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素最大的特点是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脂中,特别是细胞膜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即细胞 表面的糖基。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相连,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的凝集。一种凝集素 只对某一种特异的糖基具有特异结合的能力,如马铃薯凝集素专一结合的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二聚 体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作用。 另外,凝集素还具有多价结合的能力,能与荧光素、酶生物素、铁蛋白、胶体金结合而不影响 其生物活性,可用于光镜或电镜水平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及用具:显微镜、天平、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小烧杯、离心管:镊子、解剖针、刀 片、吸水纸、擦镜纸、吸管、烧杯、量筒、恒温水浴锅、冰箱。 2.材料:士豆块茎,鸡(采血) 3试剂: (1)PBS缓冲液 称取7.2gNaC1,148gNaH2PO4,0.46gKH2P04,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为7.2。 (2)0.9%NaCI 称取0.9 g NaCl,.加水定容至100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凝集素的制备: 用天平称取2g去皮土豆块茎,加10 ml PBS缓冲液,在烧杯中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即含有士 豆凝集素。 2.5%鸡血红细胞的制备: A无菌方法取鸡血于烧杯中,加入抗凝剂,轻轻搅拌,防止血凝: B.用1.5ml的离心管取血液1ml,2000rpm,离心5min,用移液器轻轻吸取上清去除,加入1ml 生理盐水水洗5次。 C.在小试剂瓶中加入9.5m生理盐水,用移液器吸取500血红细胞加入小试剂瓶中,混匀,即 是5%的红细胞悬液。贴上标签备用。 3凝集反应现象:
凝集素最大的特点是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脂中,特别是细胞膜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即细胞 表面的糖基。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相连,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的凝集。一种凝集素 只对某一种特异的糖基具有特异结合的能力,如马铃薯凝集素专一结合的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二聚 体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作用。 另外,凝集素还具有多价结合的能力,能与荧光素、酶生物素、铁蛋白、胶体金结合而不影响 其生物活性,可用于光镜或电镜水平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及用具:显微镜、天平、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小烧杯、离心管;镊子、解剖针、刀 片、吸水纸、擦镜纸、吸管、烧杯、量筒、恒温水浴锅、冰箱。 2.材料:土豆块茎,鸡(采血) 3.试剂: (1)PBS缓冲液 称取7.2g NaCl,1.48 g NaH PO , 0.46 g KH PO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调pH为7.2。 (2)0.9% NaCl 称取0.9 g NaCl,加水定容至100 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凝集素的制备: 用天平称取2 g去皮土豆块茎,加10 ml PBS缓冲液,在烧杯中浸泡2 h,浸出的粗提液中即含有土 豆凝集素。 2. 5%鸡血红细胞的制备: A. 无菌方法取鸡血于烧杯中,加入抗凝剂,轻轻搅拌,防止血凝; B. 用1.5 ml的离心管取血液1 ml,2000 rpm,离心5 min,用移液器轻轻吸取上清去除,加入1 ml 生理盐水水洗5次。 C. 在小试剂瓶中加入9.5 ml生理盐水,用移液器吸取500 μl血红细胞加入小试剂瓶中,混匀,即 是5%的红细胞悬液。贴上标签备用。 3.凝集反应现象: 2 4 2 4
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在两片载玻片上各滴一滴,其中一片加一滴土豆凝集素,一片加一滴 PBS缓冲液(对照),充分混匀。静止20mn。盖上盖玻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凝集现象。 红细胞凝集现象 五、注意事项 1从离心机内拿出离心管时切勿振荡,不要倾倒离心管倒上清,以免红细胞流出。清洗红细胞时 用移液器缓缓吹打,防止红细胞破裂。 2红细胞悬液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生沉降,取用之前应当轻轻摇匀。 六、结果与分析 1绘制加土豆凝集素和PBS缓冲液后红细胞的变化图,并发生凝集的分析原因。 实验三动物细胞的融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
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在两片载玻片上各滴一滴,其中一片加一滴土豆凝集素,一片加一滴 PBS缓冲液(对照),充分混匀。静止20 min。盖上盖玻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凝集现象。 红细胞凝集现象 五、注意事项 1.从离心机内拿出离心管时切勿振荡,不要倾倒离心管倒上清,以免红细胞流出。清洗红细胞时 用移液器缓缓吹打,防止红细胞破裂。 2.红细胞悬液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生沉降,取用之前应当轻轻摇匀。 六、结果与分析 1.绘制加土豆凝集素和PBS缓冲液后红细胞的变化图,并发生凝集的分析原因。 实验三 动物细胞的融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
2.掌握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人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聚 乙二醇(PEG)分子首先引起细胞的集聚与黏连,能改变各类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 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 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胞质流通,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PEG的水溶性强,在液相介质中,其分子表面的醚键带有微弱的负电荷,在Ca+离子的参与 下,可将带正电的表面蛋白或带负电荷的糖蛋白通过C:2+桥相连,从而使细胞发生聚集、融合。在 50%PEG中,自由水消失,可导致细胞脱水而引起质膜结构变化和细胞融合 PEG用于细胞融合中的优点为:通用性强,可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各种细胞:比仙台病毒等易 制备和控制:活性稳定,使用方便。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及用具:显微镜、天平、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小烧杯、离心管:吸水纸、擦镜纸、吸 管、烧杯、量筒、恒温水浴锅、冰箱。 2材料:鸡血(采血)》 3试剂:PEG(MW4000),葡萄糖,柠檬酸钠,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酚红 (1)PBS缓冲液
