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机械制图 .1 理论力学A .16 专业概论 18 材料力学A 22 电工学 29 机械原理A 33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40 机械设计A… .48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55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0 电子技术 63 测试技术 .68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7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85 液压与气动 89 机械制造工艺学 .97 CAD/CAM... .103 工业机器人(双语)-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 ..109 制造自动化与生产线 113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118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123 数控加工编程 128 模具设计 132 有限元分析 137 振动学基础 14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45 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 148 陶瓷机械 154 工程热力学 159 快速成型技术 165 机械润滑原理及应用 168 工业机器人(双语)-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176 数控技术 180 机电传动控制 .185 机器人视觉技术 .194 光电技术与系统 .202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7 现代设计方法 211
目录 机械制图 .........................................................................................................................................................1 理论力学 A ...................................................................................................................................................16 专业概论 .......................................................................................................................................................18 材料力学 A ...................................................................................................................................................22 电工学 ...........................................................................................................................................................29 机械原理 A ...................................................................................................................................................33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40 机械设计 A ...................................................................................................................................................48 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55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0 电子技术 .......................................................................................................................................................63 测试技术 .......................................................................................................................................................68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7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85 液压与气动 ...................................................................................................................................................89 机械制造工艺学 ...........................................................................................................................................97 CAD/CAM...................................................................................................................................................103 工业机器人(双语)-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109 制造自动化与生产线 .................................................................................................................................113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118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123 数控加工编程 .............................................................................................................................................128 模具设计 .....................................................................................................................................................132 有限元分析 .................................................................................................................................................137 振动学基础 .................................................................................................................................................14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45 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 .................................................................................................................................148 陶瓷机械 .....................................................................................................................................................154 工程热力学 .................................................................................................................................................159 快速成型技术 .............................................................................................................................................165 机械润滑原理及应用 .................................................................................................................................168 工业机器人(双语)-机械电子工程方向................................................................................................176 数控技术 .....................................................................................................................................................180 机电传动控制 .............................................................................................................................................185 机器人视觉技术 .........................................................................................................................................194 光电技术与系统 .........................................................................................................................................202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7 现代设计方法 .............................................................................................................................................211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MECHANICAL DRAWING> 学时数:112其中:上机学时30 课外学时168 学分数:7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执笔者:(姓名郗志刚、职称高级工程师) (姓名陈就、职称副教授) 审核人:(姓名刘军、职称副教授、职务 编写日期:2016年6月 一、课程简介 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关工具,是工程技 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它研 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既有基本理论,又有较多绘图实 践。由于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日益增长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的掌握提出了 迫切的要求,本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掌握这一新技术及学习后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 本课程还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工程文化素质。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是本专业的一门 重要学科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为 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不可缺少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应能掌握制图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同时具备计算机绘图的初 步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二)培养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对计算机绘图知识有初步了解: (五)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结合大作业和上机练习。 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室和CAI课件,利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电子模型等 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后作业和习题课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形式多样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MECHANICAL DRAWING) 学时数:112 其中:上机学时 30 课外学时 168 学分数:7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执笔者:(姓名 郗志刚 、职称 高级工程师 ) (姓名 陈 就 、职称 副 教 授 ) 审核人:(姓名 刘 军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 编写日期:2016 年 6 月 一、课程简介 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关工具,是工程技 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它研 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既有基本理论,又有较多绘图实 践。由于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日益增长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的掌握提出了 迫切的要求,本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掌握这一新技术及学习后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 本课程还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工程文化素质。