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 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 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 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 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 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 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13.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3分 A.孔子和孟子二人的个性不同 B.《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 C.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D.孟子所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14.第2段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2分) 15.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三点对此概括说明。(6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 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 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上山与下山 胡炎 学生说:“走好,老师。” 老师说:“无碍,倒是你,好走 学生是高才生,当年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是学术权威,学生一生的骄傲 山,高峻峭拔,有老藤新蔓苍绿着,野林杂花点缀着,流泉飞瀑润泽着。所以,山是秀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 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 12.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 (5 分)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 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 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 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 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 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13.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3 分) A.孔子和孟子二人的个性不同。 B.《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 C.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D.孟子所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14..第 2 段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2 分) 15.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三点对此概括说明。(6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 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 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15 分) 上山与下山 胡 炎 学生说:“走好,老师。” 老师说:“无碍,倒是你,好走。” 学生是高才生,当年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是学术权威,学生一生的骄傲。 山,高峻峭拔,有老藤新蔓苍绿着,野林杂花点缀着,流泉飞瀑润泽着。所以,山是秀
气的山。羊肠小道,崎岖回环。路,难走 学生已腆着了啤酒肚,福发得厉害,步子重,还一口一口地喘。老师瘦削,一如当年 睿智,矍烁。 老师说:“累不?累就歇会儿 学生说:“不累。”脚却不动了。 倚石小憩。清风吹来,爽。举目四望,林梢峰巅烟雾袅袅。 学生感慨:“时光如梭哪,一晃十年了。 老师颌首:“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皆先哲之言。惟今昔有别,物是人非而已。” 学生说:“不错,学生自忖未给老师丢脸 老师浅笑,没答。 学生是出类拔萃的,先从文,后从政,扶摇直上,而今已是副厅级高干 学生说:很早就想见见老师,只是政务繁杂,分身无术啊。¨不知是解释,还是炫耀。 老师说:“我晓得。 学生便讪讪地,又说:“居官不自由啊,况身负要职.” 老师说:“奋斗到此,不易。为师者,欣慰于心。 学生便满足,习惯了严肃的脸,开颜一笑。 又爬山。山势更陡,举步惟艰。 老师说:“仕途如爬山。” 学生赞同:“知我者,尊师也。” 老师说:“登高望远,风光无限。感觉不错吧?” 学生又笑,笑出了一脸春风。 说话间,忽至一光秃之处。地上有树桩残留,再有,就是几棵极低矮的老树
气的山。羊肠小道,崎岖回环。路,难走。 学生已腆着了啤酒肚,福发得厉害,步子重,还一口一口地喘。老师瘦削,一如当年, 睿智,矍烁。 老师说:“累不?累就歇会儿。” 学生说:“不累。”脚却不动了。 倚石小憩。清风吹来,爽。举目四望,林梢峰巅烟雾袅袅。 学生感慨:“时光如梭哪,一晃十年了。” 老师颔首:“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皆先哲之言。惟今昔有别,物是人非而已。” 学生说:“不错,学生自忖未给老师丢脸。” 老师浅笑,没答。 学生是出类拔萃的,先从文,后从政,扶摇直上,而今已是副厅级高干。 学生说:“很早就想见见老师,只是政务繁杂,分身无术啊。”不知是解释,还是炫耀。 老师说:“我晓得。” 学生便讪讪地,又说:“居官不自由啊,况身负要职……” 老师说:“奋斗到此,不易。为师者,欣慰于心。” 学生便满足,习惯了严肃的脸,开颜一笑。 又爬山。山势更陡,举步惟艰。 老师说:“仕途如爬山。” 学生赞同:“知我者,尊师也。” 老师说:“登高望远,风光无限。感觉不错吧?” 学生又笑,笑出了一脸春风。 说话间,忽至一光秃之处。地上有树桩残留,再有,就是几棵极低矮的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