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2年高中毕业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毗邻/脾气 绮丽/倚仗 着陆/着凉 B.肋骨/勒索 蒿草/枯槁 血性/血库 C.分娩/缅怀 喟叹/称谓 思量/量力 D.估计/窟窿 礁石/樵夫 划算/划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 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界最 锐意的改革者,梅先生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 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 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 他的创作中去。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到了巅峰 A.拾人牙慧 B.因循守旧 C.独树一帜 D.巅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看能 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 B.十几年如一日归还失主钱物的“兰州好爷”赵国福,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 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他们虽然朴实无华,却呈现着内在的道德 力量 C.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美国大学正成为很多国 家出国留学的首选,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D.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 较差是造成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幸福从某种意义上会折射或者映射人们对幸福的另外一种感受。 ②幸福诚然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但是它无不在与外界的环境对接中呈现出来。 ③幸福是在比较中实现的 ④幸福和不幸福就像两股绳索一样,在对比当中我们可能感到幸福 ⑤幸福不是冥思苦想,不是纯粹的向内诉求,而要指向外在的关联。 ⑥这个关联可能是我们和不同人之间的比较,不同生存境遇之间的比较,不同利 益诉求的比较。 A.④①③⑤②⑥B.④⑤③②⑥①C.③②⑤⑥④①D.③④⑤①②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 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髙公纯 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 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 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 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 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广东省茂名市 2012 年高中毕业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毗邻/脾气 绮丽/倚仗 着陆/着凉 B.肋骨/勒索 蒿草/枯槁 血性/血库 C.分娩/缅怀 喟叹/称谓 思量/量力 D.估计/窟窿 礁石/樵夫 划算/划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 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界最 锐意的改革者,梅先生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 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 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 他的创作中去。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到了巅峰。 A.拾人牙慧 B.因循守旧 C.独树一帜 D.巅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看能 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 B.十几年如一日归还失主钱物的“兰州好爷”赵国福,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 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他们虽然朴实无华,却呈现着内在的道德 力量。 C.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美国大学正成为很多国 家出国留学的首选,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D.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 较差是造成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幸福从某种意义上会折射或者映射人们对幸福的另外一种感受。 ②幸福诚然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但是它无不在与外界的环境对接中呈现出来。 ③幸福是在比较中实现的。 ④幸福和不幸福就像两股绳索一样,在对比当中我们可能感到幸福。 ⑤幸福不是冥思苦想,不是纯粹的向内诉求,而要指向外在的关联。 ⑥这个关联可能是我们和不同人之间的比较,不同生存境遇之间的比较,不同利 益诉求的比较。 A.④①③⑤②⑥ B.④⑤③②⑥① C.③②⑤⑥④① D.③④⑤①②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 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 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 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 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 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 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阻 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日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 者乎皆流涕日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 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 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 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 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 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 缓和 B.公纯难之 诘难,责难 C.寅出午反 通“返”,返 D.敌大至,汲死之 为……而战死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麾其众阵以待 其听送其家 B.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 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 C.凡仕于此 沛公居山东 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7.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3分)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 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 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 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是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议和之后没见退 兵 B.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但是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 哭 C.刘汲为了坚守城池,召集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留下来,敢死战士有四 百人,让做官的人把家人送走,众人都感动佩服。 D.赵宗印从小道隐蔽行军,随后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军队布阵来等待敌人, 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作殊死战斗。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 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 者乎皆流涕曰惟命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 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日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 者乎皆流涕日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 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 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 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 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 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 缓和 B.公纯难之 诘难,责难 C.寅出午反 通“返”,返 回 D.敌大至,汲死之 为……而战死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麾其众阵以待 其听送其家 B.