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研究报告 第二章外交努力与成效 大力弘扬和谐世界理念 通过全方位外交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一)致力于谋大局、促大势 (二)致力于与各国和谐相处 (三)致力于建设和谐地区 (四)致力于建设和谐、稳定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 (五)致力于和谐发展与共同发展 (六)致力于建设和谐的文明关系 (七)致力于建设和谐海洋 (八)致力于建设和谐外空 (九)致力于建设和谐网络世界 (十)致力于推进国际体系变革与全球治理 第三章问题与挑战 如何解决相关外交理论构建滞后问题 如何促进思想统一 三、如何改进政策宣示与对外交流 四、如何改变“虚”多“实”少现象 五、如何确保既“维权”又“维稳 六、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七、如何参与日益复杂的全球治理并体现大国责任 八、如何谋求后危机时期发展先机 九、如何化解安全新挑战 十、如何推动文明和谐共融
CIIS 研究报告 第二章 外交努力与成效 一、大力弘扬和谐世界理念 二、通过全方位外交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一)致力于谋大局、促大势 (二)致力于与各国和谐相处 (三)致力于建设和谐地区 (四)致力于建设和谐、稳定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 (五)致力于和谐发展与共同发展 (六)致力于建设和谐的文明关系 (七)致力于建设和谐海洋 (八)致力于建设和谐外空 (九)致力于建设和谐网络世界 (十)致力于推进国际体系变革与全球治理 第三章 问题与挑战 一、如何解决相关外交理论构建滞后问题 二、如何促进思想统一 三、如何改进政策宣示与对外交流 四、如何改变“虚”多“实”少现象 五、如何确保既“维权”又“维稳” 六、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七、如何参与日益复杂的全球治理并体现大国责任 八、如何谋求后危机时期发展先机 九、如何化解安全新挑战 十、如何推动文明和谐共融 25 25 27 27 28 29 30 31 31 33 35 37 39 41 41 42 42 43 43 44 45 46 47 47
第四章对策思考 、继续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推介和谐世界理念一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增强国际认同 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四、制定和实施中长期战略 五、积极谋求建立国际共识 六、以共同发展促进和谐发展 七、积极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机制 八、加快推进国际文化治理机制 九、进一步完善国际安全治理机制 十、积极开展全方位和谐外交 Qsos o
追寻“世界梦” 第四章 对策思考 一、继续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推介和谐世界理念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增强国际认同 三、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四、制定和实施中长期战略 五、积极谋求建立国际共识 六、以共同发展促进和谐发展 七、积极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机制 八、加快推进国际文化治理机制 九、进一步完善国际安全治理机制 十、积极开展全方位和谐外交 结 语 49 49 50 51 51 52 52 53 53 54 55
CIS研究报告 导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 后,又提出了“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据此,可以认为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中国所要追寻的“世界梦”。 自2005年提出推动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以来2 中国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为外交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政策主张,并付诸实 践,已取得若干重要进展,获得不少宝贵经验。中国是沿着理论和实践两 条路径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而且是二者并重的。一方面,中国在不断 深化对建设和谐世界认知的同时,努力使建设和谐世界思想走向世界,使 之成为重要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理念,并化作具体的国际主张。另一方面 中国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通过在国际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加强合作、寻求共赢等方式,不断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实际贡献,其中包 括若干外交创举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过后,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所面 临的国际国内局势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经济 结构调整处于攻坚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全球治理的中心舞台 促使其成为重大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及决策者之一。中国经济规模与综 合国力迅速提升,促使中国更多地从全球角度审视发展战略,更多地考虑 全球性问题,更多地应对来自全球范围的挑战,更多地注重谋划国际发展 空间,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与此同时,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普遍 期盼实现可持续发展,期盼改革现行国际秩序,期盼加强国际政治与经济 治理,期盼中国在上述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有鉴于上述,中国需要进一 步弘扬和谐世界理念,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实践上更有作为,使 “建设和谐世界”在全球治理中充分体现其理论魅力与实践价值。 本文试对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进展进行全 面总结,肯定成就,继而根据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指明未来努力方向,提 供对策思路。 1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2013年3月25 H),Url<HttP://www.mfa.gov.cn/mfachn/zyxw_602251/t1024949.shtmb>. 2标志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建设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CIIS 研究报告 1 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2013年3月25 日),URL< hp://www.mfa.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24949.shtml>。 2 标志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建设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导 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 后,又提出了“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1 据此,可以认为,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中国所要追寻的“世界梦”。 自2005年提出推动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以来2 , 中国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为外交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政策主张,并付诸实 践,已取得若干重要进展,获得不少宝贵经验。中国是沿着理论和实践两 条路径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而且是二者并重的。一方面,中国在不断 深化对建设和谐世界认知的同时,努力使建设和谐世界思想走向世界,使 之成为重要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理念,并化作具体的国际主张。另一方面, 中国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通过在国际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加强合作、寻求共赢等方式,不断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实际贡献,其中包 括若干外交创举。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过后,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所面 临的国际国内局势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经济 结构调整处于攻坚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全球治理的中心舞台, 促使其成为重大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及决策者之一。中国经济规模与综 合国力迅速提升,促使中国更多地从全球角度审视发展战略,更多地考虑 全球性问题,更多地应对来自全球范围的挑战,更多地注重谋划国际发展 空间,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与此同时,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普遍 期盼实现可持续发展,期盼改革现行国际秩序,期盼加强国际政治与经济 治理,期盼中国在上述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有鉴于上述,中国需要进一 步弘扬和谐世界理念,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实践上更有作为,使 “建设和谐世界”在全球治理中充分体现其理论魅力与实践价值。 本文试对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进展进行全 面总结,肯定成就,继而根据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指明未来努力方向,提 供对策思路
