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 緣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莱”。细眼一看,都是他老家宴席上几碗有头有脸的莱。头,即 牛头;脸,即猪脸。 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一个月后,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自己掌勺洗碗了。 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 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 瓜脸女子一噎,露齿地说:“老板开玩笑呐。 “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瓜脸女子便往店门走去,走了几步,转过身说:“老板,点莱!” “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 “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莱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 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 在这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莱 切莱端莱。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 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给你加点。” “好好好,谢谢老板!” 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晩餐,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见他们 点莱差不多了,就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 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 “鱼头汤 “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 “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陈八碗吃了一惊。客人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结账时,还直接把鱼头汤的账给结了。 客人走后,陈八碗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乱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 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 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晩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 “今天,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汤不是裕后街最好喝的,我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 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
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 缘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细眼一看,都是他老家宴席上几碗有头有脸的菜。头,即 牛头;脸,即猪脸。 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一个月后,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自己掌勺洗碗了。 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 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 瓜脸女子一噎,露齿地说:“老板开玩笑呐。” “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瓜脸女子便往店门走去,走了几步,转过身说:“老板,点菜!” “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 “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菜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 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 在这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 切菜端菜。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 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给你加点。” “好好好,谢谢老板!” 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晚餐,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见他们 点菜差不多了,就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 “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 “鱼头汤。” “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 “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陈八碗吃了一惊。客人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结账时,还直接把鱼头汤的账给结了。 客人走后,陈八碗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乱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 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 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 “今天,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汤不是裕后街最好喝的,我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 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
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每拨客人第一个莱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 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 很快,他给瓜脸女子加工钱了。 瓜脸女子笑道:“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 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去 打理 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 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 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来答谢店老板前几年的帮助。 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 “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 “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都把熬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 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头吧。” 陈八碗想了想,猛地抬起头望着瓜脸女子,问道:“难道是你……” 瓜脸女子说:“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 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我的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 天呐,原来这样!谢谢你 谢个什么?我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 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 呢?”瓜脸女子爽朗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你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馆店“一汤陈”的取名,沿袭了民俗艺术中“泥人张”式的昵称传统,突出鱼头汤的 招牌效应:小说以此为题,简洁而别致,引人注目 B.陈八碗的两次“一惊”对应两句“乱说话”,通过心理和语言描写,对“鱼头汤”的 推出和特效,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自然而巧妙 C.本文语言颇具特色:叙述语言典雅凝重,不乏口语和地域性特点;大量情境对话使情
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 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 很快,他给瓜脸女子加工钱了。 瓜脸女子笑道:“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 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去 打理。 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 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 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来答谢店老板前几年的帮助。 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 “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 “这回事呀。” “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都把熬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 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头吧。” 陈八碗想了想,猛地抬起头望着瓜脸女子,问道:“难道是你……” 瓜脸女子说:“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 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我的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 “天呐,原来这样!谢谢你呀。” “谢个什么?我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 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 呢?”瓜脸女子爽朗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你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有删改) 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馆店“一汤陈”的取名,沿袭了民俗艺术中“泥人张”式的昵称传统,突出鱼头汤的 招牌效应;小说以此为题,简洁而别致,引人注目。 B.陈八碗的两次“一惊”对应两句“乱说话”,通过心理和语言描写,对“鱼头汤”的 推出和特效,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自然而巧妙。 C.本文语言颇具特色:叙述语言典雅凝重,不乏口语和地域性特点;大量情境对话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