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3页2009年月日一、了解现代派诗歌的产生背景;教学二、了解现代派诗的纯诗化追求;目的三、了解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现代派诗歌的产生背景;一、教现代派诗的纯诗化追求;二、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学三、内容教学重点: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教学难点:现代派诗的纯诗化追求。二、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法。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考题:简述戴望舒诗歌的审美追求。一、作业、思课外阅读:戴望舒诗集。二、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现代派诗歌的产生背景; 二、了解现代派诗的纯诗化追求; 三、了解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教 学 内 容 一、现代派诗歌的产生背景; 二、现代派诗的纯诗化追求; 三、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二、教学难点:现代派诗的纯诗化追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作业、思考题:简述戴望舒诗歌的审美追求。 二、课外阅读:戴望舒诗集。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4页2009年月日一、了解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教学二、了解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创作。目的一、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二、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创作。教学内容一、教学重点: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创作。二、教学难点: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教学重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作业:以《竹》为题创作一幅画配诗。一、考题(讨二、阅读中国诗歌会与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歌。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 二、了解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创作。 教 学 内 容 一、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 二、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创作。 二、教学难点: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作业:以《竹》为题创作一幅画配诗。 二、阅读中国诗歌会与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歌。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5页2009年月日一、了解40年代诗歌发展概况;教学二、了解艾青诗歌的思想意蕴;目的三、了解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一、艾青生平简介;教二、40年代诗歌发展概况;三、艾青诗歌的思想意蕴;学四、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内容教学重点:艾青诗歌的思想意蕴。二、教学难点::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一、作业:从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赏析《我爱这土地》。考题(讨论题)、阅二、课外阅读:艾青诗集。读材料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 40 年代诗歌发展概况; 二、了解艾青诗歌的思想意蕴; 三、了解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 学 内 容 一、艾青生平简介; 二、40 年代诗歌发展概况; 三、艾青诗歌的思想意蕴; 四、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艾青诗歌的思想意蕴。 二、教学难点: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作业:从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赏析《我爱这土地》。 二、课外阅读:艾青诗集。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6页2009年月日教学一、了解九月诗派及其诗学主张;二、了解穆旦、郑敏等人的诗歌。目的一、九月诗派及其诗学主张;教二、穆旦、郑敏等人的诗歌学内容一、教学重点:九月诗派及其诗学主张。二、教学难点:穆旦的诗歌赏析。教学重点、难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一、作业:1、穆旦诗歌的思想底蕴表现在哪些方面?考题(讨二、课外阅读:穆旦、郑敏代表性诗歌。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7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九月诗派及其诗学主张; 二、了解穆旦、郑敏等人的诗歌。 教 学 内 容 一、九月诗派及其诗学主张; 二、穆旦、郑敏等人的诗歌;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九月诗派及其诗学主张。 二、教学难点:穆旦的诗歌赏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作业:1、穆旦诗歌的思想底蕴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课外阅读:穆旦、郑敏代表性诗歌。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7 页
2009年月日教学一、了解17年诗歌发展概况;二、了解闻捷诗歌创作。目的一、“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基本队伍;二、颂歌现象与三种基本抒情方式;教三、闻捷诗歌的两种走向;四、《天山牧歌》与闻捷笔下的爱情;学五、《复仇的火焰》赏析;内容一、教学重点:闻捷诗歌的两种走向。二、教学难点:《复仇的火焰》赏析。教学重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法。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一、作业:闻捷诗歌鲜明的艺术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考题(讨二、阅读材料:《复仇的火熔》、《天山牧歌》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8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 17 年诗歌发展概况; 二、了解闻捷诗歌创作。 教 学 内 容 一、“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基本队伍; 二、颂歌现象与三种基本抒情方式; 三、闻捷诗歌的两种走向; 四、《天山牧歌》与闻捷笔下的爱情; 五、《复仇的火焰》赏析;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闻捷诗歌的两种走向。 二、教学难点:《复仇的火焰》赏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作业:闻捷诗歌鲜明的艺术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材料:《复仇的火焰》、《天山牧歌》。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