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狮运动课程大纲 南狮运动部分;舞龙运动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本选项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龙狮运动》课程中南狮运动、舞龙运 力以及基本技术与练习方法,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培养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去完成龙、狮的形态、神态动作,体现岀龙、狮生龙活虎的效 果,并以多种动、静的变化形式来展现龙、狮的那种刚烈威猛之势和气势磅礴之态,突岀观赏性。 (三)使学生了解龙狮运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龙狮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爱国主义精 神和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二、基本教材 )理论部分 1.基础理论(详见体育基础理论教材纲要) 2.专项理论 第一章:龙狮运动概述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国龙狮文化 第三节:龙狮运动的发展史 第四节:龙狮运动的特点、作用 第二章:龙狮运动的竞赛规则 第一节:参赛人员及其规定 第二节:竞赛通则 第三节:场地、器材 第四节:龙狮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第五节:龙狮规定、自选套路的有关规定 (二)实践部分 1.南狮运动 (1)基本技术:基本功、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握法 (2)基本动作 难度动作:(1)平地上腿;(2)侧滚翻;(3)钳腰;(4)平地上肩;(5)原地腾空; (6)原地转体180度;(7)原地转体360度;(8)三拜狮;(9)连环飞跃;(10);腾空分腿
龙狮运动课程大纲 南狮运动部分;舞龙运动部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本选项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龙狮运动》课程中南狮运动、舞龙运 动以及基本技术与练习方法,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培养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去完成龙、狮的形态、神态动作,体现出龙、狮生龙活虎的效 果,并以多种动、静的变化形式来展现龙、狮的那种刚烈威猛之势和气势磅礴之态,突出观赏性。 (三)使学生了解龙狮运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龙狮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爱国主义精 神和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二、基本教材 (一)理论部分 1.基础理论(详见体育基础理论教材纲要) 2.专项理论 第一章:龙狮运动概述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国龙狮文化 第三节:龙狮运动的发展史 第四节:龙狮运动的特点、作用 第二章:龙狮运动的竞赛规则 第一节:参赛人员及其规定 第二节:竞赛通则 第三节:场地、器材 第四节:龙狮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第五节:龙狮规定、自选套路的有关规定 (二)实践部分 1.南狮运动 (1)基本技术:基本功、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握法: (2)基本动作: 难度动作:(1)平地上腿;(2)侧滚翻;(3)钳腰;(4)平地上肩;(5)原地腾空; (6)原地转体180度;(7)原地转体360度;(8)三拜狮;(9)连环飞跃;(10);腾空分腿:
形态动作:擦脚、搔痒、洗面、挖耳、伸腰、岀泂、入泂、岀林、追蜂、扑蝶、望月、惊天 照水、戏水、饮水、抹嘴、弄须、刷牙、擦眼、咬虱 (3)基本套路:醒狮出洞 (4)南狮鼓乐:鼓、锣、钹 南狮套路鼓乐:擂、震、平、步、三、快、七 2.