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解剖与生理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上下两叶,每叶可分为25个节段,全肺共计18个节段。最后形成肺泡。肺动脉系统为实现气体交换,随气管树状分布,最后到达肺泡形成毛细血管网
肺解剖与生理 ◼ 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上下两叶,每叶可分为2- 5个节段,全肺共计18个节段。最后形成肺泡。 ◼ 肺动脉系统为实现气体交换,随气管树状分布,最后 到达肺泡形成毛细血管网
上蜜甲腔中甲下童甲拉聘口腔灌茶甲状软骨喉环状软骨气管管右主支气管胸膜顶壁胸膜左主支气管脏胸膜胸膜腔上叶福肋胸膜隔下叶(左肺)肋隔隐窝隔胸膜
肺灌注平面影像正常图像1+2ANTLAOL-LATLPO451+210C10POSTRPOR-LATRAO图12-2肺解剖定位图右醇:1尖段,2后段,3前段,4内侧段,5背段(7内底段),8前底段,9外底段,10后底段:左期:1+2尖后段,3前段,4上舌段,5下舌段,6背段,8前内底段,9外底段,10后底段
肺灌注显像显像原理:由于肺毛细血管的直径为8um一故静脉注入10-60um直径的放射性蛋白颗粒后这些颗粒可以通过右心系统及肺动脉均匀暂时的嵌顿于毛细血管床,其在肺毛细血管内的分布反应肺内动脉血流灌注状况。当肺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时,放射性颗粒在该区域的分布则减少。经过一定时间后,放射性颗粒降解为碎片,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经尿排出
肺灌注显像 ◼ 一、显像原理:由于肺毛细血管的直径为8µm, 故静脉注入10-60 µm直径的放射性蛋白颗粒后, 这些颗粒可以通过右心系统及肺动脉均匀暂时 的嵌顿于毛细血管床,其在肺毛细血管内的分 布反应肺内动脉血流灌注状况。当肺动脉血流 减少或中断时,放射性颗粒在该区域的分布则 减少。经过一定时间后,放射性颗粒降解为碎 片,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经尿排出
显像剂:99m-MAA(人血清白蛋白)5-二、10mci。颗粒数在20万-70万之间,如低于20万,则图象失真;大于70万,会引起不必要的栓塞。■三、检查方法:询问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实验。病人仰卧位(减少重力对肺血流分布的影响),床旁注射药物,5分钟后显像。平面显像为6个体位(前位、后位、左右侧位、左右后斜位),必要时可以加做左右前斜位或行断层显像
◼ 二、显像剂:99m-MAA(人血清白蛋白)5- 10mci。颗粒数在20万-70万之间,如低于20 万,则图象失真;大于70万,会引起不必要的 栓塞。 ◼ 三、检查方法:询问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实 验。病人仰卧位(减少重力对肺血流分布的影 响),床旁注射药物,5分钟后显像。平面显 像为6个体位(前位、后位、左右侧位、左右 后斜位),必要时可以加做左右前斜位或行断 层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