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性而言,19世纪的西方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是法律、哲学、宗教、习俗等对 性的抑压,另一方面市个人性解放思想的空前高涨,形成公开与隐蔽、禁欲与纵欲的混合景 观,同姓恋、性变态、卖淫、性病的大量出现成为当时社会热点问题。西方的一些医生,特 别是精神病医生、皮肤病医生首先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到性的有关问题上,比起其他领域 的科学家来说,医生们具有“合法,合理的外衣”,更有利于从事性的有关研究。从19世纪 末到20世纪初,有许多重要的性研究著作问世,为现代性学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当时 性学领域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40-1902年)是一名德国 精神病医生。l886年的划时代著作《性心理病》(Psychopathia Sexualis)的问世象征着 近代性医学对性行为异常、继而对正常性行为研究的开始,国际上普遍认为克拉夫特-埃宾 的《性心理病》一书是现代性学和性医学的奠基之作。这本书的问世后大受欢迎,广为流传, 在作者逝世之前便已增订出版到第12版。克拉夫特-埃宾在该书中概括了早期医学尤其是精 神病学对性的研究,第一次把性的疾患独立出来讨论。他的研究内容是病史,这是临床精神 病学的传统。由于当时的性生理学和性医学还没有巨大突破,社会上急需解决种种性生理学 和性病学还没有巨大突破,社会上急需解决种种性心理现象是否属于道理败坏抑或犯罪问 题,因此性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性心理方面,尤其是变态性心理和心理病理学。克拉夫特-埃 宾明确指出,性倒错并不是一种性犯罪,而是一种性变态的心理疾病。虽然他是备受尊重的 学者,但因涉及禁区仍难逃脱种种批评和指责。他在《性心理病》的前言中写道:“不管是 肉体的或是道德的痛苦,不管是怎样的创伤,都不能吓倒一个献身科学的人:并且,一个医 生的神圣职责使他讲出他看到的一切”。他的杰出贡献使伊万·步洛赫(Iwan Bloch)把他看 作是一位“现代性病理学的真正奠基者”。克拉夫特-埃宾还提出“变态”这个概念,后人将 这一概念应用于性医学。对于“变态”,克拉夫特-埃宾解释为:“含有各种病原的因子对人 的侵入,造成极其特殊的变化,然后这种变化可以遗传,表现出一种特征,最后等到丧失生 殖能力,这种变态的遗传也就中止。”他认为病原性的因子有许多种类,如酒精、药物、矿 物性毒物、糙皮病、疟疾、性病,还有社会、心理的压抑等,而作为变态状态的性倒错,手 淫也是它的病原因子。变态的遗传造成家系的灭亡,他的这种考虑是由于他深爱达尔文思想 的影响。在后人看来,克拉夫特-埃宾得某些理论基础是错的,但是由于他首次把性的研究 纳入医学领域而备受后人尊重。 克拉夫特-埃宾(1840-190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幼儿性欲理论、性本能学说和人格结构论等。 他在实践中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学说讨论最多的是性本能,但是受到 指责最多的也是有关性本能的内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核心是泛性论,他认为以 性本能为核心的本能冲动一直受到“超自我”原则的压制。它们总想冲破种种压制去实现满 足,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各种玄妙的潜意识过程(如人的做梦、精神失常、性错乱等),变 相地向外宣泄。虽然,他从生物本能出发,用泛性论来解释一切人类精神活动与社会现象的 这一主张缺乏充分的科学和实践依据,但是他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接触了梦、性心理学
就性而言,19 世纪的西方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是法律、哲学、宗教、习俗等对 性的抑压,另一方面市个人性解放思想的空前高涨,形成公开与隐蔽、禁欲与纵欲的混合景 观,同姓恋、性变态、卖淫、性病的大量出现成为当时社会热点问题。西方的一些医生,特 别是精神病医生、皮肤病医生首先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到性的有关问题上,比起其他领域 的科学家来说,医生们具有“合法,合理的外衣”,更有利于从事性的有关研究。从 19 世纪 末到 20 世纪初,有许多重要的性研究著作问世,为现代性学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当时 性学领域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40-1902 年)是一名德国 精神病医生。1886 年的划时代著作《性心理病》(Psychopathia Sexualis)的问世象征着 近代性医学对性行为异常、继而对正常性行为研究的开始,国际上普遍认为克拉夫特-埃宾 的《性心理病》一书是现代性学和性医学的奠基之作。这本书的问世后大受欢迎,广为流传, 在作者逝世之前便已增订出版到第 12 版。克拉夫特-埃宾在该书中概括了早期医学尤其是精 神病学对性的研究,第一次把性的疾患独立出来讨论。他的研究内容是病史,这是临床精神 病学的传统。