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五 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液压与气压传动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Pressure Transmission 第3版 东南大学 王积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CHINA MACHINE PRESS
第3版前言 本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评为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 校精品教材:第1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 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本书第2版自2005年出版以来,已先后重印27次,为众多高等院校所选用,受到了广 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和肯定。但是,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路径,高等教育同 样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培养出大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的高科技人才,教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适时对教材进行修订是完全有必要的。 本次修订侧重以下几点: 1)考虑到教材使用的连贯性,修订版保持原有特色和体系不变,只做少量微调。每章 适当增加一些实例,以方便教学。 2)考虑到机械类专业本科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学时数大多在48学时左右,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节约资源,本书进行了适当的“瘦身”。 3)考虑到国家已颁布了液压与气压传动图形符号新标准,对书中插图按GB/T786.1一 2009全部重新绘制,使之更加规范。 书中带*的章节供多学时专业或学生自学使用。 很遗憾,本书第1版的部分主编和参编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参与第2、3版的修订工作。 对于他们为本书所做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对逝者表示深深的 怀念。 本书第3版由王积伟担任主编,由西安交通大学林廷圻教授和同济大学萧子渊教授担任 主审,他们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东南大学许映秋、上 海大学陆鑫盛和温济全三位老师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第2版前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曾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 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书自2000年5月出版以来,为众多高等院校所选用,受到读者普 遍欢迎,至今已先后重印7次,并于2002年10月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但是,近年来液压与气动技术又有长足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展开,为了适应新形势 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本书进行全面修订。本次修订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全面更新和修订。对编写体系做少量微调, 以更好地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和符合认知规律 2)根据不同学时的教学要求,采用打*的办法,按少学时和多学时两种不同规格重新 调整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加好教易学(打*的章节供多学时专业或学生自学使用)。但仍保 持各自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副除陈旧内容,增添新型元件。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集成式多功能元件进行了详 细分析与阐述 4)对第七章系统应用与分析的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和补充,更突出先进技术的应用, 并拓宽了专业面。 5)在第八章系统设计与计算的气动部分中增加了目前应用广泛的电-气程序控制和PLC 控制的内容。 6)对书中的插图进行全面审查和清理,更正了第1版中的错误,使其更加规范并符合 国家标准的规定。 为了适应教材改革的要求,满足教学需要,东南大学王积伟主持了本书的修订工作, 王积伟、章宏甲、黄谊任主编。参加本次修订工作的还有许映秋。全书最后由王积伟修改 定稿。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廷圻教授和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萧子渊教授主审,他 们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东南大学郁建平、南京榆富液压 机电公司韩卫东为本书提供了技术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N
第1版前言 本书经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推荐,确定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教 材,被列为“九五”原机械工业部教材规划中的重点教材。 本书是在章宏甲、黄谊主编的《液压传动》基础上,在增加了气压传动的内容后重新 修编而成的,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能源装置及辅件、执行元件、控制元 件、密封件、基本回路、系统应用与分析、系统设计与计算和附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贯彻少而精、系统性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 方面: 1)考虑到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之间有较大的共性,将液压部分与气动部分结合在一起 编写,精简了内容,压缩了学时,符合新教学计划的要求,其编写思路是正确的,有新意, 为同类教材所少见。但是这种“合并”不是机械的凑合,而是有机的融合,既注意到共性, 又照顾到个性,有合有分,仍保持了液压、气动各自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便于学生使用。 2)为适应加强基础、扩大专业面的需要,对流体传动基础理论的阐述力求准确、简 练、明了,并根据新的专业目录,在大多数高校中本课程属于测控系列中技术基础课范畴, 所以在内容上除一般机械外,适当扩大了涉及面,可适用于各个工业领域(机械、电子、 轻工、冶金、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采矿等)的专业。 3)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技术进步,在讲清系统和元件基本原理的基 础上,采用新型液压与气动元件(如新型气缸、阀岛等),引人先进的回路和系统,详述新 型传动介质的性能及其选用,增加电液比例控制、电液伺服控制和数字控制等新技术的 内容。 4)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讲清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列举了大量实践的 例子,对学生借助技术手册等资料进行所需系统的设计以及元件的正确选用有较大帮助。 5)本书以少而精的原则取材和编排章节,着重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不拘泥于 具体繁杂的结构,以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来培养他们的 思维能力和创新才能。 6)本书阐述清楚,文笔流畅,由浅入深,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自学。书中编排了较 多的例题,每章末都附有经过精选的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这些对于学生加深基本概念的 理解,加强基本计算、分析能力的训练,学得主动、自主等都是有益的。 7)本书的名词术语、物理符号、单位以及液压气动图形符号等都统一采用国家最新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3版 标准。 本书适用于普通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也适用于其他各类成人高校、电大、自学考试 有关专业,还可供从事液压与气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章宏甲先生对本书的编写工作一直很关心,出国之前对如何编好教材提出了原则性意 见;在国外,又对本书的编写大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黄谊先生在本书编写大纲的讨论与提 出、征集意见、书稿的组织编写与整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本书由章宏甲、黄谊、王积伟任主编。章宏甲不在国内期间,他委托王积伟全权主持工 作。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黄谊(绪论)、王积伟(第一、五章,第七、八章的液压部分,附 录)、杨林森(第二章第一~三节,第三章的液压部分)、郁凯元(第四章的液压部分)、温 济全(第六章的液压部分)、陆鑫盛(第二、三、四、六、七、八章的气动部分)、许映秋 (第四、七、八章的气动部分)。全书最后由黄谊、王积伟修改定稿。 本书由林廷圻主审,薛祖德也仔细审阅了书稿。参加审稿的还有:萧子渊、孙家匡、王 雄耀、叶继等。在本书的编写及审稿过程中,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最新技术资 料并与编者进行技术交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限制,书中难免存在着不少缺点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1999年10月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