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哥白尼学说的革命 9 希腊人在几何学方面很有才能,这使他们对某些问题得出了 科学的论证。他们知道月食日食的原因,并且根据地球投影于月 球的形状,推断出地球是一个球体。伊拉托斯蒂尼发现了估计地 球大小的方法,他在世的日子比亚里斯塔克稍晚一些。但是希腊 人甚至连力学的基本原理都不懂,因此那些坚持毕达哥拉斯地动 说的人们不能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任何强有力的论据。大约公元21 130年,托勒密抵制亚里斯塔克的观点,恢复了地球在宇宙中心的 特权地位。在整个古代后期和中世纪,对他的观点一直是毫无异 议的。 哥白尼(1473一1543年)享有用他的名字命名哥白尼体系的 荣誉,也许这种荣誉是不应当属于他的。他曾在克拉科夫大学学 习,后来去意大利,当时他还是一个青年。1500年,他已经是罗马 的一位数学教授了。但是,三年之后他又回到了波兰,在那里从事 改革币制和抗击条顿骑士。从1507年到1530年的二十三年里, 他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著述他的巨著《天体运行》(On the Revolu- tion of the Heavenly Bodies)上,此书于1543年,刚好在他逝世 前出版。 哥白尼理论虽然作为使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的想象力的一个 富有成效的努力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它本身还是非常不完善 的。我们现在知道,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不是正圆形的,而是椭 圆形的;太阳不是居这椭圆的中心,而是居它的一个焦点。哥白尼 坚持认为行星的运行轨道一定是正圆形的,并且通过假设太阳不 在任何一个行星轨道的正中心来说明种种不规则性。这使他的体22 系失去了一部分较之托勒密体系具有最大优点的单纯性,而且,如
10 宗教与科学 果没有开普勒对它的纠正,就会使牛顿的概括成为不可能。哥白 尼知道他的主要学说亚里斯塔克早已提出过,他的这一知识应归 功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是没有文艺复兴,即那种无限制地赞美 古代的时期,他也许没有勇气发表他的理论。其实他迟迟没有公 开发表,因为他害怕教会的谴责。哥白尼本身是一个教士,他把自 己的著作题献给罗马教皇,他的出版者奥羡德又附了一篇序,序中 说地动说只是作为一种假说而提出来的,而并不是作为绝对真理 来断言的(这篇序言也许没有经哥白尼认可)。这些策略在一个时 期内是足够的了,只是到伽利略提出更加大胆的挑战时,才引起了 官方对哥白尼算旧账的谴责。 起初,新教徒几乎比天主教徒更激烈地反对哥白尼。路德说: 23“大家都听这么一个突然发迹的占星家讲话,他处心积虑要证明天 空或苍穹、太阳和月亮不转,而是地球转。凡是希望显得伶俐的 人,总要杜撰出某种新体系,它在一切体系中自然是顶好不过的 啰。这蠢才想要把天文这门科学全部弄颠倒;但是《圣经》告诉我 们,约书亚命令太阳静止下来,没有命令大地。”梅兰克森同样强烈 反对哥白尼;加尔文也是如此,他引用了经句“世界亦坚定,不得动 摇”(《诗篇》第九十三篇第1节)之后,扬扬得意地推断说:“有谁胆 敢将哥白尼的威信高架在圣灵的威信之上?”甚至后来迟至十八世 纪,威斯莱虽然不敢那么激烈地反对哥白尼,也还是说这种天文学 的新学说“倾向于不虔敬”。 对此,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威斯莱是对的。人的重要性无 论对《旧约全书》还是《新约全书》来说,都是其教义的本质部分;的 确,上帝创造宇宙的目的看来主要是为了人类。要是人不是最重
第二章哥白尼学说的革命 11 要的创造物,那就不可能有耶稣下凡,替世人赎罪这些教义。哥白 尼天文学中并没有任何东西表明我们比我们自然地想象的我们自24 己要不重要,但是废黜我们地球的中心地位,就会使人想象同样地 废黜了地球上的人类。当人们心目中认为太阳和月亮、行星和恒 星天天绕地球一周的时候,很容易认为它们是为了我们的利益而 存在的,造物主对我们特别感兴趣。但是,当哥白尼和他的后继者 使世人相信旋转的正是我们,而星星则不理会我们的地球时;当人 们进一步觉得地球比一些行星小,行星又比太阳小时;当人们通过 计算和望远镜揭示了太阳系、我们的星系以及最终揭示了由无数 星系组成的宇宙的无边广阔时一尽管传统神学赋予人类以宇宙 的意义,但是人们越来越难以相信,这个偏僻而又狭小的避难所怎 么会具有被认为是人类故乡所应有的重要性。光是从大小上考虑 也使人想到我们也许不是宇宙的目的;缠绵的自尊心悄梢嘀咕:如 果我们不是宇宙的目的,那么很可能宇宙就根本没有目的。我的 25 意思不是说这类见解具有任何逻辑上的说服力,更不是说它们是 突然由哥白尼体系所广泛地唤起的。我的意思仅仅是:对于那些 头脑中形象地存在着哥白尼体系的人们①来说,这个体系就很可 能激发他们产生这类见解。因此,基督教教会一新教教会和天 主教教会都一样一对这种新的天文学怀有敌意,为给它打上异 端邪说的格印而寻找种种根据,那是不足为奇的。 天文学的下一大步是由开普勒(1571一1630年)迈出的,他的 ①例如,在宗教裁判所监狱里关了七年,于1600年被活活烧死的乔尔丹诺·布 鲁诺
