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考试范围:必修:必修1至5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联袂(mei)鸟瞰(gan)脍炙人口(kuai)一丘之貉(ge) B、绯闻(fi)皈依(gui)虎视眈眈(dan)好高鹜远(w) C、弹劾(he)内讧(hong)煊赫一时(xian)戛然而止(gd) D.恪守(ke)酗酒( X I on g)耳濡目染(ru) 繁文缛节(ru) 答.B(A.瞰kan貉heC.煊xuan戛jiD.酗x缛ru)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各国游客在北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大家相敬如宾,京城处处洋溢 着和谐、友好的气氛。 B、美国认为俄罗斯没有兑现从格鲁吉亚撤军的承诺,但是在如何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美 欧却同床异梦,各有打算 C、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破100米世界记录的消息传回国内,牙买加十室九空 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庆祝。 D、今年秋季,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新举措。消息一经发布, 大家相互转告,口耳相传 答:B(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于此错用对象。C、十室九空: 十户人家九户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用于此不合语境。D、口耳 相传:口说耳听往下传授(知识、经验、技艺等)。用于此望文生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省在对口支援四川松潘重建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尊重当地群众的意 愿,合理规划,科学重建 B、近日,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深爱他的祖国,决定辞职是为 了避免不使国家发生分裂 C、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 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考试范围:必修:必修1至5;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联袂(mèi) 鸟瞰(ɡǎn ) 脍炙人口(kuài) 一丘之貉 (gé) B、绯闻(fēi) 皈依 (guī) 虎视眈眈 (dān) 好高骛远 (wù) C、弹劾 (hé) 内讧 (hòng) 煊赫一时(xiān ) 戛然而止 (gá) D.恪守 (kè) 酗酒 (xiōng ) 耳濡目染 (rú) 繁文缛节(rǔ) 答.B ( A.瞰 kàn 貉 hé C.煊 xuān 戛 jiá D.酗 xù 缛 r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各国游客在北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大家相敬如宾,京城处处洋溢 着和谐、友好的气氛。 B、美国认为俄罗斯没有兑现从格鲁吉亚撤军的承诺,但是在如何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美 欧却同床异梦,各有打算。 C、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破100米世界记录的消息传回国内,牙买加十室九空, 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庆祝。 D、今年秋季,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新举措。消息一经发布, 大家相互转告,口耳相传。 答:B(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于此错用对象。C、十室九空: 十户人家九户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用于此不合语境。D、口耳 相传:口说耳听往下传授(知识、经验、技艺等)。用于此望文生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省在对口支援四川松潘重建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尊重当地群众的意 愿,合理规划,科学重建。 B、近日,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深爱他的祖国,决定辞职是为 了避免不使国家发生分裂。 C、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 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受到全世界的好评。但你可知道,赛事的运行和服务等工作都凝结着 志愿们辛勤的劳动成果。 答:C(A成分残缺,应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的态度”。B项否定失当,删 去“不”。D搭配不当,应为“凝结……汗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赏心悦目的,是旭日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 度雍容:,;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梦幻的烟月下,斑驳的树影中,! 探不完的深宅奇景,品不够的千古神韵。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 ①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②令人陶醉的,是正午的艳阳放射出道道金辉, ③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④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⑤心驰神曳的,是脉脉的斜晖将祖屋分明的棱角慢慢隐去 A、③⑤④②①B、①②⑤④③C、②④⑤③①D、④②⑤①③ 答:D(首先根据语段的排比句式的特点,其次注意语段的时间顺序,再此考虑语句内容上 的照应,即可选出。)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奧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 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 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 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 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 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 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 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 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受到全世界的好评。但你可知道,赛事的运行和服务等工作都凝结着 志愿们辛勤的劳动成果。 答:C(A 成分残缺,应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的态度”。B 项否定失当,删 去“不”。 D 搭配不当,应为“凝结……汗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赏心悦目的,是旭日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 ; ,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 度雍容; , ;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梦幻的烟月下,斑驳的树影中, ! 探不完的深宅奇景,品不够的千古神韵。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 ①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②令人陶醉的,是正午的艳阳放射出道道金辉, ③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④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⑤心驰神曳的,是脉脉的斜晖将祖屋分明的棱角慢慢隐去 A、③⑤④②① B、①②⑤④③ C、②④⑤③① D、④②⑤①③ 答:D(首先根据语段的排比句式的特点,其次注意语段的时间顺序,再此考虑语句内容上 的照应,即可选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 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 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 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 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 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 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 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 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 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 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 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 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 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 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 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 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 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 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 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 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 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2008年第8期《大科技》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答:D(D项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的,并非“鸟巢”的抗震设计。)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风 雨和地震的能力。 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 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 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 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 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 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 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 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 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 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 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 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 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 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2008年第8期《大科技》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答:D(D 项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的,并非“鸟巢”的抗震设计。)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风 雨和地震的能力。 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
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 “鸟巢”仍然会是安全的。 答:C(A“抵抗……地震的能力”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说“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 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的表述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 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D、“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说法过于肯定 原文说“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 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设计。 B、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再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保护动物的必要性。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 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伟、 最具科技含量的建筑物。 答:C(A、强拉因果,前后分句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B、前一分句不能成为后一分句观点 的推断条件。D、说法过于绝对,从文中也推断不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 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 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 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 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
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 “鸟巢”仍然会是安全的。 答:C(A“抵抗……地震的能力”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说“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 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的表述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 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D、“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说法过于肯定。 原文说“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 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设计。 B、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再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保护动物的必要性。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 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伟、 最具科技含量的建筑物。 答:C(A、强拉因果,前后分句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B、前一分句不能成为后一分句观点 的推断条件。D、说法过于绝对,从文中也推断不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 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 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 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 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
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 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 风撼人,不可立。晩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 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 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 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 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 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 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征,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 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仄:狭窄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胜: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族:品类 答:C(逼:接近,走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吾尝终日而思矣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家人以肩舆相迎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答:B(B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C连词,“那 么”/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
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 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 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 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 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 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 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 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 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 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答:C(逼:接近,走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答:B(B 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C 连词,“那 么”/连词,表转折,“却”D 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