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设备如下: I、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MELA、B,含交流电压表、交流 电流表)。 2、电机导轨及加载装置,转矩转速测量组件(MEL13)。 3、直流并励电动机MO3 4、直流复励发电机M01。 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M04。 6、三相组式变压器(MEL-01)或单相变压器。 7、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含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 8、直流稳压电源(位于主控制屏下部)。 9、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O6) 10、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 11、三相可调电阻9002(MEL-03)。 12、三相可调电阻902(MEL-04)。 13、三相可调电抗(MEL-08)。 14、电机起动箱(MEL-09)。 15、功率及功率因数表(MEL-20或含在主控制屏内)。 四、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采用对比、演示、引入工程案例分析等方法:以项目教学为辅, 采用教师设计教学项目,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作业数量以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与听课时间之比为1:1.5安排,作业内容包括对基本概 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工程计算方法的掌握、工程案例的分析结论和实验报告等,通过大量 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对作业的检查采取教师批注与课内讲评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中注意对工程案例、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技术手册使用 的能力。 课内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为辅的方式,同时安排有能力的学生自行 设计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获得加分。 五、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山戈宝军等编著,《电机学》(第3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年2月 2]徐德淦等编著,《电机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参考书:山许实章主编:电机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汤蕴璆主编:电机学(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B】周鹗主编:电机学(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刊李发海主编:电机学(第三版),中国科学出版社 [5)王毓东主编:电机学(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8 上述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设备如下: 1、MEL 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MEL-IIA、B,含交流电压表、交流 电流表)。 2、电机导轨及加载装置,转矩转速测量组件(MEL-13)。 3、直流并励电动机 M03。 4、直流复励发电机 M01。 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M04。 6、三相组式变压器(MEL-01)或单相变压器。 7、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含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 8、直流稳压电源(位于主控制屏下部)。 9、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06)。 10、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 11、三相可调电阻 900Ω(MEL-03)。 12、三相可调电阻 90Ω(MEL-04)。 13、三相可调电抗(MEL-08)。 14、电机起动箱(MEL-09)。 15、功率及功率因数表(MEL-20 或含在主控制屏内)。 四、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采用对比、演示、引入工程案例分析等方法;以项目教学为辅, 采用教师设计教学项目,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作业数量以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与听课时间之比为 1:1.5 安排,作业内容包括对基本概 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工程计算方法的掌握、工程案例的分析结论和实验报告等,通过大量 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对作业的检查采取教师批注与课内讲评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中注意对工程案例、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技术手册使用 的能力。 课内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为辅的方式,同时安排有能力的学生自行 设计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获得加分。 五、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1] 戈宝军等编著,《电机学》(第 3 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年 2 月 [2] 徐德淦等编著 ,《电机学》(第 2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年 7 月 参考书:[1] 许实章主编:电机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汤蕴璆主编:电机学(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周鹗主编:电机学(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4] 李发海主编:电机学(第三版),中国科学出版社 [5] 王毓东主编:电机学(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6)许实章主编:电机学习题集(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胡虔生主编:电机学例题与习题教程(第一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实验环节、平时考核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 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提高,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 考核形式: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试卷上提供必要的计算公式和图表)方式, 成绩评定: 1、实验成绩=实验报告(50%)+实验表现(50%),实验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工 作态度,是否预习,接线能力,分析能力,数据读取,抽查提问,接线检查等。 2、期末总成绩=期末笔试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 平时成绩包括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项目成绩等。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见表 表4半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3:能将工程原理与专业知识用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 于分析电气工程问题,并改进 米中的回国答间问题、果章练习 (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大作业、研讨课、项 作业、研讨课、项目成绩)占20% 目成结)、实验成结 实验成绩占20%,总分100分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i60% 平 成 2.2:能正确表达一个电气工程问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题的解决方案。 作业、大作业、研讨课、项 作业、研讨课、项目成绩)占20% 目成绩)、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占20%,总分100分 42:能比较和洗搔研究路线。种 立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相关 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20%,总分20分。 买验并正确整理实验数据,分 析、解释实验结果。 61:了解工程实践中电气工程技 术相关专业技术的规范与标准。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20%,总分20分。 71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具 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工程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20%,总分20分。 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体现节能、 环保意识。 八、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原理》,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是:掌握和熟练运用微积分、傅里叶级数展开等概念,掌握和熟练运用电路KCL和KVL, 掌握和熟练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力定律、全电流定律等
29 [6] 许实章主编:电机学习题集(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7] 胡虔生主编:电机学例题与习题教程(第一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实验环节、平时考核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 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提高,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 考核形式: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试卷上提供必要的计算公式和图表)方式。 成绩评定: 1、实验成绩 = 实验报告(50%)+实验表现(50%),实验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工 作态度,是否预习,接线能力,分析能力,数据读取,抽查提问,接线检查等。 2、期末总成绩 = 期末笔试成绩(60%)+ 平时成绩(20%)+ 实验成绩(20%), 平时成绩包括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项目成绩等。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见表 4 表 4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3:能将工程原理与专业知识用 于分析电气工程问题,并改进 之。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大作业、研讨课、项 目成绩)、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 (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研讨课、项目成绩)占 20%、 实验成绩占 20%,总分 100 分 2.2:能正确表达一个电气工程问 题的解决方案。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大作业、研讨课、项 目成绩)、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 (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研讨课、项目成绩)占 20%、 实验成绩占 20%,总分 100 分 4.2:能比较和选择研究路线,独 立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相关 实验并正确整理实验数据,分 析、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 20%,总分 20 分。 6.1:了解工程实践中电气工程技 术相关专业技术的规范与标准。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 20%,总分 20 分。 7.1 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 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工程 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体现节能、 环保意识。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 20%,总分 20 分。 八、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原理》,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是:掌握和熟练运用微积分、傅里叶级数展开等概念,掌握和熟练运用电路 KCL 和 KVL, 掌握和熟练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力定律、全电流定律等