12 宗教与科学 见解虽然同伽利略相同,然而他从来没有同教会发生过冲突。相 反,因为他在科学上的显赫名气,天主教当局宽恕了他对新教的信 仰①。他曾在格拉茨城任教授职务,当这个城市从新教徒的控制 下转到天主教徒的手里时,信仰新教的教师都被免职了;而开普勒 虽然逃跑了,但由于耶稣会的偏袒却恢复了职务。他继泰寇·布 26刺之后成了卢多勒夫二世皇帝统治时期的“御用数学家”,并且继 承了泰寇的非常珍贵的天文记录。他要是靠他的公职来生活,那 就会饿死,因为他的薪俸虽然不少,却是并不付给的。可是,开普 勒不但是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占星家一也许是一位信以为 真的占星家,当他为皇帝和其他达官贵人们占星算命时,就能够要 到现钱。他带着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坦率口吻说:“赐予一切动物 以生存手段的大自然,把占星术作为一个助手和伙伴赐给了天文 学。”占星算命不是开普勒生活的唯一来源,因为他还娶了一位继 承财产的妻子;虽然他总是喊穷,但他死后人们发现他根本不穷。 开普勒的才智是非常奇特的。他支持哥白尼假设,最初是出 于太阳崇拜,这和出于另一些更合理的动机,几乎不相上下。他异 想天开地假设,认为五种正多面体同五个行星,即水星、金星、火 2?星、木星和土星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系,而以这种假设为指导, 他在辛勤的工作中却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这是科学史上 经常出现的事情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即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和重要 的理论,最初是由于它们的发现者有一些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荒谬 的考虑而想出来的。事实是,要提出正确的假设是很不容易的,并 ① 或者更确切地说,大概是因为皇帝重视他在占星术方面的效劳
第二章哥白尼学说的革命 13 不存在任何技巧可以促进科学发展中这一最根本的步骤。因此, 用来提出新假设的任何有条理的方案总是倾向于是有益的;如果 坚信计划,就能使研究者耐下心来,继续不断地对新的可能性进行 试验,不管已经不得不抛弃了多少可能性。开普勒就是如此。他 的最终成就,尤其他的第三个定律,应归因于惊人的耐心;但他的 耐心是由于他的神秘的信念,他相信,与正多面体有关的某种东西 必然会提供某种线索,而且,行星由于旋转产生一种“天体音乐”, 这种音乐只有太阳的心灵才能听见一原来他坚信太阳是一种或 多或少具有圣灵的物体。 开普勒的前两个定律发表于1609年,第三个定律发表于 1619年。从我们关于太阳系的总图景的观点来看,三个定律中第 28 一个定律是最重要的,这条定律说:行星沿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 转,太阳占据这椭圆的一个焦点。(画椭圆时,在一张纸上钉上两 根针,比方说相距一英寸,然后拿一条线,比方说两英寸长,把线的 两头系在这两根针上。拉紧这条线所能画到的所有的点都是在椭 圆的圆周上,这两根针就是这个椭圆的两个焦点。那也就是说,椭 圆是由所有这样的点所组成,从两个焦点到椭圆圆周上的任何一 点的距离之和,总是相等的。)最初,希腊人设想一切天体肯定是成 圆周运转的,因为圆是最完美的曲线。当他们发现这一假设行不 通时,便接受了行星是做“周转圆”运动的观点,周转圆就是本身在 做圆周运动的点所绕的圆。(画周转圆时,拿一个大车轮平放在地 面上,再取一个小车轮,轮缘上穿透着一颗钉,让小车轮沿大车轮 滚动,钉尖接触地面。这时钉子在地上所画的痕迹就是周转圆。 如果说,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那么,月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