由于当时的性生理学和性医学还没有巨大突破,社会上急需解决种种性生理学 和性病学还没有巨大突破,社会上急需解决种种性心理现象是否属于道理败坏抑或犯罪问 题,因此性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性心理方面,尤其是变态性心理和心理病理学。克拉夫特-埃 宾明确指出,性倒错并不是一种性犯罪,而是一种性变态的心理疾病。虽然他是备受尊重的 学者,但因涉及禁区仍难逃脱种种批评和指责。他在《性心理病》的前言中写道:“不管是 肉体的或是道德的痛苦,不管是怎样的创伤,都不能吓倒一个献身科学的人;并且,一个医 生的神圣职责使他讲出他看到的一切”。他的杰出贡献使伊万•步洛赫(Iwan Bloch)把他看 作是一位“现代性病理学的真正奠基者”。克拉夫特-埃宾还提出“变态”这个概念,后人将 这一概念应用于性医学。对于“变态”,克拉夫特-埃宾解释为:“含有各种病原的因子对人 的侵入,造成极其特殊的变化,然后这种变化可以遗传,表现出一种特征,最后等到丧失生 殖能力,这种变态的遗传也就中止。”他认为病原性的因子有许多种类,如酒精、药物、矿 物性毒物、糙皮病、疟疾、性病,还有社会、心理的压抑等,而作为变态状态的性倒错,手 淫也是它的病原因子。变态的遗传造成家系的灭亡,他的这种考虑是由于他深爱达尔文思想 的影响。在后人看来,克拉夫特-埃宾得某些理论基础是错的,但是由于他首次把性的研究 纳入医学领域而备受后人尊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幼儿性欲理论、性本能学说和人格结构论等。 他在实践中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学说讨论最多的是性本能,但是受到 指责最多的也是有关性本能的内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核心是泛性论,他认为以 性本能为核心的本能冲动一直受到“超自我”原则的压制。它们总想冲破种种压制去实现满 足,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各种玄妙的潜意识过程(如人的做梦、精神失常、性错乱等),变 相地向外宣泄。虽然,他从生物本能出发,用泛性论来解释一切人类精神活动与社会现象的 这一主张缺乏充分的科学和实践依据,但是他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接触了梦、性心理学 克拉夫特-埃宾(1840-1902)
问题,使心理学的对象扩大了,使心理研究的层次加深了,与医疗实践更加密切相连。他提 出的一些独特方法和独创的许多概念均得到人们的承认。他的性心理学理论冲击了传统的、 陈旧的性观念,促成人们对性采取更为开明的态度,对“反常性行为”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 不再把性问题视为神秘、见不得人的事,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性学的飞速发展。弗洛伊德也 反复指出,文明要以人的性生活的某些限制为代价才能进步。他之所以对性问题如此感兴趣, 是与他当时所治疗的心理疾病的临床实践有密切相关的。由于当时社会的性禁锢十分严重, 人们的性欲宣泄和满足受到严重压抑,于是人们在性方面遇到的心理障碍和挫折必然会以各 种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的论著颇丰,如《精神分析导论》、《梦的释义》、《两性社会关系》 等著作均具代表性。特别是《爱情心理学》一书中,他汇集了有关性学的论述,如在1905 年发表的《性学三论》就是他认为在自己所有著作中最有生命力的,他在书中大胆地提出恋 父恋母情结、诱惑论、阉割焦虑、两性通体、升华作用、压抑感等理论。弗洛伊德的一些理 论和观察结果也被别人提出异议,譬如,关于恋母情结的理论,他错误地把所有儿子对母亲 的依恋理解为完全是一种性的本质。尽管如此,弗洛伊德依然是一位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学权 威。 亨利·哈夫洛克·霭理士(Henry Havelock Ellis,.l859-l939年)是英国著名的性心理学家, 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科学家、思想家、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曾被誉为当时“最文明的英国人”。 他对性心理学的研究为性教育奠定了科学基础。他在性压制最甚、清教徒之风盛行的维多利 亚女王时代(1837一1901年)勇敢地、始终不渝地同传统的清规戒律作斗争,他始终反对 宗教、道德和习俗三位一体对于妇女的压迫和禁锢,深切同情妇女对权力和自由的要求,主 张用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英国社会。他的第一部著作《性反常:相反的性感受》在英国 遇到了检查制度方面的问题,后来将该书翻译成德文后才得以在德国出版(1896年),在德 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霭理士从1896~1928年根据个案分析等写出的《性心理研究录》共七 册,对人类性行为作了客观和系统的介绍,成为性心理学的创始者之一。《性心理研究录》 包括第一卷《性叛逆》、第二卷《羞怯心理的进化,性的季节性现象,自动恋》、第三卷《性 冲动的分析,爱情与痛楚,女子的性冲动》、第四卷《人类的性选择》、第五卷《性爱的象征, 解欲的机制,妊娠的心理状态》、第六卷《性与社会》、第七卷《性美倒置及其他补充研究》。 