2.掌握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人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聚 乙二醇( PEG )分子首先引起细胞的集聚与黏连,能改变各类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 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 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胞质流通,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PEG的水溶性强,在液相介质中,其分子表面的醚键带有微弱的负电荷,在Ca 离子的参与 下,可将带正电的表面蛋白或带负电荷的糖蛋白通过Ca 桥相连,从而使细胞发生聚集、融合。在 50%PEG中,自由水消失,可导致细胞脱水而引起质膜结构变化和细胞融合。 PEG用于细胞融合中的优点为:通用性强,可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各种细胞;比仙台病毒等易 制备和控制;活性稳定,使用方便。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及用具:显微镜、天平、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小烧杯、离心管;吸水纸、擦镜纸、吸 管、烧杯、量筒、恒温水浴锅、冰箱。 2.材料:鸡血(采血) 3.试剂:PEG(MW 4000),葡萄糖,柠檬酸钠,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酚红 (1)PBS缓冲液 2+ 2+
称取7.2gNaC1,1.48gNaH2P04,0.46gKH2P04,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为7.2 (2)ALseveri液: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g,氯化钠0.42g,加无菌双蒸水至100ml (3)GKN液氯化钠18g,氯化钾0.4g,7水磷酸氢二钠1.77g,2水磷酸二氢钠0.69g,葡萄糖2 g,酚红0.01g (4)50%聚乙二醇:称取PEG10g放入试管,在100℃中水浴完全溶解,温度降至50℃,加入 等体积50℃预热的GKN液,震荡混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鸡血混悬液制备 抽取鸡血2ml,缓慢加入8 ml Alseveri液中混匀备用。 (2)实验时吸取1ml鸡血混悬液,加入4ml0.85%生理盐水,1200pm离心5min血细胞沉淀, 弃上清,再次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细胞悬液,10O0pm离心8min,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数量 为1×10个ml,(红细胞计数:5个小方格细胞数量x5×稀释倍数×104m),吸取调整的细胞1ml, 在37℃中水浴滴加1ml50%PEG,边滴边摇匀,加入结束后静置1mim,取1ml融合的细胞显微镜下 观察其形态。 五、注意事项 滴加PEG时要边滴边轻轻摇匀。 六、结果与分析
称取7.2g NaCl,1.48 g NaH PO , 0.46 g KH PO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调pH为7.2。 (2)ALsever液:葡萄糖 2.05 g,柠檬酸钠0.8 g,氯化钠 0.42 g,加无菌双蒸水至100 ml (3)GKN液氯化钠 18 g,氯化钾 0.4 g,7水磷酸氢二钠1.77 g,2水磷酸二氢钠 0.69 g,葡萄糖 2 g,酚红 0.01 g (4)50%聚乙二醇:称取PEG 10 g放入试管,在100 ℃中水浴完全溶解,温度降至50 ℃,加入 等体积50 ℃预热的GKN液,震荡混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鸡血混悬液制备 抽取鸡血2 ml,缓慢加入8 ml Alsever液中混匀备用。 (2)实验时吸取1 ml鸡血混悬液,加入4 ml 0.85%生理盐水,1200 rpm 离心5 min 血细胞沉淀, 弃上清,再次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细胞悬液,1000 rpm离心8 min,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数量 为1×10 个/ml,(红细胞计数:5个小方格细胞数量×5×稀释倍数×10 /ml),吸取调整的细胞1 ml, 在37 ℃中水浴滴加1 ml 50% PEG,边滴边摇匀,加入结束后静置1 min,取 1 ml融合的细胞显微镜下 观察其形态。 五、注意事项 滴加PEG时要边滴边轻轻摇匀。 六、结果与分析 2 4 2 4 7 4
观察细胞膜融合的结果,分析其中原因。 实验四植物细胞骨架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特征: 2.掌握细胞骨架样品制备技术 二、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染色: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根据其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可分 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等起到重要作用。用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处理细胞,可将细胞质 膜中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溶解抽提,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经用 戊二醛固定,考马斯亮蓝250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由微丝组成的微丝束为网状结构, 这就是细胞骨架。 三、实验用品 1,材料:洋葱鳞茎 2.试剂: (1)6 mmol/L(pH6.8)磷酸缓冲液(用NaHCO3调PH)。 (2)M缓冲液:50mmol/L咪唑、50mmol/LKC1、0.5mmol/LMgC12、1mmol/L EGTA[乙二醇双(a-氨基乙基醚)四乙酸]、0.1 mmol/L EDTA、1mmo/L巯基乙醇或DTT (二硫苏糖醇)。 (3)1%Triton X-100,用M缓冲液配制。 (4)0.2%考马斯亮蓝R250,其溶剂为:甲醇46.5ml、冰醋酸7ml、蒸馏水46.5ml
观察细胞膜融合的结果,分析其中原因。 实验四 植物细胞骨架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特征; 2. 掌握细胞骨架样品制备技术。 二、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染色: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根据其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可分 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等起到重要作用。用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处理细胞,可将细胞质 膜中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溶解抽提,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经用 戊二醛固定,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由微丝组成的微丝束为网状结构, 这就是细胞骨架。 三、实验用品 1. 材料:洋葱鳞茎 2. 试剂: (1) 6 mmol/L(pH6.8)磷酸缓冲液(用NaHCO 调PH)。 (2) M缓冲液:50 mmol/L 咪唑、50 mmol/L KCl、0.5 mmol/L MgCl 、1 mmol/L EGTA[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0.1 mmol/L EDTA、1 mmol/L 巯基乙醇或DTT (二硫苏糖醇)。 (3) 1%Triton X-100,用M缓冲液配制。 (4) 0.2%考马斯亮蓝R250,其溶剂为:甲醇46.5 ml、冰醋酸7 ml、蒸馏水46.5 ml。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