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腰与控制:可加快节奏,适当加入在弓箭步上做动作7.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有节奏变换,可加入控腿、抱腿及探海等动作。二、把下练习:1.行进踢腿:地面前旁后腿练习,注意脚下的稳定性及腰部力量的控制。2.小跳:练习中适当加入单腿小跳、擦地小跳及双起单落等动作,地面中间为小跳接舞姿组合。3.中跳:三跳一停等节奏,可加入二位及五位中跳,可根据学生专业基础酌情安排。三、综合练习:综合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舞姿组合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技术技巧的部分高难度动作。本单元可适当教授:跳跃类(大跳动作、倒踢动作及撕腿跳动作),旋转类(平转动作及四位转的留头甩头练习),翻身类(踏步翻身的单一动作)等。古典舞基本功训练6【学习目标】1.学生将提高身体柔韧度、爆发力和控制力,形成优美的舞姿和流畅的舞蹈动作。2.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舞蹈表演技巧为主,学生将学会如何与音乐、舞台道具和其他舞者协调配合,使表演更加生动。3.学生将强化舞蹈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舞蹈创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演出、比赛或项目,展现所学技能和表现力。三年级是学生进行综合表现力的训练阶段,本学期主要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技术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进行整合,从而进行全面综合的体现,以求挖掘出学生的个人特殊技能和表演个性。【课程内容】一、把上练习:1.一位擦地:单手扶把接不扶把控制,节奏分出强弱拍,加入多变的舞姿与手位环动练习。2.:单手扶把,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加入半脚尖的动作。3.五位擦地:节奏多变,加入手位及舞姿。4.小踢腿:加入奠与半脚尖立的动作,变换手位及眼睛的方向。5.单腿:可加入90度单腿变身,可加入舞姿动作。6腰与控制:可加快节奏,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在半脚尖上做动作。28
28 6.腰与控制:可加快节奏,适当加入在弓箭步上做动作。 7.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有节奏变换,可加入控腿、抱腿及探海等动作。 二、把下练习: 1.行进踢腿:地面前旁后腿练习,注意脚下的稳定性及腰部力量的控制。 2.小跳:练习中适当加入单腿小跳、擦地小跳及双起单落等动作,地面中间为小 跳接舞姿组合。 3.中跳:三跳一停等节奏,可加入二位及五位中跳,可根据学生专业基础酌情安排。 三、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舞姿组合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技术技巧的部分高 难度动作。 本单元可适当教授:跳跃类(大跳动作、倒踢动作及撕腿跳动作),旋转类(平转 动作及四位转的留头甩头练习),翻身类(踏步翻身的单一动作)等。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6 【学习目标】 1.学生将提高身体柔韧度、爆发力和控制力,形成优美的舞姿和流畅的舞蹈动作。 2.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舞蹈表演技巧为主,学生将学会如何与音 乐、舞台道具和其他舞者协调配合,使表演更加生动。 3.学生将强化舞蹈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舞蹈创作能力,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演出、比赛或项目,展现所学技能和表现力。 三年级是学生进行综合表现力的训练阶段,本学期主要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技术 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进行整合,从而进行全面综合的体现,以求挖掘出学生的个人特殊技 能和表演个性。 【课程内容】 一、把上练习: 1.一位擦地:单手扶把接不扶把控制,节奏分出强弱拍,加入多变的舞姿与手位 环动练习。 2.蹲:单手扶把,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加入半脚尖的动作。 3.五位擦地:节奏多变,加入手位及舞姿。 4.小踢腿:加入蹲与半脚尖立的动作,变换手位及眼睛的方向。 5.单腿蹲:可加入 90 度单腿变身,可加入舞姿动作。 6.腰与控制:可加快节奏,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在半脚尖上做动作
7.前旁后大踢腿:加入控腿、抱腿及探海等动作。二、把下练习:1.行进踢腿:地面前旁后腿练习,可适当加入抱腿及控腿的动作。2.小跳:练习中加入单腿小跳、擦地小跳及双起单落等动作,地面中间为小跳接舞姿组合,可适当加入流动小跳的内容。3.中跳:可加入二位及五位中跳,可适当加入流动中跳的内容。三、综合练习:综合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在组合训练的基础上加入部分技术技巧的高难度动作。本单元可适当教授:跳跃类(大跳动作、倒踢动作,可适当加入摆腿撕叉等动作),旋转类(平转动作接吸腿转等复合转,四位转练习),翻身类(踏步翻身接舞姿的综合链接动作)等。【重点、难点】1.重点:系统掌握中国古典舞把下训练的动作规范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对中国古典复合功能性组合训练的有技术性要求,。2.难点:动作、舞姿、韵律及呼吸的协调配合。【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度,能够接受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练习。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以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本学年要求学生积极自律,充分利用舞蹈思辨能力,不断反思,进一步提升舞蹈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学习资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2003年8月。解放军艺术学院.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出版.2000年5月慕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等五、实践教学安排《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实践教学安排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在理论学习方面,学生将学习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舞蹈动作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技巧等内容。通过课堂讲解、教材观摩和互动讨论,使学生对古典舞的概念有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在实践操作方面,学生将进行大量的舞蹈训练和实践演练。教师将布置和安排各类古典舞舞姿和组合的训练,包括基本功练习和舞台表演等环节。学生将在指导下逐步提升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和个性指导,达到舞蹈动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29
