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30310总学时:50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0 学分:1.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学期:4 适用专业:草业科学 、编写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我院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要求,并参考了几所其他院校同样 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和制定的 2.根据我校对草业科学专业注重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定位,又因属于必修课程, 所以分配了40学时的理论课程,10学时的实验课,并在讲授内容方面重点突出一些基础和 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人工草地生产学科不可缺少的支柱学科之一,是草学专业的核 心课程,主要根据生产发展需求,综合应用遗传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改良牧草 及饲料作物的遗传性、创造符合人类要求的优良品种,并通过良种繁育,为生产提供大量的 优质良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所以在草学专业开设该门课程是十分有意义的。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草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与 植物遗传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土壤与肥 料学、生物统计学等课程拥有著紧密联系,随着科学的发展,植物育种工作已开始从传统的 组织器官水;平进入到细胞及分子水平,创造变异己发展到应用理化诱变因素、花粉培养、 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基因转导等生物工程技术,这些新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无疑会涉及到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显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 术等方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与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草原管理学等草原专业课程联系 紧密。 4.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术,既要掌握常规育种方法也要了解近代育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为主要的是 结合牧草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我国主要优质牧草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育种特点、育种方 向和育种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以设计的专业知识面较广,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先学好有 关相关的课程,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合理安排有关相联课程是一个难点。除此外,快速接受掌 握和利用现代育种高新技术也是学好该门课的一项难点。 课堂讲授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废除人式满堂灌的方法,代之 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可采用重点讲授、课堂讲座、放映幻灯片、录相、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30310 总 学 时:50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0 学 分:1.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学期:4 适用专业:草业科学 一、编写说明 1.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我院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要求,并参考了几所其他院校同样 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和制定的。 2.根据我校对草业科学专业注重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定位,又因属于必修课程, 所以分配了 40 学时的理论课程,10 学时的实验课,并在讲授内容方面重点突出一些基础和 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人工草地生产学科不可缺少的支柱学科之一,是草学专业的核 心课程,主要根据生产发展需求,综合应用遗传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改良牧草 及饲料作物的遗传性、创造符合人类要求的优良品种,并通过良种繁育,为生产提供大量的 优质良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所以在草学专业开设该门课程是十分有意义的。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草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与 植物遗传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土壤与肥 料学、生物统计学等课程拥有著紧密联系,随着科学的发展,植物育种工作已开始从传统的 组织器官水;平进入到细胞及分子水平,创造变异己发展到应用理化诱变因素、花粉培养、 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基因转导等生物工程技术,这些新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无疑会涉及到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显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 术等方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与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草原管理学等草原专业课程联系 紧密。 4.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术,既要掌握常规育种方法也要了解近代育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为主要的是 结合牧草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我国主要优质牧草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育种特点、育种方 向和育种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以设计的专业知识面较广,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先学好有 关相关的课程,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合理安排有关相联课程是一个难点。除此外,快速接受掌 握和利用现代育种高新技术也是学好该门课的一项难点。 课堂讲授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废除人式满堂灌的方法,代之 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可采用重点讲授、课堂讲座、放映幻灯片、录相、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
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讲课时要精选内容,妥善组织,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学生 上课前,须进行粗略的预习。上课时须记笔记,课后及时结合笔记进行复习教材,并要求适 当阅读一些有关参考书,学生上新课前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结合新教材内容重新编写实习指导书。教学实习在每年7月份集中进行,教学实习开始 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要求学生预习内容,指导教师不作过多讲解,要求学生能亲自动手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教学实习除做完实习指导书规定的实验内容之外,还可增加一些结合生 产的新鲜内容。 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求遵循操作规程,要爱护公共财物,尽量避免事故发生与仪器的破损 及丢失。每次实验课都要学生认真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经过教师认真批改和评分 、大纲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 绪论:学习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意义及良种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 和方法,了解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充分认识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在国民 经济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意义及良种的作用,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三)教学要求 理解品种的基本概念,掌握优良品种载在生产中的作用,了解学科的基本动态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有关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牧草育种的重要意义。 2.难点 品种与种的理解。 第一章育种目标 (一)教学目的 该章重点讲述育种目标的含义,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
