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棉葵科棉属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 种子,纤维用 苎麻 荨麻科苎麻属 白叶种苎麻 Boehmeria nivea(L.)Gaud 韧皮部,纤维用 纤维 黄麻 作物 椴树科黄麻属 圆果种黄麻 Corchorus capsularis L. 韧皮部,纤维用 大麻 大麻科大麻属 Cannabis sativa L. 韧皮部,纤维用 蕉麻 芭蕉科芭蕉属 Musa textiles Nee. 叶,纤维用 糖料 甘蔗 禾本科甘蔗属 热带蔗 Saccharum officinarum L. 茎,糖用 dhu 作物 甜菜 藜科甜菜属 普通甜菜 Beta vulgaris L. 块根,糖用 烟草 茄科烟草属 普通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L. 叶,烟用 特用 茶 山茶科山茶属 Camellia sinensis Kuntze 叶,茶用 作物 桑 桑科桑属 白桑 Morus alba L. 叶,蚕饲料用 咖啡 茜草科咖啡属 小果咖啡 Coffea arabica L. 种子,饮用 黑麦 禾本科黑麦草属 Lolium perenne L. 全株,饲料绿肥 牧草 早熟 禾本科早熟禾属 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 L. 全株,饲料 作物 首蓿 豆科首蓿属 紫花首蓿 Medicago sativa L. 全株,饲料绿肥 三叶 豆科三叶草属 红三叶 Trifolium pratensis L. 全株,饲料绿肥 紫云 豆科黄著属 Astragalus sinicus L. 全株,绿肥饲料 绿肥 苕子 豆科野豌豆属 毛叶苕子 Vicia villosa Roth 全株,绿肥饲料 作物 红萍 满江红科满江红属 Azolla pinata L. 全株,绿肥 水浮 天南星科大藻属 Pistia stratiotes L. 全株,绿肥饲料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 Panax ginseng mey. 根部药用 药用 枸杞 茄科枸杞属 Lycium chinensis Mill. 果实药用 作物 当归 伞形科当归属 Angelica sinensis(Dliv.)Diels 根部药用 杜仲 杜仲科杜仲属 Eucommia ulmoides 0liv. 树皮药用 ⑦特用作物 主要有烟草、茶、桑、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香茅草等。这类 作物大多作为特种工业原料,一部分用于满足人类嗜好。 3.牧草作物 ⑧牧草作物也称饲料作物,禾本科植物中主要有黑麦草、苏丹草、雀麦草、早熟禾、 看麦娘等:豆科植物中主要有苜蓿、三叶草、草木樨、沙打旺等。牧草作物主要用于家畜 饲料。 4.绿肥作物 ⑨绿肥作物以豆科植物为主,主要有紫云英、苕子、田菁、柽麻等:其它的植物有 红萍、水葫芦、水浮莲和水花生等。绿肥作物主要用于改土肥田。 5.药用作物 ⑩药用作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人参、枸杞、当归、杜仲、黄连、颠茄等。药用作 物主要提供中草药原料。 上述分类中的作物,大多数为狭义的农作物,广义的农作物还应包括蔬菜作物,果树 16
16 纤维 作物 棉花 棉葵科棉属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 种子,纤维用 苎麻 荨麻科苎麻属 白叶种苎麻 Boehmeria nivea(L.) Gaud 韧皮部,纤维用 黄麻 椴树科黄麻属 圆果种黄麻 Corchorus capsularis L. 韧皮部,纤维用 大麻 大麻科大麻属 Cannabis sativa L. 韧皮部,纤维用 蕉麻 芭蕉科芭蕉属 Musa textiles Nee. 叶,纤维用 糖料 作物 甘蔗 禾本科甘蔗属 热带蔗 Saccharum officinarum L. 茎,糖用 作物 甜菜 藜科甜菜属 普通甜菜 Beta vulgaris L. 块根,糖用 特用 作物 烟草 茄科烟草属 普通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L. 叶,烟用 茶 山茶科山茶属 Camellia sinensis Kuntze 叶,茶用 桑 桑科桑属 白桑 Morus alba L. 叶,蚕饲料用 咖啡 茜草科咖啡属 小果咖啡 Coffea arabica L. 种子,饮用 牧草 作物 黑麦 草 禾本科黑麦草属 Lolium perenne L. 全株,饲料绿肥 早熟 禾 禾本科早熟禾属 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 L. 全株,饲料 苜蓿 豆科苜蓿属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 全株,饲料绿肥 三叶 草 豆科三叶草属 红三叶 Trifolium pratensis L. 全株,饲料绿肥 绿肥 作物 紫云 英 豆科黄蓍属 Astragalus sinicus L. 全株,绿肥饲料 苕子 豆科野豌豆属 毛叶苕子 Vicia villosa Roth 全株,绿肥饲料 红萍 满江红科满江红属 Azolla piñata L. 