本课程将为《电气工程Matlab建模与仿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后续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本课程中交直流电机的 各种电磁关系及基本特性分析和计算方法将会在上述后续课程中用到。 九、课程中英文简介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从理论及应用的角度出发, 分析变压器、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四类主要电机以及部分控制电机的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电磁关系和运行特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交直流电动机及变压 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磁关系、工作特性、运行特性和机械特性的分析方法,掌握电 机学中工程计算方法和各种特性的实验操作方法。, 本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学习本课程对培养学 生具有科学的学习能力以及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原理》,并将为《电气工程 Matlab建模与仿其》、《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等后续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从培养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 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为今后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工作,起到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 能力的作用。 "Electrical Machines"is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core ,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analyz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ransformers,DC motors,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motors and parts of four major motor control motor works electromagnetic relationships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should have a basic structure common AC and DC motors and transformers,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relations,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knowledge of motor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operation methods and various properties.This course has more concepts strong theoretical,practical and project clos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his course for students with science leaming and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ete.all have an important role.Prerequisites for this course is "higher mathematics"."College Physics"and "circuit theory"and the"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tlab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utomatic Control Theory"."Power Electronics"."Electric Driv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and other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stud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point of view. this course is not ony for students tolea basic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related technologies play arole in the past and aso the futur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elated fields,play to improve adaptability and innovation role
30 本课程将为《电气工程 Matlab 建模与仿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后续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本课程中交直流电机的 各种电磁关系及基本特性分析和计算方法将会在上述后续课程中用到。 九、课程中英文简介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从理论及应用的角度出发, 分析变压器、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四类主要电机以及部分控制电机的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电磁关系和运行特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交直流电动机及变压 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磁关系、工作特性、运行特性和机械特性的分析方法,掌握电 机学中工程计算方法和各种特性的实验操作方法。 本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学习本课程对培养学 生具有科学的学习能力以及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原理》,并将为《电气工程 Matlab 建模与仿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等后续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从培养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 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为今后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工作,起到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 能力的作用。 “Electrical Machines”is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alyz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ransformers, DC motors,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motors and parts of four major motor control motor works electromagnetic relationships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basic structure common AC and DC motors and transformer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relation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knowledge of motor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operation methods and various properties. This course has more concepts, strong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project clos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is course for students with science learning and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etc. all have an important role. Prerequisites for this course is "higher mathematics", "College Physics" and "circuit theory" and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tlab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Power Electronics", " Electric Driv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stud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point of view, this course is not only for students to learn basic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related technologies play a role in the past and also the futur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elated fields, play to improve adaptability and innovation role
《专业开放实验》 课程编号 0RS03903 学分 总学时 1周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专业开放实验 英文名称 Professional Open Experiment 课程类别 选修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执笔人 白雪峰 审核人 厉虹 先修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路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在学习了 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开放实验采用学生与教师合作的“双主”的教学方式,在“教”与“学”中找到最佳的结 合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多位教师给出多 个实验项目,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具体 操作、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并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 艰苦性和综合性,使学生真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 开展实验研究,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实现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开放实验环节,综合运用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 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教有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与技术。 2能力:根据本专业工程应用实际需求,通过毕业实习环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4个方 面的能力: (1)文献调研和自学的能力:能借助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独立查阅文献、学习 有关知识,立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的过 程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顺利完成实验: (3)团队协作能力:在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的过程中要与本 组的其他同学合作、协调配合,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讨论,在此过程中培养培养团队协作能 力。 (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验完成后,能撰写结构合理、内容完整、图形和符号符合 标准、表述清楚的实验报告。 31
