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促进了其他技术的变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促进了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各种“工作母机的产生。蒸汽机在采矿、治金、锻造工业中的普及使这些老技术也得到改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还使工厂布局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有力地促进了工厂制生产方式的建立。火车、汽船的出现,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原材料的远距离输送和商品循环,也加速了新技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由上述分析可见,蒸汽动力技术在这一时期大体经历了技术实现、技术完善化和工业推广应用这样三个阶段,而蒸汽动力技术的发展又是这一时期整个技术发展的核心
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促进了其他技术的变革,其 中特别突出的是促进了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 直接推动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各种“工作母机” 的产生。蒸汽机在采矿、冶金、锻造工业中的普及, 使这些老技术也得到改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还使 工厂布局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有力地促进了工厂 制生产方式的建立。火车、汽船的出现,加快了世 界范围内的原材料的远距离输送和商品循环,也加 速了新技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由上述分析可见,蒸汽动力技术在这一时期大体经 历了技术实现、技术完善化和工业推广应用这样三 个阶段,而蒸汽动力技术的发展又是这一时期整个 技术发展的核心
2.近代技术史第二时期一一电力技术发展时期蒸汽机在19世纪前半叶已经成为工业的基本动力机械,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却逐渐暴露出了它的很多缺点。生产的继续发展,需要寻求新的动力形式。同时,电化学和电照明技术的出现也切希望有更加经济的电源代替价格昆贵的化学电池。由于当时科学已经揭示了电磁与机械动力间的相互转换规律,电力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2.近代技术史第二时期—一电力技术 发展时期 蒸汽机在19世纪前半叶已经成为工业的基本动 力机械,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却逐渐暴露出 了它的很多缺点。生产的继续发展,需要寻求 新的动力形式。同时,电化学和电照明技术的 出现也迫切希望有更加经济的电源代替价格昂 贵的化学电池。由于当时科学已经揭示了电磁 与机械动力间的相互转换规律,电力技术也就 应运而生了
电力技术是在蒸汽动力技术极盛时期出现的,其发展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一1845)是电力技术的技术实现阶段182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动机原理并制成了最初的电动机,不久在亨利制成强力电磁铁的影响下,达维松于1837年制成了电动机,“并于1842年在爱丁堡展览了用这种电动机驱动的制材机、车床印刷机和机车。”(“'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第二年皮希就制成了第一台手摇发电机。到40年代,永磁式直流电机已初具维形,但由于它们都使用永磁铁做场磁铁,因此无法从根本上继续提高其输出功率
电力技术是在蒸汽动力技术极盛时期出现的,其 发展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15一1845)是电力技术的技术实现阶段。 182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动机原理并制成了最初的 电动机,不久在亨利制成强力电磁铁的影响下, 达维松于1837年制成了电动机,“并于1842年在 爱丁堡展览了用这种电动机驱动的制材机、车床、 印刷机和机车。”〔“’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 感应定律,第二年皮希就制成了第一台手摇发电 机。到40年代,永磁式直流电机已初具雏形,但 由于它们都使用永磁铁做场磁铁,因此无法从根 本上继续提高其输出功率
第二阶段(1845一1875)是电力技术的完善化阶1段。西门子自1854年开始,用了十余年时间致力于自激方式的研究,于1867年制成了自激发电机。这种发电机使用自身产生的电流激磁的电磁铁做场磁铁,为进一步增大发电机容量提供了条件。继西门子之后,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环状电枢,1873年阿尔特涅克又发明了鼓状电枢。这一系列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发电机输出功率,使直流发电技术达到了比较成型的地步
第二阶段(1845一1875)是电力技术的完善化阶 段。西门子自1854年开始,用了十余年时间致 力于自激方式的研究,于1867年制成了自激发 电机。这种发电机使用自身产生的电流激磁的 电磁铁做场磁铁,为进一步增大发电机容量提 供了条件。继西门子之后,1870年格拉姆发明 了环状电枢,1873年阿尔特涅克又发明了鼓状 电枢。这一系列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发电机 输出功率,使直流发电技术达到了比较成型的 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