全株,绿肥 水浮 莲 天南星科大藻属 Pistia stratiotes L. 全株,绿肥饲料 药用 作物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 Panax ginseng mey. 根部药用 枸杞 茄科枸杞属 Lycium chinensis Mill. 果实药用 当归 伞形科当归属 Angelica sinensis(Dliv.)Diels 根部药用 杜仲 杜仲科杜仲属 Eucommia ulmoides Oliv. 树皮药用 ⑦特用作物 主要有烟草、茶、桑、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香茅草等。这类 作物大多作为特种工业原料,一部分用于满足人类嗜好。 3.牧草作物 ⑧牧草作物 也称饲料作物,禾本科植物中主要有黑麦草、苏丹草、雀麦草、早熟禾、 看麦娘等;豆科植物中主要有苜蓿、三叶草、草木樨、沙打旺等。牧草作物主要用于家畜 饲料。 4.绿肥作物 ⑨绿肥作物 以豆科植物为主,主要有紫云英、苕子、田菁、柽麻等;其它的植物有 红萍、水葫芦、水浮莲和水花生等。绿肥作物主要用于改土肥田。 5.药用作物 ⑩药用作物 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人参、枸杞、当归、杜仲、黄连、颠茄等。药用作 物主要提供中草药原料。 上述分类中的作物,大多数为狭义的农作物,广义的农作物还应包括蔬菜作物,果树
作物,花卉作物,以及一些调料作物,染料作物等。 作物的分类总是相对的,因为大多数作物的用途并不是单一的。例如大豆,既可食用, 又可榨油,因而也有的学者把它分类成油料作物:玉米为谷类作物,但现在实际上大多作 为饲料使用:马铃薯是薯类,但在我国大多作为蔬菜使用。又如亚麻是纤维作物,但种子 又可榨油:红花是油料作物,但其花可作药材。另外,很多牧草作物又是很理想的绿肥, 因而又可归为绿肥作物。 (五)各类作物简述 1.谷类作物谷类作物是最重要的一类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均属此类。由于这 类作物是以谷粒为栽培目的,因此称为(禾)谷类作物,世界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占 到90%左右,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谷类作物又是重要的畜牧 业饲料。 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其共同特征是:根为须根系,除初生根外, 大部分作物基部茎节上发生次生根(不定根)。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基部茎节密集不伸长, 中上部节间伸长。茎基部叶腋内常发生腋芽,长出后便形成分蘖(分枝)。叶互生,每节 着生一叶: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其连接处有叶舌,叶舌两侧有叶耳。花序有总状 穗状、圆锥、肉穗等,通常称为穗:穗由小穗,小穗由小花组成,小花受精后发育成籽粒, 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农学上称为种子。种子有胚、胚乳和皮壳组成,胚乳占大部分,是 供食用的主要部分,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与品质有关。 2.豆类作物豆类作物是以收获种子为主要目的而栽培的草本豆科植物。广义的豆 类作物还包括牧草饲用豆类和收获块根的根用作物。豆类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 源,其经济价值仅次于谷类作物。豆类作物种子不仅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可占到种 子重量的20%-50%,而且品质优良,含有所有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谷类食物 中所缺少的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等含量丰富。因此,豆类与谷类 混食,可显著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另外,豆类作物的茎叶,含有8-15%的蛋白质,是优 质饲料。 豆类作物种类繁多,我国有70种左右。其最大特点是可与根瘤菌共生,在根部形成 根瘤,根瘤菌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合成为氨分子,为本身和共生 寄主提供氮素营养,根瘤菌可为共生豆类作物提供1/4一2/3的需氮量。豆类作物的形态特 征为:根为主根发达的圆锥根系:茎有直立、蔓生和攀缘不等:叶为三出,羽状或掌状复 叶:花为蝶形花:荚果和种子形态各异。豆类作物在温度较高的低纬度地区种植,一般生 育期较短,可以适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豆类作物不仅是良好的前茬,也是其它作 物轮作、间作的配对作物。 3.薯(芋)类作物薯类作物利用的是地下块根或块茎,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既 可供食用和饲用,又可作为制作淀粉的工业原料。 薯类作物不同于谷类和豆类作物,属于不同的科属,其中木薯为木本植物,其余为草 本植物。收获的器官为营养器官根或茎的变态,形态及大小也相差悬殊,收获器官在茎叶 生长时就开始形成,因而物质生产量和经济系数要高于其它作物。另外,由于薯类作物的 产量形成不需要开花、受精和结实的过程,加上全生育期较短,一般不易遭受严重的自然 灾害,所以是重要的救荒作物,薯类作物通常以营养器官(块根、块茎等)作为播种材料。 17
