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诗歌欣赏与创作任课教师张书群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文学教研室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诗歌欣赏与创作 任课教师 张 书 群 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文学教研室
2008一2009学年第二学期姓名「张书群职称讲师总学时36使用教材使学生获得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较为全面的知识。其中包括一流派等,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深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文学价值课代表诗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诗歌史发展规律等;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得到有关的诗歌知识,也程能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教学目的名章章次学时1220年代诗歌(一)2220年代诗歌(二)2320年代诗歌(三)4430年代新诗(一)5230年代新诗(二)学6240年代诗歌(一)7240年代诗歌(二)时82十七年诗歌(一)分92十七年诗歌(二)21080年代诗歌(一)配21180年代诗歌(二)21280年代诗歌(三)13690年代诗歌414台湾诗歌215复习16
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 姓 名 张书群 职 称 讲师 总学时 36 使用教材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一、使学生获得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较为全面的知识。其中包括 流派等,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深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文学价值. 代表诗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诗歌史发展规律等; 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得到有关的诗歌知识,也 能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1 20 年代诗歌(一) 2 2 20 年代诗歌(二) 2 3 20 年代诗歌(三) 2 4 30 年代新诗(一) 4 5 30 年代新诗(二) 2 6 40 年代诗歌(一) 2 7 40 年代诗歌(二) 2 8 十七年诗歌(一) 2 9 十七年诗歌(二) 2 10 80 年代诗歌(一) 2 11 80 年代诗歌(二) 2 12 80 年代诗歌(三) 2 13 90 年代诗歌 6 14 台湾诗歌 4 15 复习 2 16
2009年月日教学一、了解胡适生平;二、了解胡适的新诗理论;目的三、了解《尝试集》及其评价。一、胡适生平简介;教二、胡适的新诗理论;三、《尝试集》及其评价。学四、民歌体新诗与刘半农的诗。内容一、教学重点:《尝试集》及其评价。教学重二、教学难点:胡适的新诗理论。点、难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点及教学方法一、思考题:简述胡适的新诗理论。作业、思二、课外阅读:1、《尝试集》;考题(讨论题)、阅2、刘半农诗歌。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胡适生平; 二、了解胡适的新诗理论; 三、了解《尝试集》及其评价。 教 学 内 容 一、胡适生平简介; 二、胡适的新诗理论; 三、《尝试集》及其评价。 四、民歌体新诗与刘半农的诗。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尝试集》及其评价。 二、教学难点:胡适的新诗理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思考题:简述胡适的新诗理论。 二、课外阅读:1、《尝试集》; 2、刘半农诗歌。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2009年月日一、了解郭沫若的创作道路;教学二、了解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目的一、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道路;二、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一一五四时代狂精神的文学再现;三、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星空》之对比;教四、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学内容一、教学重点: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二、教学难点: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星空》之对比。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一、作业:《女神》如何显示了郭沫若开创中国现代新诗格局作业、思的重要贡献?考题(讨二、阅读材料:1、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传》,北京:十论题、阅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2、阅读等作品《女神》、《星空》。读材料一、了解郭沫若的创作道路;题后二、了解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2页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郭沫若的创作道路; 二、了解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 教 学 内 容 一、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二、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五四时代狂飙精神的文学再现; 三、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星空》之对比; 四、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 一、教学重点: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 二、教学难点: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星空》之对比。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作业:《女神》如何显示了郭沫若开创中国现代新诗格局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的重要贡献? 二、阅读材料:1、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传》,北京:十 月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2、阅读等作品《女神》、《星空》。 题 后 记 一、了解郭沫若的创作道路; 二、了解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及创作成果;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2009年月日一、了解20年代新诗概况;教学二、了解新诗的几大流派。目的新诗的几大流派及其代表作;一教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的《微雨》;二、学三、“新格律诗”的创作及徐志摩抒情诗创作的艺术造谐。四、冰心、朱自清、宗白华等的小诗创作。内容教学重一、教学重点:“新格律诗”的创作及徐志摩情诗创作的艺点、难术造谐。点及教学方法二、教学难点:对李金发诗歌的理解。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作业、思一、作业:为什么说徐志摩的一生就是一首无韵的诗?考题(讨论题)、阅二、阅读材料:1、李金发的《微雨》;读材料2、徐志摩代表作品。题后记
200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一、了解 20 年代新诗概况; 二、了解新诗的几大流派。 教 学 内 容 一、新诗的几大流派及其代表作; 二、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的《微雨》; 三、“新格律诗”的创作及徐志摩抒情诗创作的艺术造诣。 四、冰心、朱自清、宗白华等的小诗创作。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教学重点:“新格律诗”的创作及徐志摩抒情诗创作的艺 术造诣。 二、教学难点:对李金发诗歌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一、作业:为什么说徐志摩的一生就是一首无韵的诗? 二、阅读材料:1、李金发的《微雨》; 2、徐志摩代表作品。 题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