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授课教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有机化学(理论)班级药学241、药学(三二分段)241、242教研室药学教研室授课教师韩文朋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 授 课 教 案 2024 -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理论) 班 级 药学 241、药学(三二分段)241、242 教 研 室 药学教研室 授课教师 韩文朋
课程信息表有课程属性有无大纲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授课总学时54+184周学时选教材名称有机化学(第六版)用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编(著)者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组材版次7[1]王俊茹、张茂美、向亚林,有机化学(第二版),北京,课程所需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2]陆阳主编,有机化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5药学241、药学(三二分班级总人数段)241/242(64+101)考核方式考试主要教学方法及手多媒体讲授、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视频观摩段备注
课程信息表 课程属性 专业必修课程 有无大纲 有 授课总学时 54+18 学分 4 周学时 3 选 用 教 材 教材名称 有机化学(第六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著)者 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组 版次 7 课程所需 参考资料 [1] 王俊茹、张茂美、向亚林,有机化学(第二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陆阳主编,有机化学(第 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班级 药学 241、药学(三二分 段)241/242 总人数 165 (64+101) 考核方式 考试 主要教学方法及手 段 多媒体讲授、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视频观摩 备注
第一章绪论授课第一章绪论章节教学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时数法及手段教学主要内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表示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酸碱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及要求:知识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含义;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特点;熟悉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素养目标养成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思政元素1、通过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启发学生科技的人文情怀和科学兴趣
第一章 绪论 授课 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 时数 4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 法 教学主要内容: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表示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 有机酸碱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含义;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素养目标 养成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初步 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思政元素 1、通过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启发学生科技的人文情怀和科学兴趣
2、以有机化学发展史为例,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思维导图学习法,培养科学思维、总结、归纳、联系的科学方法,思政内教学重点及难点:容设计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特点;熟悉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1、科技的人文第一章绪论关怀,启发学生第一节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认识科一、有机化合物学、探索有机化合物就是碳化合物,即碳氢化合物以及其衍生物。有机科学的化合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如粮、油、棉、麻、毛、丝、木材、糖、兴趣。蛋白质、农药、塑料、染料、香料、医药、石油等大多数都是有机化合物。2、培养二、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学生创有机化合物就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就是研究碳新精神,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通常把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科学精为烃。因此,有机化合物就是烃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也就是研究神,树立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正确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生观和价值思政元素:以有机化学发展史为例,弘扬科学精神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有机化学课程的开篇绪论部分为例,介绍了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有机物的认识、利用,到有机化学概念的提出,生命力学说的兴起、抛弃,再到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和日趋完善,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史,正是德国化学家维勒等一大批科学家不盲从权威,不唯上,不畏艰难困苦,求真务实,发扬勇于探索、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才逐步建立起现1
1 2、以有机化学发展史为例,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思维导图学习法,培养科学思维、总结、归纳、联系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思政内 容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就是碳化合物,即碳氢化合物以及其衍生物。有机 化合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如粮、油、棉、麻、毛、丝、木材、糖、 蛋白质、农药、塑料、染料、香料、医药、石油等大多数都是有机化 合物。 二、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 有机化合物就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就是研究碳 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通常把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 为烃。因此,有机化合物就是烃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也就是研究 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础。 思政元素:以有机化学发展史为例,弘扬科学精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有机化学课程的开篇绪论部分为例, 介绍了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有机物的认识、利用,到 有机化学概念的提出,生命力学说的兴起、抛弃,再到有机化学基 本理论的建立和日趋完善,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史,正是德国 化学家维勒等一大批科学家不盲从权威,不唯上,不畏艰难困苦, 求真务实,发扬勇于探索、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才逐步建立起现 1、科技 的人文 关怀,启 发学生 认识科 学、探索 科学的 兴趣。 2、培养 学生创 新精神, 科学精 神,树立 正确的 人生观 和价值 观
代有机化学的大厦,这是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又如糖化学的发展史中,德国著名化学家艾米尔费歇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糖化学之父”,190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英国化学家Armstrong勇于突破自己的导师艾米尔·费歇尔对单糖结构的认识局限,提出了单糖半缩醛环式结构,并成功地解释了成苷反应、变旋现象等问题。英国化学家Haworth发现了糖分子可呈环状结构,并测定了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大大推动了糖化学的发展,193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Armstrong和Haworth那种不畏权威、勇破迷信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永远活在后辈化学工作者的心中。1858年凯库勒和古柏尔提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是四价及碳原子之间相互连接成碳链的概念,成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最原始和最基础的理论。1861年布特列洛夫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较完整的的概念,提出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1874年范荷夫和勒贝尔建立分子的立体概念,说明了对映异构和顺反异构现象。*碳原子总是四价的,碳原子自相结合成键,构造和构造式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一、容易燃烧除少数例外,一般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因此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都不能燃烧。因而有时采用灼烧试验可以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二、熔点、沸点低在室温下,绝大多数无机化合物都是高熔点的固体,而有机化合物通常为气体、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例如,氯化钠和内酮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当,但二者的熔、沸点相差很大。NaCI(氯化钠)CH;COCH3(丙酮)2
2 代有机化学的大厦,这是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又如糖化学的发展史 中,德国著名化学家艾米尔·费歇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糖化 学之父”,1902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英国化学家 Armstrong 勇 于突破自己的导师艾米尔·费歇尔对单糖结构的认识局限,提出了单 糖半缩醛环式结构,并成功地解释了成苷反应、变旋现象等问题。 英国化学家 Haworth 发现了糖分子可呈环状结构,并测定了淀粉和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大大推动了糖化学的发展,1937 年他获得了诺 贝尔化学奖。Armstrong 和 Haworth 那种不畏权威、勇破迷信和勇于 探索的科学精神永远活在后辈化学工作者的心中。 1858 年凯库勒和古柏尔提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是四价及 碳原子之间相互连接成碳链的概念,成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 最原始和最基础的理论。 1861 年布特列洛夫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较完整的的概 念,提出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 1874 年范荷夫和勒贝尔建立分子的立体概念,说明了对映异构 和顺反异构现象。 *碳原子总是四价的,碳原子自相结合成键,构造和构造式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 一、容易燃烧 除少数例外,一般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因此容易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大多数无机化合物, 如酸、碱、盐、氧化物等都不能燃烧。因而有时采用灼烧试验可以区 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二、熔点、沸点低 在室温下,绝大多数无机化合物都是高熔点的固体,而有机化 合物通常为气体、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例如,氯化钠和丙酮的相 对分子质量相当,但二者的熔、沸点相差很大。 NaCl (氯化钠) CH3COCH3 (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