17 作物,花卉作物,以及一些调料作物,染料作物等。 作物的分类总是相对的,因为大多数作物的用途并不是单一的。例如大豆,既可食用, 又可榨油,因而也有的学者把它分类成油料作物;玉米为谷类作物,但现在实际上大多作 为饲料使用;马铃薯是薯类,但在我国大多作为蔬菜使用。又如亚麻是纤维作物,但种子 又可榨油;红花是油料作物,但其花可作药材。另外,很多牧草作物又是很理想的绿肥, 因而又可归为绿肥作物。 (五)各类作物简述 1.谷类作物 谷类作物是最重要的一类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均属此类。由于这 类作物是以谷粒为栽培目的,因此称为(禾)谷类作物,世界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占 到 90%左右,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谷类作物又是重要的畜牧 业饲料。 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其共同特征是:根为须根系,除初生根外, 大部分作物基部茎节上发生次生根(不定根)。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基部茎节密集不伸长, 中上部节间伸长。茎基部叶腋内常发生腋芽,长出后便形成分蘖(分枝)。叶互生,每节 着生一叶;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其连接处有叶舌,叶舌两侧有叶耳。花序有总状、 穗状、圆锥、肉穗等,通常称为穗;穗由小穗,小穗由小花组成,小花受精后发育成籽粒, 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农学上称为种子。种子有胚、胚乳和皮壳组成,胚乳占大部分,是 供食用的主要部分,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与品质有关。 2.豆类作物 豆类作物是以收获种子为主要目的而栽培的草本豆科植物。广义的豆 类作物还包括牧草饲用豆类和收获块根的根用作物。豆类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 源,其经济价值仅次于谷类作物。豆类作物种子不仅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可占到种 子重量的 20%-50%,而且品质优良,含有所有的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谷类食物 中所缺少的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等含量丰富。因此,豆类与谷类 混食,可显著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另外,豆类作物的茎叶,含有 8-15%的蛋白质,是优 质饲料。 豆类作物种类繁多,我国有 70 种左右。其最大特点是可与根瘤菌共生,在根部形成 根瘤,根瘤菌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合成为氨分子,为本身和共生 寄主提供氮素营养,根瘤菌可为共生豆类作物提供 1/4—2/3 的需氮量。豆类作物的形态特 征为:根为主根发达的圆锥根系;茎有直立、蔓生和攀缘不等;叶为三出,羽状或掌状复 叶;花为蝶形花;荚果和种子形态各异。豆类作物在温度较高的低纬度地区种植,一般生 育期较短,可以适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豆类作物不仅是良好的前茬,也是其它作 物轮作、间作的配对作物。 3.薯(芋)类作物 薯类作物利用的是地下块根或块茎,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既 可供食用和饲用,又可作为制作淀粉的工业原料。 薯类作物不同于谷类和豆类作物,属于不同的科属,其中木薯为木本植物,其余为草 本植物。收获的器官为营养器官根或茎的变态,形态及大小也相差悬殊,收获器官在茎叶 生长时就开始形成,因而物质生产量和经济系数要高于其它作物。另外,由于薯类作物的 产量形成不需要开花、受精和结实的过程,加上全生育期较短,一般不易遭受严重的自然 灾害,所以是重要的救荒作物,薯类作物通常以营养器官(块根、块茎等)作为播种材料