其中第二卷于1899年遭英国当局的查禁,认为宣扬了淫荡、腐化、下流、邪恶,直到1935 年才得到解禁。他的著作在英语国家流传很广,对人们的性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霭理士(1859-1939) 阿尔伯特·摩尔(Albert Moll,1862-1939年)是德国柏林的神经精神病医生。他的三部 早期重要的性学著作是:1891年出版的《相反的性感受(同性性行为)》:1897年编著的《性 欲调查》,本书讨论了性欲的本质,对弗洛伊德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09年出版的第一 本有关儿童性生活的书《儿童的性生活》,此书首次阐述了幼儿性欲的概念,对弗洛伊德可 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13年他领头成立了“实验心理学学会”和“国际性学研究会”,并 于1926年10月10日在柏林议会大会议厅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纯科学的”国际性学研究大 会
问题,使心理学的对象扩大了,使心理研究的层次加深了,与医疗实践更加密切相连。他提 出的一些独特方法和独创的许多概念均得到人们的承认。他的性心理学理论冲击了传统的、 陈旧的性观念,促成人们对性采取更为开明的态度,对“反常性行为”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 不再把性问题视为神秘、见不得人的事,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性学的飞速发展。弗洛伊德也 反复指出,文明要以人的性生活的某些限制为代价才能进步。他之所以对性问题如此感兴趣, 是与他当时所治疗的心理疾病的临床实践有密切相关的。由于当时社会的性禁锢十分严重, 人们的性欲宣泄和满足受到严重压抑,于是人们在性方面遇到的心理障碍和挫折必然会以各 种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的论著颇丰,如《精神分析导论》、《梦的释义》、《两性社会关系》 等著作均具代表性。特别是《爱情心理学》一书中,他汇集了有关性学的论述,如在 1905 年发表的《性学三论》就是他认为在自己所有著作中最有生命力的,他在书中大胆地提出恋 父恋母情结、诱惑论、阉割焦虑、两性通体、升华作用、压抑感等理论。弗洛伊德的一些理 论和观察结果也被别人提出异议,譬如,关于恋母情结的理论,他错误地把所有儿子对母亲 的依恋理解为完全是一种性的本质。尽管如此,弗洛伊德依然是一位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学权 威。 亨利•哈夫洛克•霭理士(Henry Havelock Ellis,1859-1939 年)是英国著名的性心理学家, 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科学家、思想家、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曾被誉为当时“最文明的英国人”。 他对性心理学的研究为性教育奠定了科学基础。他在性压制最甚、清教徒之风盛行的维多利 亚女王时代(1837—1901 年)勇敢地、始终不渝地同传统的清规戒律作斗争,他始终反对 宗教、道德和习俗三位一体对于妇女的压迫和禁锢,深切同情妇女对权力和自由的要求,主 张用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英国社会。他的第一部著作《性反常:相反的性感受》在英国 遇到了检查制度方面的问题,后来将该书翻译成德文后才得以在德国出版(1896 年),在德 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霭理士从 1896~1928 年根据个案分析等写出的《性心理研究录》共七 册,对人类性行为作了客观和系统的介绍,成为性心理学的创始者之一。《性心理研究录》 包括第一卷《性叛逆》、第二卷《羞怯心理的进化,性的季节性现象,自动恋》、第三卷《性 冲动的分析,爱情与痛楚,女子的性冲动》、第四卷《人类的性选择》、第五卷《性爱的象征, 解欲的机制,妊娠的心理状态》、第六卷《性与社会》、第七卷《性美倒置及其他补充研究》。 其中第二卷于 1899 年遭英国当局的查禁,认为宣扬了淫荡、腐化、下流、邪恶,直到 1935 年才得到解禁。他的著作在英语国家流传很广,对人们的性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阿尔伯特•摩尔(Albert Moll,1862-1939 年)是德国柏林的神经精神病医生。他的三部 早期重要的性学著作是:1891 年出版的《相反的性感受(同性性行为)》;1897 年编著的《性 欲调查》,本书讨论了性欲的本质,对弗洛伊德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09 年出版的第一 本有关儿童性生活的书《儿童的性生活》,此书首次阐述了幼儿性欲的概念,对弗洛伊德可 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13 年他领头成立了“实验心理学学会”和“国际性学研究会”,并 于 1926 年 10 月 10 日在柏林议会大会议厅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纯科学的”国际性学研究大 会。 霭理士(1859-1939)