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计算各段的扭矩MM3M2M4322BCM2X?T =-M, =-4.78kN·mM3M2T, =-M2 -M3= -9.56kN·mBAMT, = M4 = 6.37kN·m3
分别计算各段的扭矩 T1 = −M2 = −4.78kNm 9.56kN m 2 2 3 = − T = −M − M T3 = M4 = 6.37kNm 2 2 1 1 3 3 M2 M3 M1 M4 A B C D T1 1 1 x M2 A T2 A M2 B M3 2 2 x T3 3 3 D M4 x
扭矩图MM2M3M4CCDBL6.37田T图(kN·m)4.789.56在BC段内Tmax = 9.56 kN m
扭矩图 Tmax = 9.56 kN·m 在BC段内 M2 M3 M1 M4 A B C D 4.78 9.56 6.37 T 图(kN·m)
S3-3薄壁圆筒的扭转通常指S<的圆筒,可假定其薄壁圆筒10应力沿壁厚方向均匀分布MM.n1nMn内力偶矩一—扭矩TT= M.n
§3-3 薄壁圆筒的扭转 ——通常指 的圆筒,可假定其 应力沿壁厚方向均匀分布 10 0 r 内力偶矩——扭矩T T = Me 薄壁圆筒 n n Me Me l T Me n n r0
薄壁圆筒简受扭时变形情况:AMMCD0BBC表面正方格子倾斜的角度切应变直角的改变量圆筒两端截面之间相对转过7相对扭转角?的圆心角即 =pr / lr×β=l×tanl×
圆筒两端截面之间相对转过 的圆心角 相对扭转角 表面正方格子倾斜的角度— 直角的改变量 切应变 r = l tan l 即 =r/l A B D C Me Me 薄壁圆筒受扭时变形情况: A B C D B1 A1 D1 C1 D' D1 ' C1 ' C
表面变形特点及分析:MM0圆周线只是绕圆筒轴线转动,其形状、大小、间距不变;横截面在变形前后都保持为形状、大小未改变的平面,没有正应力产生所有纵向线发生倾斜倾斜程度相同。横截面上有与圆轴相切的切应力且沿圆筒周向均匀分布
Me Me 圆周线只是绕圆筒轴线转动,其形状、大小、间距 不变; 表面变形特点及分析: ——横截面在变形前后都保持为形状、大小未改 变的平面,没有正应力产生 所有纵向线发生倾斜且倾斜程度相同。 ——横截面上有与圆轴相切的切应力且沿圆筒周 向均匀分布 A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