4.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植物油较高的营养价值,可提供人类 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某些脂肪酸(如亚油酸)是动物油脂所不能代替的。植物油 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易被人体吸收,其中亚油酸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 用,植物油在国民经济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提取油脂后的饼粕,可用作饲料、肥料和工 业原料。除油料作物外,棉籽、玉米胚和米糠等也可用于榨油。 不同的油料作物分属不同的科属,农业生产中的油料作物,通常是指以采收种子榨油 为主要用途的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草本植物。此外,油料作物在轮作复种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是良好的前茬。 5.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是提供植物纤维的重要轻工业原料。植物纤维的品质是根据 纤维细胞的长度、粗细、拉力、强度、弹性、色泽、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来确定的,一 般而言,长度越大、细度越小、纤维素含量越高,木质素含量越低,品质就越好。 纤维作物种类很多,最重要的是棉花,棉纤维是由受精后胚珠的表皮细胞经过伸长和 加厚形成的,因此利用的是种子上的纤维,其次是属于双子叶植物的韧皮纤维作物,主要 有苎麻、大麻、亚麻、黄麻、红麻、茼麻等,利用的是植株茎秆的韧皮纤维作物。棉纤维 和韧皮纤维质地柔软,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另外,尚有一些属于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 作物,如剑麻、番麻、菠蔓麻、龙舌兰麻等,利用的是叶片或叶鞘中的纤维,这类纤维质 地粗硬,仅适宜于制作缆索。 6.糖料作物糖料作物是制糖工亚的主要原料,主要用来生产食用糖(蔗糖)和化 学工业原料。制糖的方法可分为压榨提取和化学提取两类,因此作物含糖量越高,越易被 提取,品质就越好。 糖料作物很多,最重要的是甘蔗和甜菜。甘蔗为多年生作物,糖分贮存于茎秆内:甜 菜为越年生作物,糖分贮存于块根内。甘蔗和甜菜的主要产品是蔗糖和糖蜜。除了甘蔗和 甜菜外,甜高粱的茎秆和玉米籽粒也常被作为制糖原料,其产品主要是糖浆。 7.特用作物特用作物大多为特殊工业原料,如烟草等是直接的工业原料,桑是蚕 的饲料,即间接的工业原料。 特用作物的种类繁多,利用的部位也因作物用途而异。烟草、茶叶和桑利用的是叶, 茜草利用的是根,橡胶利用的是树干汁液,啤酒花利用的是花,咖啡、可可利用的是种子, 茴香利用的果实,留兰香则可利用整个植株。 8.牧草作物是指以茎叶(包括花果)为牲畜饲料的,以草本为主的栽培植物。广 义的牧草作物也包括一些天然牧草种类。牧草作物应具有对牲畜的适口性好,高产优质, 再生能力强,持青期长,容易繁殖等特点。栽培牧草一般比天然(野生)牧草的产量要高 5倍以上,营养价值和持青期也要优于天然牧草。 牧草的种类很多,包括禾谷类、豆类,块根块茎类、饲用叶菜类和瓜类等,植株形态 和生育特点因种类不同而各异。根据其寿命,可分为一年生牧草,二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 草。重要的牧草,大多属于禾本科和豆科植物。 9.绿肥作物是指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一类栽培植物, 起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等作用,多数可兼作牧草。 绿肥作物种类繁多,但多数为豆科植物,因此在轮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还可作为填闲 作物。可根据其生长季节和植物学进行分类,如冬季绿肥、春季绿肥、豆科绿肥、十字花 18
18 4.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是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植物油较高的营养价值,可提供人类 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某些脂肪酸(如亚油酸)是动物油脂所不能代替的。植物油 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E,易被人体吸收,其中亚油酸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 用,植物油在国民经济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提取油脂后的饼粕,可用作饲料、肥料和工 业原料。除油料作物外,棉籽、玉米胚和米糠等也可用于榨油。 不同的油料作物分属不同的科属,农业生产中的油料作物,通常是指以采收种子榨油 为主要用途的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草本植物。此外,油料作物在轮作复种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是良好的前茬。 5.纤维作物 纤维作物是提供植物纤维的重要轻工业原料。