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 成都大学 都大 CHENGDU UNIVERSITY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 二0一八年七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 二 O 一八年七月
目录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一)理论课程 L.《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2.《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12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9 4.《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0 5.《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38 6.《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46 7.《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55 8.《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63 9.《治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72 10.《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84 11.《材料力学A》课程教学大纲 .94 12.《工程制图(1)》课程教学大纲. 103 13.《工程制图(2)》课程教学大纲, 108 14.《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2 15.《材料成形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120 16.《焊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29 17.《铸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37 18.《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3 19.《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150 20.《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159 21.《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165 22.《材料制备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74 23.《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181 24.《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87 25.《成形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大纲.…….195 (二)实践课程 26.《毕业设计》实习教学大纲202 27.《工程制图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207 28.《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实训》实习教学大纲」 .210 29.《材料成型工艺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214
目 录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一)理论课程 1.《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2.《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12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9 4.《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0 5.《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38 6.《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46 7.《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55 8.《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63 9.《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72 10.《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84 11.《材料力学 A》课程教学大纲..................................................................... 94 12.《工程制图(1)》课程教学大纲...............................................................103 13.《工程制图(2)》课程教学大纲...............................................................108 14.《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12 15.《材料成形设备》课程教学大纲...............................................................120 16.《焊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29 17.《铸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37 18.《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43 19.《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150 20.《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159 21.《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165 22.《材料制备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74 23.《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181 24.《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87 25.《成形过程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大纲.......................................................195 (二)实践课程 26.《毕业设计》实习教学大纲.......................................................................202 27.《工程制图综合实训》教学大纲...............................................................207 28.《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实训》实习教学大纲...............................................210 29.《材料成型工艺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214
30.《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大纲.… .218 31.《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实习教学大纲…222 32.《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226 33.《专业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231
30.《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大纲.......................................................218 31.《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 》实习教学大纲.............................................222 32.《生产实习》教学大纲...............................................................................226 33.《专业综合实习》教学大纲.......................................................................23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420380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学分:3.5 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52;实验(实践)学时:4)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性质以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准) 开课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4 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传热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适用专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的成 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较全面 系统地介绍物理治金原理,注意材料的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的任务是根据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设计研制新型工程材料;解决材 料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获取可供使用的工程材料;解决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组织结构 和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从中找出合宜的加工工艺、强化工艺和延寿措施;创新测试材料成 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完善测试技术;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掌握材料的性能和行为与其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之间的 关系。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通过晶体结构理论、凝固理论及相图理论内容的学习,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相当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材料类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 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指标点1.2,1.3) 2.教学目标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一运用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分 析、综合、演绎、归纳、科学抽象、类比联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指标点41)
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420380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学分:3.5 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52;实验(实践)学时:4)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性质以 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准) 开课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4 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传热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适用专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的成 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较全面 系统地介绍物理冶金原理,注意材料的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的任务是根据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设计研制新型工程材料;解决材 料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获取可供使用的工程材料;解决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组织结构 和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从中找出合宜的加工工艺、强化工艺和延寿措施;创新测试材料成 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完善测试技术;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掌握材料的性能和行为与其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之间的 关系。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晶体结构理论、凝固理论及相图理论内容的学习,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相当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材料类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 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指标点 1.2, 1.3) 2.教学目标 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分 析、综合、演绎、归纳、科学抽象、类比联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指标点 4.1)
3教学目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根据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 要矛盾,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相应的模型,并用材料专业术语和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描述, 运用所学的材料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指标点2.1,2.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2、4。(毕业要求见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12、1.3、2.1、2.2、4.1 (1)指标点12:具有解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其应 用能力。 (2)指标点1.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材料成型与控制 工程问题。 (3)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运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问题的 表述。 (4)指标点2.2:能够针对材料成型过程选择正确、可用的数学模型,并能对模型的正确性 进行论证与求解。 (5)指标点4.1:能够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及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材 料特性、工艺过程进行研究和实验。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任课教师:宋慧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3.5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晶体结构理论,理解金属结晶过程, 12具有解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 熟悉掌握铁碳相图中的组元与基本相,铁碳合金的组织 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与专 与力学性能;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本质、塑性变形时组 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织的变化,了解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组织以及性能的变化, 了解扩散的本质,了解固态相变过程及固态相变过程中 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相图理论,金属 热加工基础知识,扩散理论和固态相变理论,训练学生 综合应用晶体学、铁碳相图理论、热加工理论、扩散理 论和固态相变理论解决工程问题。 评价依据:课堂问答、课堂作业和考试。 半业要求1: 教学目标:理解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成分、材料的加工 1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 工艺以及材料的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的强化原理,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材 掌握材料的结晶成核方式,会初步分析材料的界面问题; 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问题。 掌握扩散原理及应用,能够根据材料的使用环境与技术 性能要求,依据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能结合工 程应用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的选材,并针对所选择的材 料制定表面处理方式及处理工艺;掌握固态相变理论及 2
2 3.教学目标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 要矛盾,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相应的模型,并用材料专业术语和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描述, 运用所学的材料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指标点 2.1,2.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1、2、4。(毕业要求见 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 1.2、1.3、2.1、2.2、4.1 (1)指标点 1.2:具有解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其应 用能力。 (2)指标点 1.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材料成型与控制 工程问题。 (3)指标点 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运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问题的 表述。 (4)指标点 2.2:能够针对材料成型过程选择正确、可用的数学模型,并能对模型的正确性 进行论证与求解。 (5)指标点 4.1:能够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及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材 料特性、工艺过程进行研究和实验。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任课教师:宋慧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3.5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2 具有解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 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与专 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晶体结构理论,理解金属结晶过程, 熟悉掌握铁碳相图中的组元与基本相,铁碳合金的组织 与力学性能;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本质、塑性变形时组 织的变化,了解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组织以及性能的变化, 了解扩散的本质,了解固态相变过程及固态相变过程中 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相图理论,金属 热加工基础知识,扩散理论和固态相变理论,训练学生 综合应用晶体学、铁碳相图理论、热加工理论、扩散理 论和固态相变理论解决工程问题。 评价依据:课堂问答、课堂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1: 1.3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材 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理解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成分、材料的加工 工艺以及材料的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的强化原理, 掌握材料的结晶成核方式,会初步分析材料的界面问题; 掌握扩散原理及应用,能够根据材料的使用环境与技术 性能要求,依据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能结合工 程应用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的选材,并针对所选择的材 料制定表面处理方式及处理工艺;掌握固态相变理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