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笃博至至超4行学墅诚课程名称:刑法学 (总论)课程代码:ZH49016开课单位:法学院授课教师:职称/学位:至学年第二_学期开课时间:
1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刑法学(总论) 课程代码: ZH49016 开课单位: 法学院 授课教师: 职称/学位: 开课时间: 至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课程Zh49016刑法学(总论)料名称法学院考核■考试口考查口其他方式:4方式】课程口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口专业选修课类别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口其他课程学时总学时二实验学时:上机学时:理论学时:郴州街■本校教师教师职称讲师刘焱来源口外聘教师■统编教材口自编教材或讲义教材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教材《刑法学(第5版)》2011年版赵秉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学》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犯罪通论》2010年版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规范刑法学》(第3版)2013年版陈兴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刑法的知识转型》陈兴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原理》张明楷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刑罚目的的构建与实现》韩轶著2005 年版社陈立、陈晓明主教学《刑法总论》2011年版厦门大学出版社编参考《刑法总论》李永升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用书《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黎宏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外国刑法通论》陈家林著2009 年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案例刑法学(总论》于志刚主编《应用刑法学总论》陈浩然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法总则典型疑难问题黄明儒、郭立新2011年版中国法制出版社适用与指导》主编《刑法方法论》梁根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 编号 Zh49016 课程 名称 刑法学(总论) 教学 单位 法学院 课程 学分 4 考核 方式 ■ 考试 □ 考查 □ 其他方式: 课程 类别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 专业选修课 □ 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 □ 其他课程 学时 数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72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任课 教师 刘焱 职称 讲师 教师 来源 ■ 本校教师 □ 外聘教师 使用 教材 ■ 统编教材 □ 自编教材或讲义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材 《刑法学(第 5 版)》 高铭暄、马克昌、 赵秉志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版 教学 参考 用书 《刑法学》 张明楷著 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犯罪通论》 马克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规范刑法学》(第 3 版) 陈兴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刑法的知识转型》 陈兴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刑法原理》 张明楷著 商务印书馆 2011 年版 《刑罚目的的构建与实现》 韩轶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 2005 年版 《刑法总论》 陈立、陈晓明主 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刑法总论》 李永升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刑法学》 黎宏著 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外国刑法通论》 陈家林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 2009 年版 《案例刑法学(总论)》 于志刚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年版 《应用刑法学总论》 陈浩然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刑法总则典型疑难问题 适用与指导》 黄明儒、郭立新 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年版 《刑法方法论》 梁根林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_1_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1周课时数2 课时教学绪论章节教学介绍刑法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刑法学的作用和研究方法目标要求教学刑法学发展历史重点教学难点主要口课堂讲授口小组活动口实验演示口难点答疑口提问教学方式口作业讲评口实践教学口其他活动口考试测验使用口文字教材口电子教案口录像材料口录音材料口直播课堂媒体口CAI 课件 IP 课件口其他资源:资源作业 思考和探讨刑法学的作用练习绪论一、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一)刑法学的概念: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二)刑法学的历史发展(三)刑法学研究的对象1、刑法2、犯罪3、刑事责任板4、刑罚(四)刑法学与刑事法学体系的认识二、刑法学的作用计1、指导刑事立法2、促进刑事司法3、繁荣法学教育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1、分析的方法2、比较的方法3、历史的方法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 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第 1 周 