舞龙运动 (1)基本技术:基本功、基本手法、基本步型和步法 (2)难度动作 第一节:“8”字舞龙动作 基本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 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⑧)横移(跑)步舞龙(9)双杄舞龙(4次以上)(10)靠 背蹬腿舞龙(11)坐背舞龙(12)站背舞龙(13)跪步行进快舞龙(14)抱腰舞龙(15)绕身舞 龙(16)双人换位舞龙(17)快舞龙磨砖 (1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19)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0)屈膝躺腿舞龙 难度动作:(1)跳龙接摇船快舞龙(2)跳龙接直躺快舞龙(3)依次翻滚接单跪快舞龙 (4)挂腰舞龙(2人、3人、4人组合)(5)站肩舞龙(6)直体躺肩(或躺腿)舞龙(7)滚地行 进舞龙(⑧)单手撑地快舞龙(9)K式舞龙(3人一组)(10)站腿舞龙(11)靠背蹬腿舞龙(3 人一组) 第二节:游龙动作 基本动作:(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2)快速顺逆连续跑园场(3)起伏行进 (4)单侧起伏小圆场(5)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6)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矮步2 周以上)(7)快速跑斜圆场(8)骑肩双杄起伏行进 难度动作:(1)站肩双杄行进(六次以上) 第三节:穿腾动作 基本动作:(1)穿龙尾(2)越龙尾(3)首尾穿(越)肚(4)龙穿身(5)龙脱衣(6)龙 戏尾(7)连续腾越行进(⑧)腾身穿尾(9)穿尾越龙身(10)卧龙飞腾(11)穿八五节 (12)首(尾)穿花缠身行进 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各2次以上) 第四节:翻滚动作 基本动作:(1)龙翻身(2)快速逆(顺)向跳龙行进(2次以上)(3)大立圆螺旋行进(3 次以上)(4)双杆斜盘跳龙(3次以上)(5)连续游龙跳龙(2次以上)
形态动作:擦脚、搔痒、洗面、挖耳、伸腰、出洞、入洞、出林、追蜂、扑蝶、望月、惊天、 照水、戏水、饮水、抹嘴、弄须、刷牙、擦眼、咬虱: (3)基本套路:醒狮出洞 (4)南狮鼓乐:鼓、锣、钹 南狮套路鼓乐:擂、震、平、步、三、快、七: 2.舞龙运动 (1)基本技术:基本功、基本手法、基本步型和步法 (2)难度动作: 第一节:“8”字舞龙动作 基本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 (2)行进8字舞龙 (3)单跪舞龙 (4)套头舞龙 (5) 搁脚舞龙 (6)扯旗舞龙 (7)靠背舞龙 (8)横移(跑)步舞龙(9)双杆舞龙(4次以上) (10)靠 背蹬腿舞龙 (11)坐背舞龙 (12)站背舞龙 (13)跪步行进快舞龙 (14)抱腰舞龙 (15)绕身舞 龙 (16)双人换位舞龙 (17)快舞龙磨砖 (1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 (19)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0)屈膝躺腿舞龙 难度动作:(1)跳龙接摇船快舞龙 (2)跳龙接直躺快舞龙 (3)依次翻滚接单跪快舞龙 (4)挂腰舞龙(2人、3人、4人组合) (5)站肩舞龙 (6)直体躺肩(或躺腿)舞龙(7)滚地行 进舞龙 (8)单手撑地快舞龙 (9)K式舞龙(3人一组) (10)站腿舞龙 (11)靠背蹬腿舞龙(3 人一组) 第二节:游龙动作 基本动作:(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 (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 (3)起伏行进 (4)单侧起伏小圆场 (5)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 (6)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矮步2 周以上)(7)快速跑斜圆场(8)骑肩双杆起伏行进 难度动作:(1)站肩双杆行进(六次以上) 第三节:穿腾动作 基本动作:(1)穿龙尾(2)越龙尾(3)首尾穿(越)肚 (4)龙穿身 (5)龙脱衣 (6)龙 戏尾 (7)连续腾越行进 (8)腾身穿尾 (9)穿尾越龙身 (10)卧龙飞腾 (11)穿八五节 (12)首(尾)穿花缠身行进 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各2次以上) 第四节:翻滚动作 基本动作:(1)龙翻身(2)快速逆(顺)向跳龙行进(2次以上) (3)大立圆螺旋行进(3 次以上) (4)双杆斜盘跳龙(3次以上) (5)连续游龙跳龙(2次以上)
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斜盘跳龙(3次以上)(2)快速连续螺旋跳龙(4次以上)(3)快 速连续螺旋跳龙磨砖(6次以上)(4)快速左冇螺旋跳龙(左右各3次以上)(5)快速连续磨盘跳 龙(3次以上)(6)快速连续首尾跳龙(4次以上) (7)连续起伏跳龙行进(3次以上) 第五节:组图造型动作 基本动作:(1)龙门造型(2)塔盘造型(3)尾盘造型(4)曲线造型(5)龙出宫造型(6) 蝴蝶盘花造型(⑦)组字造型(⑧)龙舟造型(9)螺丝结顶造型(0卧(垛)龙造型(11)龙尾高 翘寻珠、追珠(12)龙翻身接滚翻成造型(13)单臂侧手翻接翻滚成造型 难度动作:(1)大横8字花慢行进(成型4次以上)(2)坐肩后仰成平盘起伏旋转(2周以上) (3)站肩高塔造型自转一周(4)收尾站肩盘柱造型(5)龙头站肩立柱平盘起伏圆场2周以上 三、素质 (一)1000m(男)/80Om(女)、50m、立定跳远、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 (二)体前屈、步型变换、控腿平衡、腿法、跳跃动作 四、课外体育活动 (一)早操:参加体育教学部组织的晨跑活动,达到每学期规定的次数。 (二)课外辅导:参加体育教学部组织的本专项活动、其它兴趣活动及身体素质练习,达到每学期 规定的次数。 五、教学建议 )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联系龙狮课程教学实际,寓德育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二)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内容,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 量,并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教学进度,教学计划。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时的分配应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能力 的培养,使学生在较系统的掌握龙狮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技能,“三基”的基础上,更好的掌 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手段。 (四)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 (五)严格考试管理,认真进行总结 六、专项课教材内容与时数(见下表) 《龙狮运动》课程教材时数分配表 容 时数 南狮运动 舞龙运动 理论 基础理论 2
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斜盘跳龙(3次以上) (2)快速连续螺旋跳龙(4次以上)(3)快 速连续螺旋跳龙磨砖(6次以上) (4)快速左右螺旋跳龙(左右各3次以上) (5)快速连续磨盘跳 龙(3次以上)(6)快速连续首尾跳龙(4次以上) (7)连续起伏跳龙行进(3次以上) 第五节:组图造型动作 基本动作:(1)龙门造型(2)塔盘造型(3)尾盘造型(4)曲线造型(5)龙出宫造型(6) 蝴蝶盘花造型(7)组字造型 (8)龙舟造型(9)螺丝结顶造型 (10)卧(垛)龙造型 (11)龙尾高 翘寻珠、追珠 (12)龙翻身接滚翻成造型 (13)单臂侧手翻接翻滚成造型 难度动作:(1)大横8字花慢行进(成型4次以上) (2)坐肩后仰成平盘起伏旋转(2周以上) (3)站肩高塔造型自转一周 (4)收尾站肩盘柱造型 (5)龙头站肩立柱平盘起伏圆场2周以上 三、素质 (一)1000m(男)/800m(女)、50m、立定跳远、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 (二)体前屈、步型变换、控腿平衡、腿法、跳跃动作 四、课外体育活动 (一) 早操:参加体育教学部组织的晨跑活动,达到每学期规定的次数。 (二) 课外辅导:参加体育教学部组织的本专项活动、其它兴趣活动及身体素质练习,达到每学期 规定的次数。 五、教学建议 (一)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联系龙狮课程教学实际,寓德育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二)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内容,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 量,并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教学进度,教学计划。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时的分配应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能力 的培养,使学生在较系统的掌握龙狮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技能,“三基”的基础上,更好的掌 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手段。 (四)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 量。 (五)严格考试管理,认真进行总结。 六、专项课教材内容与时数(见下表) 《龙狮运动》课程教材时数分配表 时数 南狮运动 舞龙运动 理论 基础理论 2 2 内部容分
专项理论 身体素质 266 266 专项 基本技术 技术 套路技术 16 机 2 2 34 七、评价内容与评分标准 (一)理论(10%) 内容:1.基础理论(网络在线考试) 2.专项理论(网络在线考试) (二)身体素质与机能(30%) 内容:1.800m(女)/1000m(男)、立定跳远(每一年度第一学期) 2.50m、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每一年度第二学期) “详见身体素质与机能评分标准” (三)发展能力(10%) 内容: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定。 (四)专项(50%)见下表) 考核标准及要求 标准要求 不及格 60分以下 动作规范 及格 60-69分 姿势正确 中等 70-79分 方法清楚 良好 80-89分 配合协调 动作效果好 优秀 90-100分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国际龙狮总会审定(2002版) 专项评分方法、要求与教学进度 南狮运动部分 专项评分方法、要求