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 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 C.凡仕于此 沛公居山东 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7.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 (3 分)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 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 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 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是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议和之后没见退 兵。 B.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但是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 哭。 C.刘汲为了坚守城池,召集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留下来,敢死战士有四 百人,让做官的人把家人送走,众人都感动佩服。 D.赵宗印从小道隐蔽行军,随后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军队布阵来等待敌人, 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作殊死战斗。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 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 者乎皆流涕曰惟命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3分)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 (今安徽贵池)时作。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②)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1分)(6分) (1)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 。(《诗 经·关雎》) (2)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受 孟子 《鱼我所欲也》)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 。(李煜《虞美 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刚性美与柔性美 朱光潜 ①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 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 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有两句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 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状貌。然而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 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 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 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 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 ②我说“骏马秋风冀北”时,你会想到“雄浑”“劲健”,我说“杏花春雨江 南”时,你会想到“秀丽”“纤浓”;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 是刚性美;后者是柔性美。在同一种艺术之中也有刚柔之别。如音乐,贝多芬的 第三合奏曲和《热情曲》固然像狂风暴雨,极沉雄悲壮之致,而《月光曲》和第 六合奏曲则温柔委婉,如悲如诉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3 分)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3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 分) 清溪行①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 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 (今安徽贵池)时作。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 分) (2)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1 分)(6 分) (1)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 , 。(《诗 经·关雎》) (2)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受; , 。(孟子 《鱼我所欲也》)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 , 。(李煜《虞美 人》)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刚性美与柔性美 朱光潜 ①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 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 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有两句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 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状貌。然而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 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 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 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 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 ②我说“骏马秋风冀北”时,你会想到“雄浑”“劲健”,我说“杏花春雨江 南”时,你会想到“秀丽”“纤浓”;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 是刚性美;后者是柔性美。在同一种艺术之中也有刚柔之别。如音乐,贝多芬的 第三合奏曲和《热情曲》固然像狂风暴雨,极沉雄悲壮之致,而《月光曲》和第 六合奏曲则温柔委婉,如悲如诉
③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创作家往往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因而刚或柔。 米开朗琪罗在性格上和艺术上都是刚性美的极端的代表。你看他的《摩西》!火 焰有比他的目光更烈的么?钢铁有比他的须髯更硬的么?你看他的《大卫》!他 那副脑里怕藏着比亚力山大的更惊心动魄的雄图吧?他那只庞大的右臂迟一会 儿怕要拔起喜马拉雅山去撞碎哪一个星球吧?亚当是上帝首创的人,可是要结识 世界第一个理想的伟男子,你须得到罗马西斯丁教寺的顶壁上去物色,这一幅大 气磅礴的创世纪记,没有一个面孔不露着超人的意志,没有一条筋肉不鼓出海格 立斯的气力 4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 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艺术家们已摸索了不知几许年代,到 达·芬奇才算寻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功!米开朗琪罗画“夏娃”和“圣母 像他画“亚当”一样,都是用池雕“大卫”和“摩西”的那一副手腕,始终脱不 去那种峥嵘巍峨的气象。达·芬奇的天才是比较的多方面的,他的世界中固然也 有些魁梧奇伟的男子,可是他的特长确为佩特所说的,全在“能勾魂”。《圣约 翰授洗者》活像女子化身固不用说,《酒神》也只是一位带醉的《蒙娜·丽莎》 再看《最后的晚餐》中的耶稣!他披着发,低着眉,在慈祥的面孔中现出悲哀和 恻隐。 ⑤历来艺术家对于刚柔两种美分得很严。在诗方面有李、杜与王、韦之别,在词 方面有苏、辛与温、李之别,在画方面有石涛、八大与六如、十洲之别,在书法 方面有颜、柳与禇、赵之别。这种分别常与地域有关系,大约北人偏刚,南人偏 柔,所以艺术上的南北派已成为柔性派与刚性派的别名。清朝阳湖派和桐城派对 于文章的争执也就在对于刚柔的嗜好不同。 ⑥统观全局,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 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静越好,生活也越闲越好。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 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而凭视八荒,遥听诸星奏乐者。他们以“乐天安命” 为极大智慧,因此,他们的诗也大半是微风般的荡漾,轻燕般的呢喃。过激烈的 颜色,过激烈的声音,和过激烈的情感都是使它们畏避的。他们描写月的时候百 倍于描写日。《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 是刚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我读《旧约·约伯记》,莎土比亚的《哈雷 姆特》,弥尔顿的《失乐园》诸作,才懂得西方批评学者所谓“宇宙的情感”。 回头在中国文学中寻实例,除着《逍遥游》《齐物论》《论语·子在川上》章 陈子昂《幽州台怀古》,李白《日出东方隈》诸作以外,简直想不出其他具有“宇 宙的情感”的文字。“雄浑”“劲健”,“庄严”诸词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 中国艺术缺乏刚性美在音乐方面尤易见出,比如弹七弦琴,尽管你意在高山,意 在流水,它都是一样单调 ⑦刚柔虽是两种相反的羡,有时也可以混合调和,在实际上,老鹰有栖柳枝的时 候,娇莺有栖古松的时候,也犹如男子中之有杨六郎,女子中之有麦克白夫人 西子湖滨之有两高峰,西伯利亚荒原之有明媚的贝加尔。说李太白专以雄奇擅长 么?他的《闺怨》《长相思》,《清平调》诸作之艳丽微婉,亦何减于《金鉴》 《浣花》?说陶渊明专从朴茂清幽入胜么?“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又是 何等气概?