过一定组织关系联系起来,办理社会上某些业务。”完备的社会建制是一门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准之一。科学编史学的发展与20世纪科学发展研究诸学科的组织建设密切相关
一、社会文化背景 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发展研究诸学科 社会建制的日益完善是科学编史学发展的社 会组织基础。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J .D.Bernal)认为,科学 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建制“是由人民团体 通过一定组织关系联系起来,办理社会上某 些业务。”完备的社会建制是一门科学走向 成熟的标准之一。科学编史学的发展与20世 纪科学发展研究诸学科的组织建设密切相关
社会文化背景仅就科学史这一学科而言,其组织化职业化过程在19世纪未就初始起步。190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科学史会议。一些科学史研究的国家级学会相继成立,德国在1901年就建立了科学史学会早在19世纪中叶,欧洲就有几所大学开设了医学史课程。现代科学史运动的组织者卡尔斯·辛格(C.singer)于1923年在伦教大学建立了科学史与科学方法系。1928年组织了国际科学史委员会。目前,世界上出版的科学史刊物已不下100余种,仅科学史专业的全职研究人员就有上万人。科学发展研究已经成为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乃至文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关注的重要学术领域
一、社会文化背景 仅就科学史这一学科而言,其组织化、职业化过程 在19世纪末就初始起步。190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 第一次国际科学史会议。一些科学史研究的国家级 学会相继成立,德国在1901年就建立了科学史学会。 早在19世纪中叶,欧洲就有几所大学开设了医学史 课程。现代科学史运动的组织者卡尔斯·辛格 (C.singer)于1923年在伦教大学建立了科学史与科学 方法系。1928年组织了国际科学史委员会。目前, 世界上出版的科学史刊物已不下100余种,仅科学史 专业的全职研究人员就有上万人。科学发展研究已 经成为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 学家乃至文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关注的重要学术领域
基本思想脉络如果说近代科学史研究的主导规范是按照年代的时序描述某一学科的成就的话,那么,现代科学发展研究的规范则是要在描述过去的基础上说明和解释发展。要全面地说明科学发展的厉程和机制,就必须深入考察不同概念、理论、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科学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作为这种发展的结果,20世纪初形成了以科瓦雷(A.Koyre)为代表的内史学派和以黑森(Hesson)、贝尔纳(J.D.Bernal)为代表的外史学派,它们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拓展了科学史的研究领域,使传统编史学得到了发展
二、基本思想脉络 如果说近代科学史研究的主导规范是按照年代的时 序描述某一学科的成就的话,那么,现代科学发展 研究的规范则是要在描述过去的基础上说明和解释 发展。要全面地说明科学发展的厉程和机制,就必 须深入考察不同概念、理论、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分析科学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作为这 种发展的结果,20世纪初形成了以科瓦雷(A.Koyre) 为代表的内史学派和以黑森(Hesson)、贝尔纳 (J .D.Bernal)为代表的外史学派,它们分别从内外 两个方面拓展了科学史的研究领域,使传统编史学 得到了发展
基本思想脉络1931年,第二次国际科学史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苏联科学院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苏联科学家黑森(Hesson)的论文题目为《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黑森在这篇文章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牛顿力学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物质实践。所以,牛顿力学的产生,是当时贸易、运输、战争纺织业的需要,是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认为的是力学思想发展的结果
二、基本思想脉络 1931年,第二次国际科学史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 苏联科学院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苏联科学家 黑森(Hesson)的论文题目为《牛顿力学的社会经 济根源》,黑森在这篇文章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分析了牛顿力学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社会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物质实践。所 以,牛顿力学的产生,是当时贸易、运输、战争、 纺织业的需要,是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像过 去那样认为的是力学思想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