29 7.前旁后大踢腿:加入控腿、抱腿及探海等动作。 二、把下练习: 1.行进踢腿:地面前旁后腿练习,可适当加入抱腿及控腿的动作。 2.小跳:练习中加入单腿小跳、擦地小跳及双起单落等动作,地面中间为小跳接 舞姿组合,可适当加入流动小跳的内容。 3.中跳:可加入二位及五位中跳,可适当加入流动中跳的内容。 三、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在组合训练的基础上加入部分技术技巧的高 难度动作。 本单元可适当教授:跳跃类(大跳动作、倒踢动作,可适当加入摆腿撕叉等动作), 旋转类(平转动作接吸腿转等复合转,四位转练习),翻身类(踏步翻身接舞姿的综合 链接动作)等。 【重点、难点】 1.重点:系统掌握中国古典舞把下训练的动作规范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对中国古 典复合功能性组合训练的有技术性要求,。 2.难点:动作、舞姿、韵律及呼吸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度,能够接受长时间的训练和 反复练习。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以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本学年要求学生积 极自律,充分利用舞蹈思辨能力,不断反思,进一步提升舞蹈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 【学习资源】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2003 年 8 月。 解放军艺术学院.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出版.2000 年 5 月 慕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等 五、实践教学安排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实践教学安排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在理论 学习方面,学生将学习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舞蹈动作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技巧等 内容。通过课堂讲解、教材观摩和互动讨论,使学生对古典舞的概念有深刻而全面的认 知。在实践操作方面,学生将进行大量的舞蹈训练和实践演练。教师将布置和安排各类 古典舞舞姿和组合的训练,包括基本功练习和舞台表演等环节。学生将在指导下逐步提 升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和个性指导,达到舞蹈动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考核方式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课堂参与课程目标1:就中国古典舞的起源、1.期中考试历史发展、基本概念和流派,能有平时作业能说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个清晰的认识,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术识,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和部分把上组合。期中考试语、动作和规范,理解中国古典舞在2. 期末考试表演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知晓中国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把上古典舞作品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创作期末考试组合和把下组合及综合组合。背景。课堂参与1.期中考试课程目标2:能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能说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平时作业手位、步法和舞姿,有计划、有目的识,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和部分把上组合。地训练身体柔韧性、平衡感和舞蹈节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奏感,提高学生舞蹈表演的表现力,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把上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艺术鉴赏力。期末考试组合和把下组合及综合组合。1.期中考试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所学习的中国能说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期中考试古典舞的教学内容进行表演和教学,识,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和部分可以在舞台或表演活动中展示出专把上组合。业水准的舞蹈,能够适应不同风格和2.期末考试要求的舞蹈类型,具备舞蹈动作示范期末考试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把上的能力。组合和把下组合及综合组合。(二)评定方法1.成绩评定采用舞台展示形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平时成绩占比30%,即: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100分)为每学期第9或10周的期中考试成绩(60%)、课堂参与(20%)以及平时作业(20%)组成。30
30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就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历史发展、基本概念和流派,能有一 个清晰的认识,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术 语、动作和规范,理解中国古典舞在 表演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知晓中国 古典舞作品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创作 背景。 1.期中考试 能说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 识,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和部分 把上组合。 2.期末考试 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把上 组合和把下组合及综合组合。 课堂参与 平时作业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能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 手位、步法和舞姿,有计划、有目的 地训练身体柔韧性、平衡感和舞蹈节 奏感,提高学生舞蹈表演的表现力,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艺术鉴赏力。 1.期中考试 能说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 识,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和部分 把上组合。 2.期末考试 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把上 组合和把下组合及综合组合。 课堂参与 平时作业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能够运用所学习的中国 古典舞的教学内容进行表演和教学, 可以在舞台或表演活动中展示出专 业水准的舞蹈,能够适应不同风格和 要求的舞蹈类型,具备舞蹈动作示范 的能力。 1.期中考试 能说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 识,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和部分 把上组合。 2.期末考试 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基础组合、把上 组合和把下组合及综合组合。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二)评定方法 1. 成绩评定 采用舞台展示形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70%,平时成绩占比 30%,即: 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100 分)为每学期第 9 或 10 周的期中考试成绩(60%)、课堂参与(20%)以及平时作业(20%)组成