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是本专业的一门 重要学科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为 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不可缺少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应能掌握制图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同时具备计算机绘图的初 步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 熟练掌握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二) 培养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三)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 对计算机绘图知识有初步了解; (五)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结合大作业和上机练习。 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室和 CAI 课件,利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电子模型等 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后作业和习题课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形式多样。 1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闭卷 (二)成绩评定 平时:30%: 期末:70% 六、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 难点: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 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 图纸幅面和格式 (二) 比例 (三) 字体 (四) 图线及其画法 (五) 尺寸标注 二、几何作图 (一) 正多边形的作图 (二) 斜度与锥度的作图 (三) 椭圆(自学) (四) 圆弧连接的作图 三、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 (一)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二)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三) 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四)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四、尺规绘图的绘图仪器和绘图步骤 (一)尺规绘图仪器及其用法 (二)尺规绘图方法和步骤 五、徒手绘图 重点: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几何作图。 难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标注。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一)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二) 投影法的种类 二、多面正投影和点的投影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闭卷 (二)成绩评定 平时:30%; 期末:70% 六、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 难点: 第 1 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 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 图纸幅面和格式 (二) 比例 (三) 字体 (四) 图线及其画法 (五) 尺寸标注 二、 几何作图 (一) 正多边形的作图 (二) 斜度与锥度的作图 (三) 椭圆(自学) (四) 圆弧连接的作图 三、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 (一)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二)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三) 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四)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四、 尺规绘图的绘图仪器和绘图步骤 (一) 尺规绘图仪器及其用法 (二) 尺规绘图方法和步骤 五、 徒手绘图 重点: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几何作图。 难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标注。 第 2 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 投影法 (一)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二) 投影法的种类 二、 多面正投影和点的投影 2
(一) 单面投影及特性 (二) 点的多面投影及特性 (三) 点的投影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四) 投影面和投影轴上的点 (五) 两点的相对位置 (六) 重影点 三、直线的投影 (一) 直线投影 (二) 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三) 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四)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四、平面的投影 (一) 平面的几何表示法 (二)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三)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五、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 直线和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平行问题 (二) 直线和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交问题 六、换面法以及换面法中的投影变换 (一)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二) 点的投影变换 (三) 直线的投影变换 (四) 平面的投影变换 (五) 换面法的应用实例 重点:正投影的概念,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 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和 作图方法,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直角投影定理,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 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相交,两个一般位置 平面相交,换面法的综合应用。 第3章 立体的投影 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点和线 (一) 平面立体 (二) 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投影 二 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一)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和断面 (二) 两平面立体相贯 三、 曲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一) 曲面立体 (二) 典型的曲面立体 四、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一) 平面与圆柱体相交 (二) 平面与圆锥体相交 平面与圆球相交
(一) 单面投影及特性 (二) 点的多面投影及特性 (三) 点的投影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四) 投影面和投影轴上的点 (五) 两点的相对位置 (六) 重影点 三、 直线的投影 (一) 直线投影 (二) 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三) 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四)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四、 平面的投影 (一) 平面的几何表示法 (二)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三)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五、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 直线和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平行问题 (二) 直线和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交问题 六、 换面法以及换面法中的投影变换 (一)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二) 点的投影变换 (三) 直线的投影变换 (四) 平面的投影变换 (五) 换面法的应用实例 重点:正投影的概念,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 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和 作图方法,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直角投影定理,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相交,两个一般位置 平面相交,换面法的综合应用。 第 3 章 立体的投影 一、 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点和线 (一) 平面立体 (二) 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投影 二、 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一)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和断面 (二) 两平面立体相贯 三、 曲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一) 曲面立体 (二) 典型的曲面立体 四、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一) 平面与圆柱体相交 (二) 平面与圆锥体相交 (三) 平面与圆球相交 3
(四) 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 (五)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 五、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一)相贯线的特征 (二) 相贯线的作图思路与方法 (三) 回转体相贯的特殊情况及组合相贯线 重点:常用平面立体的投影作图和表面定点方法,常用回转立体的投影作图和表面定点 方法,常用基本立体截交线的投影作图方法,常用基本立体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难点:曲面立体与平面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第4章 组合体 一、 组合体的形成 (一) 基本体的三视图 (二)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四)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五) 形体分析法 二 画组合体的视图 三、 读组合体的视图 (一) 读图的基本要领 (二)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四、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二) 尺寸完整 (三) 尺寸清晰 (四) 尺寸标注的方法及步骤 重点:组合体的构型过程和方法,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组合体视图的方法,阅读组 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尺寸的标注。 难点:组合体视图的读图和尺寸标注。 第5章 轴测图 一、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 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二) 形成轴测图相关的基本元素 (三) 轴测投影的特性 (四) 轴测图的分类 二、 轴测图的画法 (一) 正等轴测图 (二) 平面立体的正等轴侧图的画法 (三)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三、斜二轴测图 (一) 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二)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举例 四、轴测草图的画法
(四) 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 (五)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 五、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一) 相贯线的特征 (二) 相贯线的作图思路与方法 (三) 回转体相贯的特殊情况及组合相贯线 重点:常用平面立体的投影作图和表面定点方法,常用回转立体的投影作图和表面定点 方法,常用基本立体截交线的投影作图方法,常用基本立体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难点:曲面立体与平面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第 4 章 组合体 一、 组合体的形成 (一) 基本体的三视图 (二)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四)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五) 形体分析法 二、 画组合体的视图 三、 读组合体的视图 (一) 读图的基本要领 (二)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四、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二) 尺寸完整 (三) 尺寸清晰 (四) 尺寸标注的方法及步骤 重点:组合体的构型过程和方法,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组合体视图的方法,阅读组 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尺寸的标注。 难点:组合体视图的读图和尺寸标注。 第 5 章 轴测图 一、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 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二) 形成轴测图相关的基本元素 (三) 轴测投影的特性 (四) 轴测图的分类 二、 轴测图的画法 (一) 正等轴测图 (二) 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三)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三、 斜二轴测图 (一) 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二)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举例 四、 轴测草图的画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