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学事业的社会化20世纪科学事业加速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事业,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全世界科学研究人员在1895年只5万人到本世纪80年代已超过300万人。在发达国家中,科研人员占人口总数的0.4%一一0.6%。全世界科研经费1896年不到50万英,80多年来平均每年递增10%。目前,各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2%一2.7%(印度也达0.9%,而我国仅0.5%)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200美元。目前,全世界科学期刊达10万种(世纪初为1万种),每年发表论文约400万篇,其中较重要的约100万篇
❖ (3)科学事业的社会化 ❖ 20世纪科学事业加速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 事业,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国家的支持。全世界科学研究人员在1895年只5万人, 到本世纪80年代已超过300万人。在发达国家中,科 研人员占人口总数的0.4%——0.6%。全世界科研经 费1896年不到50万英镑,80多年来平均每年递增10 %。目前,各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的2.2%一2.7%(印度也达0.9%,而我国仅0.5%), 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200美元。目前,全世界科学期 刊达10万种(世纪初为1万种),每年发表论文约 400万篇,其中较重要的约100万篇
在20世纪,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从分散的单纯个人活动转化为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出现了所谓“大科学”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最突出的事例是美国1942年8月为制造原子弹所组织的“曼哈顿计划”,和1961年5月为实现登月所组织的“阿波罗计划”。前考历时4年耗资23亿美元,动员15万人:后者历时11年,耗资240亿美元,动员400万人。50年代建立的欧洲核研究中心和“1957年7月一1958年12月国际地球物理年”,1986年开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以及1988年通过的厂《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一制图和测序》等,都是国际规模的科学研究活动,有些其至是跨世纪的宏伟计划
❖ 在20世纪,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从分散的单纯个人活 动转化为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出现了所谓“大科学”, 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 甚至国际规模。最突出的事例是美国1942年8月为制 造原子弹所组织的“曼哈顿计划”,和1961年5月为 实现登月所组织的“阿波罗计划”。前考历时4年, 耗资23亿美元,动员15万人;后者历时11年,耗资 240亿美元,动员400万人。50年代建立的欧洲核研 究中心和“1957年7月一1958年12月国际地球物理 年”,1986年开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以 及1 988年通过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制图和测序》 等,都是国际规模的科学研究活动,有些甚至是跨世 纪的宏伟计划
随着实验要求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技术装备的规模也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例如1972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建成的5000亿电子伏质子同步加速器,它的主体跑道管直径达2公里,磁场所需要的电力达10万干瓦。这架“仪器”造价2.4亿美元每年运行维护费7000万美元(是我国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2.7倍),不是一个中等国家所能负担的。为了把庞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组织起来,使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制定科学政策和有效地科学管理,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科学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规律办事,要有卓识远见,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 随着实验要求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实验 和观察的技术装备的规模也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例如, 1972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建成的5000亿电子伏质子同 步加速器,它的主体跑道管直径达2公里,磁场所需 要的电力达10万干瓦。这架“仪器”造价2.4亿美元, 每年运行维护费7000万美元(是我国1992年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的2.7倍),不是一个中等国家所能负担 的。为了把庞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组织起来,使它充分 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制定科学政策和有效地 科学管理,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科 学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规律办事,要有卓识远 见,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4)社会的科学化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科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在20世纪日益明显。科学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的技术领域,建立起了许多新型的工业,它们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这也就便生产部门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密切了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例如,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就有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贝尔实验室”,自前雇用约2.5万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4000人,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每年经费约29亿美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劳动生产率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增长。例如,从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农业更高,达5.6%
❖ (4)社会的科学化 ❖ 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科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在20 世纪日益明显。科学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的技术领 域,建立起了许多新型的工业,它们深刻地改变着人 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这也就便生产部门充分认识到 科学的重要性,密切了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 例如,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就有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 “贝尔实验室”,目前雇用约2.5万人(其中有博士 学位的4000人,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每年经费约 29亿美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劳动生产率以至 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增长。例如,从50年代到70 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 农业更高,达5.6%
由于农业生产实现了以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为特征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全面改造,80年代初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94人(我国仅3.4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在20世纪延长了大约30岁1993年全世界平均寿命为65岁,最长的国家达79岁,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项空前的成就。科学,技术、生产的高度发展,使工业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首先是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事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比重大为下降,开始出现了多数劳动力集中在服务行业和教育、科研部门:
❖ 由于农业生产实现了以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为 特征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全面改造,80年代初 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94人(我国仅3.4人)。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 著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在20世纪延长了大约30岁, 1993年全世界平均寿命为65岁,最长的国家达79 岁,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项空前的成就。科学、 技术、生产的高度发展,使工业发达国家的社会结 构,首先是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事农 业和工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比重大为下降,开始出现 了多数劳动力集中在服务行业和教育、科研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