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讲课时要精选内容,妥善组织,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学生 上课前,须进行粗略的预习。上课时须记笔记,课后及时结合笔记进行复习教材,并要求适 当阅读一些有关参考书,学生上新课前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结合新教材内容重新编写实习指导书。教学实习在每年 7 月份集中进行,教学实习开始 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要求学生预习内容,指导教师不作过多讲解,要求学生能亲自动手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教学实习除做完实习指导书规定的实验内容之外,还可增加一些结合生 产的新鲜内容。 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求遵循操作规程,要爱护公共财物,尽量避免事故发生与仪器的破损 及丢失。每次实验课都要学生认真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经过教师认真批改和评分。 二、大纲内容 绪 论 (一)教学目的 绪论:学习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意义及良种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 和方法,了解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充分认识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在国民 经济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意义及良种的作用,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三)教学要求 理解品种的基本概念,掌握优良品种载在生产中的作用,了解学科的基本动态。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有关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牧草育种的重要意义。 2.难点 品种与种的理解。 第一章 育种目标 (一)教学目的 该章重点讲述育种目标的含义,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
握育种目标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三)教学要求 理解育种目标概念,掌握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四)重点、难点 重点 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2.难点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第二章牧草种质资源 (一)教学目的 该章让学生重点掌握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收集、鉴定和保存等方面的问题。为 以后的实践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与保 (三)教学要求 掌握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了解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与保存 (四)重点、难点 重点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 2.难点 牧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第三章牧草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教学目的
握育种目标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三)教学要求 理解育种目标概念,掌握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2.难点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 (一)教学目的 该章让学生重点掌握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收集、鉴定和保存等方面的问题。为 以后的实践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与保 存。 (三)教学要求 掌握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了解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与保存。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 2.难点 牧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第三章 牧草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教学目的
重点掌握牧草繁殖方式和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达到学生在实践工作 中能够根据牧草繁殖方式独立开展育种工作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牧草繁殖方式,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遗传育种特点 (三)教学要求 掌握牧草繁殖方式,了解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遗传育种特点。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重点掌握牧草繁殖方式和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 2.难点 植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第四章引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牧草引种的理论基础,掌握引种的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内容 引种的作用,引种的理论基础,引种的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之后,重点解释引种理论的基础、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达 到能够独立完成整个牧草引种工作的程序。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引种的理论基础 2.难点 引种的方法和技术 第五章选择育种
重点掌握牧草繁殖方式和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达到学生在实践工作 中能够根据牧草繁殖方式独立开展育种工作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牧草繁殖方式,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遗传育种特点。 (三)教学要求 掌握牧草繁殖方式,了解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遗传育种特点。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重点掌握牧草繁殖方式和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 2.难点 植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第四章 引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牧草引种的理论基础,掌握引种的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内容 引种的作用,引种的理论基础,引种的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之后,重点解释引种理论的基础、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达 到能够独立完成整个牧草引种工作的程序。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引种的理论基础。 2.难点 引种的方法和技术。 第五章 选择育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选择的具体方法,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 (二)教学内容 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选择的具体方法,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 (三)教学要求 掌握选择的具体方法,了解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选择的三类基本方法 2.难点 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 第六章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法 (一)教学目的 结合以前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牢固掌握牧草综合品种育种和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牧草综合品种育种,轮回选择 (三)教学要求 掌握牧草综合品种育种和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了解其概念和一般过程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牧草综合品种育种。 2.难点 轮回选择的方法 第七章杂交育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原则、杂交组合方式、杂种后代的选育和有性杂交育种程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选择的具体方法,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 (二)教学内容 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 选择的具体方法,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 (三)教学要求 掌握选择的具体方法,了解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选择的三类基本方法。 2.难点 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 第六章 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法 (一)教学目的 结合以前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牢固掌握牧草综合品种育种和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牧草综合品种育种,轮回选择。 (三)教学要求 掌握牧草综合品种育种和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了解其概念和一般过程。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牧草综合品种育种。 2.难点 轮回选择的方法。 第七章 杂交育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原则、杂交组合方式、杂种后代的选育和有性杂交育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