植物纤维的品质是根据 纤维细胞的长度、粗细、拉力、强度、弹性、色泽、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来确定的,一 般而言,长度越大、细度越小、纤维素含量越高,木质素含量越低,品质就越好。 纤维作物种类很多,最重要的是棉花,棉纤维是由受精后胚珠的表皮细胞经过伸长和 加厚形成的,因此利用的是种子上的纤维,其次是属于双子叶植物的韧皮纤维作物,主要 有苎麻、大麻、亚麻、黄麻、红麻、茼麻等,利用的是植株茎秆的韧皮纤维作物。棉纤维 和韧皮纤维质地柔软,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另外,尚有一些属于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 作物,如剑麻、番麻、菠蔓麻、龙舌兰麻等,利用的是叶片或叶鞘中的纤维,这类纤维质 地粗硬,仅适宜于制作缆索。 6.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主要用来生产食用糖(蔗糖)和化 学工业原料。制糖的方法可分为压榨提取和化学提取两类,因此作物含糖量越高,越易被 提取,品质就越好。 糖料作物很多,最重要的是甘蔗和甜菜。甘蔗为多年生作物,糖分贮存于茎秆内;甜 菜为越年生作物,糖分贮存于块根内。甘蔗和甜菜的主要产品是蔗糖和糖蜜。除了甘蔗和 甜菜外,甜高粱的茎秆和玉米籽粒也常被作为制糖原料,其产品主要是糖浆。 7.特用作物 特用作物大多为特殊工业原料,如烟草等是直接的工业原料,桑是蚕 的饲料,即间接的工业原料。 特用作物的种类繁多,利用的部位也因作物用途而异。烟草、茶叶和桑利用的是叶, 茜草利用的是根,橡胶利用的是树干汁液,啤酒花利用的是花,咖啡、可可利用的是种子, 茴香利用的果实,留兰香则可利用整个植株。 8.牧草作物 是指以茎叶(包括花果)为牲畜饲料的,以草本为主的栽培植物。广 义的牧草作物也包括一些天然牧草种类。牧草作物应具有对牲畜的适口性好,高产优质, 再生能力强,持青期长,容易繁殖等特点。栽培牧草一般比天然(野生)牧草的产量要高 5 倍以上,营养价值和持青期也要优于天然牧草。 牧草的种类很多,包括禾谷类、豆类,块根块茎类、饲用叶菜类和瓜类等,植株形态 和生育特点因种类不同而各异。根据其寿命,可分为一年生牧草,二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 草。重要的牧草,大多属于禾本科和豆科植物。 9.绿肥作物 是指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一类栽培植物, 起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等作用,多数可兼作牧草。 绿肥作物种类繁多,但多数为豆科植物,因此在轮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还可作为填闲 作物。可根据其生长季节和植物学进行分类,如冬季绿肥、春季绿肥、豆科绿肥、十字花
科绿肥等。 10.药用作物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和治病的一大类栽培植物,是制药工业 的原料,可用来加工生药,农药和兽医用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用途日益扩大,还 广泛用于营养保健,美容和调味等。 我国药用作物有250多种,分属菊科、豆科等80余科。药用部位和器官因种类不同 而不同,较多的是利用根和根茎,如人参、黄连、甘草等。 三、作物的分布 (一)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农业区划 1.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作物的分布主要受其遗传特性及生态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 响,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故而对各种作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栽培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育成,各种作物的分布也随之有 所改变。 ①小麦小麦是一种喜凉作物,既可冬播又可春播,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由 于它喜较凉爽、干燥的气候,所以其分布主要集中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以北的 北方冬小麦区,面积占全国23以上;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为南方冬麦区,在南方 冬麦区:愈往南由于温、湿度增高,小麦的种植也就减少。在长城以北,六盘山、岷山以 西地区,主要为春麦区,其中仅有少量的冬麦区。 ②玉米虽然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栽培,但其分布主要集中于从东北向西南的一条斜形 地带上,在这一区域内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85%以上,这主要由于该区域旱地、丘陵坡地 比较多,多用以种植玉米。 ③油菜油菜也是喜凉作物,也可冬播和春播,春油菜的分布和春小麦相似,油菜的 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此外,还有水稻、高粱等作物在我国种植。 2.我国农业区划 根据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可将我国农业划分为10个区域。 ①东北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东北部,该区东北部降水量500-700mm 无霜期80-160天,≥10℃积温1300-2800℃,农作物一年一熟,以大豆、玉米、高粱、小 麦等为主,其中,高粱、大豆、谷子产量占全国的45-50%,甜菜产量占全国2/3以上, 本区又可分为四个二级区,即兴安岭区农、林、牧区:松嫩平原农业区:长白山林、农区: 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 ②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包括内蒙包头以东,辽宁朝阳及冀、晋、陕、宁沿长城一线。 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和干旱过渡,农牧兼营。无霜期100150天,≥10℃积温2000-3000℃, 一年一熟,农作物以旱粮为主。本区可分为三个二级区,即内蒙北牧区:内蒙中南牧区: 长城沿线农、牧区。 ③黄淮海区该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及 冀、豫大部,苏皖北部。这里34以上为平原,土层肥沃,无霜期175-220天,≥10℃积 温4000-4500℃,年降水量500-800mm,多集中于夏季。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 19
19 科绿肥等。 10.药用作物 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和治病的一大类栽培植物,是制药工业 的原料,可用来加工生药,农药和兽医用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用途日益扩大,还 广泛用于营养保健,美容和调味等。 我国药用作物有 250 多种,分属菊科、豆科等 80 余科。药用部位和器官因种类不同 而不同,较多的是利用根和根茎,如人参、黄连、甘草等。 三、作物的分布 (一)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农业区划 1.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作物的分布主要受其遗传特性及生态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 响,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故而对各种作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栽培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育成,各种作物的分布也随之有 所改变。 ①小麦 小麦是一种喜凉作物,既可冬播又可春播,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由 于它喜较凉爽、干燥的气候,所以其分布主要集中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以北的 北方冬小麦区,面积占全国 2/3 以上;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为南方冬麦区,在南方 冬麦区;愈往南由于温、湿度增高,小麦的种植也就减少。在长城以北,六盘山、岷山以 西地区,主要为春麦区,其中仅有少量的冬麦区。 ②玉米 虽然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栽培,但其分布主要集中于从东北向西南的一条斜形 地带上,在这一区域内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 85%以上,这主要由于该区域旱地、丘陵坡地 比较多,多用以种植玉米。 ③油菜 油菜也是喜凉作物,也可冬播和春播,春油菜的分布和春小麦相似,油菜的 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此外,还有水稻、高粱等作物在我国种植。 2.我国农业区划 根据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可将我国农业划分为 10 个区域。 ①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东北部,该区东北部降水量 500-700mm, 无霜期 80-160 天,≥10℃积温 1300-2800℃,农作物一年一熟,以大豆、玉米、高粱、小 麦等为主,其中,高粱、大豆、谷子产量占全国的 45-50%,甜菜产量占全国 2/3 以上, 本区又可分为四个二级区,即兴安岭区农、林、牧区;松嫩平原农业区;长白山林、农区; 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 ②内蒙及长城沿线区 包括内蒙包头以东,辽宁朝阳及冀、晋、陕、宁沿长城一线。 