2.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值计算考核环节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010课堂参与(20)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202020期中考试(60)(满分100)(30%)平时作业(20)1010终结性考核期末成绩舞台展示根据实训课考试评分细则给分(满分100)(70%)分目标达成值=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值以分目标最课程达成值小值确定)(三)评分标准1.期末考试评分标准依据该课程《实训课考试评分细则》执行。2.课堂参与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19-2017-1815-1613-140-12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上课不太认按时上课,认真,有互动但听课很不认上课较认真,互动有一定真听课,积极不多,请假次真,不互动,自主性,有发互动较积极,互动,自主学数不超过5请假次数超课程目标1/2主动思考,请现问题的意过5次,无习,请假次数次,无故不到假次数不超识,请假次数不超过2次。现象超过1次故不到次数过3次。不超过4次。较多。但不超过3次。2.期中考试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59-6056-5853-5550-520-4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习效果很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较学习效果学习效果较差。期中考试课程目标期中考试成绩般。期中考试差。期中考试好,期中考试错误很多;或1/2/3优异。有少量错误。有少量错误。错误较多。没有参与期中考试。31
31 2. 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值计算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过程性考核 (满分 100) 平时成绩 (30%) 课堂参与(20) 10 10 期中考试(60) 20 20 20 平时作业(20) 10 10 终结性考核 (满分 100) 期末成绩 (70%) 舞台展示 根据实训课考试评分细则给分 课程达成值 分目标达成值=∑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值以分目标最 小值确定) (三)评分标准 1. 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依据该课程《实训课考试评分细则》执行。 2.课堂参与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19-20 17-18 15-16 13-14 0-12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2 按时上课,认 真听课,积极 互动,自主学 习,请假次数 不超过 2 次。 上课较认真, 互动较积极, 主动思考,请 假 次 数 不 超 过 3 次。 互 动 有 一 定 自主性,有发 现 问 题 的 意 识,请假次数 不超过 4 次。 上 课 不 太 认 真,有互动但 不多,请假次 数 不 超 过 5 次,无故不到 现象超过 1 次 但 不 超 过 3 次。 听课很不认 真,不互动, 请假次数超 过 5 次,无 故不到次数 较多。 2.期中考试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59-60 56-58 53-55 50-52 0-4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 程 目 标 1/2/3 学习效果好, 期中考试成绩 优异。 学 习 效 果 较 好,期中考试 有少量错误。 学 习 效 果 一 般。期中考试 有少量错误。 学 习 效 果 较 差。期中考试 错误较多。 学 习 效 果 很 差。期中考试 错误很多;或 没 有 参 与 期 中考试
3.平时作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19-2017-1815-1613-140-12良优中及格不及格作业完作业完作业完成成度较高,态作业不能作业不度高,态度很成度较高,态认真,组合正度认真,组合度较为认真,及时完成,组能及时完成,确,动作流畅,正确,动作基组合基本正合基本正确,动作不正确,课程目标能够积极组织本流畅,舞台确,动作基本动作不流畅,动作不流畅,1/2参与训练,舞表现力较强,流畅,舞台表舞台表现力较舞台表现力台表现力强,动作规范性现力较强,动弱,动作规范较差,动作规动作规范性达达到80%以作规范性达性较低。范性低。上。到90%以上。到70%以上。七、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选用教材教材名称编者出版社备注出版时间是否马工程教材中国古典舞基本上海音乐否王佩英2004年4月功训练教程出版社(二)主要参考书[1]唐满城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21熊家泰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程与教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3]解放军艺术学院.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出版.2000年5月【4】李炜任芳著.《舞蹈丛书: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法课教程》.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5]王虹著《中国古典舞基训》.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1月八、课程学习建议在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训课程中,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活动应注重参与性,积极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互动、反馈和思考,这有助于巩固学习效果。课后通过自我观察和录像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可有效促进技能的内化。此外,适当利用多媒体资源观看经典舞蹈表演,能够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表达方式。32
32 3.平时作业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19-20 17-18 15-16 13-14 0-12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2 作业完成 度高,态度很 认真,组合正 确,动作流畅, 能够积极组织 参与训练,舞 台表现力强, 动作规范性达 到 90%以上。 作 业 完 成度较高,态 度认真,组合 正确,动作基 本流畅,舞台 表现力较强, 动 作 规 范 性 达 到 80% 以 上。 作 业 完 成度较高,态 度较为认真, 组 合 基 本 正 确,动作基本 流畅,舞台表 现力较强,动 作 规 范 性 达 到 70%以上。 作业不能 及时完成,组 合基本正确, 动作不流畅, 舞台表现力较 弱,动作规范 性较低。 作 业 不 能及时完成, 动作不正确, 动作不流畅, 舞 台 表 现 力 较差,动作规 范性低。 七、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是否马工程教材 备注 中国古典舞基本 功训练教程 王佩英 上海音乐 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否 (二)主要参考书 [1]唐满城 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2] 熊家泰.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程与教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3]解放军艺术学院.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出版.2000 年 5 月 [4] 李炜 任芳著.《舞蹈丛书: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法课教程》.四川:四川 大学出版社.2013 年 1 月 [5] 王虹著.《中国古典舞基训》.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9 年 1 月 八、课程学习建议 在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训课程中,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增 强学习动机,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活动应注重参与性,积极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互动、 反馈和思考,这有助于巩固学习效果。课后通过自我观察和录像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 练习,可有效促进技能的内化。此外,适当利用多媒体资源观看经典舞蹈表演,能够拓 宽艺术视野,丰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