课时数 2 课时 教学 章节 绪论 教学 目标 要求 介绍刑法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刑法学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 重点 刑法学发展历史 教学 难点 主要 教学 方式 □ 课堂讲授 □ 小组活动 □ 实验演示 □ 难点答疑 □ 提问 □ 作业讲评 □ 实践教学 □ 考试测验 □ 其他活动 使用 媒体 资源 □ 文字教材 □ 电子教案 □ 录像材料 □ 录音材料 □ 直播课堂 □ CAI 课件 □ IP 课件 □ 其他资源: 作业 练习 思考和探讨刑法学的作用 板 书 设 计 绪论 一、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 (一)刑法学的概念: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二)刑法学的历史发展 (三)刑法学研究的对象 1、刑法 2、犯罪 3、刑事责任 4、刑罚 (四)刑法学与刑事法学体系的认识 二、刑法学的作用 1、指导刑事立法 2、促进刑事司法 3、繁荣法学教育 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1、分析的方法 2、比较的方法 3、历史的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1次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导入绪论1、探讨刑新课、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法学的历(一)刑法学的概念: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史发展;二、讲授科学讨论(二)刑法学的历史发展2、探讨刑法学的作(三)刑法学研究的对象三、布置用(四)刑法学与刑事法学体系的认识作业二、刑法学的作用、刑法学的研究方法[练习]1、阐述刑法学的历史发展2、思考和探讨刑法学的作用
4 第 1 次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安排 一、导入 新课 二、讲授 讨论 三、布置 作业 绪论 一、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 (一)刑法学的概念: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科学 (二)刑法学的历史发展 (三)刑法学研究的对象 (四)刑法学与刑事法学体系的认识 二、刑法学的作用 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练习] 1、阐述刑法学的历史发展 2、思考和探讨刑法学的作用 1、探讨刑 法学的历 史发展; 2、探讨刑 法学的作 用
第_2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1周课时数2 课时第一章刑法概说教学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章节 第三节 刑法的创制利完善教学了解刑法的性质目标了解我国刑法的创制和修改完善过程要求新旧刑法的比较教学新刑法的特点重点教学刑法的性质难点主要口课堂讲授口小组活动口实验演示口难点答疑口提问教学方式口作业讲评口实践教学口考试测验口其他活动使用口文字教材口电子教案口录像材料口录音材料口直播课堂媒体口CAI 课件IP 课件口其他资源:资源作业思考我国刑法的性质练习「阐述我国刑法的发展过程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概念1、刑法的概念;2、广义型法与狭义型法3、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二、刑法的性质1、刑法的阶级性质2、刑法的法律性质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板、刑法的创制书建国初期颁布单行刑事法规-1950年刑法典最初起草准备——1954年后的正式起草一设1962年“刑法、民法一定要搞”——1978年刑法草案第33稿修订——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计年1月1日施行)、刑法的完善三、新旧刑法的比较与新刑法的特点1、实现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2、贯彻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3、立足本国国情与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四、国家对1997年修订《刑法》的修改完善1、及时回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确立了刑法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方式的基本地位5
5 第 2 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第 1 周 课时数 2 课时 教学 章节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教学 目标 要求 了解刑法的性质 了解我国刑法的创制和修改完善过程 新旧刑法的比较 教学 重点 新刑法的特点 教学 难点 刑法的性质 主要 教学 方式 □ 课堂讲授 □ 小组活动 □ 实验演示 □ 难点答疑 □ 提问 □ 作业讲评 □ 实践教学 □ 考试测验 □ 其他活动 使用 媒体 资源 □ 文字教材 □ 电子教案 □ 录像材料 □ 录音材料 □ 直播课堂 □ CAI 课件 □ IP 课件 □ 其他资源: 作业 练习 思考我国刑法的性质 阐述我国刑法的发展过程 板 书 设 计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1、刑法的概念; 2、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3、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 1、刑法的阶级性质 2、刑法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一、刑法的创制 建国初期颁布单行刑事法规——1950 年刑法典最初起草准备——1954 年后的正式起草—— 1962 年“刑法、民法一定要搞”——1978 年刑法草案第 33 稿修订——1979 年 7 月 1 日通过(1980 年 1 月 1 日施行) 二、刑法的完善 三、新旧刑法的比较与新刑法的特点 1、实现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 2、贯彻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 3、立足本国国情与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四、国家对 1997 年修订《刑法》的修改完善 1、及时回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确立了刑法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方式的基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