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和干旱过渡,农牧兼营。无霜期 100-150 天,≥10℃积温 2000-3000℃, 一年一熟,农作物以旱粮为主。本区可分为三个二级区,即内蒙北牧区;内蒙中南牧区; 长城沿线农、牧区。 ③黄淮海区 该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及 冀、豫大部,苏皖北部。这里 3/4 以上为平原,土层肥沃,无霜期 175-220 天,≥10℃积 温 4000-4500℃,年降水量 500-800mm,多集中于夏季。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
芝麻、烤烟等种植面积最大的农区,谷子、高粱、大豆种植面积仅次于东北。本区可分为 四个二级区,即: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黄淮平原 农业区:山东丘陵农业区。 ④黄土高原区该区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伏牛、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 括山西大部,河南西部,陕西中北部,甘、青东部,宁夏南部。这里无霜期120-250天, ≥10℃积温3000-4000℃,降水量400-600mm,汾、渭谷地平原土壤肥沃,全区以杂粮为 主。本区又可分为四个二级区,即: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汾渭谷地农业区:晋陕 甘黄土丘陵沟壑牧林农区: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 ⑤长江中下游区该区位于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鄂西山 地一线以东,包括豫南、苏、皖、鄂、湘六部,上海、浙、赣及闽、粤、桂西北部。这里 无霜期210-300天,≥10℃积温4500-6500℃,年降水量800-2000mm,农作物以稻、棉花、 油菜为主。可分为六个二级区,即: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林、水产区:豫、鄂、皖平原 山地农林区:长江中游农业水产区:江南丘陵山地林农区: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南岭丘 陵山地林农区。 ⑥西南区该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元江、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淑浦一线以西, 川西高原以东,包括贵州全部,川滇大部,陕甘南部,鄂湘西部和桂北。这里四川盆地无 霜期280-365天,≥10℃积温5000-6000℃。云贵高原在2300m以上,≥10℃积温不到 3000℃:海拔1300-2300m地带,≥10℃积温3000-6000℃,1300m以下,≥10℃积温 6000-8000℃。年降水量800-2000mm.为我国重要的粮、油、烤烟、甘蔗、药材及经济林 木生产基地。又可分为五个二级区,即:秦岭大巴山林农区:四川盆地农林区:川鄂湘黔 边境山地林农区,黔桂高原农林牧区: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 ⑦华南区该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元江、盈江一线以南,包括台湾、闽、 粤、桂、滇南部,无霜期300-360天,≥10℃积温6500-9500℃,年降水量1500-2000mm。 农作物一年三熟,玉米、甘薯可冬种。甘蔗面积占全国的70%。本区又可分为五个二级区, 即: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粤西桂南农林区:滇南农林区:琼雷及海南诸岛农林区:台湾 农林区。 ⑧甘新区该区地处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 全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北部及内蒙西部,是典型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少于100mm,阳光充足,昼夜温差≥10℃积温2600-4500℃,属于荒漠牧区,在有灌溉的 山麓平原及宁、蒙、河套平原,粮食以小麦为主,南疆有长绒棉及甜菜基地。本区又可分 为三个二级区,即:蒙宁甘农牧区:北疆农牧区:南疆农牧区。 ⑨青藏区包括西藏、青海大部,甘南、川西、滇西北,无绝对无霜期,≥10℃积温 1000-2000℃,气温日差较大,光能资源丰富。农作物一年一熟,青稞为主。本区可分为 四个二级区,即:藏南农牧区:川藏林农牧区:青甘牧林农区:青藏高寒牧区。 ⑩海洋水产区包括南海诸岛。 (二)西藏的生态条件与作物分布 西藏是高原体,境内高山耸立,江河贯流其间,切割深度较大,地势多起伏且高差悬 殊。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农业生产表现出多层次的分布,有明显的立体变化特点。因此, 西藏的农业生产必须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来配置相适应的种植业及其适应的品种。 20