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 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③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创作家往往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因而刚或柔。 米开朗琪罗在性格上和艺术上都是刚性美的极端的代表。你看他的《摩西》!火 焰有比他的目光更烈的么?钢铁有比他的须髯更硬的么?你看他的《大卫》!他 那副脑里怕藏着比亚力山大的更惊心动魄的雄图吧?他那只庞大的右臂迟一会 儿怕要拔起喜马拉雅山去撞碎哪一个星球吧?亚当是上帝首创的人,可是要结识 世界第一个理想的伟男子,你须得到罗马西斯丁教寺的顶壁上去物色,这一幅大 气磅礴的创世纪记,没有一个面孔不露着超人的意志,没有一条筋肉不鼓出海格 立斯的气力。 4 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 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艺术家们已摸索了不知几许年代,到 达·芬奇才算寻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功!米开朗琪罗画“夏娃”和“圣母”, 像他画“亚当”一样,都是用池雕“大卫”和“摩西”的那一副手腕,始终脱不 去那种峥嵘巍峨的气象。达·芬奇的天才是比较的多方面的,他的世界中固然也 有些魁梧奇伟的男子,可是他的特长确为佩特所说的,全在“能勾魂”。《圣约 翰授洗者》活像女子化身固不用说,《酒神》也只是一位带醉的《蒙娜·丽莎》。 再看《最后的晚餐》中的耶稣!他披着发,低着眉,在慈祥的面孔中现出悲哀和 恻隐。 ⑤历来艺术家对于刚柔两种美分得很严。在诗方面有李、杜与王、韦之别,在词 方面有苏、辛与温、李之别,在画方面有石涛、八大与六如、十洲之别,在书法 方面有颜、柳与褚、赵之别。这种分别常与地域有关系,大约北人偏刚,南人偏 柔,所以艺术上的南北派已成为柔性派与刚性派的别名。清朝阳湖派和桐城派对 于文章的争执也就在对于刚柔的嗜好不同。 ⑥统观全局,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 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静越好,生活也越闲越好。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 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而凭视八荒,遥听诸星奏乐者。他们以“乐天安命” 为极大智慧,因此,他们的诗也大半是微风般的荡漾,轻燕般的呢喃。过激烈的 颜色,过激烈的声音,和过激烈的情感都是使它们畏避的。他们描写月的时候百 倍于描写日。《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 是刚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我读《旧约·约伯记》,莎土比亚的《哈雷 姆特》,弥尔顿的《失乐园》诸作,才懂得西方批评学者所谓“宇宙的情感”。 回头在中国文学中寻实例,除着《逍遥游》《齐物论》《论语·子在川上》章, 陈子昂《幽州台怀古》,李白《日出东方隈》诸作以外,简直想不出其他具有“宇 宙的情感”的文字。“雄浑”“劲健”,“庄严”诸词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 中国艺术缺乏刚性美在音乐方面尤易见出,比如弹七弦琴,尽管你意在高山,意 在流水,它都是一样单调。 ⑦刚柔虽是两种相反的羡,有时也可以混合调和,在实际上,老鹰有栖柳枝的时 候,娇莺有栖古松的时候,也犹如男子中之有杨六郎,女子中之有麦克白夫人, 西子湖滨之有两高峰,西伯利亚荒原之有明媚的贝加尔。说李太白专以雄奇擅长 么?他的《闺怨》《长相思》,《清平调》诸作之艳丽微婉,亦何减于《金鉴》 《浣花》?说陶渊明专从朴茂清幽入胜么?“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又是 何等气概?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 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中的“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 类的混和。”一句对全文起引领作用。 B.“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每句诗都提起三个状貌,一切美都可以 按照这六种标准来分类 C.第④段“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句中“反衬”的意思是 指达·芬奇在相反方面衬托出与米开朗琪罗在性格和艺术上的截然不同。 D.达·芬奇在艺术上的特长全在“能勾魂”,比如《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 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透露出的一种柔性美 E.“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具有西方批判学者所谓的“宇宙的情感”。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的是 ()(3分) A.中国诗人多倾向于描写“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 B.中国诗人“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 C.《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刚性美, 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 D.李白专以雄奇擅长,也有《闺怨》《长相思》《清平调》刚柔两种美混合调 和的诗歌。 14.结合文意,概述刚柔两种美的具体特点,并指出这两种美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分) 15.除上文例子外,请举出一个能表现文学或其他艺术中刚性美(或柔性美)的 例子,并作简要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怍答前,务必用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 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15分)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 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 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 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 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 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 了五彩的天堂 (3)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竞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 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 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丰遮面 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 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第①段中的“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 类的混和。”一句对全文起引领作用。 B.“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每句诗都提起三个状貌,一切美都可以 按照这六种标准来分类。 C.第④段“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句中“反衬”的意思是 指达·芬奇在相反方面衬托出与米开朗琪罗在性格和艺术上的截然不同。 D.达·芬奇在艺术上的特长全在“能勾魂”,比如《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 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透露出的一种柔性美。 E.“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具有西方批判学者所谓的“宇宙的情感”。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的是 ( ) (3 分) A.中国诗人多倾向于描写“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 B.中国诗人“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 C.《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刚性美, 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 D.李白专以雄奇擅长,也有《闺怨》《长相思》《清平调》刚柔两种美混合调 和的诗歌。 14.结合文意,概述刚柔两种美的具体特点,并指出这两种美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4 分) 15.除上文例子外,请举出一个能表现文学或其他艺术中刚性美(或柔性美)的 例子,并作简要分析。(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怍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 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15 分)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 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 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 的小山村。 (2)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 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 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 了五彩的天堂。 (3)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竞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 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 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丰遮面, 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 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