第一章理论进展 随着和平发展战略不断推进,随着外交实践不断开拓,中国领导人 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取得巨大理论进展,对21世纪的中国外 交与全球国际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考察和全面总结。 和谐世界理念的生成 人类社会刚刚迈入21世纪,中国领导人依据冷战后深刻变化的国际 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大势,开始积极探索和思考“和谐世界”问题, 并形成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萌芽。2002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 瑞环在英国发表演讲,曾提出人类“和谐共存、协调共进”、“保持世 界的和谐与安宁”以及“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世 界”等观点。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愿与国际社 会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 社会的稳定。 2005年,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与主张。同年 4月,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提出,亚非国家“要发扬亚非会议求同 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 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 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9月,胡主 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 3李瑞环:《和睦相处和谐共进》,URL<htt//theorypeople.com.cn/GB/11541014html>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文)》,URL<htp/ politics.peoplecomcn/GB/104/3343050hmb>
追寻“世界梦” 1 3 李瑞环:《和睦相处 和谐共进》,URL< hp://theory.people.com.cn/GB/11541014.html>。 4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文)》,URL<h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343050.html>。 第一章 理论进展 随着和平发展战略不断推进,随着外交实践不断开拓,中国领导人 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取得巨大理论进展,对21世纪的中国外 交与全球国际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考察和全面总结。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生成 人类社会刚刚迈入21世纪,中国领导人依据冷战后深刻变化的国际 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大势,开始积极探索和思考“和谐世界”问题, 并形成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萌芽。2002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 瑞环在英国发表演讲,曾提出人类“和谐共存、协调共进”、“保持世 界的和谐与安宁”以及“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世 界”等观点。3 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愿与国际社 会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 社会的稳定。 2005年,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与主张。同年 4月,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提出,亚非国家“要发扬亚非会议求同 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 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 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4 同年9月,胡主 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 追寻“世界梦
2CIS[研究报告 谐世界》的著名演讲,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 世界的主张。他指出,“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 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 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他呼吁,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 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 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这一重要讲话标志 着,“和谐世界”作为崭新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理念正式问世,标志 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成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思想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外交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二、对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认知 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认识基于其和合文化传统。建设和谐世界, 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爱好和平、讲信 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古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 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要义是:任何英明的君王都 应通过弘扬祟高的品德把所属宗族治理好,把国家治理好,进而促使各 国和谐相处。 和谐世界概念是与中国的和谐社会概念相一致的,和谐世界并不是 完全一致的世界,而是在承认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性,充分尊重各国 自主性的基础上的“和而不同”的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 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和谐世界的实质是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基本内涵包括平等民主、互利共赢、文明多样、安全稳定和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关于世界发展道路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建 5《全球化、当代世界和中国模式—一俞可平与福山的对话》,《北京日报》2011年3月28日。 6《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12月22日发表 7唐家璇:《共谋和平发展共建和谐世界》,在“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7年11月8日,北京)
2 CIIS 研究报告 5 《全球化、当代世界和中国模式—俞可平与福山的对话》,《北京日报》2011年3月28日。 6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12月22日发表。 7 唐家璇:《共谋和平发展 共建和谐世界》,在“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7年11月8日,北京)。 谐世界》的著名演讲,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 世界的主张。他指出,“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 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 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他呼吁,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 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 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这一重要讲话标志 着,“和谐世界”作为崭新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理念正式问世,标志 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成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思想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外交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二、对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认知 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认识基于其和合文化传统。建设和谐世界, 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爱好和平、讲信 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古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 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要义是:任何英明的君王都 应通过弘扬崇高的品德把所属宗族治理好,把国家治理好,进而促使各 国和谐相处。 和谐世界概念是与中国的和谐社会概念相一致的,和谐世界并不是 完全一致的世界,而是在承认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性,充分尊重各国 自主性的基础上的“和而不同”的世界。5 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 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6 和谐世界的实质是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基本内涵包括平等民主、互利共赢、文明多样、安全稳定和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关于世界发展道路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7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