20 芝麻、烤烟等种植面积最大的农区,谷子、高粱、大豆种植面积仅次于东北。本区可分为 四个二级区,即: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黄淮平原 农业区;山东丘陵农业区。 ④黄土高原区 该区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伏牛、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 括山西大部,河南西部,陕西中北部,甘、青东部,宁夏南部。这里无霜期 120-250 天, ≥10℃积温 3000-4000℃,降水量 400-600mm,汾、渭谷地平原土壤肥沃,全区以杂粮为 主。本区又可分为四个二级区,即: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汾渭谷地农业区;晋陕 甘黄土丘陵沟壑牧林农区;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 ⑤长江中下游区 该区位于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鄂西山 地一线以东,包括豫南、苏、皖、鄂、湘六部,上海、浙、赣及闽、粤、桂西北部。这里 无霜期 210-300 天,≥10℃积温 4500-6500℃,年降水量 800-2000mm,农作物以稻、棉花、 油菜为主。可分为六个二级区,即: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林、水产区;豫、鄂、皖平原 山地农林区;长江中游农业水产区;江南丘陵山地林农区;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南岭丘 陵山地林农区。 ⑥西南区 该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元江、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淑浦一线以西, 川西高原以东,包括贵州全部,川滇大部,陕甘南部,鄂湘西部和桂北。这里四川盆地无 霜期 280-365 天,≥10℃积温 5000-6000℃。云贵高原在 2300m 以上,≥10℃积温不到 3000℃;海拔 1300-2300m 地带,≥10℃积温 3000-6000℃,1300m 以下,≥10℃积温 6000-8000℃。年降水量 800-2000mm.为我国重要的粮、油、烤烟、甘蔗、药材及经济林 木生产基地。又可分为五个二级区,即:秦岭大巴山林农区;四川盆地农林区;川鄂湘黔 边境山地林农区,黔桂高原农林牧区;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 ⑦华南区 该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元江、盈江一线以南,包括台湾、闽、 粤、桂、滇南部,无霜期 300-360 天,≥10℃积温 6500-9500℃,年降水量 1500-2000mm。 农作物一年三熟,玉米、甘薯可冬种。甘蔗面积占全国的 70%。本区又可分为五个二级区, 即: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粤西桂南农林区;滇南农林区;琼雷及海南诸岛农林区;台湾 农林区。 ⑧甘新区 该区地处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 全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北部及内蒙西部,是典型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少于 100mm,阳光充足,昼夜温差≥10℃积温 2600-4500℃,属于荒漠牧区,在有灌溉的 山麓平原及宁、蒙、河套平原,粮食以小麦为主,南疆有长绒棉及甜菜基地。本区又可分 为三个二级区,即:蒙宁甘农牧区;北疆农牧区;南疆农牧区。 ⑨青藏区 包括西藏、青海大部,甘南、川西、滇西北,无绝对无霜期,≥10℃积温 1000-2000℃,气温日差较大,光能资源丰富。农作物一年一熟,青稞为主。本区可分为 四个二级区,即:藏南农牧区;川藏林农牧区;青甘牧林农区;青藏高寒牧区。 ⑩海洋水产区 包括南海诸岛。 (二)西藏的生态条件与作物分布 西藏是高原体,境内高山耸立,江河贯流其间,切割深度较大,地势多起伏且高差悬 殊。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农业生产表现出多层次的分布,有明显的立体变化特点。因此, 西藏的农业生产必须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来配置相适应的种植业及其适应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