专项理论 2 2 身体素质 6 6 专项 技术 基本技术 6 6 套路技术 16 16 机 动 2 2 总 计 34 34 七、评价内容与评分标准 (一) 理论(10%) 内容:1.基础理论(网络在线考试) 2.专项理论(网络在线考试) (二)身体素质与机能(30%) 内容:1. 800m(女)/1000m(男)、立定跳远(每一年度第一学期) 2. 50m、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每一年度第二学期) “详见身体素质与机能评分标准” (三)发展能力(10%) 内容: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定。 (四)专项(50%)见下表) 考核标准及要求: 标准要求 不及格 60分以下 动作规范 姿势正确 方法清楚 配合协调 动作效果好 及 格 60-69分 中 等 70-79分 良 好 80-89分 优 秀 90-100分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国际龙狮总会审定(2002版) 专项评分方法、要求与教学进度 南狮运动部分 一、专项评分方法、要求
)基本技术 组织形式:双人独立完成南狮运动形态动作和难度动作的演练。 考评方法:根据学生对动作完成的质量,及南狮运动的风格特点、动作规格、劲力方法、节奏意识 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定(十分制)。 (二)套路技术(醒狮出洞)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南狮运动套路“醒狮出泂”的演练。 考评方法:根据学生在鼓乐配合下完成套路技术的质量,及对南狮的形神情态表现,狮头狮尾相互 配合掌握程度进行评定(等级制)。 南狮运动部分教学进度(见下表) 学时 专项内容与要求 体能内容与要求 介绍大学体育教学情况、校规及体育课的要|1.专项素质 手型和手法练习 2.讲解本学期专项所学内容 步型控制练习 3.龙狮运动文化背景及礼仪教育 教学重点:提高专项基本功能 4学习基本技术 手型手法:双阳手、双阴手、阴阳手、单手 身型:三弯(手銮、腰峦、膝弯) 步型:弓、马、虚、仆步、麒麟步、跪步、 独立步 教学重点:1.学习专项基本技术动作 2.初步了解南狮运动基本功的要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身体素质 2.学习基本技术 中长跑(300m×2组) 手法:转头、低头、抬头、回头: 教学重点:建立完整技术动作 步法:上步、跳步、碎步、插步 概念;掌握长跑中的呼吸节 头尾配合:腰带握法、身型动作、步法动奏。 鼓乐配合:乐点节奏介绍、乐器握法 教学重点:1.纠正已学基本技术的错误动作 2.学习专项基本技术动作 5-6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专项素质: 2.学习基本技术 步型和腿法练习 手法:眨眼、合口 教学重点:1.增强腿部力量
(一)基本技术 组织形式:双人独立完成南狮运动形态动作和难度动作的演练。 考评方法:根据学生对动作完成的质量,及南狮运动的风格特点、动作规格、劲力方法、节奏意识 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定(十分制)。 (二)套路技术(醒狮出洞)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南狮运动套路“醒狮出洞”的演练。 考评方法:根据学生在鼓乐配合下完成套路技术的质量,及对南狮的形神情态表现,狮头狮尾相互 配合掌握程度进行评定(等级制)。 二、南狮运动部分教学进度(见下表) 学时 专项内容与要求 体能内容与要求 1-2 1.介绍大学体育教学情况、校规及体育课的要 求 2.讲解本学期专项所学内容 3.龙狮运动文化背景及礼仪教育 4.学习基本技术: 手型手法:双阳手、双阴手、阴阳手、单手 身型:三弯(手弯、腰弯、膝弯) 步型:弓、马、虚、仆步、麒麟步、跪步、 独立步 教学重点:1.学习专项基本技术动作 2.初步了解南狮运动基本功的要 领 1.专项素质: 手型和手法练习 步型控制练习 教学重点:提高专项基本功能 力。 3-4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习基本技术: 手法:转头、低头、抬头、回头: 步法:上步、跳步、碎步、插步: 头尾配合:腰带握法、身型动作、步法动 作 鼓乐配合:乐点节奏介绍、乐器握法 教学重点:1.纠正已学基本技术的错误动作 2.学习专项基本技术动作 1.身体素质: 中长跑(300m×2组) 教学重点:建立完整技术动作 概念;掌握长跑中的呼吸节 奏。 5-6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习基本技术: 手法:眨眼、合口: 1.专项素质: 步型和腿法练习 教学重点:1.增强腿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