31 《专业开放实验》 课程编号 0RS03903 学分 1 总学时 1 周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 学时,上机: 0 学时 课程名称 专业开放实验 英文名称 Professional Open Experiment 课程类别 选修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执笔人 白雪峰 审核人 厉虹 先修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路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在学习了 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开放实验采用学生与教师合作的“双主”的教学方式,在“教”与“学”中找到最佳的结 合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多位教师给出多 个实验项目,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具体 操作、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并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 艰苦性和综合性,使学生真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 开展实验研究,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实现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开放实验环节,综合运用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路、C 语言程序设 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与技术。 2.能力:根据本专业工程应用实际需求,通过毕业实习环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 4 个方 面的能力: (1)文献调研和自学的能力:能借助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独立查阅文献、学习 有关知识,立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的过 程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顺利完成实验; (3)团队协作能力:在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的过程中要与本 组的其他同学合作、协调配合,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讨论,在此过程中培养培养团队协作能 力。 (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验完成后,能撰写结构合理、内容完整、图形和符号符合 标准、表述清楚的实验报告
3认知: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受到一次较全面的、严格的、系统的实践训练 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提高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散学目标与达成逵径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宿 课题布置:教师布置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性能指 学生能够利用掌标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13:能将工程原理 握数学及其相关基础 文献查阅与检索: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与检索工 与专业知识用于分 知识,得据实验而目要 析电气工程问题, 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并改进之。 求和实验室条件,提出 方案讨论与确定: 指导教师在对实验方案审议的基 具体的书面实验方案。 础上,与学生开展时论,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 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能铭学习和 堂摆文献资料的查问 独立文献查阅与拾素:学牛酒过独立查阅有关书籍 )4.能分折南寻 检索和应用,独立进行 文献资料, 找可替代的解决方 学习和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 检索和应 文献查阅与检索工 用,了解和掌握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状况、发 掌握实验项目的工程 展动态,掌握实验项目的工程背景及发展趋势和历 背景及发展趋势和历 程。 程。 课题布置:教师布置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性能指 标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文献查阅与检紫: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与检案工 42:能比较和洗招 作。完成实哈方空的设计, 研究路线,独立设 方案讨论与确定:指导教师在对实玲方案市议的基 计实验方案、开展 学生能够自主设计 与学生开展讨论,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 工程相关实验并正 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 验研究并对实验结界 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确整理实验数据, 自主实验研究: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与引导下,自士 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分析、解释实验结 完成实验装置的装配、仪器准备、自主运行实验装 果。 置,掌捏实验数据记录格式设计,记录数据整理与 分析的方法 课题总结:学生自主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进行分析 总结,最终按要求编写出实验研究报告。 5.1:能运用 课题布置:教师布置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性能指 标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MATLAB、电力话 学生能够运用专 文献问与拾索学生种立讲行文献阅与检素工 计软件DQ 电 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知 力系统分析软件 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实 作, 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案讨论与确定:指导教师在对实验方案审议的基 EDSA进行电气系 验方案并实施,满足面 续的计算机伤直、 向实际工程的开放实 础上,与学生开展讨论,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 求的前提下,确定实哈方客。 设计与计算。 验项目的性能和要求 自主实验研究:在指导教师的铺助与引导下,自主 完成实验装置的装配、仪器准备、自主运行实验装
32 3.认知: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受到一次较全面的、严格的、系统的实践训练, 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提高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如表 1 所示。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1.3:能将工程原理 与专业知识用于分 析电气工程问题, 并改进之。 学生能够利用掌 握数学及其相关基础 知识,根据实验项目要 求和实验室条件,提出 具体的书面实验方案。 课题布置:教师布置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性能指 标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文献查阅与检索: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与检索工 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案讨论与确定:指导教师在对实验方案审议的基 础上,与学生开展讨论,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 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2.4:能分析文献寻 找可替代的解决方 案 学生能够学习和 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 检索和应用,独立进行 文献查阅与检索工作, 掌握实验项目的工程 背景及发展趋势和历 程。 独立文献查阅与检索:学生通过独立查阅有关书籍、 文献资料,学习和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检索和应 用,了解和掌握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状况、发 展动态,掌握实验项目的工程背景及发展趋势和历 程。 4.2:能比较和选择 研究路线,独立设 计实验方案、开展 工程相关实验并正 确整理实验数据, 分析、解释实验结 果。 学生能够自主设计 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 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 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课题布置:教师布置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性能指 标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文献查阅与检索: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与检索工 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案讨论与确定:指导教师在对实验方案审议的基 础上,与学生开展讨论,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 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自主实验研究: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与引导下,自主 完成实验装置的装配、仪器准备、自主运行实验装 置,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格式设计,记录数据整理与 分析的方法。 课题总结: 学生自主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进行分析、 总结,最终按要求编写出实验研究报告。 5.1:能运用 MATLAB、电力设 计软件 IDQ 、电 力系统分析软件 EDSA 进行电气系 统的计算机仿真、 设计与计算。 学生能够运用专 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知 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实 验方案并实施,满足面 向实际工程的开放实 验项目的性能和要求。 课题布置:教师布置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性能指 标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文献查阅与检索: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与检索工 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案讨论与确定:指导教师在对实验方案审议的基 础上,与学生开展讨论,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 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自主实验研究: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与引导下,自主 完成实验装置的装配、仪器准备、自主运行实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